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世族 作者:缓归矣(晋江金牌高积分高收藏vip2014-02-22完结)
一家子便回了祖籍湖南守着祖业做个小乡绅,从一个官家女,官家妇沦落为平民。
这都可以忍受,但是子殇,丈夫顾忌娘家姐姐不敢宠妾灭妻,可是眼看着家业都要是别人这滋味怎么好受。
为了女儿都能忍了,但是老天待她不公,丈夫死了,女儿生生耽搁成了老姑娘,最后未来女婿也死了,女儿守了望门寡,前途未卜,只好投奔娘家姐姐。
这一串接着一串的打击,生生把她磨老了十几岁。明明比姐姐小上一轮,不知道的还以为谁是姐姐呢。
老太太也不好受,幼时千娇百宠的妹妹如今的模样,让她好不心酸,若是父亲母亲见到最心爱的小女儿这模样怕是泉下难安。
“妹妹在姐姐眼里永远是当年闹着要吃桂花糕的小女孩,一切都过去了,日子会好起来的,你还有芳姐儿,你是个有女儿福的。”
陶刘氏红了眼眶,颤声道:“姐姐”又忙擦干泪。
老太太拍着陶刘氏的手道:“好了,还和当年一样爱哭,芳姐儿要笑话你了。”
“母亲郁结于心,哭出来也好,否则女儿于心难安。”芳姐儿轻声道。
“是个懂事的,在姨母家里你尽管随意,不要拘束了,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便成。”陶刘氏未出嫁时便和弟妹不和,住在刘府少不得要受委屈,还是住在国公府里好。
又对陶刘氏道:“我早给你们收拾好了院子,尽管住下就是。”指着两个模样齐整的丫鬟道:“这是我给你们安排的伺候人,香雪、香雨,有她们在,你们也能尽快熟悉。”对着两个小丫鬟肃声道:“在姨太太面前和陶姑娘面前不得淘气,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两小丫鬟连忙屈身应了,又上前拜见新主子。
陶刘氏和陶芳菲都是不胜感激。
“可是路上遇了麻烦,我以为你前些日子便能到了,候你不到,还使了人沿路去找,倒是和你们错过了。”老太太激动之后开始询问。
陶刘氏点头道:“原是想着能参加大姐儿的婚礼,只是路上我水土不服,休息了几日,想着昨日总能到,没成想行船迟了,这才今日才道。”
老太太观察她的气色,的确有些不足:“可是还没养好便赶路,很是不必这样赶路,她一个小辈,怎么值得你这样。”
“不看着大姐儿出嫁,我这心放不下,可惜还是没遇上。”
“日后也能见着,你虽不能看着她出嫁,却能吃上她的喜酒,三日后回门,你再好好看看,当年的小丫头长成一个大姑娘了。”老太太说到大姑娘心情总是特别好。
陶刘氏点头:“知道大姐儿嫁得好也够了。”忍不住看一眼女儿,比林瑾妍还大两岁,却守了望门寡。
老太太也看到了陶刘氏的目光还有陶芳菲的黯然,也是叹气。
“晚宴要开始了,老太太。”胡妈妈提醒。有人通报陶氏母女来了,老太太丢下客人赶来见妹妹,现在时间差不多,该出去见客了。
老太太才惊觉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姐妹晚上再叙,今儿你便和我一起歇息。我们先去吃蝉姐儿的喜酒。”便起身打算出去。
陶刘氏和陶芳菲有些无措的站在原地,母女两风尘仆仆的赶来,如此这般模样如何见客。
老太太这才发觉母子的窘迫,而且,陶氏母女衣服的款式也不相宜,出去说不得要被指点。她知道自己这个妹子最是傲气的性子,这些年日子过得不好,从来不主动求她,若不是日子实在过下去,也不会上京城投奔她。当下心中一酸。
“你身子还虚,我让人给你置一桌养生的药膳,芳姐儿便陪陪你母亲。今晚好好休息,明日我再让你那些外甥们拜见你。”又对胡妈妈道:“你便替我在这里陪陪妹妹。”
“老太太放心,老奴保管把三小姐伺候好了。”胡妈妈笑道,由她这个出自刘府的下人伺候,陶刘氏也会自在一点。
陶刘氏和陶芳菲知道暂时不用去见客,都是松了一口气,这些年一直在乡下生活,突然把他们扔进豪门贵胄之间说不定就要闹笑话。
“老奴还没来得及给三小姐,陶姑娘请安呢!”姐妹两见面就是痛哭叙旧,胡妈妈都没时间拜见旧主家,说着便要跪下磕头。
陶刘氏赶紧拦住胡妈妈,轻轻一抬便阻止了胡妈妈下跪的身子,顿了顿才道:“我们之间何必这些虚礼,原是我该谢你,这些年姐姐一直都是你陪着。”
“这是老奴的本份,老奴伺候了大小姐五十年,不伺候大小姐也没其他本事了。”
“时间真快啊,这五十年一转眼就过去了。”
“可不是,奴婢都要老的伺候不动大小姐了。”
“那我便和姐姐说一声让你颐养天年如何,我们刘府历来都是如此,对有功的老人都是养老送终,不是那等薄情寡恩的人家,人老了便赶出去,任他们自生自灭,这里虽是国公府但是想来这一点还是和我刘家一样的。”陶刘氏含笑看着胡妈妈,眼底一派真诚。
胡妈妈心中一凛,有些拿捏不准陶刘氏的真意,却是不敢再放肆了,十几年没见,居然忘了这位主子惯来是个杀伐果断的性子,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那叫心狠手辣。以前在府里打死个丫鬟婆子也不是没有的事情,还有的被卖出去,却是那种腌臜地方,或许还不如被打死了。
陶刘氏几步上前亲切的握着胡妈妈的手,诚恳道:“日后我们母女住在国公府里,少不得要你指点。”把一支金钗插到胡妈妈发髻中笑道:“我就想着这金钗适合你,果然,芳菲,你看可是?”
陶芳菲言笑晏晏:“妈妈戴着这金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太太呢!”
不知道的以为,碰上知道的,奴才便是奴才,再怎么样还是奴才,刚刚是她忘形了。
“老奴谢过陶夫人赏赐。”胡妈妈跪下磕头道。
陶刘氏惊道:“不必行如此大礼”说着便来扶胡妈妈:“你是刘府出来的老人,我赏你一个金钗也是正理,何必这样见外,日后我们相处的机会还多着呢,若是每次我赏你都这样,我可不敢再赏你了。”
胡妈妈起身,脸色有些僵硬:“主子有赏,做奴才本就该谢恩。”
“现在像你这样守本分的奴才太少了,”说着陶刘氏长吁短叹起来,皱眉道:“说出来我也不怕丢人,回了祖籍之后,老宅里一些老人仗着劳苦功高,又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行事便有些猖狂。原本想着不看僧面看佛面我也敬一两分,没成想这些人把自己当成了二等主子,对我和老爷不敬。后来我实在是忍不住便把人拉到老夫人面前去了,最后合家都被卖到煤窑去了,虽是用惯的老人,但是哪里比得上骨肉至亲重要不是。不过一个下人,几封银子买来的罢了,主子给他几分脸面就真的把自己当成牌位上的人物了。”摇头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若是安分守己,她们都这把年纪了,再过个几年,我肯定给一笔丰厚的养老银子。最后弄得子孙前程尽毁,何必呢!”
胡妈妈面色发白,低着头,腿有些软,若不是这些年见多识广,说不得就要直接瘫软在地。
药膳恰巧这个时候送来了,胡妈妈诚惶诚恐的亲手布菜添汤,态度竟比伺候老太太还殷勤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
☆、话当年
姐妹两有三十多年没有躺在一张床上了,十四年没见,有一箩筐的话要讲,守夜的丫鬟也不敢偷懒,打叠起精神听候差遣。不过守夜也守得津津有味,听到不少劲爆的消息。
“我记得你还有两个庶子三个庶女,你带着芳姐儿来了京城,他们几个怎么办?”老太太记得庶子一个十五,一个十岁,陶刘氏自己的嫡长子夭折只有一个女儿,才不得不给通房停了药。
“我的芳姐儿一颗心都操不过来,哪有精力管他们,再说了,陶明宇是如何待我的,凡是个略微平头正脸也不管香臭都往床上拉,这些年我受了多少委屈,还要我替他把儿女养大,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陶刘氏愤恨道,之前碍着丈夫还在,她要忍,如今她何必把这些孽畜放在眼前膈应自己。
老太太叹气:“这些人生母都不在了,年纪也不大,你让他们怎么过日子。”当年陶刘氏手段凌厉,育有子嗣的姨娘一个都没有熬过月子,好些都是直接一尸两命。妹夫后来这般混账未必没有这个原因。她当年劝过可惜没用,六太太这一点上和陶刘氏真是姑侄俩,只是陶刘氏做得比六太太高明,一点把柄都没有,但是再没有把柄,这种事多了,谁想不到是她动的手脚。
“陶家还有宗族,总会管,难不成真要我拿自己的嫁妆养他们,这些年我的嫁妆都让陶明宇败的所剩无几,若是不留一点,将来我们母女两怎么过日子。何况陶家产业我都给了他们。”否则陶氏宗族也不会这么爽快放他们走。
“家底还能剩下多少?”老太太反问。
陶刘氏沉默,这些年她死守着嫁妆不动,反而暗地里把不少陶家的家业做成出息添到自己嫁妆里,陶家是没剩下多少了,但是她生了嫡长子和嫡长女这些合该是她的,这些话自然不好直说,“少,那也是陶明宇自己败光的,让我拿嫁妆贴补这些不是我肚子爬出来,我没这么好心,等他们出息了,未必还记得我的恩情,不过是一群白眼狼。”
老太太无奈,把庶出的儿女仍在乡下,“可是你这名声传出去,对芳姐儿前程难道就好了。”
“我也不指望芳姐儿嫁入高门,找一个简简单单的人家便成。”就是想嫁入高门,以陶芳菲的身份也不够格,陶刘氏投奔老太太就是想借着国公府的名头,找一户简单的殷实人家,没有儿子有国公府这门亲戚,也无大碍。“对外只说我是上京探亲,等芳姐儿找了人家,我再找个庵堂住下,谁能说什么。”如今只要有钱,在庵堂也受不了苦,她还能就近陪着女儿。
老太太一惊,没想到陶刘氏竟是这样的打算,“你这是何必!”陶刘氏对庶出的竟是厌恶到了这个地步。宁愿住在庵堂,也不愿意让庶出的养老送终,这也是生生毁了那几个,不管怎么样,让嫡母住在庵堂,这也是大不孝。
“我实在是不愿意见那些人,这些年受的气难道还不够。姐姐你难道看着府里这些庶出的就好受,你当年受了多少委屈。不说别人就说那老三,你就不膈应得慌,若是我,这日子一日都受不了。”
三老爷和周姨娘是老太太心中永远的痛和耻辱。
当年因为高太后高皇贵妃纯贵妃之流,先帝就有意废嫡立庶,只是碍于国法伦理一直未能成行。便有意无意的混淆嫡庶之分。
大宗期间一些官员内宅也效法先帝,妾压妻,庶压嫡。
国公爷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赶时尚的风流人物,有一名爱妾虞氏爱若珍宝,就是太夫人林宋氏护着,林晋海和二老爷小时候也是三灾八难不断。
便是如此,国公爷依旧护着虞氏,若不是林宋氏尽力维护,祖孙三代又躲到庄子上去了,谁知道会是什么下场。国公爷甚至打算在三老爷十岁的时候为其请封世子,林宋氏以死相逼才拦下。
但是这样的消息一出,当年老太太和嫡出几个孩子在庄子上的日子也不好过,林宋氏已经老了,但是国公爷正值壮年,这国公府日后谁当家作主大家心里都门清。
幸而老天开眼,登基的是当今圣上,元后所出的嫡长子,当今登基之后便废除了太宗期间所有以庶压嫡的旨意,以妾为妻者,平妻者,废嫡立庶者一律罢官夺爵。
国公爷因为林宋氏的阻止,没有明面上的罪过,侥幸保住了祖宗的基业。
但是当今还是下了一道旨意,让林晋海降等袭了爵位,老国公也被罢免了官位,荣养在家。
府内至此风向大变,主子下人人人自危。老太太终于挺直了腰杆发卖了一群仗势欺主的下人。并且做了一件她最想做的事情,亲手溺杀了虞氏。等老国公赶回府见到就是虞氏泡在湖里的尸体。
老国公目眦欲裂,提了剑就要斩杀老太太,闻讯而来的林晋海兄弟自然不能让老太太出事,要老太太给一个姨娘偿命,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父子之间几乎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最后还是林宋氏拿虞氏的一双儿女要挟老国公,若是老太太有个好歹,就要两人陪葬,老国公才住了手。
老太太岂能不恨,自此夫妻,父子之间形同陌路。
老太太脸上浮起畅快的笑意:“虞氏那个贱人被我活活溺死,她的女儿不到二十就病死了,她天资出众的儿子被我养成了一个废物,只能憋憋屈屈的看我们母子的脸色过日子,她的孙子孙女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要他们笑便笑,我要他们哭便哭,何其快哉!若是虞氏这个贱人活着我倒要看看她是什么心情,幸好老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