帝王心术(全本)作者:寂寞
第162章 过往千般.尽成一梦
众女站在那里,望著白衣女子一字一句的道:“那样,才不会辜负公子对我们的栽培与恩情。你们要记住,无论什么事,只要依照公子的吩咐去办,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企图劝于公子,因为,那是没有用的。”
众女心中皆是重重一震,却听情儿苦涩的一笑,接著说道:“因为凡是公子决定的事,就绝不可能更改。无论是谁,都劝不了他。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谁也无法改变。”
“就算我跟了他这么多年,也是,不能!”
凄然一笑,情儿道:“江如雪是支月国七彩堂的堂主之一,公子不在,紫苑的易容术再高,毕竟不是真人,江如雪如何能够不怀疑。”
“没有办法,就只好出此下策了。相信公子若在,一定不会怪我。怪只怪情儿无能,没有公子的计策,只能用这种重宝,来换取孔雀楼主的放心。”
紫苑急忙走到情儿面前,一时却不知说什么好,张了张嘴,只能说道:“小姐,不,是我们没用,要是公子在,我们也不至于沦落到下毒之流了。公子天纵奇才,数语之间便能让一个人俯首贴耳,我们却沦落到要靠下毒来帮助公子,实在是……”
说到这里,她眼眶通红,转过头去,众女心中都不由得黯然,无不想道:“是啊,公子若是在此,又何必要沧落到下毒来控制一个人这样的手段?”
其实江如雪不知道的是,情儿给她的烟花丹,并不是什么毒药,而她百思不得其解的,莫名其妙中了毒,却是紫苑一手设计的。
烟花丹无毒,但却引开了她的视线。让她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到这个上面,凭她的能力,自然能够有应对之法,紫苑从来没有想过,真地可以逼她将毒药服下去,所以从一开始,她就是异想天开,另辟蹊径,不在最像毒药的烟花丹中下毒,反而是惊若端来的那一碗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清水。里面才真的做了手脚。
江如雪为了取信于蒋琬,把烟花丹投入了事先早已设计好的薄膜皮囊,最后却端起那碗清水喝了一口,她一心让蒋琬等人相信她已经服下了烟花丹,却没有料到,真正的毒药,反而在那碗清水里面。
若是平常,她自然能够发现。只是因为这时正在提防烟花丹,反而中了手脚,实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情儿遥望著窗外朦胧的夜空,幽幽的说道:“这怎么能怪你们,公子只有一个,天下如他那样地人物,又能有几人,若是如此,公子也就不是公子了!”
她说的话随著夜风飘出,传进众女耳中。众女皆是一怔,“不错,公子只有一个,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像公子那样惊才绝艳。翻手之间,便是风雨轮转。自己又有什么好可自责的。”
望著站在窗前的白衣女子,忽然轻轻问道:“夜深风重,雪大路远,公子,你可还好么?”
众女身子齐齐一震。一时默然,书阁之中静寂下来,无不低头,心中默默的道:“公子,你在哪里?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
两天之后。秦淮河上。
紫青画舫。
这是五年一度的才艺大赛,京城十大头牌齐于此。秦淮十艳之中,最销魂的女人幽若,最动听的琴声琴子,最美丽地倾城之舞羽衣,霓裳姐妹两人……十人无一不是人间绝色,天下无双,各自的气质,表现出不同的韵味来,或清婉柔弱如晓雪、或妩媚动人若海棠、拟或风情万种如伴衣……
幽若销动、琴子天音、羽衣霓裳。
海棠秋露、伴衣闻袖、晓雪初晴。
最后便是荷塘月色、怜卿春睡、玉人添香。
纵是名门世家,一掷千金,平常之时,都是难以一睹花容,得闻天籁,而此刻不单她们一个不漏,全聚于这秦淮画舫之上,更有不少的文人墨客、才子书生,闻名而来,更不要提名门士子、世家巨富了。
而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两个人,自然便是当今神册皇帝的第十三皇子昭王李穆,以及陪同前来欲一睹南唐鼎盛地、三百里烟花秦淮河这难得一见盛会的蜀国灵芝公主吴婉。
关于太子储位的事,民间流言纷纷,一致认为昭王李穆机会最大,都把他看作了南唐的储君,未来的大唐皇帝。而蜀国公主吴婉,则是友邻之邦,一国公主,两人一个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一个美貌如花,身世尊隆,而且也是极有聪颖才慧地美誉,可谓倾城佳人,两人在一起,郎才女貌,而且门当户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蜀国公主此次来唐,本就是为了在南唐择一夫婿,纵观南唐十一位皇子之中,只有十三皇子昭王李穆最是出色,此次神册帝吩咐由他率领文武百官于十里长亭处迎接灵芝公主来京,又让她做为灵芝公主吴婉的向导,时刻陪伴在侧,灵芝公主要选,肯定只会选中于他,一旦昭王李穆上位登基为天子,那灵芝公主吴婉便是南唐母仪天下的皇后了。
昭王李穆此次是陪同吴婉一起出来,安排的自然是船上最高贵地位置,此次大会的主办人灵机一动,久闻两人大名,笑著请求两人作为此次大赛的裁决首事人之一,两人相对一笑,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参与如此盛会,南唐本就是一个以文名来考举天下人的书香之国,这等风流之事不但不会推拒,反而是人人艳羡的雅事,李穆身为南唐皇子,担当这青楼烟花女子的评选,并不觉得有失身份,关碍礼节。
第163章 秦淮河上.烟花若雪
既然不但不会对李穆有什么负面影响,这种多是文人雅士盛会,对于收拢民心,极为有效,李穆转头看了一眼身侧的吴婉,得到吴安婉的默认之后,显然她对此事也极为感兴趣,李穆转头向那主事人,笑著答应了下来。
两人坐在上首正中间的坐置,李穆在左,吴婉于右。原来的几个主事人不敢跟李穆吴婉并肩而坐,只好分列画舫左右两则。左边二人,右边二人。一般说来,裁定的人多为三五人这种单数,只是此行却有蜀国公主在坐,只是主事人却丝毫不担心这一点,纵然吴婉是蜀国公主,但女儿之身,却绝不会开口说话,所以虽然是六人,会提结论的肯定只有五人,不会出现僵持不下的那种局面。
按昭礼数,一切事毕之后,便是秦淮十艳抓阉次第表演,然后由六人评分,只是吴婉却一直有些心不在焉,不知为何,总是忍不住不时望一眼紫青画舫的门口,李穆虽然对于众女的歌舞十份悦目,却还没忘了此行是陪伴吴婉过来,见状,不由得笑著指了指场中飞舞翩跹,仿佛仙子彩蝶一般,给人以一种极大的视觉冲激力与享受,名满天下的羽衣霓裳的那曲《罗袖》,开玩笑说道:“如此妙舞,几若天仙化蝶,长袖当歌,倾国倾城,居然都入不得公主的法眼么?”
吴婉回过神来,歉意的摇了摇头,一双明亮的眼睛笑了笑,说道:“没有,我只是在想,他,会不会来?”
李穆奇道:“他,他是谁啊?”
随即恍然。笑道:“哦。你说的是他啊?”
吴婉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怎么会如此关心这件小事,点了点头,轻声道:“是啊,就是他,殿下,你说,他今天,真的会来赴约么?”
李穆一怔。有些奇怪她今天的态度,一个外人,没必要这样关心吧,不过他还是笑了笑,说道:“一定会来,本王看他必是一个一言九鼎之人,既然答应下来。那就一定会来。”
吴婉见他说得这么肯定,心中却总是萦绕著那个独特少年的影子,你,真的会来么?
“但愿吧!”吴婉笑了一笑。说道:“如果他发现邀请他地,是南唐地云王殿下,不知道依他那样的性格,会是一幅什么样的表情?”
李穆笑道:“是啊,还有一位倾国倾城的公主殿下,他若不来。是他的损失。只是,孤王也想看看,他听到我们身份的时候,会是一幅什么样子的表情呢?”
吴婉轻轻一笑,与李穆回过神来,继续观看接下来的表演,只是那很箫声笙管,平时难得一闻。耳听著四周众人轰然的鼓掌叫好之声,她只能僵硬地点了点头。作作样子。
然而直到最后一曲终了,当琴子把著古琴走上台前,向众人福了一福,袭裾而坐,天籁流泉一般的琴声就让众人不由得的沉醉了起来,恍然不知今夕何夕,听著琴子那清淡得恍似清风掠过湖水一样,唱道:“倦世何由惜此身,杨郎履下漫多尘。人间自有花如雨,妾是花中第几人?
直到一曲终了,众人方始如同大梦初醒,李穆被这琴声所醉,拍掌赞道:“好,好一句人间自有花如雨,妾是花中第几人?此曲原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想不到今日竟然有幸,能够一聆如此天籁佳音,今日魁首,想来必是琴子姑娘莫属了!”
另四人一齐称是,难得的没有一丝分歧,可见琴子的琴声,的确打动了在座的所有人,谁也没有留意到一旁吴婉面纱下地表情。
直到结束,李四,毕竟还是没有来。
吴婉转过头看著琴子夺得此届的魁首大赛,抱著古琴,一袭青衣素裙,此时的清淡,都变得是那么的灼人夺目,站在那里,更像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地谪仙子,她的眼中不由得灼了一下。
低下头去,吴婉嘴角微弯,轻轻说了一句谁也没有听清的话:“李四,你还是第一个胆敢不应我吴婉之约的男人,我对你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等著吧,我一定会找到你的……”
“我记住你了,李四,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
她自然不知道,她眼中地那个李四,此刻正被一个和尚,软禁在了观瞻寺藏经阁之中,哪里都出不去。
……
又是黄昏。
独上西楼,夕阳无限愁。愁到更深泪双流,最是寂寞时候。
这已经是蒋琬在这里待著的第七个黄昏之夜了。
虽然看不见外面的景色,这座七层之高的古塔,赫然便是观瞻寺的禁地——藏经古阁。
这座高悬入半空之中的古塔,便名叫舍利塔,迄今为止已经在风雨飘摇之中,矗立了近四百余年,墙面都略显斑驳,底下一层最宽,依上一层比一层小,第七层竟然只是一个仅只可容一人盘膝而坐的地方,哪里能叫塔,只能算作是一个似乎专门从墙身之上挖出来的小洞一般,刚好容一人打坐。
而蒋琬,现在就待在第六层,这里比第七层大了许多,东西大约三十步之距,木质地墙板之上,雕刻著许多颜色班驳的彩绘佛相,只是经年久远,早已面目难分,在左上角,才开了一个仅只拳头大地小孔,通风吸气,塔内一年四季,都是暗黄一片,仅只能模糊见物,四处布满了灰尘,显是久无人住,幸好蒋琬目不能见物,就算是黑暗一片都没有什么不适,否则只恰会疯在这个常年暗无天日的地方。
观瞻寺坐落在群山之中,山路崎岖,少有人迹,世人俱只知道建业城外,有无想寺、灵谷寺、鸡鸣寺,却很少有人知道观瞻寺,实在是因为座落深山。而且观瞻寺早已破败。就连小沙弥都没有几名,而且因为不便,后来一位弟子花重金,在山下重建了观瞻寺,这上面的地方逐堪荒费,再无人来。
舍利塔本是观瞻寺的藏经处,只是新寺建成之后,所有藏书大多移送到了山下新建的藏经阁之中,便于保存。这里留下的,已经极少,下面四层早已搬空,只剩下一些破旧的书架子,有的倒塌,烂毁,破旧得不成样子。歪歪斜斜地摆在那里,只是第五层当时一动,稍一触碰,那些经书就已经风化成了碎片。随风飘散,因为多是无人光顾地一些破旧经书,所以干脆没有搬,就留在了这里。
很少有人知道,这座不起眼小寺的方丈,竟然是京城三大神僧之一的悲禅大师。而世人不知,甚至连观瞻寺中的沙弥都不知道的是,山上那座早已荒弃的古寺,里面还隐居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京城三大神僧里面,武功最高的——空见。
这件事,只有悲禅一个人知道,谁也没有告诉。山上的这座观瞻寺,悲禅借给了空见参道隐居。破解天下这一局的卦相,平时不准任何人上后山,将这里列了为禁地。
空见几乎已经达到了辟谷地境地,一入定便是数日,此次将蒋琬带入藏经塔,却不得不准备了一些食水干粮,他则每日都在第七层的那个小洞之中,闭目打坐,有时则出来第六层,拿著一根树枝,在地上划出一些奇怪的图形,如果蒋琬能够看得见,就能知道,地上画的,正是各种千奇百怪的封相。看得久了,几乎会让人不由得为之头晕目眩,一阵天旋地转之后,晕倒在地。
舍利塔中,常年昏暗,从来没有燃过烛火,蒋琬目盲,空见却从不须要任何烛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