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老妖
三女一男各自把符抓到手里,只感觉如手异常沉重,符面冰凉,一股舒服的凉气游走在经脉中间,仔细一看,那符的紫光中密密麻麻不知道有多少层龙蛇般的符印。
“这匣子里面是我得自七百年前纵横魔道的天狼神君遗留的三十六口天狼聚魔钉,用魔法炼过,你们一人九口,取在手中,只暗中潜入天妖布置的禁法中,寻找时机,暗中用这顶打破丹炉,灵气一破,金丹威力就降低许多。”
纯均法王取出一个乌黑地铁匣,一尺来长,交给了皇俪儿。
“传了你们用法,马上就去,到了京师,肯定要遇到儒门的几位后起之秀,只可暗中观察,不可纠缠,让他们先行攻打,你们成虚而入,我也会运元神暗中接应。”
话一说玩,分别传了口诀,这三女一男拿起手中的罗天紫薇神符,晃了一晃,便有一道紫光包裹周身,晃眼就沉进了虚空,再也看不到任何痕迹。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砸玉碎玺,袁崇焕蚌中得书;生死抉择,狠天妖舍子成丹
因为三年一渡的会试将近,城里城外住满了前来应试的举人,不光这些儒生士子,三教九流的人物也大量会聚,日里车水马龙,就是夜间笙歌也是不绝,灯火通明,整个京师到了最为繁华,也最为混乱的时候。
为防止骚乱与治安,穿着大饼勇字衣甲,手拿长枪的士兵也增加了一倍,大量锦衣卫带队在京师四门的大街小巷游走,就算到了夜里,都听得一队队士兵整整齐齐的脚步和刀枪碰撞与大声吆喝。
东西两厂,五城兵马司,锦衣卫,六扇门各处的高手纷纷出动,整个大明京师的防卫监察机构急速的运转起来。
本来,这一切人们都已经习惯了,三年一度的会试都是这样,但今日却显示出十分不正常。
自从早上起,整个京师便开始戒严,人们一律不许外出,店铺关门不许营业。一队队的士兵中居然出现了身穿金丝软甲,背火铳,带钢盔的士兵。个个精装膘悍,太阳穴微微鼓起。那有眼力的人便知道这是护卫皇帝的御林军神机营中的火神卫,个个都是以一挡十的高手。
“我在京师中活了一个甲子,从先朝嘉靖爷到隆庆爷,再到如今的万历爷还从来没看见这样大的阵势呢。”
京师崇文门不远处一家名叫天元客栈中老掌柜见得自从清早卯时刚到,大队御林军满大街拿枪搠人。一派杀气腾腾,把人赶得作鸟兽散。
“掌柜地,你是老京油子了,平常会试关头,可是连宵都不禁的,今天怎么白天都不准上街了。你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一个穿月白儒衫的年轻举人问老掌柜。
“我想定是万历爷病危,紫禁城要换主人了。早在几年前,万历爷龙体就已经欠安了。”一个老举人摸了摸胡须点头道。
“果真是这样?若新天子登基,那科考岂不是又要推迟了?”
“推迟科考?那岂不是又要多住一两个月,银钱只怕就不够了!”有囊中羞涩的穷士子听了,心中顿时一沉。
天元客栈楼下已经关门,只有二楼聚集了大量的士子,客商,坐着没事朝临街的窗户看究竟。这些士子一大早或去同乡会谈诗访友,或去郊外踏清游玩。现在都被堵在了客栈中,大家都没事情,只好聚集在一起闲谈。
这会儿是大明朝,儒风最盛,还压过皇权。无论是朝内朝外地读书人,都可以议论朝政,却是不比清朝,稍有一句不对,便要入狱砍头。
“元素兄。你看那不是闻名天下的捕神欧阳索么?”临窗户的一张小桌上对坐着两个书生,一个白白净净,衣衫半新半旧却异常整洁。正是洪承畴。
另一个皮肤黝黑,大耳垂肩似乎古书中的圣人相,手拿一根短笛。却是在贺兰山上中原高手与达赖喇嘛争斗之时,以一曲正气歌解围的黑少年。
这少年就是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皖人,幼年读书,天资聪慧。五岁便能通读《尚书》,《礼》,《乐》,《春秋》,七岁之时,自读《太公兵法》,钻研《易经》,《连山》,《归藏》。
袁家虽然不是世代官宦,但自祖父便在广西经商,颇为殷实,藏书颇多袁崇焕到了十五岁,居然把五千四百八十五卷《道藏》通读一遍,理解颇深,更在其中自行参悟出养气吐呐的道家法门。
从此之后,游历天下,与洪承畴就是在福建山阴书院听刘宗周讲学的时候认识的。只是袁崇焕不喜出头,所学都是自己读书体会,儒,道,兵,数术样样涉猎,博采众长,自成一派,不入书院,不拜老师,听人讲学,多半是看看对方的体会,不是一味学习。
因此他虽然天姿横溢,却在儒林中不怎么出名。
游历了三年,把中原大地都走了一遍,修为不但越发精深,学问见识也增长飞速。他自幼读史,观古今兴衰,时常感叹宋灭元兴,中国沉沦,居然遭受异族统治,实乃古今第一惨事。
每读宋史到崖山惨状,都不禁泪下,恨不能力挽狂澜。又读文天祥《指南录》,恨不能以身代替,光复汉家河山。
他家里崖山即近,每年都要去拜祭。这一日,便是万历四十四年,他闻得满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外关称帝,改号为天命,号为天命所归,心中大怒,便想入朝为官,扫平辽东,转念一想,朝中党派林立,自己就算入了仕途,只怕也不得志,反而是卷入内斗中。
想想起来,七尺之身,居然不能一展胸中抱负,扫平四夷,永保大汉河山,觉得颇为无奈。
这一年,他又去崖山祭拜,只见海滔连天,孤岛耸立,越发凄凉。崖山之上,刻着“宋张宏范灭宋于此”八个血淋淋的大字。顿时感觉狂风袭体,彻骨生寒。
长叹了良久,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天色渐渐转黑,突然呜呜海风中似乎有声音传来:“满清兴,大明亡,汉家血,始断绝,若逆天,海中求。”
这声音似梦呓,但在袁崇焕耳边却不亚于晴天霹雳,连忙四面观望,一片漆黑地海景,连一点渔火都没有。海上风高浪急,水如潮涌,一个浪头一个浪头铺天盖地打来。
只见崖山之下的水域却是一片平静,这就感觉到奇怪,水底似乎有精光闪动,袁崇焕心中想道:“莫非是崖山投海的忠烈显灵?”
这时他的气功已经有火候。加上深长海边,水性极好,心念一动,便扎进水中,朝光华处游去,渐渐下沉了几丈。猛见一个澡盆大小地黑影闪了一闪,一连亮光正是从这黑影下面闪出来地。
定睛一看,却是一个老海蚌,全身长满了海藻,长了这么大,最少都有千年,那精光定然是腹内的明珠所发。袁崇焕在海边居住了多年,这么大的海蚌还没见过,不由好奇,想抓住。连忙取出身边带的精钢五爪分水钩连绳甩了过去。一下抓个正着,不想老蚌力道大的出奇,把自己反拉得朝深海游去。
使劲利用水流稳住身形,另一手又发出一枚五爪分水钩刚好钩住一片珊瑚礁,这才拉住老蚌。
两两正相持不下。袁崇焕见那老蚌一张一合,腹内精光闪闪,照得十丈海水一片通红,连忙运起混元一气功,喝了一口海水。凝成水箭刺了过去,正中蚌内腹。
老蚌受了伤,拉得更急。只不过袁崇焕以逸待劳,死死稳住,过了半刻,老蚌似乎没了力气,渐渐被拉了过来,口张得更急,似乎在求饶。
袁崇焕见了,心生怜意,“此物生存了千年。似乎刚刚有了灵性,何苦去伤它。”于是便把钩在它身上地钢爪取了下来,老蚌通灵,连连张开两扇贝叶,哗啦哗啦搅得水响,又发出古怪的声音,袁崇焕一听,正是自己刚才听见的声音,顿时大吃一惊,朝老蚌。腹内看去。
老蚌却吐出一团闪电般银色光华撞来,袁崇焕手一抄,接到手中,只见光华中间是个两尺来长地玉匣,不知道是什么来路,突然觉得海水奔涌,原来老蚌已经游下去了。
袁崇焕只好出水上山,休息一会,把玉匣打开,只见里面放了一口短笛,一本薄薄的丝绢书,只有二三十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蝇头小楷,一页书上有好几千字。当时也来不及看,回家仔细参祥。原来这书居然是宋人的绝笔!
当年元灭宋,文天祥,陆秀夫一干大臣退到延海扶持幼主抗元,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一干绝顶高手围杀,终于寡不敌众,被张宏范制住,送往崖山劝降。
文天祥早就自知逆天必败,早把自己毕生所学会聚成册,劝降之时给了陆秀夫,陆秀夫与一干逆天的文武大臣也把所学分别记录其上,用传国玉玺熔炼成匣,与一口九曲浩然笛一兵装进其中,用法术封在大蚌体内,以待有缘。
后元兵终于攻破崖山,所有人都以身殉国。事隔三百年后,汉家血脉又出更大危机,此匣终于再度出世。
那传书的老蚌也修成神通,日后化形之后,来助袁崇焕,演绎出一段传奇。
袁崇焕得了文天祥遗留之后,细心揣摩其中精义,尤其是那玉匣乃是传国玉玺炼成,聚集亿万年天地精华,对修炼有莫大的帮助。他三年时间,一举修成元神,渡过天劫,又精通先天易数,运用九曲浩然笛吹出正气歌,乘达赖喇嘛与一干宗师动手,无暇顾忌之时,突然出现,破了两界十方金刚大藏真言。
这传国玉玺乃是上古神玉和氏璧,祖龙刻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防止落入外族之手,陆秀夫众人请示天子,一举炼碎,然后与幼帝,文武大臣,十万大夫一同殉国。
一时之间,浮尸填海,汉家沉沦,惨态莫可名状。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要此玺何用!”
袁崇焕从惊心动魄的回忆中情形过来,照着洪承畴所指地方向看了过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穿皂衫,快靴,手提一口白铜为鞘的宝剑,两只眼睛精光爆射,四面张望,时而抬头看天。
气机感应之下,突然朝这边看来,突然与袁崇焕对望一眼,袁崇焕轻轻收回目光,那中年男子也好象没有事情似地,依旧带领了一队六扇门捕快朝前走去。
“捕神欧阳索果然名不虚传!”
“元素兄,你也赶来应试,看来状元非你莫属了。”
“我自贺兰山转回,与兵家宗师戚继光一番交谈,他说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正值用人之际,劝我来考取功名,为国效力,我自有另一番打算,做个进士就足够了,状元地虚名。也不屑去争,就让东林党的弟子做好了,免得内斗,凭白消耗国家元气。”
“元素兄不争,那小弟可就当仁不让了,我一介清贫儒生,也不在乎什么党派之争,正要杀杀那些大门户地威风呢。”
“亨九,你太出风头了些,只怕弓如满月。力沉易折。”
“元素兄,我料定你有大志,不在乎这些功名利禄,但事做得越大,风险也就越大。你还是要小心。”
“人在天地间,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何惧生死?”袁崇焕突然抬头看了看天,脸色陡然一边。飞快的取出五十根蓍草掷出一卦,还没等洪承畴看清楚卦相,就收去了。蓍草。呆坐了一会儿,“我一向是谋而后动……除非到了绝境,才可破釜沉舟……”
“元素兄,是何事?”
袁崇焕深深皱起眉头,随后想了想,又舒展开来:“现在这京师之中,就有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一起吃酒,看着便是了。”
万历皇帝降临西宫。御林军神机营伙同五城兵马司,锦衣卫,东西两厂,六扇门,把整个京师整顿得街上无一人走动,六部,内阁,都一律休息,大臣在家中不准外出,等待圣旨。
虎卫营,先锋营把紫禁城外围了个水泄不通。任何人不得入紫禁城半步,皇太子都被监管在东宫,擅动一步,立刻格杀勿论。
今日,正是混元金丹丹成地日子。
万历皇帝好似吃了猛药,雷霆圣旨连连降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调动兵马控制住了京师,那些大儒大臣虽然心中不满,但不好明着反抗。
“皇上,我已经运法蒙蔽了灵机,那干大臣绝对算不出来。京师之中虽然有知道地,但我想都不会前来干预。只是炼这金丹为你增寿,此举已经是大为逆天,丹成之时,受天地鬼神不容!”
王钟元神化为一团黑气,在大厅丹炉前沉浮,发出嗡嗡的声音,黑气之中射出一缕金黄火焰,仿佛融化了金液,渐渐朝丹炉底部渗透了进去。
“我此时正以自身元神凝聚的太阳真火养丹,只等午时一到,日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