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战枭在唐 作者:月下嗷狼(17kvip12-11-05完结)
骨啜与阙伊难如对视了一眼,都满脸的诧异和狐疑。
☆、拯救苏紫紫 (23)
在隔壁的同样一间上房里,两名二十多岁儒生打扮的人盘腿对坐而酌,在他们面前,各有一张小桌。
“敢问,两位有何指教?”阙伊难如用突厥语发问。
对酌的两儒生淡淡一笑,其中年长的一位优雅地说道:“贵客远道而来此繁华之地,不问风月却着急俗事,岂不辜负了美酒佳酿和良辰美景?”
阙伊难如和骨啜都大吃了一惊,原来此人居然会听说突厥语,他们都明白了,这两间上房只隔着一块木板而已。刚刚实在是太疏忽大意了,以为在此没有人可以听懂他们的谈话,没想到还是失算了。
阙伊难如警觉地拱手道:“两位大雅之士想必是认错人,我等就不叨扰了,就此告辞。”
说完,就拉着骨啜欲离开。
“鸿胪寺这段时间忙啊,恐怕有人要等到天荒地老都杳无音信。”
年少的儒生不紧不慢说道,一手举着杯子,邀向对座,正眼连看都不看打算推门而出的骨啜他们。
果然,骨啜和阙伊难如都停下了脚步,盯着那俩深不可测的儒生在看。骨啜向阙伊难如打眼色,阙伊难如领会地点点头,两人转身回到了为他们准备的酒桌上,默默地盘腿坐下。
“去,给两位贵客倒酒!”
年少的儒生示意侍候在身边的酒姬过去倒酒。
在一片的怪诞的气氛里,酒过三巡,无需吩咐,多余之人早已离场。
沉不住气的骨啜打破了这种气氛,道:“在下骨啜,承蒙两位款待,只是不知如何称呼?”
“呵呵,王子殿下莫怪。武忠失礼了。这是舍弟,武信。”
儒生终于透露身份。
“武家?”阙伊难如倒吸了一口冷气,虽远在边陲,但关于武氏一家,他还是略有耳闻,“可是惠妃之弟,当朝国子祭酒和秘书监?”
“不才正是。”
“哎呀,失礼,失礼。某阙伊难如仰矣两位大名久,简直是如雷霆贯耳。早就想登门造访了,却一直苦于没有引见之人。今日三生有幸得以谋面,实在我等之荣幸和福份!”
阙伊难如换了一脸的惊讶和热情套着近乎。
武忠笑抚着胡子,道:“阙先生过誉又过谦了,阙姓可是突厥贵族的一支啊。”
阙伊难如道:“荒野之人,岂能与天朝武家相比?来,我敬国子祭酒和秘书监,在下不才,先饮为敬!”
说完,阙伊难如豪爽地连喝三杯……
一番客套之后,骨啜试探着进入了主题。
“不知,国子祭酒刚才所言鸿胪寺很忙,所指何事?还请不吝赐教。”
☆、拯救苏紫紫 (24)
武忠笑着看了武信一眼,武信会意道:“殿下是大英雄,大人物,可有些俗事却不甚明了啊!”
“俗事?”骨啜更加的疑惑了。
还是阙伊难如明白事理,随手就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两个小袋子,送到了武忠和武信面前,道:“远方朋友的粗陋之物,望勿要嫌弃。”
上道,果然很上道。武忠还是那副淡笑的表情,欣赏地看了阙伊难如一眼。眼前之人很古怪,尽管房子里很暖和,他却不合时宜地带着一顶皮帽,将耳朵藏住,两只透露着光芒的鼠眼,将一脸的精明阐述得异常到位。
受人钱财,当然得指点迷津,武忠意味深长道:“霍国公最喜欢新鲜的故事了,听说尤其喜欢改编。”
“霍国公!?”
回过味来的骨啜和阙伊难如发出了惊讶的低呼……
第182章寿宴
开元十六年,长安城本来只有两件供人们茶余饭后付诸笑谈中的逸事,一件是太子李瑛选妃,另外一件是郑国夫人的寿诞,也就是最受天子宠幸的武惠妃之生母杨氏的生日,整个长安城的权贵都趋之若鹜,借着登门贺寿的机会,极尽巴结和阿谀奉承之能事。
因为蝴蝶扇动了翅膀,从安西传来的两个不同版本的异域传奇故事,给长安人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戏剧化和喜庆的色彩。此两版故事愈演愈烈,各说纷纭,其刮起的一股劲风,大有掩盖其它盛事风头的趋势。
长安城里,太子选妃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此事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倒是郑国夫人的寿宴被权贵们惦记得紧,与普通百姓相比,这些权贵更关心的是这个难得的机会,而不是那些无关紧要的谈资。
权贵的大门不常开,一旦打开就意味着有大事,或者有贵客来访。今天一早,武氏府邸的沉重漆黑的木门就打开了,十数名家仆一身光鲜,笑容可掬地站在大门前两侧,好像是在欢迎着什么重要人物的到来。府邸里一片红色的海洋,阖府上下都洋溢着一身喜庆之色。
今天,是武氏家主之母杨氏的五十大寿。很可能皇上和惠妃都要亲临祝贺,更遑论其他的达官贵人了。最重要的是,家主还派发了丰厚的奖赏给各个下人,曰为同乐。
朱雀大街上,一辆马车正向北驰行。从马车的装饰看,应该是一个中等级别朝官的座驾。
车内。一名五十岁出头的老人,嗯,是老了。或许是常年的劳累,饱经风霜,皱纹已经早早地爬上了他曾经俊朗的脸额上,随着他皱眉静思,额头上深褶的皱纹弥加显著,在数条纹路之间,似乎隐藏着他不足为人道的的人生波折。
“连城,不用着急,我们不会迟到的。”
☆、拯救苏紫紫 (25)
在老人对面,一名优雅的美妇人试图用温言抚平老人额头上的皱纹。在妇人的身边还紧紧地挨坐着一名一身淡红的小娘,貌美异常。扑闪着一双可爱无敌的眼睛盯着老人,欲言又止。
老人来自闻喜裴家,名光庭,字连城,名将裴行俭之子,现官居兵部侍郎。
由于这些年来边疆烽烟四起,连兵部尚书都亲往河西节度,主持与吐蕃的战事。身处兵部的他被繁重的军务压迫得快要抬不起腰,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若非是妻伯娘的诞寿,碍于夫人的面子无法推却,他还真是不想凑那热闹。这不,刚刚抛下手中的军务就急匆匆地赶回家与夫人汇合,再前往北城区的武家府邸。
裴光庭的夫人武氏是武三思的女儿,而郑国夫人则是武攸止的正妻,两武同为武则天的侄子。礼制上,裴光庭应该称郑国夫人为伯娘。
“夫人不知。昨天兵部尚书,河西节度,又来催函了,一堆琐事不得处理,为夫烦忧而已。”
裴光庭苦笑连连。
武氏埋怨道:“就算你完美地完成手上的事务,可若得罪了惠妃,恐怕你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
裴光庭没有发作,只是悠悠叹了一口气,道:“夫人说的甚是。”
裴光庭曾经因为母亲是武则天的近侍而受过重用,后来却因为是武三思的女婿,官途受到沉重的打击,直到开元初才擢升回京,任职兵部郎中,熬了十数年好不容易才混到个四品侍郎。
“礼数是否已经周全?”裴光庭向武氏询问。
武氏说道:“早准备妥当了。”
裴光庭满意地点点头,转头望向夫人身边小娘,慈祥地笑道:“若兮小娘呢?有没有准备好给伯祖娘的礼物?”
“她?”武氏的声音带点怨气,似有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小娘差点没闹出大祸。”
“哦?何事?”
裴光庭的眉头有恢复褶皱的状态的苗头,盯着小娘,双眼透出一丝严厉之色。
武氏身边的小娘赶紧将头低下头去,不敢直视裴光庭的眼神。
武氏嗔怒地抓起身旁小娘的玉手,叹气道:“我们的若兮小娘什么都好,长得又好看,就是这双手,偏偏连个刺绣都做不来。”
武氏顿了顿,拍着小娘的手继续道:“前些日子,让小娘亲自绣一件披帛,准备以此送与伯娘的,可是没有料到,这小娘居然偷奸耍滑,前两日寻机跑到西市去买了一件顶替。幸好我仔细瞧了,不然,到时候被别人发现不是本地的物品,我们裴家的脸面都要丢尽了。”
“你!”裴光庭气得嘴巴在抖,“尽会添乱!”
☆、拯救苏紫紫 (26)
数个儿女当中,裴光庭最疼爱这个小女儿了。裴若兮是他回长安任官之后才生的女儿,自小就出落得非常的标致,越看越喜爱,说是掌上明珠一点都不为过。
武氏笑着埋怨道:“还不是你宠溺造成的,责骂她还不如自行反省。”
裴光庭道:“好,都是我的错。这样子下去可不行,得赶快给小娘寻个好夫家了。”
武氏说道:“夫郎说的甚是,若兮今年十三了,先订个亲,过两年就可以出嫁。”
“阿母,不要,才不要,若兮还小,还要侍候在阿父和阿娘身边。”
裴若兮红着俏脸将小脑袋埋进武氏的怀里,扭着身躯发着娇嗔。
裴光庭摇摇头,无奈地笑望着夫人。
武氏怜爱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叹气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皆如此,无论舍得否。阿母也希望小娘可以觅得个如意的夫郎。”
“可是若兮还小呢,不想嫁!”
裴小娘埋头继续撒娇。
裴光庭笑道:“若兮可以等,不过,萧衡已经弱冠了,年少而风流倜傥,整个长安都不知道有多少小娘虎视眈眈,就怕你到时候要后悔哟!”
“哼!他不愿等就随他好了,我才不稀罕他呢。”
裴小娘忽然抬起头,红着脸咬着红润的下唇。
“是吗?那就好,本来我还怕告诉了你,你要伤心。”
裴光庭眨着狡黠的眼睛,戏谑道。
裴小娘一听,着急了,也不管刚才自己说过什么,急切问道:“什么事情?他,定亲了?”
“不知道小娘问的是哪个他?”裴光庭故意装疯卖傻。
“阿父欺负我。阿母,快告诉若兮嘛。”
裴小娘瞪了裴光庭一眼,转向武氏求援。
“没有了,你阿父逗你玩的呢。看你在乎的。”
武氏乐呵呵道。
裴小娘松了一口气,嘴巴却依然强硬:“我才不是在乎他,哼,到时候,他来求我,我都不理他。”
裴光庭溺爱地看着裴小娘,叹息道:“女生外向,总是不错的。等会你见到你的衡郎,可就要忘掉父母了。”
“哎呀,阿父又欺负我!”
马车内响起了裴小娘的娇嗔声,是那样的动听,让经过的路人忍不住想看看声音的主人究竟长得如何的美丽……
此时的武家,热闹非凡,前来道贺的客人络绎不绝。
“突骑施忠顺可汗子骨啜到贺!”
门前的管家大声唱喏。
这些天来,骨啜和李怀唐已经成了长安城家喻户晓的争议人物了,到底谁是英雄谁是沽名钓誉暴戾之徒,所有人都很好奇。如今,故事主人之一突然在此现身,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连今天的主角,寿星郑国夫人也不例外。议论声,嗡嗡四起。
☆、拯救苏紫紫 (27)
礼单被送到了武家家主手上,直看得武忠眼睛直楞。
礼品不可谓不丰厚,有珍贵皮毛,各色宝石美玉,马匹还有难得的天山雪莲,价值不菲。
武忠的表情落在骨啜的眼里,甚是鄙夷,内心暗暗赞叹,一切都在阙伊难如的意料之中。
出手阔绰的骨啜被带到了郑国夫人面前。
“荒蛮之人骨啜,祝国夫人鹤寿龟龄,洪福齐天,万事如意,儿孙个个前途无量。”
骨啜拗口地念着昨晚练了一夜的祝贺词,音调显得相当的滑稽。
寿星郑国夫人微微一笑,示意骨啜免礼。好奇,让郑国夫人当众向骨啜提出了问题:
“你就是闻名遐迩,打败大食人的突骑施王子骨啜将军?”
骨啜一脸的谦意,道:“国夫人过誉了,实在惭愧。与天朝的战将相比,在下不过运气好点而已,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呵呵,难得啊,将军年纪轻轻,功大如此却谦恭有加,它日前程必定不可限量。”
郑国夫人赞许道。
“阿母所言甚是,儿曾闻骨啜殿下英雄了得,却多有不解。前些日子偶然得知其就在长安等候面圣,故厚着脸皮将其请来,籍着为母祝寿,也好给众人解解惑。”
武忠大声说道,故意让围观的众人也听个清楚明白。
“哦,原来是请当事人来现场讲故事啊!”
众人恍然大悟,兴趣大增。听惯了市井流传,而且各说纷纭,也不知道真假,今天能听到故事主人翁的亲自述说,却也是一件幸事。
武忠得意地笑道:“阿母,请歇息着,等人齐后,忠儿自当安排。”“武忠还要继续接待来客,请恕招待不周。王子殿下如有兴趣,
不妨到我家花园走走,那里有一大片的桃树,据说昭武九国之地也产桃子,只是不知比起长安的味道如何……”
武忠可不敢当众与外臣私会,随便找了个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