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芳菲 作者:夜雨惊荷(起点vip2015.02.25正文完结)
看得出来,太后并不擅长此道,但是兴致颇高。
她一见芳菲和李氏,连忙招手,还问会不会,预备叫她们母女替换下身边的宫女。
大太太这个年纪自然不用说,不但会,而且还是打叶子牌的好手。不过大太太看的分明,太后可没有问她的意思,重点还在芳菲身上。
因此,大太太只连连推辞,说自己很少玩,怕扫了太后的兴致。
果然,太后没有强求,只是期待似的看向芳菲。
温嬷嬷忙拉了芳菲来到太后跟前:“娘娘您瞧,四姑娘这一双小手,看着便知道是有福气的。若要是替您抓牌,还不是想哪张便来哪张?”
太后听了果然兴致高涨,一定叫芳菲站在自己身旁,替她摸牌。
大太太却有些慌了。
她原以为,太后能叫芳菲顶替了哪个宫女,赢钱不会,输钱总还行吧?
可如今温嬷嬷一句话,就几乎是把芳菲送到了烤肉架子上炙烧。
替太后摸牌。。。。。。万一输的太难看,那太后娘娘先前对芳菲的一点点好看,怕也要丧失殆尽。
但这个时候。大太太不敢再多有言辞了,只能暗暗盼着芳菲能有几分好运气,千万别惹恼了太后。
说来也奇,自芳菲站在太后身边。太后的牌运像就扶摇直上,比鲲鹏展翅还厉害。几乎是要什么来什么,把太后乐的是眉开眼笑,连连夸芳菲是个有福气的丫头。
那些大宫女原就是陪着太后玩耍的能人,私下里为配合太后打发闲散时光,也是苦练技艺,偶尔哪宫娘娘来串门,她们也能凑上手,叫太后开心。
这三个宫女刚开始还抱着戏谑的心情,预备着叫闵芳菲输些小钱儿。可没想到,这倒贴银子的却是她们。
眼见太后那边银角子堆成了小山,她三人也有些额头冒汗。
再看芳菲的眼神都带着不善。
这哪里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小丫头?
分明就是老赌徒,闷声不响的就把她仨给骗了,还装作一脸无辜。
三人开始收起漫不经心。彼此一个眼神就知道该怎么做。
照理说,这三家打一家必是胜券在握,可谁知道,她们三人越是抱团儿,输的越是厉害。不但将太后给的本钱输了个精光,连自己的月钱也搭了进去。
太后早看出的猫腻,只是不开口说。她笑着将银子丢进钱匣子里。与芳菲道:“好孩子,幸而是有了你。这平日都是哀家输钱,几时见过钱匣子装满过?今儿是它有福气!”
温嬷嬷等人见太后高兴,忙跟着附和,把太后说的越发眉开眼笑,看芳菲的眼神不但和善。而且亲热。
大太太目色有几分狐疑,在富春的时候,老太太的确喜好斗牌,不过像芳菲那样小的年纪,却很少上场。老太太总怕叫外人看见,亦或是家里的奴婢小厮们传出去,对四位姑娘的名声不好。
大太太深觉老太太的担心有理,所以也不肯叫芳菲常玩。谁料,今日四丫头实在是叫她大开眼界。
钱匣子很快就合不上盖子了,太后虽然喜欢斗牌,却不喜欢水满则溢这种心态,索性将钱都交给温嬷嬷:“散给她们吧。”
这一匣银角子,少说也有百十两,足够一个庄户人家好吃好喝三四年还有富余。但在太后眼里,也不过就是随手打赏宫人的小玩意儿。
芳菲正在心里暗暗感慨太后的豪奢生活,对方却叫了她和李氏进隔壁东配殿。
芳菲和大太太一进门便瞧了出来,这个偏殿虽说是狭小了些,不过摆设更加温馨,更加舒适,大概才是圣母皇太后平日真正休憩之所。
就见温嬷嬷搀着太后落坐在正东首位上,单说这一处就与前面正殿不同。正殿首位设的是两座,一东一西,芳菲和大太太两次进寿康宫,看见的都是太后娘娘占西座位。
这西宫并非正宫,圣母皇太后虽说是皇帝生母,也在先帝死后尊崇为了太后,可到底在身份上还是差了一截,所以出事各个方面,都要矮着圣懿皇太后一头。就连在自己的寿康宫中,圣母皇太后也要把东首位留出来,以便表示对圣懿皇太后的尊重。
唯有这配殿里的一切,才能叫圣母皇太后没有压力,感到自在。
归根结底,任何一个女人,都不愿意头顶永远有另一个女人压着。
温顺如水的圣母皇太后亦是如此。
“好孩子,过来哀家这里。”
太后话一出,早有小宫女端来绣墩。芳菲谦让两次,这才贴着绣墩的边儿轻轻坐了。
太后十分满意,转而与大太太道:“这孩子老实又聪明,真叫人喜欢。闵夫人,你才是最有福气的人!”
温嬷嬷在一旁听了,差点没笑出声。
刚刚进配殿的时候,她还听见三个大宫女在那儿嘀咕呢,说这闵家四小姐手太黑,把她们三个输的心里直淌血。
太后这会儿却偏说闵四姑娘老实。。。。。。
要叫外面三个大宫女听见,非一口血吐出来不可。
大太太瞧了瞧温嬷嬷闷笑的样子,脸上略有几分不自在:“臣妇不敢当太后这般夸奖。要说天底下最有福气的,非太后娘娘莫属,万岁孝顺是举国皆知的事儿。臣妇听说,皇上预备为太后重建洛阳行宫,孝心拳拳,国之大幸也!”
前朝梁帝喜欢洛阳气候,耗费巨资在洛阳修建了行宫,一年之中,倒有大半时间住在那里。据说在前朝时,洛阳行宫内也有酒池肉林,至于歌舞美女,那更是多不胜数。
正因为前朝梁帝的荒/淫/无度,加上行宫耗费国库,民不聊生,所以国家才迅速灭亡。
太祖建国之后,洛阳行宫虽然没有被全部摧毁,但也受损严重,想要重现前朝梁帝时期的辉煌,不掏血本是不成的。
可是,当时太祖还没立稳脚跟,心中也不喜前朝的奢靡,便将行宫弃而不用。高宗皇帝孝感尤深,太祖没做的事儿,他也绝不肯做。
后来慢慢的,那行宫就更加荒芜,到如今,竟是没有一位皇帝修缮过。
直到今上开口与朝中讨论。皇帝的心意也十分简单,国库富裕,就该挪出一部分叫太后享享清福。
而这一举动,也遭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反对和支持。
大太太才以提及这件事,太后就情不自禁的长叹一口气。
☆、第250章、芳菲出计,太后震怒
太后不想建行宫吗?
当然想!
可这话没法说出口!告诉皇帝,只会逼迫儿子,更容易惹来圣懿皇太后的谗言。如今这个后宫,圣懿皇太后和她娘家外甥女还是手握重权的。前朝又有卫家和白家扶持,一旦朝臣认定皇上要修建行宫的主意是太后所出,那寿康宫就成了众矢之的,绝不是圣母皇太后期望看见的。
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太后如今正陷入了两难境地。
“哀家听说,闵夫人以前有什么大主意拿不稳,总要问问这孩子的意思。看来,闵夫人竟十分信赖四姑娘啊!”太后笑望着大太太:“这就是哀家说的,闵夫人好福气!像哀家,有什么心里话,能和谁说呢?先帝倒是有几个公主,可都与本宫不亲近,几个儿媳妇好虽好,却也是各存了小心思。哎,倒不如闵夫人,还有个贴心的闺女,比十个儿子还强。”
大太太连忙道:“太后谬赞,叫臣妇不敢担当。家中小女焉能与宫中的金枝玉叶相提并论?臣妇听说,先帝爷的几位公主也都极孝顺。太后这次大寿,外面不知道忙成什么样子,但臣妇想,公主们肯定都在尽心竭力的为太后娘娘准备寿诞之礼。”
温嬷嬷忙附和的赔笑:“闵夫人真是神了,虽说没有亲眼看见,可老奴也听说,九公主几位正在演排歌舞,就预备大寿当日亲自表演给太后瞧呢!”
太后不带丝毫笑意,反而皱紧了眉头:“歌舞?这必又是九公主的主意!”
先帝晚年多宠幸品阶不高的嫔妃,就算有孕也不肯加封。九公主年岁不过十三四,生母是梨园之中的一名琵琶女,因生的貌美被先帝相中,得幸有了身孕,可惜不是儿子,便早早被先帝抛在一边。
如今自请去了皇陵陪伴先帝。
九公主的生母是个聪明人,知道以退为进。正因为她的自请,圣懿皇太后才肯抬举九公主。
在先帝的这些女儿之中,九公主算是风头比较强健的。
可惜。。。。。。圣母皇太后并不喜欢。
温嬷嬷知道自家主子的心病,便连忙给芳菲使眼色:“太后这些日子一直在为朝臣争论行宫的事儿而头痛不已。万岁力主重修,可太后又不愿意劳民伤财,闵四姑娘是个主意多的,不妨给太后出个好主意?”
芳菲被温嬷嬷推到前面,这架势,大有不说也得说的模样!
大太太心思一动,也看向女儿,轻声道:“既然是太后的意思。。。。。。你便不用怕,只要于国有益就好。”
芳菲心里暗暗腹诽:这怎么可能呢?她就算没去过洛阳,也从史书上看见过。前朝梁帝奢靡无度。为修建洛阳行宫可以说是举国之富,结果百姓民不聊生。
百年过去,行宫就算没有成为废墟之地,但要想重建,也绝不是一日两日之功!
“回太后娘娘。臣女以为,这行宫修建与不修,关键不在朝臣怎么说,而是皇上心里怎样想。”
太后蛾眉轻蹙:“什么意思?你倒是说的明白些。”
芳菲轻巧的一鞠躬,笑道:“皇上得民心,得朝臣支持,就算举国之财给太后您修建行宫。那也是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御史台不敢有人发出微词。这便是民女所说的皇之心,话句话说,也是民心所向。”
太后这次听明白了,不过。。。。。。
“这民心最难捉摸。如你说所,行宫岂不是重建无望?”
在太后眼中,老百姓关心的只有自己的衣食住行,而绝非朝廷动向。不过,重修新宫便要动用税赋。加重徭役,老百姓岂会愿意?
芳菲听了太后的忧虑,轻声笑道:“何必加重徭役税赋?只要万岁能体恤百姓不易,百姓自然不愿意与朝廷对着干。这正是皇上安抚民心之时候。回禀太后娘娘,臣女以为,皇上完全大可以借此机会重新清理以往冗余的徭役制度。百姓得到切实利益,心中必怀有感激。新的徭役便以行宫修建为例,娘娘便可安枕无忧。”
太后听明白了几分,迟疑道:“你是说,叫皇上破除先帝时期的徭役赋税制?”
大太太一听这话可还得了?四丫头真是信口开河,她怎么能妄自议论国事?
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大太太紧张兮兮的看向太后,太后却并没怪罪于此。实际上,太后心里一直为先帝遗留下来的祸患而深深担忧。
先帝为给自己修建皇陵,使用了大量人力,如今国库虽然富裕,但不能不说,这是压榨出来的民脂民膏。为修皇陵,徭役制度一直比太祖和高宗时期更加苛刻。
太后做妃子的时候不敢非议,而今做了皇帝的母亲,她在敢表达自己的担忧。
“皇上早为此事与朝臣们商议过,只不过圣懿皇太后断言拒绝,她以为,先帝之策若轻易推翻,岂不是显得先帝苛待了子民?这一顶帽子压下来,皇上便再也没能开口。”
原来这其中还有圣懿皇太后在搀和。
不过芳菲倒是能理解,圣懿皇太后既然处处与皇帝母子对着干,就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百姓们朝皇帝归心。
这减免徭役一事可是大事,无论放在哪朝哪代,处理得当,都是收买民心的好办法。
圣懿皇太后一直贼心不死,希冀她抚养的九皇子有朝一日继承大统,所以这件事还是留给九皇子处理的好。
而圣懿皇太后是先帝嫡妻,皇帝不能不尊重她的决断。
大伙儿的目光渐渐都落在了芳菲身上,连大太太都想听一听,这丫头究竟有什么好办法,不但能叫两宫太后满意,更实惠了天下百姓。
芳菲迟疑片刻,才轻声道:“其实,这件事还要看太后娘娘!”
“哦?此话怎讲?”
“万岁重建行宫,御史们不肯答应,朝中议论纷纷,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原因,那就是陛下越过了圣懿皇太后,只说给太后娘娘贺寿修宫。大伙儿心中难免有些想法,加上圣懿皇太后亲随众多,只要给万岁下了绊脚石。。。。。。此事必难以实施。小女以为,太后若能主动提出,将行宫让给圣懿皇太后,不但躲避了锋芒,更可以助万岁实施他的惠民大业!”
太后闻言勃然大怒:“要哀家低头?哼,莫说此话,否则休怪哀家翻脸无情!”
温嬷嬷吓得浑身乱颤,心里只骂芳菲不懂事。这孩子,怎么胡乱出主意呢!太后虽然从不在外人面前表达对圣懿皇太后的不敬,但这二三年来,除了卫皇后,还谁敢给太后添堵?
尤其是这个闵芳菲,太后先前对她可是抱有极大期待的。现在倒好,几句话就挑的太后雷霆震怒!
****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