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幻雪江湖路





某处,可是怎么突然又变了……”
  低语及此,小飞又寂静的沉思著!
  (注:一般来说,各门各派或是某位名家高手的独门武技,所习的内功及武技,皆有其不同他人的独特之处,以及玄奥之处。
  若是在打斗中,对手或是旁观望之人看见对方的出手招式,或是获得别门别派的秘笈时,因为不懂其中的变化,也仅能看到一个架势而已,无法体会出其中玄奥精髓。
  除非是某一位甚为聪慧,而且原本便习有高明武功又阅历甚丰,或许能由对方出手的变化,逐渐悟解出他人招式或秘笈中的精髓含意,纵然未能全然悟出,大概也能悟得其中五、六的变化神髓。
  若能略微知晓对方招式中的变化或破绽,便可逐渐悟出应以何招破解、封挡?甚或反击!尔后再与对方交手时,便可占有优势胜算。
  不过在武林高手中,十之八、九皆会隐藏实力及独门绝招,可在胜负关键时施展制敌,或是在危急时用以保身;因此不到关键时刻,绝不会绝展,因此外人甚少能见到对方的独门绝招,或许仅能由武林同道口中知晓某人有甚么玄奥绝招。
  某一门派的独门武技,须有师门中已然精习熟练的长者教导,才能在详释及教导中逐渐悟出或习得招式中的玄妙精髓。
  或是在独门秘笈中,曾有历代祖师或是某位天资甚高的长者将悟出的心得在秘笈上,逐一详细注解,后人才能藉由注解中习得精髓,也就是如同读书时不解某一词句含意时,若在旁边注有解释,才能连贯了解其中内涵,否则只有靠自己摸索其中含意了。
  这也是为何某个门派中,曾有某人死亡或失踪之后,后人无人教导,因此虽有独门秘笈,却难习得其中精髓,以致绝艺逐渐没落,甚而失传,唯有待某个天资聪慧的人悟出其中玄奥之后,才能再度发扬光大。
  也因此,武林门派的门徒中,因为每人天资的不同,所习便有高低,甚而还有因为误解之后并未被导正,以致练出异于同门大不相同的后果,并且曾有人因此反而创出另一种独门武功,成立了另一个门派。)
  小飞便是曾得五位异人分别教导过不同的独门内功心法,对内功真气循行之理,已然有了基础,因此对内功心法较能悟解,才能由数册秘笈中又习得一种“雷霆神功”。
  可是未曾习过武技及身法,因此不懂秘笈中的各种招式应如何习练?只能依图习练架势的皮毛而已。
  此时1小飞沉思一会儿后,忽然又低语著:“小化子是甚么人?他为何一直尾随著我……还好是他嚷叫,否则我一定会被吴夫子打死……”
  正说时,突然眼见滔滔河水中,有一个乌黑之物载浮载沉的迅速流过……
  仔细一看后,突然脱口叫道:“咦?是一个人……有人落水了……”
  就在短短的瞬间,河中的那个身躯已然在湍急汹涌的流水中翻滚冲流出十余丈。
  因此,小飞毫不犹豫的立即抓起身侧包袱,便奔至河畔跃入河内。
  半个多时辰后!
  下游两里多的南岸,河中有一座岩山突伸入河心,因为遭岩山砠挡,河水转折冲激之后,河道突然折转往北,因此岩山背面的水势甚为平稳。
  河畔的岩山脚,有一个半人多高,宽阔得可容纳十余个人存身的深岩洞,在洞口前有一堆火势并不旺的柴火闪烁著火光,而洞中则有个人静躺著。
  只见那人的身躯微微挣动一下,突然骤然挺身坐起,并且大叫著:“老夫怕你们不成?喔……嗯……”
  大叫声骤然在洞中回响,便连那人也被自己的叫声吓了一跳!并且全身痛楚得呻吟一声,也因为全身的痛楚,使得那人的神智已然清醒,立即睁目四望,才看见前方有一堆火堆,并且也看出自己是处身于一个岩洞中。
  年有五旬左右,身躯枯瘦,容貌阴森的老者神智清醒之后,突然又神色一变的急忙伸手入怀,接而才面浮喜色的松了一口气。
  再仔细环望处身之地,发现背后地面上放著一只包袱,似乎是为自己当枕之用,于是好奇的取起包袱翻看,只见内里除了有两套粗布衣裤及内衣裤,还有几块碎银外便无他物。
  “咦?是……是甚么人救了我……”
  正疑惑的低语时,突听洞外传至轻微的急行之声,立即蹲行至洞口欲察看之时,只见洞外有一个身形迅疾接近,尚未及喝问,已听急促的低语声说道:“老丈,别嚷叫!外面有不少人在沿途搜寻……看来是在寻找您的踪迹,在下方才已将足迹掩消……您快往里面让让,在下要将洞口遮掩……哦!这儿有些卤味及干粮,您老且用以充饥。”
  老者心存警戒的提功戒备时,仔细一看,竟然是个面貌狰狞如鬼的年轻人,下意识的伸手接过一只小纸包,并且眼见他迅疾挖掘湿泥罩埋火堆,顿时好奇的说道:“咦?你用水淋熄,不就成了……”
  “不行!那样会有湿火烟味外溢,瞒不了经验丰富的明眼人……”
  来人正是小飞,他迅疾用湿泥厚厚的罩熄火堆后,又急忙离开,不知由何处拔来一些杂草及一株小树,小心翼翼的在洞口前布置妥当,已然将小岩洞遮掩住,若不仔细查看,甚难看出内里有个岩洞。
  老者默默望著狰狞如鬼的年轻人细心的将洞口缓缓遮掩住,并且听他低声说道:“老丈!附近至少有三十多个年有半百之上的人,正沿著河畔搜寻,便连对岸也有人影,可见其他地方也可能有人,因此您老不宜此时外出,况且您身上尚有伤,万一被人发现……”
  “老夫了解……年轻人,是你救了老夫?”
  小飞掩妥洞口后,便倚著岩壁坐下,才低声说道:“老丈,出门在外之人,难免会遇有危急,相互协助乃是平常之事,因此您无须在意。”
  但是老者却心有疑惑的又问道:“年轻人,看你手脚俐落,并且看出外面的人是在追寻老夫,莫非你也是武林人?你可知晓老夫的身份来历?”
  小飞闻言,顿时微笑说道:“老丈!在下虽习过粗浅拳脚,然而却非是武林人,仅是无亲无故浪迹天涯混饭吃的人,而在下之前也是被人追逐时跳入河中脱身,之后却巧见您在河中载浮载沉,于是顺手救了您而已,至于您的身份来历……虽然在下并不知晓,而且也看出外面的人是在追寻您,但在下与您乃是萍水相逢的人,因此在下并无意过问您的身份来历以及他们为何要追寻您?”
  小飞之言,顿时也引起老者的好奇?因此便问著:“哦?你被人追逐时,跳入河中脱身,是甚么人追你?”
  “这……是数月前在下便认识的一位说书人,前些日子才听人说,他是武林中的白道高手‘逍遥书生’”
  “咦?‘逍遥书生’吴启明……”
  老者闻言,顿时脱口出声,但是立即怀疑的望著小飞?
  而小飞似乎也看出老者的疑色,因此便笑说道:“老丈!此中经过……其中因果如何?已无须多言,不过……
  唉!在下只是粗习拳脚之人,又如何能与武林人比拟?尚幸在危急时有围观之人嚷叫,在下趁他不注意时迅速纵入河内,才逃过危急,也才因此巧救了您!”
  “哦……原来如此?嗯……‘逍遥书生’吴启明在二十余年前出道,仅七、八年的时光便已闯出响亮名号,而且名声鼎盛的迈入白道一流高手,尔后却因情场失意,便归隐不出,没想到他竟然也重出江湖至此,莫非也是因为……”
  老者说及此处,突然话声一顿的转口说道:“老夫黄天豪,武林中人称‘八臂修罗’但不知小哥儿高姓大名?”
  小飞闻言立即笑应道:“原来是黄老丈,在下许鸿飞,认识的人皆称在下‘小飞’。”
  “哦……原来是小飞哥儿!但不知小飞哥儿以往与哪方高人习过拳脚?是否能说说?老夫虽然是以暗器称著,但是拳脚上也还说得过去,说不定尚可与你切磋一二……”
  小飞闻言大喜!立即兴冲冲的将之前在沉思中,思忖出的一些疑问毫不做作,毫不客气的逐一请教。
  而“八臂修罗”黄天豪有感对方是救命恩人,而且并未趁自己在伤重昏迷不醒之时取走黑白两道皆想掠夺的珍贵之物,因此口中虽无感激之词,但在内心中却已有了报答之意。
  因此,一个是毫不虚伪的将心中疑问逐一提出,另一个则是有心报答,有问必答,尽心解惑。
  尔后!两人又各自说出自身来历及遭遇:小飞将幼时在关外,家人皆遭盗匪残害,已然成为孤身一人之事,以及五位异人各传心法,并且已融汇为了练成“五行心法”之事,还有入关之后发生的事,全都说出,唯独隐瞒了曾进入“徒太山”冰穴及地底异域的事。
  而“八臂修罗”黄天豪也将自己的一切说出,原来他本是“九华山”山脚的一家富农之子,拜“圣手诸葛”为师,习艺出道之后,因年少气盛且仗恃所学,不到两年便已结下甚多怨仇,尔后返家娶妻生于,有了一个美满家园。
  然而好景不常,黄天豪二十七岁之时,一日,往昔一个黑道仇人竟然率众登门寻仇,于是经过一场残酷的杀伐之后,家人尽遭残害,而黄天豪也身受重伤,才强忍血仇,带伤逃离。
  尔后黄天豪心性大变,隐身山林勤习武技及暗器,六年之后,再度踏入江湖,浪迹江湖两年余,终于先后寻得昔年毁家的仇人,也以勤习数年的高明暗器,逐一诛杀仇人,甚而一一灭门,因此被武林列为心狠手辣的黑道邪魔,并且有了“八臂修罗”的名号。
  大仇已报之后,因为感慨自身的遭遇,之后在江湖武林中的十余年,虽然也曾与人有过纷争拚斗,除非对方有心危害自己,否则皆留人一条后路,也因此虽然被列为黑道邪魔,但是白道之人并未敌视。
  一个月前,“八臂修罗”黄天豪在长安的一家古玩店中见到一片晋代时的“双龙玉佩”,而玉佩四周的花纹,竟然是一些微小的字迹组成,虽然尚不知写些甚么?但是立即购下,待以后再仔细详研。
  但是不知为何?购得“双龙玉佩”之事竟然被人知晓,而且还讹传出玉佩上刻有绝世武功,因此立即引来长安附近的黑白两道追逐争夺。
  尚幸“八臂修罗”黄天豪仗著高明的暗器之技,逼得群雄不敢近身抢夺,因此一路上且战且逃的远离长安。
  可是尔后消息迅速外传,因此追逐之人愈来愈多,使得“八臂修罗”黄天豪已无法在城邑中落宿,只能隐避荒郊野外露宿,但是却在昨日因为露宿河畔荒林时被追逐之人寻至,在树林中被树木所阻,最不利施展暗器,因此终于不敌群雄围攻,以致伤重坠河。
  两人相谈之下,皆为对方的遭遇感伤,并且皆有同病相怜的心境,因此愈谈愈投机。尔后“八臂修罗”黄天豪竟然提议收小飞为义子。
  小飞在世间已无亲人,并且在心有慕孺之情的悲戚中,竟然毫不犹豫的一口应允,于是两人皆是欣喜且激动的有了义父子的亲情,并且在欣喜中皆忘了外面尚有数百个黑白两道高手正沿著河畔搜寻著。
  □□ □□ □□ □□
  一个多月后,时当炎阳高照的正午之时,凤阳附近的道路,少有行旅肯冒著烈日赶路。
  此时在往来凤阳、金陵的官道中,一辆满载著青蔬空篓的庄稼驴板车,在官道中缓缓往南面行去。
  途中,官道中稀疏的行旅车马中,虽然偶或也有几个身怀兵器的武林人,却无人注意板车上身穿庄稼粗衣、头载竹笠的一老一少。
  驴板车行至一处十字路口时,突然右转入往“琅砑山”的一条小岔道内,逐渐远离了官道,并且在数里外进入一片树林内之后,老者才掀起竹笠的笑说道:“呵……呵……呵……没事了!事隔月余,他们大概认为我已溺毙,或是早已远逃了,所以也都离开了,飞儿!我们分手后,待你游历过姑苏后,千万要记得来看看义父哦?”
  少年也掀起竹笠,正是“八臂修罗”黄天豪及小飞两人,并且也已听小飞笑说道:“义父您放心!您可是飞儿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因此飞儿游历过姑苏后,便会往江南去,到时定然会去‘九华山’探望您的。”
  “唉!要你现在便随义父回去,你又不肯,否则义父便可以沿途再好好的将一身所学,逐一传授给你……”
  “嗤……义父!这些日子中经您指导之后,已使飞儿受益无穷,已可将往昔详阅习练过的武技逐渐入悟,而且您也将独门绝技教导过飞儿,您不是说除了要勤习内功及武技之外,也要靠平时的历练吗?
  而飞儿的内功您已甚为放心,所差的便是勤习及历练,但这两者皆非一蹴可及,皆可在历练中逐渐增进,因此您就放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