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玉降龙珠
办。”
卜元庆阴笑道:
“好说!好说。”
上官相双眉微拢,说道:
“卜兄三位令徒既然看到卓大侠令郎进入幻住庵,那可能仍留在庵中了。”
卜元庆摇头道:“幻住庵那个老尼姑,生性怪癖,上官兄总该知道,她立下的规矩,离
她幻住庵半里之内,不准江湖人进入,幻住庵不准男子跨入一步,那小子决不可能留在庵
中。”
上官相道:“卜兄说的也是,那么依卜兄的看法,他会到哪里去了呢?”
卜元庆道:“这就很难说了,也许他发现有人跟踪,悄悄从后山走了,也许遇上他父亲
故旧,在什么地方耽了下来,亦未可知。”
说到这里,忽然起身道:“深夜造访,兄弟告辞了。”
上官相跟着站起道:“卜兄难得来,到了兄弟寒舍,怎么也该……”
卜元庆不待他说下去,连连拱手道:
“不了,上官兄盛情心领,兄弟须得走了。”举步朝外行去。
上官相跟着他身后,一路送了出去。
卓玉祥心中暗想道:“这位上官前辈和北煞卜元庆,看来交谊极深,尤其他们口中的
‘龙头’,身份似是更高,那颗‘降龙珠’,又是他们结盟信物,‘龙头’听到自己下山,
居然还发下‘竹令符’,找寻自己下落……”
想到此处,心头不觉蓦然一震,忖道:
“莫非他们‘龙头’,和自己父亲之死有关……”
方依依伸手关起了壁间小窗,放下帘幕。
过没多久,上宫相已经回了进来,双眉微拢,问道:
“你们都听见了?”
卓玉祥点点头道:“卜元庆是找晚辈来的。”
上官相道:“可能他们已怀疑卓老弟就在老夫庄上,只是未便明说罢了。”
回头朝方依依道:“都是你惹的事情,干爹只要你去把卓老弟暗中引来的,你却无端亮
出了‘降龙珠’。”
方依依小嘴一哝,说道:
“女儿要是没亮出‘降龙珠’来,卜元庆肯放过咱们?”
卓玉祥道:“晚辈有一件事,想请教前辈,不知……”
上官相没待他说完,抬头朝他笑了笑道:
“老弟想问什么?”
卓玉祥道: “不知方才卜元庆口中说的‘龙头’是什么人?”
上官相脸上微露难色,说道: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老夫和卜元庆等四人,结为盟友,这位‘龙头’,就是咱们恭请
他主盟之人,咱们当日曾立下誓言,不准对任何人说出‘龙头’来历!”
卓玉祥道:“前辈既是不便说,晚辈就不好多问,只不知那颗‘降龙珠’是不是他的暗
器?”
上官相微微摇头道:“不是,‘降龙珠’只是一位有道高僧的念珠。”
“念珠!”卓玉祥不自觉的叫了出来。
上官相看了他一眼,续道: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江湖上盛传某地有一处藏宝,富可敌国,江湖上多的是亡命
之徒,闻风赶去的人,自然不在少数。但去的人都是一去不返,丛迎杳无消息,而且这些去
的人中,不乏身手高明之土,因此,大家也就不敢再存奢念。”
方依依道:“干爹,我怎么从没听你老人家说过?这地方在哪里?”
上官相没有理她,续道:
“但无巧不巧,咱们四个本来各居一方的四个煞神,却在同一天赶了去,去的人,当然
不止咱们四个,一共总有二三十人,而且都自认为武功有把握的人,那是一处极为幽深的山
谷,咱们一路深入,就曾发现了不少骇骨,最后找到谷中,却遇上了一条全身赤鳞,足有数
丈来长的怪蛇,遇上人,就立起,口喷毒雾,向人追逐。”
卓玉祥、慕容贞、方依依都听的出神,没有一个人插嘴。
上官相续道:“同行人中,自然不乏暗器高手,到了此时,自然不约而同纷纷出手,无
奈那怪蛇身上赤甲,坚逾精钢,寻常刀剑暗器,休想伤得了它,但它喷出来的毒雾,却中人
立毙!”
方依依惊啊道:“那怎么办呢?”
上官相道:“正在大家惊慌失措之时,但听一声佛号,白天而降,飞落一个白眉老僧,
扬手打出一串流星,把那怪蛇一十三节蛇骨打碎,那怪蛇自然死了,老和尚只说了一句:
‘可惜!糟蹋了老僧十三颗念珠。’说完,就腾身划空而逝。
直到老和尚走后,咱们才如梦初醒,检点人数三十几个人,只剩了咱们一十二人,当时
大家就用着火把那怪蛇烧化,各人分得了一颗寒铁念珠,只是念珠上已淬着了剧毒。”
方依依问道:
“后来呢?”
上官相道:“咱们经过那一次大劫,就结为盟友,把这颗念珠,称为‘降龙珠’。”
慕容贞问道:
“前辈可知道这老和尚么?”
上官相道:“当时大家只见他现身诛蛇,谁也不知道他的来历,而且江湖上也从未听说
过有这样一位飞行绝迹的高僧,直到如今,都想不出来。”
卓玉祥觉得上官相说的这往事之中,似有未尽之言,只是他既不愿提及,自己就不好追
问。
慕容贞望望卓玉祥,问道:
“卓大哥,你看过‘降龙珠’,真和师父的念珠一样的么?”
卓玉祥点点头道:“只是‘降龙珠’上有毒,连大小都一模一样!”
上官相目射奇光,问道:
“姑娘,令师是谁?”
慕容贞一欠身道:“家师幻住庵主。”
上官相神情微动,惊异的道:
“令师原来是幻住庵主,老夫倒是失敬了!”话声一落,回头朝卓玉祥道:“卓老弟甫
下华山,就引起江湖上人的注目,而且不少人正在到处找寻老弟下落,连已有二十年不问江
湖是非的‘龙头’,都传下了‘竹令符’,实在使老夫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令尊卓大侠昔年
是如何遇害的?”
卓玉祥道:“那时晚辈不过一个九龄之童,什么也不懂,听家师说,先父遇害之时,面
目如生,全身也不见伤痕,只有眉心隐现一点朱红小点,细如针尖,左手掌心,握着一颗乌
金念珠。据家师判断,可能中人暗算,但中了什么暗算,家师也说不出来,唯一的线索,就
在乌金念珠上了。”
上官相恍然道:
“卓老弟此次下山之后,就远上幻住庵,想是向庵主请求指点了?”
幻住庵主清音师太以一十八颗乌金念珠威震武林,不用卓玉祥说的,他自然也一猜就着。
卓玉祥点头应“是。”上官相又道:
“慕容姑娘想是奉庵主之命,协助卓老弟侦查念珠来的了?”
慕容贞粉脸微酡,也点了点头。
上官相道:“卓老弟那颗念珠,是否带在身上?”
卓玉祥点点头道:“就在晚辈身上。”
上官相道:“你取出来给老夫瞧瞧。”
卓玉祥探手人怀,取出用布包着的乌金念珠,双手递了过去。
上官相接到手中仔细的瞧了一阵,说道:
“果然和‘降龙珠’一般无二。”一面回头朝方依依道:“为父交给你的那颗‘降龙珠’
呢?”
方依依从身边革囊中,取出“降龙珠”,放到几上。
两颗念珠间,同样是乌金铸制,大小如一,只是“降龙珠”淬过剧毒,色泽较暗而已。
上官相看着几上两颗乌金念珠,只是沉吟不语!
慕容贞道:“卓大哥,这老和尚的念珠,和家师的念珠,不论在铁质,和大小形状上,
都是一般无二,这一定是出于一个匠人之手,才会如此,这匠人既能替老和尚,和家师铸造
念珠,自然也可替第三个人铸造的人了。”
卓玉祥点头道:“这话不错,只是我们到那里去找这铸造念珠的人呢?”
上官相微微摇头道:“卓老弟,这两颗乌金念珠,不是寻常之物。”
慕容贞道:“我听家师说过,家师一十八颗念珠,是用乌金和寒铁合制的。”
上官相道:“不错,乌金已是稀有之物,加上寒铁,更是铁中精英,合此二物,铸制的
念珠,武林中实不多见,因此……”忽然住口不言。
卓玉祥道:“前辈有何见教,但请明示。”
上宫相道:“老夫觉得卓老弟、慕容姑娘二位不妨把这颗‘降龙珠’带上,再回幻住庵
去一趟问问老师太,她是否知道白眉老和尚的来历,岂不胜过毫无目标的长途跋涉么?”
卓玉祥惘然道:
“前辈说的极是。”
上官相道:“老夫昔年深受令尊大恩,一直无以为报,老夫本意,原想屈留卓老弟在寒
庄暂住几天,等老夫摸清楚他们找寻卓老弟究竟有何目的?再作计较。”
说到这里,口气微顿,又道:
“但方才卜元庆传下龙头的‘竹令符’来,要老夫协助查寻卓老弟的下落,可以想见,
龙头索你甚急。据老夫所知,龙头虽有多年不出江湖,但他传出令来,决不会中途罢休,卓
老弟留在寒庄之中,就随时有被发现的可能。因此老夫想以奉到‘竹令符’,出动寒庄人手,
展开寻查老弟下落为名,由老夫亲自送二位出去。”
卓玉祥听他口气,好家他们“龙头”,存着十分忌惮一般,自己原无要他相助之意,这
就起身道:“不劳前辈相送,晚辈二人,自己会走。只是要向前辈赐借‘降龙珠’一用了。”
说完,伸手把两颗念珠,分别包好,收入怀中。
上官相道:“卓老弟幸勿误会,老夫在江湖上闯荡了数十年,也不会是什么怕事的人,
老夫要是怕事,也不会要依依去把卓老弟引来了,只是目前有几拨人都在四处找寻老弟下落,
他们有何企图?在恩仇未明之前,不宜冲动。”
他看了卓玉祥一眼,接道:
“尤其龙头为了找寻老弟,已经传下了‘竹令符’,此老在江湖上辈份极尊,昔年败在
他手下的人,不在少数,他要卜元庆向老夫传达,自然也会向其他的人传达。而且听卜元庆
临去时的口气,似乎对老夫都有了怀疑,也许庄外就留有他的眼线,自然须由老夫亲送二位
出去才不致被他们看出破绽来。”
慕容贞眼看上官相说话之时,神色十分诚恳,在旁道:
“上官前辈说的极是,既然有几拨人都在找你,不论他们是敌是友,总是我们在明处,
他们在暗里,在没有弄清楚他们来意之前,还是不让他们知道你的行踪比较好。”
上官相道:“事不迟疑,依依你去改扮一下,再取两套庄丁的服装来,另外要他们挑八
个人在外面伺候。”
方依依答应一声,返身走出。
上官相伸着手从衣袋中,取出二张人皮面具来,递铪了卓玉祥、慕容贞二人,一面说道:
“卓老弟二位请把面具戴上,就不怕有人认出本来面目来了。”
卓玉祥、慕容贞依言戴上了面具;
不多一回,只见方依依换了一身劲装走入,手中捧着两套灰衣,口中说道:
“乾爹,都准备好了。”
上官相朝卓玉祥一指,说道:
“你把这两套衣衫交给卓老弟二位换了。”
一面朝卓玉祥道:“为了不使外人知道卓老弟身份,咱们出发之时,老弟二位,都得暂
时委屈扮作庄丁,可随我身后伺候。”
卓玉祥虽然心中颇不以为然,但依然和慕容贞两人,一起把灰衣劲装,穿在自己的衣衫
外面。
上官相道:“依依,你和卜元庆动过手,也得戴上面具才行。”
方依依嫣然一笑道:
“女儿早就准备好了。”说罢,果然从身连革囊中取出一张面具,覆到脸上。
上官相回顾了三人一眼,看看已无破绽,这才点头道:
“好了,大家随我出去。”说罢,当先掀帘走出。
卓玉祥、慕容贞、方依依随着他身后,走出密室。
上官相举手在壁间轻轻一按,立时裂开了一道门户,大家举步走出,门户便自动闭起来。
原来已在上官相书房之中。
上官相回头朝卓玉祥、慕容贞二人叮嘱道:
“出了书房,二位就跟在老夫身后而行。”
卓玉祥点头道:“晚辈省得。”
上官相朝方依依摆了摆了,方依依立即走在前面。
上宫相履声橐橐,缓步跨出书房,他是一庄之主,自然有他的身份。
卓玉祥、慕容贞紧随他身后而行。穿行长廊,转到前厅。
但见前阶下,一排站着八名腰跨单刀的灰衣劲装大汉子。此时看到庄主走出,一齐躬身
为礼。上官相连看也没看他们一眼,当先朝外行去。八名劲装汉子不待吩咐,跟在四人身后
走出!
出了紫气山庄,但见四外夜色如墨,远山空寂,差不多已是三更光景!
上官相青袍飘忽,脚下渐渐加快。他身后的人,也跟着他展开脚程。卓玉祥、慕容贞、
方依依三人还能保持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