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千幻录
“即使有佩剑在手,也无法削断这多的老竹而走出去呀?除非是削铁如泥的宝刀,但也得弄出极大响声,非引出全庵的尼姑来不可。”
他左思右想,一面随步向前走去,差不多走三步便得从竹树疏处转折穿出。
这样的走法当然不会快活,何况师弟失踪,四下光线越见黯淡,仿佛已到了暮夜之际光景。
走得焦躁,猛然顿脚凌空而起。
他这时已顾不得什么形迹败露,安心要飞纵上竹林项,施展无上轻功,在林顶进出这竹林阵图,再作计较。
当他的身形一穿两文许,平空冲上之际,竹叶丛丛密密之中,忽然有什么东西把他的头顶绊倒。
邓小龙本来已是智计过人,加上十多年江湖闯荡的阅历,不觉叫声不妙,一伸手拉住一根竹消,稳住身形,跟着另一手去托头上的那物。
这时,已响起一片清亮之极的铃声,在雨丝满天之中,远远飘散开去。
他的手指果然抓住一片铁丝网,只因罩在繁密之极的竹叶中,故此无法事先看出。
猛又传来一下清亮的铃声,向空中四面飘散。
这一下铃响的来处,乃是在庵左那边,邓小龙料出必是钟荃摸索到那里,还找不到自己,于是也想蹿出竹林之上,便也中了道儿,发出清亮的铃声。
要知这一片细小的铁丝网,隐在繁密的竹叶中,高地最少也有两丈多高,普通的江湖人,除非沿着竹身爬上来,决不能跃得这么高。
但若是沿着竹身爬时,早就将上面的网铃机关触开,发出清亮的铃声了。
邓小龙吟一声,猛然使出重手法,把大片丝网捕扯开,跟着扣住竹消双手加点力,身形已如一缕轻烟,在铃声大响中,冒出竹林项。
这时,但见眼前一亮,天色又回复人林前那种样子,虽然阴沉,但不至于那么黑暗。
他提着一口气,在竹顶飞跃向庵左。
可是只跃了大半丈远,便觉得淋湿了雨水的竹叶和末梢,极难借劲,自己已是练到一草渡江那种程度的轻功,也觉得大是困难。
这是因为这竹枯顶的叶子,既比平时软滑,而且还摇摆不定,他如想边走边看四周情势的话那就非踏空掉下不可。
但他又势不能只顾脚下而不看四面形势,是以甚是为难。
猛听庵左那边长啸一声,清越人云,正是钟荃龙吟般的啸声,心中反而落实一点,急急路枝而去。
只走了三丈许远,觉前面竹叶已疏,大约是已走出那一圈特别绵密的竹林。
下面传来一声叱喝,却是女性口音:“是什么人?敢在我大悲庵乱间也心中骇一跳,低头从枝叶隙下窥,只见下面站着两个灰衣女尼,手中都提着寒光闪闪的利剑。
还可以看出剑把上垂下的黄丝绿结不住地摇摆,似是刚刚赶到。
另一个女尼左手捏着剑诀,向他指着又叱问一声。
他抬目一瞥,大片竹林伸延到身边,雨丝蒙蒙中,瞧不见有什么动静。
心中极快地付道:“我得抢着把话交代清楚,以免师弟那边被迫不过而动手,事情可就闹大了。以我的身份,带着师弟到华山未见桑姑姑,也闹出不好听的事情,要是传出江湖,我的面子往什么地方放?”
于是飘身而下,身法之轻灵美妙,恰像飞絮坠地。
两个女尼一跃退开几步,候得邓小龙身形着地。
便立刻抢步而前,左面那个年约五旬左右,举剑指着他道:“你是不是早先因病入庵的两人之一?那边的人大概是同伴吧?”
邓小龙张手道:“在下正是早先扰读贵庵的邓小龙,在下可没有带着兵器,两位师父请勿误会。”
另一个较为年轻一点的尼姑,但也在四旬之间,她道:“废话少说,你这会儿已惊动了庵主,若是知机的,趁早转身倒剪双臂,让我们缚住解往谒见庵主发落。若是倚恃识得几手武功,妄想图走,可别怪我们出家人手下不留情,你道华山大悲庵是随便出入的么、’邓小龙愣一下,道:“在下虽然艺业本精,不敢自比名家,但在江湖上也薄具声誉,照师父们所说的办法,可令邓某进退两难。
“况且,邓某在缥行混了十多年,耳朵不算不灵,却未曾听说过大悲庵有这规矩。敢是师父们恼了在下兄弟屡次扰该,故意立下难题,再说,邓某虽然……”
他还想往下说。
那个四旬上下的女尼呸一声,尖声道:“莫说你是保嫖的,就是朝廷的官,我大悲庵也不容撒野。你到底是束手就缚,还是走个三招两式,才肯甘心?但只要你一动手,规矩是破去全县武功,才能放出庵去。快说……”
邓小龙真想不出这大悲庵的女尼,何以会忽然之间变得这么咄咄迫人,简直近于野蛮。
闪目一觑,两个女尼面上都带出十分坚决的神情。
心中记起自己曾提过要见桑姑姑之事,莫非这大悲庵中诸尼和桑姑姑真个结下不可解之仇?这么一想,益发动了疑心,觉得自己方才推测桑姑姑被囚的想法,并非胡乱臆度。
他眉头轻皱,已决定应付之方,当下凛然道:“在下邓小龙,未见华山前辈桑姥,请师父们确实示知,究竟能见与否?”他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干脆非常。
两个文尼似乎料不到他忽然问出这话题,互相对望一眼,那年纪较老的尼姑吟了一声,另一个立刻转眸凝瞪,也哼一声,才道:“好得很,你先赢了我们再说罢。”
邓小龙摊一摊双手,正要说话,眼前寒光一闪,金刃劈风之声急袭而至。
他立伸手一抄,将倒飞撞来的宝剑抄住,原来是对面那较老的尼姑摔出自己的剑给他。
华山原是以剑法驰名武林,尤其这大悲庵中,全是女尼。平日在拳掌上用功,因为她们究竟不便和男人们抢拳动足,是以都一味在剑上痛下苦功。
这时宁肯因不失名家正派的风度,而借剑给敌人,也不肯空手过招。
邓小龙肚中道:“要是我不是使剑的,可不吃了哑巴亏?这还算不得公平。”
对面那四旬左右的女尼,手中利剑一起,脚下旋风般欺近来,手中剑已自一式“春云乍展”,剑尖挟着一缕寒风,直奔左助。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也无。邓小龙一看对方步法出手,心眼神浑然一体,剑尖吐出,既轻灵翔动又准确非常。
认得这一式,正是华山六合剑法中的妙着。
当年华山木女桑清所教他的剑法,比之铁手书生何涪所得的昆仑剑法,可多上许多。
那华山镇山的六合剑法,其中的绝妙招数,邓小龙多半学会,并且能够回环变化运用。
他以本身精纯厚重的功力,驾驭两派剑法,久已深有成就。
这时见对方出手,乃是“春云乍展”之式,这一着急刺左助穴道,自己非闪避招架不可,但只要一动剑而摸不到要点,对方的六合剑法便能源源使出,猛攻不休。
他觉得不应该用华山剑法,去破解对方这一招。
当下一式“飞龙回天”的变招,身形倏然倒拔而起,恰好让过敌人一剑。
那女尼一把不中,连环再上,一下子占住邓小龙下方位,静等邓小龙身形下落。
她未尝不知对方是把高手,只看对方早先在竹林顶踏叶而驰的轻功,与及现在避过一剑的潇洒身法,已令她全神贯注,如逢大敌了。
邓小龙见敌人已欺到脚下,手中拿剑待敌的那架式,已知要用什么招数等攻自己,更不怠慢,上半身猛然一倾,仍是“飞龙回天”之式,却见他的身形,忽然向前溜射了半文,然后飘飘落地。
他们两人的动作,原是一气呵成,那女尼刚抢身过去,邓小龙已掠空飞来,飘然落地。
这一招乃是名闻天下的昆仑无上心法,云龙大八式中三天式之一,其奥妙处直是出人意表,尤其是在空中改变方向飞行这一手,更是无法预测的妙着。
那女尼等个空,清叱一声,脚下如风,疾扑回来,手中宝剑起处,精光一缕,掠面生寒,剑尖似实还虚,不攻上盘,却刺腰腹之间,左手剑诀乘隙踏虚,疾点敌人右臂曲地穴。
这一下剑指齐施,等如连攻三招,而这女尼出手之很难,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的确是华山派中一等好手。
邓小龙不禁喝声好剑法,知道对方这一式华山六合剑法中,称为“擒风裁雨”,威力极大。
倘若不能破拆而仅着绝顶轻功后退,敌人原式不变,挺剑追赶,也得逃个十丈八丈,才能摆脱敌人这一式攻势。
他虽然不愿意露出华山剑法,可是另一样更为重要的便是对面这女尼敢情划法极为精纯,而且在这一招两式之中,已发现她的内力造诣,也自不凡。自己不但不能轻敌,以致一着之差,缚手缚脚。
而且,若是一开手便被敌人追得到处乱跑,那成了什么样子?是以再不思量,叫好声中,手中到快得异乎寻常地连创两剑,划出两道冷森森的精芒寒光,那女尼失声一叫,连退几步。
可是这女尼光是后退也不成,还得运剑如风地连连封拦了三刻,才稳住局势。
这可使她不由得怒哼一声,凝眸打量这个敌人。
原来邓小龙方才创出两剑,正是当年桑清所传的华山到法绝妙招数,名为“少阳再引”。这一招有两种变式,却是一攻一守,脚法如一,出剑去路不同。
要知音年名震天下的一代剑家华山心如神尼,座下有两个弟子,一是百灵大师,一是百妙大师。
这两位大师的成就,各有千秋,却不能独自得传心如神尼妙诣心法。
之后,百姓大师下山行脚,归来时带回一女,便是华山木女桑清,传授以她自己的心法,她本人回山不久,便病重而死。
百灵大师抚养遗孤,自己的武学也授给桑清。
大悲庵一脉相传下去,传至如今,仅得百灵大师的真传,却不似桑情能得到两位师父的心法。
故此大悲庵所传的六合剑法,也有这一式“少阳再引”,但只是守势的那式,不似邓小龙剑光一起,直创进身上前那种威力。
而她也认得这一式是本门剑法“少阳再引”之式,只不解何以在敌人手上施展出来,却有如此感力。
邓小龙的华山剑法,虽然仅得二十余招,但因乃是木女桑清亲传,具有百灵、百妙两位大师的妙诣,加之邓小龙本身幼习昆仑内功,根基极佳,到法上又曾得铁手书生何清指点,对于剑的概念,极为深刻了悟。
他并没有进手相迫,撤剑退开一步,正待开口,那女尼只顿那么一顿,冷冷道:“哼,定是她教的。”话声中,欺身而进,创尖一领,疾奔敌人脖子。
邓小龙身形动也不动,明知敌人这一剑乃是虚着,果然剑锋离着还有半尺,倏地嗡然一响,创尖震处,化为三数点寒光罩向中盘,这种内家真力的运用,已是内家中使到的好手了。
邓小龙等到敌人使出这一招“数点梅花”之式,在那剑尖寒光时将及之际,蓦地运剑力撩,剑上发出沉重的内家真力,封住左面门户,身形也在这顷刻间左跨开去。但跟着已站定不动,剑光绕体而生。
虽然那女尼一台无功,跟着施展开六合剑法,脚下如风,绕着敌人转了个圈子,已攻了七八剑。
光是这一合手,已是到光四射,冷电精芒,动人心魄。
观战那个女尼忍不住叫一声:“白云师妹小心。”
邓小龙虽然面逢强敌,但声音一人耳,已知这个女尼法名白元,定是和白莲女尼同一辈份。
他剑眉一皱,付道:“我至今还拿不准这大悲庵和桑姑姑的关系。
“退一步想,桑姑姑即使和她们交恶,也许心中仍不愿我们在大悲庵滋生事端,师弟那边又不知怎样了……”
想着心事,手中剑运足劲道,修然封架,但见两道剑光摹然相交,发出清亮的金铁交鸣之声。
白元女尼震得手腕微疼,身形略挫,邓小龙趁这丝毫空隙,反身飘然而起。
后面清叱一声:“给我留下。”数点寒声电急飞射而至。
邓小龙在空中猛一旋身,划出一片光华,已将袭来暗器打飞,却是三粒牟尼珠。
体积虽小,但力道奇大,若非他使出昆仑绝招“龙尾挥风”之式,恐怕会手忙脚乱了。
那白元女尼已自身剑合一,化成一道匹练般光华,猛射急袭。
他俊目一闪,已知是六合剑法中极妙招数“俊鹞摩云”之式,下面跟着便变为“大匠运斤”的招数,奥妙之极。
当年华山木女桑清和武当玄机子争持之时,曾以这一式取得先着,差点儿把老道打败了,可知这一式变化威力之大。
但邓小龙却洞然于胸,身形一旅,仍然使出“龙尾挥风”之式,剑光一缕,反手急探而出,跟着猛然提气,向前一挣。
两下剑光一触,白元女尼手中剑招尚未变化,已被敌人抢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