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千幻录
“她怎么说?”何涪蓦地心急之极,赶快追问。
“她先问清楚我的姓名来历,然后呆呆地看着屋顶,歇了一会儿,她说:
‘现在已过了正午时分,我不能再等他了。’于是她挽着我的手,不大情愿地下楼。
我对她说:‘姑姑,何叔叔一定会来的,江湖人一诺千金,你就等他一会儿吧!’她叹着气摇头,一面下楼梯,一面道:‘你不会明白的,我不是不愿意等他,可是……’她没有说下去。
“我果真心中不明白,但见她那种难过的样子,和眼中的泪珠快要掉下来,我可害怕看见人哭,便没敢问她。
“出了腾王阁我还曾叫她和我一起回家,那不是找着叔叔你么,可是她尽是摇头,那些头发飘呀飘地摇头,她说:‘我不是不愿意找她,可是……
嘿,你不会明白的。’我想她既是老说我不明白,那就不明白算了,反正我也真不明白。她带我到西边很远的一座大破庙中,那儿有一匹大白马,她呆厂很久,才写了一张纸,折成一团,叫我交给你。又叮嘱我别告诉旁的人,喏,这便是她写的字条,我可没敢拆开……”
何涪接过一看,敢情是一张柔软洁白的贡宣素笺,折叠成一个同心结。
他微愣一下,想人非非地瞧着那个同心结。
邓小龙睁大眼睛,等不及地催道:“叔叔,你倒是打开来看看呀!”
何涪嗯一声,微笑望他一眼,道:“你的主意真不坏,是么?”一面小心地拆开那结,打汗素笺。
只见笺上写得好一手替花小字,但只有寥寥数十字,他咬咬嘴唇,轻声念道:
“柔肠百结谁能会,一懒情天历劫身,
万水千山归去也,从此萧郎陌路人。……
他吃惊地皱皱眉头,哺哺道:“万水千山归去也,从此萧郎陌路人,这两句指的是什么意思?难道她此去便不再与我相见么?且看这下一首又怎样说。”
“横塘有泪泥中絮,荒岭谁歌陌上桑,
剑映银虹遥一梦,可怜妾恨比天长。”
他那两道深锁住的剑眉,此刻益发锁得紧了。邓小龙见他神色不对,便静静呆立,不敢问话。
刹那问他心中思潮起伏,又惆怅又疑惑。虽则一时测不透诗中之意,但有一点可以明白的,便是她已悄然远去,而且再不和他相见了。“难道是因为我误了时刻,便这么决绝么?”他想道:“那么是什么情天历劫和妾恨天长呢,她……”
邓小龙呆了好久,憋不住气问道:“叔叔,你怎么啦?”
何涪喃喃答道:“我也不明白,她走了,万水千山归去也,从此萧郎陌路人……”
“叔叔!小龙用力地叫一声,然后呐呐道:“叔叔,我还有一件事没告诉你,可是那姑姑也说不要说出来……”
“什么事?快说……”
“那姑姑教我好多手剑法,直夸奖我乖和聪明……”
何涪听厂,不觉索然,当下决定一个主意,要在返昆仑之前,先到华山访寻桑清.问清楚这两首七绝诗的意思。
翌日,他辞别火鹞子邓昌,铁牌胡定和神鞭郭奇等人,束装西返。
可是任他踏遍了整个西岳华山,却仍未觅到芳踪,这使他十分惆怅,而经过好些日子来反复玩味那两茵诗,他也自猜出几分意思了。
他自家也不知怎的,越来越觉得消沉,往昔两位师兄白眉和尚和普荷上人常常对他解说的佛家要旨,竟参悟许多。
他漫无目的地邀游了三个多月,终于回到昆仑山去,还带回一个三岁大的男孜,原来是他经过汉中府时,顺道到城外的焦石乡,那儿乃是昆仑掌门普荷上人的故里。
因缘凑巧,把这孤伶无依的男孩带回山,这男孩正是普荷上人俗家侄儿,回山后由普荷上人赐名为荃即是后来的钟荃。
铁手书生何涪越来越心灰,到后来终于看破浮云变幻的世情,决意削发出家。由白眉和尚替他剃度,赐法名为大惠。
白眉和尚素来最疼爱这个惆悦英俊的师弟,见他颓靡灰心,也很难过。
另外为了本派声誉,当下便和普荷上人、大惠禅师三人商量一番,便下山往后藏萨迦寺借剑,哪知终于不曾如愿,回山时又发生一件事,于是白眉和尚便独居玉龙峰龙隐禅院,精心钻研本门元上心法云龙大八式的奥妙,一晃眼二十年过去,那钟荃已经长成,并且得了白眉和尚的绝艺。
钟荃在方丈静室中,听完普荷上人所说二十年前剑会的情形,知道了大概情形,不过普荷上人并没有将何涪和桑清一段事情叙出来。
白眉和尚一直闭目坐着,这时双目微张,精光外露。
他道:“荃儿,你师父还没把武当玄机子宝剑的来历和老衲往萨逸寺借剑之事告诉你,你且听老衲细说,当年你师叔回山后,一说详细经过情形,老纳记得曾经在本寺一本秘籍上,看过那剑的来历。
“秘籍记载着在春秋时代,欧冶子为越王涛湛庐、巨阙、莫邪、鱼肠、吴钩五柄稀世宝剑,他暗中在每一柄剑的炉中,另外铸成一剑,合起来又是五剑。这五剑可不像湛庐、鱼肠等五剑,能够截金削铁,吹毛过发般锋利,却是按着先后天五行生克之数,潜具威力,如玄机子的剑即是五剑中的朱雀剑,离火为质,按剑诀舞动时,剑身射出红光,宛如烧得通红,五剑都同样能在暗中破坏敌人真气武功,重者走火人魔而死,轻则也会昏迷不醒一段时候,端的厉害阴毒无比。
“五柄剑的剑身和剑鞘,都刻满了古篆,那便是和欧冶子同时的道家异人玉洞真人,把五柄剑各自的妙用和剑诀刻在其上。若是能够五行合运,那威力简直无坚不摧,雷崩电闪,风云变色。据说玉洞真人为了怕后世得剑的人妄用这种至宝神器而又元人能克制,便将每·一剑的最要紧秘诀漏掉,刻在另一柄与它相生的剑上,要把剑诀学得完全,配合起本身自具的武功,才能发挥全部威力,否则便不过能够用出五成威力而已。
“老衲既识得玄机子宝剑来历,想着若要与他争衡高下,除了老衲亲自下山,仗着精练了三十年而近日方始参悟的佛门般若大能力,即是和道家罡气异曲同工的先天之力,可以克制住玄机子之外,其余的人恐怕没有法子,但老衲又岂能再动无明,去和武当争一日之长短?
“于是想起历代祖师传说有一柄宝剑,即是五行宝剑中的玄武剑,落在后藏萨逸寺,为该寺镇山之宝。老衲认为只能去借此剑,让大惠师弟使用,再下山一次,挽回昆仑声誉,因为一则玄武属水,水能克火,在剑的质上已胜了武当玄机子的朱雀剑,二则大惠师弟的内力剑法部胜玄机子一点,必定可操胜券。
“谁知萨迦寺的主持锡心大师却认为这事极为严重,非和智军大师动手赢了,借不到剑,老衲觉得同为佛门弟子,况且围观的人不只千百之多,智军大师是后藏第一高手,久为武林钦重,而且他平素戒律精严,正直慈悲,正是我佛门中不可多得的有道高僧,老衲岂能使他受辱落败,便自愿放弃借剑的念头……”
钟荃突然插口道:“师伯,弟子听章端巴师兄说,你老暗中赢了智军大师三招,可是真的?”
普荷上人呵叱道:“荃儿岂可如此无礼,打断长辈话题。”
白眉和尚微微一笑,道:“师弟你无须责备于他,此子天性淳厚朴实之极,平日最有规矩,这时定是听得大人神……”
普荷上人应了一声,没有再说,钟荃吃惊地行礼赔罪,白眉和尚道:“智军大师不愧一代高僧,竟不讳言当日实情,既然荃儿已经得知,老衲也无须隐讳,他说的果是实情。”普荷上人合十赞美道:“师兄菩萨心肠,可媲美智军大师。二十年来,未曾听师兄提过此事。”钟荃知道普荷上人意思是说,白眉和尚二十年来,甚至对自家师弟也没有说过赢智军大师三招之事,这种心地,是何等光明厚道,禁不住敬佩之极地瞧着白眉和尚,心中十分感动。
白眉和尚道:“出家人份该如此。当日老衲从萨逸寺回来,”他转面向钟荃说,“曾经发生了一件事……”普荷上人诵一声佛,道:“师兄,这事不说也罢。”白眉和尚微微摇头道:“愚兄以为这件事可以警惕荃儿,使他知道天外有天,更加能够谦恭待人,师弟以为愚兄此意如何?”普荷上人微微一笑道:“师兄说得甚是,请师兄训海吧!
当下白眉和尚将自己当日一番经历详细说出来。
原来当日白眉和尚离开萨逸寺之后,认定一切都有前因后果,本来不能由人力强求,故此虽然此行心愿不曾达到,仍然毫无温怨,踏上昆仑归途。
他取道东行,准备经青海,绕个圈子返昆仑。因为星宿海西宁古刹的主持尊胜老禅师,乃是当代得道高僧,四十年前,昆仑的苦行禅师,即是白眉和尚的师父,特地请他来为白眉剃度,受那佛门三戒。
白眉和尚出家十年后,曾到西宁古刹参谒尊胜老禅师一次,当时尊胜老禅师便传他佛门降魔元上心法般若大能力,这种和道家罡气有同等妙用的先天真力.尊胜老禅师自家也没有练成,只识得法诀,当时嘱咐白眉和尚练成之后,方可再来参谒他。
白眉和尚昔参了三十年,新近才练成功,故此这次下山入顺便绕道参谒尊胜老禅师。
几天之后,白眉和尚便到了星宿海。那西宁古刹,虽不十分宏大,但历史悠久,代有高僧卓驻此寺,参研寺中所藏秘典。
白固和尚三十年前曾经来过,故此不烦问路,一径走向古寺。
蓦地眼前呈现一幅景象,使这位绝世高僧错愕止步,只见围寺黄墙的大山门,这刻正大开着,一个巨大的石香炉由顶到脚约摸是六七尺高,浑体是巨石凿成,怕没有二三千斤重。
炉中犹自香烟孟氖,袅袅飘散空际。这石香炉只把山门右边完全堵住,左边却剩下三尺来阔的空隙,一个人倚门而立,左时搁在石香炉边,恰好把仅有的空隙填满。
只见那人一头灰白色的长发,乱糟糟地四散垂下,颊颔间灰髭茸茸,骤眼一看,也能够觉出是多年不曾剃刮。一袭破旧脱色的长袍,罩在魁伟的躯体上,上半身里面没穿衣服,打肩胸间的外衣破洞,露出雪白细致的皮肤。
白眉和尚骇讶地止步,深深瞧他几眼,心中付道:“阿弥陀佛,怎的这人如此一副光景?好生诧异,难道是一个痴汉?”
他缓缓走上前去,直到那人面前几尺地方;那人翘首看着天空,动也不动。
白眉和尚轻轻诵一佛号,那人仍然翻眼向大,宛如不闻。
白眉和尚转念忖道:“不对,不对,这人不是普通痴汉,试想现在正是严寒隆冬,老衲童身练功,至今已具火候,还得多披件衣服,他却只穿一袭破布衫,冷风把里面都灌得涨涨的,他仍无丝毫寒意……哎呀,瞧他天庭饱满,隆鼻丰颐,面色白中透红,恍如婴孩肤色,若不是头上乱糟糟的长发和髭须,敢不是极出色的一表人才?还有那特别惹眼的手指,修长纤巧,以他这么魁伟的男子汉,与及头发髭须颜色所显示的年龄,会有这种肤色和手指,老衲此生尚是初见……咦,好像听过江湖有这么一号人物,有些特征相似……怎的一时想不起来!”
第四回 棋逢敌手佛子试刀
白眉和尚道:“檀樾认得尊胜老禅师?老禅师如今在哪里,不在寺中么?”
那人瞪眼道:“咦,你不是本寺的和尚么?让我细瞧一下,果然不是。
老和尚早死啦,足足死了二十年,但我直到今天,才使他法身朽坏。这样说来,你就是他所说的来人了,哈,又是个和尚,我倒是与佛门结下不解之缘!”
“老禅师圆寂了?已经二十年?檀樾你究竟是什么人?你把老禅师法体怎样了?”
那人呆了半晌,像在回忆什么似的,然后用双手拢束住四垂的长发,盘在头顶,打个大髻,活像道士的高髻。
“我的名字早就忘掉,只记得姓朱,人家都称我做五绝,合起来便是朱五绝。”
白眉和尚惊讶地定睛注视着他,心中想道:“是了,怎么我一时想不起来,这魔君二十年前突然销声匿迹,不再出现于江湖,原来是躲在这儿,只不知和尊胜老禅师有什么牵连?老衲又怎样会是这魔君所盼望的来人?”
这位怪人朱五绝,二十年前在江湖上,真是无人不晓。全国官卫中,都有他的图形缉拿他,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据传是一来他是前朝宗室,二来他由东到西,由甫至北,不知杀死过多少人。其中有官吏绪绅,商贾嫖客,憎尼大盗良民,形形色色。
他不但机智绝伦,而且武功盖世,强横霸道地走遍天下,未逢敌手。全国武林,不论是黑白两道,甚至六扇门中高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