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传奇_替换
“对了!你们知不知道,狗急了会怎样?”
“狗急咬人呀!”
“现在这两条蛇,就像狗一样,给那小丫头赶急了,你们别再逼它,所以老叫化那条欲擒先纵之计,依然有效,千万别打草惊蛇。你们两个最好来个养韬晦略,装着什么也不理的样子。尤其是你这毒丫头,表面上装成仍与小怪为敌,站在他们一边,暗中注意他们的阴谋。”
玉罗刹问:“那我呢?”
“你呀,不是给柳掌门废了武功么?他们不会再注意你了。来个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仍化装与那小丫头在一起。那小丫头虽然古灵精怪,论江湖经验仍不及你,你好好协助她。然后,老叫化会打发我那弟子和你们在一起。说到骗人捉弄人的本领,嘿嘿,你恐们不及她哩!”
玉罗刹说:“我又怎比得上你那宝贝弟子的?她可是武林中有名的女骗子呵!连聪明的怪医夫人也上了她的当,我呀,真该好好向她学学。”
陶十四娘不禁好奇地问:“哦?这是怎么一回事?”
神龙怪丐说:“你看你,正经事不问,尽打听一些鸡毛蒜皮。对不起,我老叫化走了!”说完,他身形一晃,人已杳如黄鹤。
玉罗刹和陶十四娘相视一笑。陶十四娘说:“这个老叫化,说走就走,玉妹,我们看那小丫头去。”
“姐姐,我们这样去,不引起别人注意?”
“依妹妹说怎样?”
“我们最好化了装前去,这样,就没人注意姐姐与小怪为伍了,今后才好行功。”
“怪不得老叫化赞你江湖经验丰富,处处小心。”
“姐姐别说笑,若论到识人方面,我不及姐姐哩!”
于是他们像其他武林人士一样,取东路经玉清宫,直下青城山。然后她们在山脚下—处密林中,化装成一双青年侠士,由西路上青城山,经天然阁,往祖师殿而去。
祖师殿建于唐朝,是青城山上的一座古迹名胜之一,背依轩辕峰,面对白云溪,四周环境幽雅清净,景色宜人,与朝阳洞、上清宫、天师洞等宫观相接。小燕随玲玲郡主踏入祖师殿,来到殿后一处小花园似的庭院里。这里不但有幽静的厢房,更有精雅的楼阁错落在花木丛中。玲玲郡主吩咐两名劲装健仆守在入院的圆门处,说:“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也不准入院。”
“是!公子。”
小燕环视了四周一下说:“朱哥哥,你真会选地方落脚呵!”
“小妹,这地方你满意不?”玲玲指指错落在花木中的一座楼阁说:“我就住在那楼阁上,我们先进去坐坐好不好?”
“好呀!”
小燕一进楼阁,一位美丽的少女迎了出来:“公子,你回来了?婢子正担心公子哩!武林会盟开完了?”她一看见玲玲郡主身后的小燕,有些惊讶,一下停了话头。
玲玲郡主一笑:“这是——”她问小燕,“小妹,尊姓我还没请教呢,能不能告诉我?”
小燕眨眨眼睛:“我姓不呀,名字叫不知道。”
玲玲郡主微笑:“这恐怕不是小妹的真实姓名吧?”
“那你认为我应该姓什么?”
“你应该姓九幽,名小怪。”
那位美婢一听,更惊讶了:“她就是那位可怕的九幽小怪么?”
玲玲郡主笑道:“琴儿,你怎么这样不懂礼貌的?你应该称不小姐才是。”
“是!不小姐,婢子叩见啦。”
小燕说:“哎!你别这样称呼:我可不是什么小姐,我是个野丫头。”
身后的春梅等四位侍女一听,不禁“咭”地笑了出声。
玲玲郡主极喜欢小燕的豪爽和野性,因为她所接触到的人都是规规矩矩的,没有一个似小燕这般天不怕、地不怕,便说:“不知道小妹,我们上楼去吧。”
一登上楼阁,迎面一阵扑鼻的清香,桌面上摆设着妆盒镜子,还嗅到了脂粉的香味。小燕有点惊讶了,这哪里是什么男子住的地方,简直就是千金小姐的深闺绣楼,她疑惑地望着玲玲郡主问:“朱哥哥,这是你住的地方么?”
“怎么?你不喜欢这里?”
小燕本想问:“你怎么喜欢女孩子的东西?”但她一下想起了陶十四娘识穿自己身分时说过的话来,不由又仔细地打量着玲玲郡主,特别向她的喉部望去,跟着“噗嗤”笑起来:“朱哥哥,原来你也跟我一样,是个假小子,我几乎叫你骗了!”
“要不,我怎敢将你一个人带来这里?不怕你心里暗骂我心怀不轨么?小妹,我也佩服你一个人敢独闯江湖的,不担心上当受骗?”
“要是有人敢骗我,那他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玲玲郡主点点头:“以小妹的武功和机灵,的确没有人敢骟你。不过,江湖上人心险恶,奸诈百出,小妹还是小心才好。”
“不然,我为什么要扮什么小厮、相士先生的?对了,朱姐姐,你怎么跟我傻哥哥认识的?”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墨兄弟的武功,知道他与我师门有些渊源才认识的。”
小燕不由愕异了:“朱姐姐,你也是刘爷爷的弟子?”
玲玲郡主也讶异了:“刘爷爷!?”
“刘爷爷就是人称的九幽老怪呀,姐姐你不知道?”
“哎!我不是刘爷爷的弟子,更没有学九幽门一派的武功。”
“那你怎么说我傻哥哥的武功,与你师门有渊源的?”
“你不知你傻哥哥除了九幽门的武功外,还学过其他门派的武功么?”“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会一套六合掌法外,其它武功便不懂了。至于他那灵猴百变身法,如不与六合掌法配合,便只是闪避敌人攻击的身法,不可能与人交锋。”
“小妹,你哥哥身怀两大绝技哩!”
“哦!?两大绝技?是哪两大绝技?”
“分花拂柳掌和折梅手。这是我师门特有的武功,从来不传外人。那一日在桂林叠翠山上,他为救一位中年书生,一出手便是折梅手法,一下便夺下十多位武士手中的兵器,引起我的惊讶。事后我询问,才知道他与我师门有渊源,这样,我们便相识了。”
小燕疑惑:“他怎么瞒着我的?”
“或许你与他分手后才学到也不一定。”
“这更不对,我与他一直在一块的,以后才在叠翠山分手,他在哪里学到了?不行,他敢瞒着我,如他不死,我一定要问清楚。”
玲玲郡主感到好笑:“你们以前一直没分过手?”
小燕想了一下:“对了!我为了逃避我奶奶捉我,在黄晃与他分手了几日,难道他在几日里遇上奇缘,学到你师门的武功了?”
“极有可能。小妹,这些事我们别说了,你先洗过澡,休息一会,吃了晚饭,我们一块在月夜里好好欣赏一下青城山的景色。”
“月夜里的山色好看吗?”
“小妹,月夜里游山,才更富有诗情画意呢!”
小燕笑道:“我可不懂什么诗情画意的,却担心有人会在月夜里袭击我,而我也要在月夜追踪敌人和杀人,那就不是诗情画意的东西了。”
的确,小燕与玲玲郡主完全生活在不同的天地中,一个贵为郡主,养尊处优,一个出身武林世家,喜爱在江湖上闯荡,所以即便是对四周环境的看法,两人便各有不同了。
玲玲郡主摇摇头:“小妹,你几时才能结束这在刀口上舔血,日夜提心吊胆的江湖生涯?不能找个安静的地方住下来么?”
“姐姐,我感到这才有趣哩!再说,上灵贼道他们能容我静下来吗?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不但要为我傻哥哥复仇,更要为刘爷爷雪恨哩!姐姐,你要是为我傻哥哥伸冤,那你也会身不由己,卷入到江湖的是非恩怨仇杀中去的,姐姐要想脱身,现在还来得及。”
“小妹放心,我等你哥哥的事一了,从此便退隐江湖,再也不过问武林的事。”
“到时,再有一些人为难姐姐怎么办?”
“别说他们找不到我,就算他们找到,谅他们也不敢来招惹我。小妹,我杀起人来,也不会心慈手软。”
说话间,春梅上楼来说:“公子,外面有两位青年侠士前来拜见。”
玲玲郡主疑惑:“有两位青年侠士要拜见我?我可一向不与人来往的。”
“是呀!其中一位侠士还说,公子对他有过救命之恩哩!”
“我几时救过什么人了?”
小燕说:“别不是那些所谓侠义之人,前来打听我的吧?姐姐,我去看看他们是什么人,弄得不好,我叫他们有好看的。”
“小妹,冷静些,还是由我去接见,看看他们有什么说。”
“这也好,我在暗中盯着他们。”
玲玲郡主便吩咐春梅:“你带他们在前厅坐下,我随后就来。”
“是!公子。”
玲玲郡主整理一下衣冠,来到前厅。只见两位仪表不俗,颇为俊秀的侠士启身相迎。玲玲郡主不得不客气地一揖说:“不知两位贵客前来,在下怠慢,望两位恕罪。”
“公子客气了!在下冒味前来拜访,打扰了公子的清闲,还望恕罪才是。”
“不!不!两位请坐。”
玲玲郡主一面暗暗打量,一面问:“两位前来,不知有何赐教?”
其中一位侠士笑问:“公子!你还认得我吗?我可一直将公子的大恩记在心上。”
玲玲郡主困惑:“在下几时有恩于阁下?是不是阁下认错人了?”
“怎么?青羊宫一事,公子就忘记了?”
“青羊宫!?”
这时,这位侠士将头巾取了下来,露出了一头秀发,笑问:“这样,公子总可以想起来吧?”
玲玲郡主一怔“你是——!”
“昆仑派的弟子玉罗刹。”
“哎!原来是玉女侠,在下失敬了!”
“青羊宫相救之恩,我没齿难忘。今日特来拜谢公子。”
“区区小事,玉女侠何必放在心上?那不见外了?”玲玲又问,“这位是——”
玉罗刹说:“陶姐姐,看来朱公子不是外人,姐姐还是恢复女儿身相见的好。”
陶十四娘一笑,只好也将头巾除下来,一面说:“为防人耳目,我们化装前来,公子不会见怪吧?”
“不怪,不怪,女侠尊姓芳名?”
小燕从屏风后面跑出来,说:“她呀!四川陶门的十四小姐,江湖上人称百毒仙子。”
玲玲郡主说:“久仰!久仰!陶女侠之名,令江湖上人人敬畏。”
陶十四娘一面对玲玲郡主说:“公子太过奖了!”一面朝小燕笑骂道:“你这丫头,怎么向人这么介绍的?”
“陶姐姐,我说得不对吗?”
玲玲郡主暗暗奇异,要说玉罗刹与小燕亲近,还有情由,而四川陶门,一向有侠义人士之称,怎么也跟为侠义人士视为武林公敌的九幽小怪这般亲密的?
陶十四娘说:“小丫头,你别尽出姐姐的丑了,什么百毒仙子,人称毒姑娘倒是。”
“那还不是一样吗?陶姐姐,你自称善于识人,你看这位朱公子是什么人?”
陶十四娘与玉罗刹相视一眼,微笑不语。
小燕愕异:“你们早看出来了?”
陶十四娘说:“说实话,在会盟当中,我们并没看出,但有人看出来了。”
“哦!?谁?”
“神龙怪丐他老人家。”
玲玲郡主问:“他看出我什么了?”
“公子也跟我们一样,女扮男装。”
玲玲郡主颇有感触地说:“看来武林之中,能人异士不少,我还是不宜在江湖上出头露面。”
玉罗刹和陶十四娘不明玲玲郡主说话的用意,暗想:以她这样超凡出俗的武功,都不宜在江湖出头露面,那还有谁可以在江湖上走动了?其实,她们哪里知道玲玲郡主心中的忧虑,她担心自己在江湖上走动太多了,一旦为武林中人识穿,风声传了出去,就会为自己带来灭门之祸。朱家皇朝,虽然将各子弟分封到各处为王,但无时不处在皇帝的监视之下,害怕各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