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千幻录
两下剑光一触,白元女尼手中剑招尚未变化,已被敌人抢占机先,剑尖直深进来,堪堪点在腕上,急忙中撤剑收劲,身形倏然坠下。
眼见敌人如御风飞去,眨眼间已离开四文有多。
另外那老尼发出三粒牟尼珠之后,还站在原处,此刻也是造之无及。
眼睁睁让敌人逃向失陷的同伴那边,并且把佩剑带去。
这时,忽然庵中传来两下清亮悠扬的钟声。
在这静寂的山上,那钟声宛如长着翅膀,冉冉向群峰飞去。
两尼愣然回顾,白元女尼尖声骂道:“你们伤了我大悲庵的人,还想生出此庵么?”骂声中,压剑便追。
邓小龙一听钟声,知道定是庵中报警的讯号,却没料到这两下钟声,意思是本庵有人负伤,通知众弟子务须截住来人,手下不必密情。
这一来,岂不是已结下怨仇?
正在错愕之时,身形仍然不停,又前飞了丈许,猛然眼前一亮,竹林转出一个白衣飘飘的人,正是那白莲女尼。
她手中也持着剑,剑把上系着的流苏穗子,和身上的衣服颜色一样,也是白色的。
邓小龙一触她那对清澈明亮的眼睛,心中觉得有点为难,脚尖一沾地,蓦然测飞开去,乃是打算绕过她的意思。
白莲女尼斜闪丈许,仍然截住去路,身法之神速,比之方才交手的白元更为高明。
邓小龙只好停步,抱剑行了一礼,正待说话,后面白元女尼尖声叫道:“五妹别放过之贼……”
白莲秀眉轻轻皱一下没有回答,却严峻地道:“我们华山大悲庵素来不许男子入内,适才贫尼已做主破例,让你那同伴意息治病,但你们却恩将仇报,你那同伴居然伤了本庵徒众,你自己说应该怎样……”
邓小龙窘困地陪笑道:“这桩事原本是在下兄弟之过,在下岂敢分辩,但在下实在有事要晤见桑老前辈,是以斗胆闯庵。”
白莲女尼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道:“给你们这一困,我们华山大悲庵不成了江湖笑柄了?你找的那人不在本庵,乃是……”她的话忽然中断,原来白元女尼来到切近,却没有从背后偷袭。
白莲女尼回复起先前严峻的声音道:“如今闲话少说,你必不肯束手就缚,现在动手吧。”
话说完时,已经亮出门户,侯敌进招,邓小龙心中一动,觉得这白莲女尼词色虽冷,但对自己倒是满好的,刚才若不是白元赶到,她已说出桑姥下落了。
如今虽未知确实,但桑姥不在本庵,却是毫无疑问。
立刻心上萌生退志,引吭长啸一声,好让钟荃知到自己所在。
啸声甫歇,挥剑进去。
白莲女尼手中长剑一翻,寒风倏生,竟然破招而进。
邓小龙活吃一惊,沉胞一擦,当一声钦在敌剑之上,但觉敌人到上内力浑厚,遇非适才白元女尼功力可比。
白莲女尼已斜跨两步,剑尖吞吐间,疾刺左肋穴道。邓小龙认得这一剑来历,正想翻剥削敌腕,迫她撤回,谁知剑光连闪,敌剑已削到自己臂上,心中大骇。
邓小龙这时才知道这白莲女尼,真个不同凡响。
内力造诣暂且不说,便这招式的精妙奥妙,已极令人惊佩不休。
他明明认出白莲女尼方才使的剑式,故此抢着吐剑急刺敌腕,迫她撤回长剑。
哪知她一翻腕,那剑尖如毒蛇吐信,反削自己前臂。
这一下猝不及,欲待缩臂收剑,已来不及。但见剑尖将及臂上之际,那白莲女尼哼一声,忽然漫了一点。
邓小龙在这瞬息空隙间,已将手臂撤回来。
背上沁出冷汗,但面上反而微微一笑。
白莲女尼立时目光垂下,不看他的表情,长剑一领,疾刺而至。
邓小龙领教过她的精奇招数,焉敢大意,施展开桑清所传的二十余把六合剑法,霎时间,两道银虹,盘旋飞舞,却都是一沾即走,并且一齐用极快身法,四下游走逐击。
立刻平地涌出光华千百道,流转飞舞。
原来这白莲女尼,乃是当今华山掌门万妙庵主座下五名弟子的最末一个。
年纪虽然最轻,但天赋异禀,颖悟异常,已被推为全庵第一高手。
那万妙庵主尚有两位师妹,却仍然稍逊白莲一筹。
邓小龙若不是内力造诣深厚,加上学得昆仑心法云龙人大式的两把,日来经过钟荃再指拔过其中微妙变化,以及昆仑白眉老和尚自创的抱玉剑法中救命连环三招,夹杂在那二十余招华山划法中运用的话,岂能抵挡这位华山第一人物?
三十招过去,邓小龙依;日以守为攻,严密封住门户。
白莲女尼剑法身形施展开,白衣飘飘,银虹四射,隐约可见秀眉微锁,有什么心事似的。
旁边的日元女尼看得焦躁,叫道:“五妹加点劲儿,快把这厮收拾下白莲文尼微哼一声,修然进手猛攻,把邓小龙迫得招架不迭,险象环生。
但只是那么一下,压力又松。
邓小龙暗中喘口气,心中知道这位白莲女尼和自己打了这么一会儿工夫,尚未真个出尽全力,分明是有意维护,却不知何故?
猛听那清越呼亮的钟声连敲三响。
白元女尼嘿一声,压剑蹿开一旁,四下搜索。
另外那个徒手的老尼,也蹿向另一边搜索。
白莲文尼创势忽缓,悄声道:“你的同伴逃脱了!”
邓小龙哦一声,立刻低低说声谢谢。
跟着大吼一声,出手力攻,一时幻出光华万道,剑影如山。
去搜索的两尼姑听他大吼,都回头注视,却见白莲似是被敌人猛攻急上,稍处劣势。
正在这时,邓小龙又长啸一声,光华乱闪中,突然一响,跟着一道剑光,冲霄而起,神速得像流星飞渡,直飞上竹林项。
日元女尼喝声快追,仅创腾身而起,可是她的轻功,却不能飞上两文七八高的竹林顶,半途中迫得伸手在竹身上换力,身形再起,眼见邓小龙飘飘飞走,轻功之超卓,自己再练十年,也追不上人家,不觉失声一叹。
白莲女尼也来到身侧,摇头道:“这厮不但剑术高明,而且轻功之佳,武林罕睹。”
白元女尼看不出破绽,连连点头。
邓小龙施展开绝顶轻功,在竹林顶踏叶飞行,虽然速度不比平时,但也够惊人的了。他从庵后跃出山壁脚下,飞跃登山,沿着来路逃走,耳边听到另外有些尼姑在庵中瞧见他登山身形叱声。
他哪里还去回顾,一口气直蹿上山去,不久工夫,已没人树丛中。
天上仍然是阴云满布,雨势虽没有加大,但下得久了,更觉水气蒙蒙,遍山笼罩。
他绕了两大段山路,又得回到山麓。
一路没有发现钟荃踪迹,估量也许他回到昨夜投宿的小村庄,便放开脚程,急驰而去。
回到那小在中,寄宿的人家的男人,都披着蓑衣下田去了,只剩下那村妇和两个小孩子。
钟荃还没有回来,他并不着急,径自关起房门,换掉身上湿衣。
那村妇冲一碗热茶,并且把他的湿衣拿去晾晒。
他走出外间,靠在门框上,对面是一列简陋的泥屋,挡住了视线。
他呆呆地望着明暗的天空,雨丝飘绵,一种寂寞的感觉包围着他,使他记起南昌城外五里坡的老家,他那贤淑但不美丽的妻子,还有两个孩子。
他的父亲火鹞子邓昌和他母亲仍然健在,而且身体很硬朗,不过邓昌已经完全从江湖隐退了,在故园度着化悠的日子。
他的思路忽然转到白莲女尼身上,有点惊异地推测她为什么会几次暗助自己,可是他想不出什么道理,当然他不会对一个出家人推想到男女之情,仅仅以为她大概和桑清有关,是以暗助自己逃走。
不过,她那对清澈如秋水的眼睛,却似乎在眼前晃动,甚至凝视着自己。这可令他觉得有点儿心烦,连忙转过思路,去想钟荃的下落。
他已呆立了许久工夫,但钟荃仍没有回来,自从在竹林阵内走失之后,不知他遇到什么人,目下又选到哪儿去呢?不过他并不担心他的安全,因为即使以白莲女尼的功力,还未能阻得住钟荃。
而且,只要钟荃肯逃走的话,再高明的人也拦他不住,何况他还有那手先天真气的功夫。
一直等到吃过中饭之后,他便有点心急了。到底钟荃经历米深,虽然武功惊人,但这世上的事可真说不定。
外面雨势忽然转大,渐沥之声使他有点心烦。
想了一下,便入房背好长剑,那柄在庵中使用的长剑,他早在出庵时,摔回庵中。
忽听外面有人叫道:“师兄你回来了么?”语声中,人已走进房间,已是久候不归的钟荃。
但见他浑身是水,上半身还是赤裸着,露出紫黑色的强壮肌肉。
他一见到邓小龙,立刻便要告诉他些什么,邓小龙做个手势,阻止他开口,着他先换过身于净衣服再说。
等到换好衣服,一碗热茶在手,他才说出经过。
原来当他们在竹林阵内摸索之时,钟荃本是夜能见物的眼睛,但此刻像是不大济事,眼前逐渐昏暗。
他迷头迷脑跟着前面的影子走着,老大工夫之后,猛然发觉前面哪有人影,而且自己在昏暗中瞧不大清楚四周的东西,不由得十分地气闷,低叫了好几声师兄,但这时他实在已转到庵左那面,寓着邓小龙差不多有数十丈之远,哪里还叫换得到?
当下呆在黑暗之中,一时想不起主意。
歇了片刻,举步又走,猛觉自己要碰向一根斜伸出来的竹枝上,连忙闪身时,身上的衣服却被挂住,嘶地断裂了。
他心中有点儿不满地扯掉其余的破衣,便变成了赤裸着上半身。雨水淋在身上,觉得甚是清凉适意。
再走几步,前面忽然是一处文许大小的地方。
他在麻麻密密的竹林中钻了这么久,到了这里,像是被解除束缚地吐一口气,暂时逗留一下。
活觉脚底一软,那块地面仿佛向下沉没,把他骇了一大跳,但他的反应何等灵敏,脚一顿,身形已飞将起来。
虽然顿脚之时,那地面果真陷坠下去,受不得力,但只在这么一顿脚工夫,他已浮身在平地两三尺高,没有随着地面陷落下去。
幸亏这会于是他,随即施展出云龙大八式,腰扭处,双腿一用,已到了竹林旁边。
若是别人,难保仍得掉下深洞不可。
他的脚尚未洁地,竹林中妹妹两声,刺出两支铁钩,一个女性口音唱道:“小贼下去!”
他这一惊,真不亚于方才地面忽然陷凹之时。
在这刹那间,也明白了好好的地面,怎会忽然陷下的缘故。
那两柄钢钧,外有尖锋及刃口,但约刃之内,却是粗粗约钝。
这样便可以用来钓拿落井的人,亦可当如兵器攻敌使用。
使钩的女尼大概是见他身手高明之极,是以这一对尖锐锋快的韵尖,活向他身上重要部位招呼,一奔咽喉,一划小回,风声飒然,狠疾非常。
钟荃微嘿一声,双牢一翻,一式“野马分鬓”,掌力内药未露,待得手掌快要沾上对方两柄钩刃之时,修然掌心一登,呼地吐出凌厉无比的掌力。
竹影后哎地一叫,却是两个人的口音,那两柄铁钩,在间不容发之际,猛然分荡开去。
险些儿在竹缝中拗断了钩柄。那持钩的两尼万料不到敌人在这势屈下风之际,尚有这么厉害的诱敌家数和掌力,虎口都给震裂了,同时哎地一叫。
钟荃身形一闪,已在这个当地钻入竹林中。
但见昏暗之中,两道灰影微闪,已不见暗袭自己的两尼影踪。
他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心中付道:“我的身法已极快,但那两个尼姑比我还要快,看来这华山大悲庵,能够位列天下四大剑派,果是藏龙卧虎,大有能人。我竟是如何是好?师兄他又是在哪里?”
心中一阵急躁,抬头望望天色,但见头顶竹叶茂密,没有半丝光亮透下来。
第十七回 水气迷蒙山庵换剑
他并不知道这大片的竹林,内中藏有佛门降魔护法的阵法,略略借助竹林的曲折和林中的阴暗,令人生出幻象,自行迷坠于幻境中。
另外在竹叶中张布铃网,以便那些高明的魔头,不受幻象所侵,越林而出时,庵中也有警汛防备。
故此这片竹林阵,似难实易,有惊无险,实力差的人,当然无法出阵,而即使身手高明的魔头,也难以不惊动庵中人而脱身竹林,此中消息,甚是微妙。
尽管钟荃不明底蕴,但他一则是佛门高僧的入室高弟,二则本身功力已锻炼至八分火候。焉会陷入幻境之中,以致心神迷乱?是以最多不过觉得眼前昏暗,有如夜色已临,甚么都瞧得不大清楚。
方才那暗袭的两尼,身形一闪即隐,实在不过是借着阵法隐蔽身形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