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恒转诀
“师父……”沈波和姚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实……为师近五年来,武功已经在缓缓退步,毕竟年龄不饶人啊……为师已经六十一岁了,现在为师的武功,已经只有全盛时期的八成多了。虽然为师学过驻颜之术,活过八十并无多大问题,可是人老了,还能还有壮年时的精力来处理这么大帮务么。再说,月有阴晴圆缺,现在江湖上风起云涌,为师身居此位,随时都可能,可能以身殉职。(沈波和姚发同时惊呼)若是……若是有人真有能力但下这位置,为师早已经放手……”
沈波似乎想说什么,到底没说出来。
“子睿啊,今天的这些话,不得再说第二次。”
“子睿明白。”
“乾兄弟是否真有此念且不管他,只要他不做出傻事,为师……为师还是记得他为丐帮这些年来付出的一切的。”许振神情没落,他能做这天下第一帮的帮主,本身就绝非蠢人,只是一直没怀疑自己当作兄弟的丐帮九老罢了。
“师父,子睿还是觉得……”
“子睿,人无完人,此事就此作罢!”
沈波跪在地上,神色数转,最后仍然是咬了咬牙,说道:“子睿理解师父。喝老对师父来说,就好象被虫蛀过的牙齿。师父年轻是交往的朋友已经不多,就好象人老了后牙齿越来越少,虽然即使明知道有一颗坏死的牙,也是宁可痛楚也不忍拔掉。可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做错了事……终究是要还的。”
许振脸色苍白,目中一片茫然,却不知道在想什么。顿了好久,忽然淡淡的说了句:“为师知道了,天色已晚,子睿子恒你们早点歇息吧……”说着,转身走出两人小窝,没入清冷的夜色之中,只留下一声仿佛自宇宙使初便存在的叹息声,悠悠不绝……
~第二十二章英雄~
次日。
沈波与姚发,许振挥泪而别,却并没有太多的儿女情长。
许振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自己手抄的降龙十八掌心法其中的八掌交给了沈波,慈祥的摸了摸沈波的头。
君山的竹子在微风下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为沈波送行。姚发一面流着泪一面恶狠狠的叫道:“沈波,千万别死啊!不管你用什么阴险卑鄙的方法,一定要活下来!!”
“姚发你这混蛋担心你自己吧!我怎么会死在那肮脏的倭寇手中?倒是你,别练少林武功练成太监就好了!哈哈哈!”沈波流着泪大笑着,骑着马随着东方龙离开了沈波来到明朝后的第一个家。
洞庭湖啊,君山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这里?
这美丽的山,美丽的水,还有……那段甜美和苦涩纠集的月夜回忆……
沈波在那天后,要姚发去查那天包下了洞庭湖东面的人是谁,却不要姚发告诉他。沈波当时对姚发说:你先把那个人的身份记在心里,等我强大了之后,再来告诉我!
沈波的脑中再次浮现出那个女孩子的身影,然后狠下心肠,将女孩的记忆,压在心底最深的地方。
我会回来的,我会变成一个最强的人,回到这里,寻回我失却的东西……
一定会!
***
两日后。
“子睿啊,你可为师为何如此急着离开君山?”此时已经离开君山两日了,师徒二人身在韶山里一家普通的酒店中打过尖后准备继续上路。这里的菜全部都放了大量的辣椒,让沈波很不习惯,汗流浃背,将两大碗甜米酒喝完才爬上马背。
“子睿,子睿想不出来的说,因为师父您这去的方向是广东啊,却不是龙王岛。”沈波尚未自辣椒的恐怖下恢复,呼着气回答。
两天前师徒二人离开君山后,沈波本以为是因为有倭患而要立即出发去龙王岛,却发现东方龙的路线是望广东而去,十分不理解。这几日来沈波也渐渐知道了龙王岛的主要财政收入。基本上龙王岛已经垄断了海盐的路子,盐帮已经被龙王岛合并了。加上东方龙和许振是二十年的老朋友了,所以在盐运上的利润,全是属于龙王岛的,而且不少丐帮弟子同时也都是龙王岛的战士。这两天来师徒二人一路换了三次马,显得很是紧迫。因为一般来说,马匹跑了超过三个小时就不行了,所以长途跋涉如果要快的话,就必须隔段时间换一次马。反正丐帮的分舵多多,也不愁没驿站。
跨上马,东方龙眉头皱的老高:“为师前几天知道了一个消息,羽柴秀吉那肆在去年以三法师辅佐者的名义,赚了织田信长的位子后。已经于今年四月通过贱岳合战打败柴田胜家,柴田回归本城北之庄后自杀死了。他这一死没什么,这些我们沿海百姓必然又要遭殃。”
“师父啊,扶桑乱他的,和我们沿海什么关系了?”沈波请教。关于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故事,以前玩日本的游戏时,沈波还是接触了些的,知道是日本的英雄人物,见东方龙用如此轻蔑的语气谈论这些人物,心中顿时生起一股怪异的感觉。
“子睿你不知道吧,那些该死的杂种,每次打仗前如果军粮什么不足,往往就来我们中原抢夺。这都还不说了,因为大部队的来抢劫,我们都有线报,可以及时拦截。自二十年前戚大帅将倭寇在中原的势力连锅端了后,倭寇也知道了我们的厉害,大队来抢劫的倒也差不多没了。而麻烦的是在他们这些疯狗这么多年来一直喜欢狗咬狗,一旦打仗,疯狗头子死了后,那些疯狗手下就没人管了,也没人给他们屎吃了,就来我们沿海抢劫。他妈的,他们那边乱了二十年,我们这边就防了二十年。他奶奶,这群狗倭寇,真是杀不尽的贼厮鸟。”东方龙说着,吐了一口唾沫。
沈波这才明白,原来虽然说二十年前戚继光将军打败了倭寇,可是倭患却一直没有平息。每逢那边打仗,不管哪边输,总会有失去主公的浪人渡海来中原抢劫,打着武士的名号做强盗的事情。这些年来日本一直处在战国时期,战乱不断,也就不断有浪人武士来到明朝沿海转职做强盗。所以虽然他们一直坚持自称为武士,不过在沿海人看来,所谓武士,浪人,和强盗倭寇根本没任何的分别。
“那,师父,我们这去广东做什么?”沈波问。
“我们……去见一个人。”东方龙说着,脸上露出一种似乎朝圣般的神采。
“见人?见谁啊?”沈波咋吧着仍然发辣的嘴,心中嘀咕。
正思考着,却听东方龙加快马速,微微发黄的散发在风中飞扬着,犹如一尊神坻,只听他大声吟道:“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平。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豪迈的声音回荡四野,惊起周围飞鸟扑棱棱飞入半空,带着这凌云的气魄,直冲向那九霄云外。
***
又两日后,广东镇守府。两道大门铜环熠熠生光,一尘不染的石台阶旁,伫立着两只威武雄壮的石狮。金色的阳光照到门口牌匾,那“镇守府”几个字跃然夺目,隐约透出一种庄严肃森的气势。
东方龙上前拍打了两下铜环,等门开了后,递过一张帖子。门卫见东方龙相貌不凡,礼貌的回了个礼,将帖子送入,不一会就急匆匆的走了出来,向东方龙恭谨的行礼道:“大侠快请进,我家主人正在后园。”一面说着,一面带着崇拜的神色偷望东方龙。
东方龙微微点头:“劳烦带路!”神情中甚是激动急迫。
经过大堂,在下人的带领下两人来到后园。园中花树甚少,只有几丛翠竹散落在墙角池边,显得清雅非常。园中假山下的小池中不时有几尾鱼儿跃出,颇富生趣。
下人到了后园的拱门外就施礼退了下去,东方龙则径直走了进去。步履之快,沈波几乎跟之不及。赶上前去,正好看见东方龙向园中一老人单膝拜倒,神色激昂,声音微微颤抖:“大帅,卑职来看您来了!”
沈波闻声望去,却见那老人两鬓染霜,神情矍铄,不怒而威。眉宇间忧色浓浓,而眼神里英气隐隐。步履虽沉重缓慢,可身姿岳镇渊停,透出一种轩昂的气魄。老者身前的石桌上摆着文房四宝,以及一卷手记,卷上墨迹未干,却不知道写的什么。
老者一脸惊喜的上前扶起东方龙,注视着对方,一样激动的神情,眼中却泪花隐隐。
说来也奇怪,这老人明显比东方龙矮上许多,可是在沈波望去,却是和东方龙一般的高大,甚至有一种让人倾倒叩拜的气势。
沈波心中再无疑惑,也上前拜倒:“戚继光将军,沈波今日有幸见您一面,死而无撼。”
戚继光?
这老人就是/正是民族英雄戚继光么?
老人一呆,忙上前欲将沈波扶起:“戚某何德何能,让小兄弟你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果然就是戚继光!!
***
自扶桑战国时期开始,日本分裂成南北朝,年年征战。不仅扶桑本土战乱不定,每逢战后,战败一方之残兵溃将便流亡于各个海岛,再与冒险商人结合,屡屡侵犯我中华沿海一带,是称倭寇。
元武宗至大年间,倭寇曾焚掠庆元城,杀人无算,城中官署民房几乎被烧光;明正统年间,又一度攻破大嵩,劫持焚烧而去。但是最惨烈的一次要算明嘉靖二年(1523年)的“争贡之乱”。
那年,日本封建主大内氏和另一封建主细川氏分别派“贡使”宗设、谦道和瑞佐、素卿来到宁波。大内氏的贡使先到,但细川氏的贡使素卿(姓宋,原籍鄞县,流亡至日做了引狼入室的汉奸)贿赂市舶司太监,得到优先验货的优待。设宴招待时,又让素卿等上座。宗设一伙认为这是有意让他们丢了脸,于是闹翻,引起一场剧烈斗杀。宗设率领的一队倭寇,不但烧了城内的嘉宾馆,还一直迫杀素卿等至绍兴,又从绍兴折回宁波,夺船出海。在这次变乱中,宁波的备倭指挥刘锦、千户张镗等都战死殉职了,被杀害的群众达几万人。从此以后,明王朝即实行全面海禁。
而海禁之后,明朝内部的汉奸商人则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倭寇联合起来,倭患尤胜之前,沿海百姓一年苦过一年。公元1553年,在汉奸汪直、徐海的勾结下,倭寇集结了几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苏沿海登陆,分成许多小股,抢掠了几十个城市。沿海的官吏和兵士不敢抵抗,见了倭寇就逃。仅1554年(嘉靖35年)一年,浙江,江苏地区就有超过48处地方被倭寇肆虐。
这时倭寇侵略越来越严重,使躲在深宫里的明世宗也不得不发愁了,叫严嵩想法子对付。严嵩的同党赵文华想出一个主意,说要解决倭寇侵犯,只有向东海祷告,求海神爷保佑。明世宗居然相信赵文华的鬼话,叫他到浙江去祷告海神。在这沿海百姓生死流离之际,他们还玩什么狗屁的祭告,在这沿海百姓都三餐不继的时候,他们还花费大量的钱财玩祭奠从中取利!!他妈的什么狗屁皇帝狗屁大臣啊!
而在这之间,沿海一带的抗倭将领是换了一个又一个,当时的抗倭名臣名将有浙江巡抚朱纨,提督浙闽军务王忬,兵部侍郎张经,台州知府谭纶,总兵俞大猷、卢镗等。可是朱纨、王忬、张经等均因不肯媚事权臣,向他们重礼厚赂,最后都被严嵩、严世蕃及其奸党赵文华等诬陷构罪致死。罪名都可笑之至杀了汉奸。胡宗宪虽然杀了大汉奸汪直、徐海、陈东,可是同时又阿附严党。严氏父子获罪后,胡宗宪亦下狱死。
倭寇至此在我中华沿海,可真如无人之境,烧杀抢掠,奸淫辱虐,真正的是无恶不做。被倭寇残杀的百姓,往往成千上万;所掠之村庄,化为白地。
这时候,在这沿海百姓被蹂躏了数十年后,终于有了一个人站出来了。
在看到了沿海百姓的痛苦之后,在看到了倭寇残忍嚣张的禽兽之行后,
他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他开始了与倭寇长达十多年的交战,“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这个人,就是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
晚号孟诸。祖籍河南卫辉,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生于山东济宁东南。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立志效国。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二十七年起,连续五年率卫所士卒戍守蓟门,春去秋归。二十八年十月,以一身过人武功勇夺武举。二十九年,赴京师会试,时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率军威逼都城,上陈守御方略,临时任总旗牌,督防京城九门。三十二年,实授都指挥佥事,领山东登州、文登、即墨三营24卫所兵马,操练水军,整顿军备,抗击入侵山东沿海的倭寇。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戚继光调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