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世族 作者:缓归矣(晋江金牌高积分高收藏vip2014-02-22完结)
在外人看来,林瑾衡和九姑娘都属于同一类人,生而高贵,与生俱来别人梦寐以求的,她们合该无忧无虑才是。
只是这人都是贪心的,九姑娘希望如同大姑娘一般青梅竹马,修成正果,只是家族利益是她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段懵懂的感情是开花结果还是无疾而终由不得她!
家族利益同样是林瑾衡面前的坎,低嫁的想法到底是有些自私了。世家贵女享受着家族赋予的尊荣,就该为家族的繁荣出力。这个事实在林瑾衡耳闻目睹了越来越多名门贵女的婚事之后,逐渐清晰起来。
真是不忍直视的真相!
作者有话要说:家族利益同样是林瑾衡面前的坎,低嫁的想法到底是有些自私了。世家贵女享受着家族赋予的尊荣,就该为家族的繁荣出力。这个事实在林瑾衡耳闻目睹了越来越多名门贵女的婚事之后,逐渐清晰起来。
真是不忍直视的真相!
☆、73姻缘牵
元和二十六年的卫国公府是热闹而忙碌的。前两年随着几位长辈相继离世;府中爷和姑娘的亲事少不得被耽搁了。如今虽然三房、四房和六房子女还在孝中;但是长房和二房子女的亲事却是可以提上议程了。
还有六房主母的位置虚位以待,虽然六老爷是出了名的纨绔,还有一个表妹姨娘,但是这也不能掩盖他是卫国公嫡系的金贵身份,说白了他们不是和六老爷结亲是和卫国公府结亲,在外行走也是以卫国公府亲家的身份。
林瑾衡暗自观察来做客的各位姑娘,自家三哥的亲事也该有眉目了,指不定这里就有她的三嫂。没等到她看出什么眉目来,就迎来了一个惊喜,只是不是她这一房的。
“五姐姐要定亲?”林瑾衡努力告诉自己,十六岁已经比很多姑娘晚了。
九姑娘不掩喜气道,“今年定亲;明年三月里出阁。”二房嫡庶之间关系和睦,九姑娘对五姑娘是肯定比不得大姑娘的,但是这不妨碍她乐见五姑娘得到一个好归宿。
“许的是哪家?”林瑾衡好奇。
九姑娘早把事情打听的一清二楚,林瑾衡一问就像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个不停,“那人名唤陆景是大哥的同科进士,名次就在大哥前面,比大哥还小上两岁,他父亲是广州知府。大哥说他家中极重规矩,家规中甚至写了男子三十五无子方可纳妾。”说到这里,九姑娘不自觉带出了几分艳羡,陆家虽然不是显赫的世家大族,但也是传承了百年的书香门第,家风清正,素有清名,多少有女儿的人家愿意和他们结亲。
五姑娘这门亲事委实定的不错,光三十五无子方可纳妾就能秒杀其他很多条件,虽然不纳妾可不表示没有通房。但是妾算半个主子,通房那就是奴婢,好多人家通房是不允许留子的,对主母几乎没有威胁。二太太对五姑娘已算不错了。
说来林瑾衡是非常佩服二太太这一类人的,将姨娘通房制的服服帖帖,庶出的五姑娘心思端正,做事得体,庶出的五少爷待人谦和,知礼上进,庶出的不会拖嫡出的后退,更不会掠嫡出的光芒。
想到这里林瑾衡不由得想起去岁年底进门的四太太——小林孙氏,这位也是庶女出生,说话行事落落大方,进门大半年在府上名声颇好,便是有意为难的十二姑娘也很难挑出错来。不是这位新四太太厉害便是那位孙夫人有本事,或者两个都是高手。
庶出受到的教育和拥有的资源极少能和嫡出同日而语,居移气养移体,嫡出的自有一番气度,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家娶媳只娶嫡女,嫁女只嫁嫡子的缘故,尤其是后面一条,疼女儿的人家绝对会贯彻到底,姨娘婆婆两重婆婆,一个不省事的就够女儿家折寿了。
九姑娘突然惆怅,“大姐姐和五姐姐都出嫁了,我们这一房冷清了好多。”九姑娘皱鼻子,“怪不得大家都喜欢生儿子,生儿子好啊,是往家里添人,越来越热闹。”
林瑾衡笑,“二哥哥和五哥哥也差不多了不是,你们房里只会越来越热闹。”二爷十七,五爷十六,都是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九姑娘正要说林延恩,就听有人禀报,重华长公主处来人了。
“公主请郡主去见客人。”传信的人躬身答道。
九姑娘起身道,“那你快去吧,我也该回去了。”
林瑾衡和九姑娘一同出的院子,在岔路口和九姑娘分手之后才问来人,“是哪家的客人?”
“裕丰郡主和她的小姑子潘姑娘,”来人边走边边答,裕丰郡主是灵溪大长公主的嫡长女,和重华是姑表姐妹。裕丰郡主这次是回来参加老父亲的大寿,于是便来拜访重华。
林瑾衡对裕丰郡主这位姨母没什么印象,她母亲这边的亲戚实在太多了,便是好多在家的亲戚都不常走动,更不用说那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
“想不到衡儿都长得这般大了,和表姐倒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个穿着华丽的贵妇见林瑾衡进门就对她招手,眉眼精致,气度雍容。
林瑾衡乖巧的走到她身边,然后不出意外的遭‘蹂躏’,裕丰郡主爱不释手的搓揉着林瑾衡,“外甥女都这么大了,我竟然是头一次见到。”
重华揭她的底,“要不是你自个儿爱玩,怎会如此,不说我们,单说你自家兄弟姐妹哪个见的多了。”
裕丰郡主揽着林瑾衡笑道,“我就是不爱待在京城,待了十几年早腻了,我如今这样想去那儿便去那儿,岂不快活。”
裕丰郡主的郡马是元和十年的状元郎,文采斐然,丰神俊朗。裕丰郡主对打马游街的状元郎一见钟情,偏偏状元郎祖父原是大粮商,父亲只是个举人,灵溪大长公主实在瞧不上。
无奈,裕丰郡主就是非君不嫁,她还去想招状元郎为婿的人家放了狠话。
灵溪大长公主向来娇惯这个女儿,见此,只好同意了这门亲事。
只是文采好的人,未必会做官,状元郎便是此类人,裕丰郡主替丈夫收拾了几次烂摊子之后,终于死心,干脆不让丈夫做官,改做才子。
当裕丰郡主看哪儿好,想去哪里住上两年,夫妻二人带上儿子就以游学之名去逍遥。这样的日子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羡慕的无以复加,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裕丰郡主见林瑾衡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她,满是爱怜的揉了揉她的头发,她只有两个儿子,向来稀罕这样软孺孺的小姑娘。只是再稀罕也没想过把林瑾衡娶回家,她这样身份的姑娘,一般人家消受不起,她可舍不得自己千娇万宠的儿子向别的女子做小伏低。
裕丰郡主命人把一个硕大的漆雕木盒给林瑾衡,“这是姨母在外收集的一些小玩意儿,你拿去玩耍。”
林瑾衡连忙道谢。
裕丰郡主这才给林瑾衡介绍身边眉目如画,亭亭玉立的女子,“这是我夫家的妹妹颖雅。”
潘颖雅向前走了几步,欠身向林瑾衡行礼。
林瑾衡笑道,“潘姑娘多礼了。”
在重华长公主和裕丰郡主叙旧间或关注林瑾衡几句的时候,林瑾衡在打量含笑而立的潘颖雅,这半年来,上门说亲的太多了,林瑾衡几成条件反射,见到一个上门做客的年轻女子都要猜下是冲着谁而来。若裕丰郡主带潘颖雅上门也有此意,那么明显是冲着六太太之位而来。
六太太可真不是什么好职业!花心风流的六老爷,偏心糊涂的老太太,身份特殊的姨娘,还有六老爷那一屋子的莺莺燕燕。
只是现代的女子有权选择自己的职业,而古代女子只能被就业,绝大多数人没有辞职和退休的机会。
###
重华长公主和裕丰郡主的执行力让林瑾衡大吃一惊,在一个月内,两家完成了纳采、问名、纳吉这三礼,六太太之位花落潘家。
对于这个结果,老太太是非常不满意的,潘家虽然娶了郡主,但是不能掩饰其底子单薄的事实,潘家大老爷徒有才名,没有半点实权。潘家在裕丰郡主下嫁之后,即使有一些子弟联姻官家,也不是多显贵的门第。
还有灵溪大长公主这一脉并没有能支撑门户的人,大长公主逝世之后,这一脉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更重要的是潘颖雅是继母所出的嫡女,和郡马同父异母!
这样的媳妇对老六有什么用!
老太太的这些牢骚自然不敢和重华长公主发,就苦了每日前来晨昏定省的林晋海,每次老太太抱怨诉苦,林晋海就如同老僧入定般,若老太太再提些有的没的,林晋海也是一言不发。
老太太看中的那些人,有几个林晋海倒是挺愿意和他们结亲,只是人家绝对不可能答应!那些姑娘就是做大房二房的嫡子媳妇都可以,老太太莫不是想让他逼着人家给六老爷做填房。那不是结亲而是结仇!
潘家虽没有实权,可太平盛世,谁敢轻瞧文人,才华横溢的潘大老爷是多少文人眼中的‘神’。
这些老太太怎么会明白!
卫国公府的老太太为了六老爷殚精竭虑,潘家也有人为了家族呕心沥血!
潘家那位给家族挣了百万家产的老太爷为了摆脱商贾身份对子孙的影响,修桥铺路,资助各种善堂以及寒门子弟。挣下足够的美名和善缘之后,变卖产业做了地主,一跃从最末的商跳到了农。
潘老太爷使了大银子大诚意延请名师教养家中子弟,终于养出了一个状元郎,状元郎还给他娶了个郡主。
天不遂人愿,郡马他不是个当官的料,潘老太爷失望之后马上又重新制定了计划,中心便是裕丰郡主的两个儿子。潘老太爷用财力和潘家其他儿女的亲事为两个曾孙子铺凌云之路。最终目标——将潘家发扬光大。
潘家在京城除了灵溪大长公主就没有其他依靠,随着灵溪大长公主去世,这份依靠也变得不稳定。
于是潘老太爷在听闻卫国公情况后一拍手,“京中卫国公府六老爷一直没有续弦,郡主不如去信问上一问?”
潘家有裕丰郡主坐镇,还有一个大才子,家里子弟颇有出息,几门姻亲勉强也还算拿得出手。潘颖雅做卫国公府六太太可能高攀,但是也不是没有希望。本就是高门嫁女!何况六房又是那样的状况。
重华得信之后,派人打听潘颖雅,倒是个不错的姑娘,真是可惜了!只是潘家敢嫁,她为何不娶。和林晋海一说,他也赞同,于是这门亲事就成了。
裕丰郡主上京贺寿之余还替小姑子定了亲事。双方都是早有准备,仪式倒也不显仓促。
作者有话要说:裕丰郡主上京贺寿之余还替小姑子定了亲事。双方都是早有准备,仪式倒也不显仓促。
##################################################
非常感谢丶镜 投的的地雷,⊙﹏⊙b 很抱歉今天才看到
☆、74萧家行
潘颖雅成为六太太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老太太便是想闹都只能在燕禧堂里;其实有时候老太太很清楚家丑不可外扬这个理。
八姑娘不懂这个理;在纳吉那天,穿了一身孝衣就往前面跑,不过刚离了院子就被二太太的人拦住了。如今她掌家,岂能让八姑娘闹出这样的纰漏。何况若真的让八姑娘得逞,败坏的可不仅仅是她的名声,卫国公府其他姑娘都会名声受损。二太太不为侄女着想也得为九姑娘设想。
重华长公主得知之后;手撑着额头,透过窗户看着在树荫下画画的林瑾衡。这女儿家的名声能好一点是一点,八姑娘不在意自个儿的名声可以;连累其他姑娘的名声却是犯了众怒。
八姑娘是从根子上被养歪了,宋嬷嬷这样的能人花了近两年的功夫愣是教不好她。宋嬷嬷可没少在她面前请罪。
原先还想着她嫡嫡出的身份浪费了委实可惜;如今看来浪费了宋嬷嬷两年的时光才是可惜。
长房和二房是不能够再添嫡女了,至于六房,潘颖雅的母亲生了四女一子,想来她也是有福气的。八姑娘也就没那么金贵了。
于是重华轻笑道,“八姑娘对母极孝,那府里不是有一座小佛堂,就让她在里面虔心为母守孝。”八姑娘再这么蹦跶下去,其他林家姑娘可不得给她拖死。在自己院子里禁足了几乎一年也没见她有所长进,果然是太安逸了。没给送家庙,重华已是看在她这一份孝心的份上。
八姑娘不喜继母,厌恶陶芳菲,重华长公主很理解,只是如此不会审时度势,手段拙劣,伤敌一千自伤八百,还殃及无辜。宋嬷嬷的金玉良言她当耳旁风,那么就让她自己好好去琢磨!
三年母孝过后就是十三岁,若是能拿得出手,那是她自己的造化,若是依旧上不得台面,怨不得国公府放弃她。
老太太得知之后,掩面哭了一场,对陶芳菲悲声道,“我活了这把年纪,竟然连自己的孙女都护不住!我被儿媳妇欺辱至此,我儿子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