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芳菲 作者:夜雨惊荷(起点vip2015.02.25正文完结)
看着信誓旦旦的闵云泽,芳菲只担心,大理寺扛不住郭霭的重压。
郭家的不臣之心早已有之,芳菲只是不明白,郭霭不去忙着他的收买人心,不去忙着他的王朝伟业,干嘛偏偏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以郭霭这种人的秉性,除非事情有利可图,否则他不会贸然出招。
芳菲正疑惑呢,就听见前院传来一阵喧哗声。
徐烨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太太,不好了,大理寺来捉人了!”
大太太惊的起身便问:“捉谁?”
徐烨看向芳菲,战战兢兢道:“说是要带四姑娘回去问案。差役就在前院,转眼功夫便到。”
大太太何曾遇见过这样的事,就算勉强稳住了心神,可是,等看见前院凶神恶煞似的捕快冲进来,心思也就全乱作了一团。
眼睁睁看着女儿被捉去,大太太气急败坏的叫人去唤大老爷。
且说闵朝宗昨夜宿在明月阁,今日恰好没有早朝,刚想小睡片刻,却被香姨娘推醒:
“老爷快醒醒吧,大事不好,四姑娘被大理寺带走了。”
闵朝宗浑浑噩噩的脑子像被人用棍棒狠砸了一通似的,顿时清醒不少。就见闵朝宗翻身下地,急切问道:“你说什么?谁被大理寺带走了?”
“能有谁,还不是老爷那个好女儿,咱们家的四小姐。”香姨娘阴阳怪气道:“我就和老爷说,四姑娘不是安分守己的人,您听我的,早早把她嫁出去,如今哪还会有这种事?大理寺,我的老爷,那是什么地方,好人家的闺女谁去那儿呢!这下子,闵家的名声算是完了。”
闵朝宗越听越恼:“未必有你说的糟,等我去见了林大人再说。”
香姨娘见状,只好忙着收拾穿戴的东西。
闵朝宗出了外宅便直奔大理寺而来。大理寺不敢得罪这位“闵国丈”,只好将人放了进去。可林大人根本不见,只叫了个七品主簿出来应对打点。
这主簿也是个伶俐人儿,丝毫不敢得罪闵朝宗,还想着要讨好。便悄悄告诉了闵朝宗:“贵府送来的那丫头,在头午的时候死了,吃的也是砒霜,与那小厮惨状一模一样。林大人以为,这是杀人灭口,所以才将贵府四小姐带了回来。”
闵朝宗抹了头顶一把冷汗:“又死一个?”
主簿点点头,声音压的更低:“要命的是,那丫头临死前在地上还留了一行血书,只是林大人为压住消息,少有人知道写的是什么。卑职听说,上面已经开始有人在过问这件案子。闵大人是娘娘的父亲,四小姐这么尊贵的人,还是趁早救出去的好,也免得夜长梦多,真要叫有心人加害了去。。。。。。闵大人追悔莫及啊!”
闵朝宗虽然不喜欢这个小女儿,但也总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亲情。
他一听主簿这话,自己也着急了,连忙告辞去寻关系。
闵朝宗的酒肉朋友多,酸腐同窗多,真正能办大事的,除了平南郡王郭潇,闵朝宗还真想不出谁能把小女儿从大理寺里救出来。
于是,他领着一干随从又往平南郡王府来。
往日很少闲赋在家的郭霭,凑巧今日没有出门,听说老朋友有事来求,立即遣退了周围左右。
闵朝宗赌气将这儿一说,末了,只会叹气:“郭霭,这件事非你出面不可。四丫头竟干些糊涂事,等她被带回来,我立即将她嫁出去,今后是死是活,是好是话,也和我们闵家再无关系。”
郭霭笑道:“你舍得!”
他亲手斟了一盅茶给闵朝宗:“你是什么为人,我再清楚不过。刀子嘴,豆腐心。别看你这会儿吆喝的厉害,实际上心里指不定怎么心疼那孩子呢!放心,我好歹也是四丫头的叔叔,这件事我不出面,又能指望谁呢?”
闵朝宗见郭霭肯答应,不由得喜出望外。
“不过,你先别忙着欢喜。”郭霭打断了闵朝宗:“我有一个条件。只要你答应下来,我立即就去大理寺。”
闵朝宗做了这几年皇帝近臣,也学会了察言观色。他瞧着郭霭的语气有些不对,忙道:“什么条件?”
郭霭大笑:“说起来,这对府上是一件极好的喜事。我有意推荐府上四小姐进宫,你也知道,万岁信赖我们平南郡王府,所以由我们家推荐上去的姑娘,一入宫便会受宠。”
闵朝宗面露犹豫之色。
郭霭忙道:“老弟,你还犹豫什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四姑娘进宫,与你而言,与府上而言,都是天大的好事。再不济,她进了宫,也能帮衬帮衬华昭仪娘娘。并不是我这当老朋友的危言耸听。昭仪娘娘年纪越发大了,能承宠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若还不生下一儿半女,想必过不多时就会失宠。朝宗老弟,当初你送昭仪娘娘进宫,图的是什么,想来总还不会就此淡忘了吧?”
闵朝宗当然不会忘。
他能狠得下心将最疼爱的大女儿送进宫去,不仅仅因为那是长女所求,更重要的是,闵家需要一个皇子做后盾。
芳华生不出来孩子,闵朝宗比任何人都急。
“四丫头性子倔,不愿入宫呢!”
郭霭嗤笑:“那是朝宗你这个当父亲的太过无能。天下又有几个女孩儿不盼着进宫呢!有我做担保,四姑娘只要进了宫就是三品婕妤。蒋太医是我的人,有他在宫里接应,四姑娘诞下皇子只是迟早的问题。”
郭霭见闵朝宗已有心动之意,立即锲而不舍的劝道:“想想那王屠户,凭什么在你面前趾高气昂?原来也不过就是个杀猪的,涎着脸在你跟前献媚还不够格,如今呢?哼,只怕给你脸色看,你也要受着。”
这招激将法果然奏效。
若说闵朝宗最看不惯谁,那还真就非王屠户莫属了!
****
补昨天的断更~~
☆、第281章、地牢岁月,并非寂寞
今夏热的有些邪门,老百姓都会所,只怕又是一年大旱。道两边的大槐树上,连知了都不愿多叫一声,唯恐撕裂了喉咙。京城几条繁华大道上,到了正午最热时,往往见不着几个人。
路边摊子最火的就是卖凉茶,这种买卖不用太高的成本,只将去年积攒下来的干菊花与夏枯草、桑叶、薄荷炖在一处,再加上些冰糖,简直就是消夏解暑的圣品。
京城热的像炭火蒸笼,有一处地方却格外不同。不但暗无天日,而且阴森的可怕,就是刮起来的冷风也是那种钻到骨头里,叫你难耐的痛苦。
这便是大理寺的牢房。
不过,即便如此,却也比芳菲想象的要更好些。至少牢房还算干净,没有老鼠蟑螂满地乱爬。无非可怕些的,是空气里始终弥漫一种*的气息,就像死亡的预兆信号。
大理寺少卿林大人看在闵家的面子上,破例给芳菲一个单间。因为知道这件事有蹊跷,林大人不敢轻易断案,所以对芳菲也格外客气。
林夫人与林大人并不是结发夫妻,是原配的远房表妹,因为先前的林夫人去了,留下一家子老的少的没人照顾,林家老太太做主为林大人迎娶了新夫人。
这位林夫人交友广泛,在京城社交圈里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昨儿一听说闵家犯了事儿,就忙告诉自己的丈夫。不管得罪了闵家的哪个。只有那位四小姐千万不能招惹。林大人起初还不明缘由,是林夫人告诉他,闵四小姐怕是入了太后的青眼。如今只等着贺寿的时候一鸣惊人呢!
林大人接任大理寺时间不长,最擅长察言观色,也是皇上新近赏识的大臣。妻子一说,林大人自然信服。
因此,芳菲这个小单间还算勉强,至少有个小小的通风窗口,外面尚且有几丝阳光能射进来。与隔壁牢房想必。简直就是天上与地下之分。
说来,大理寺最近也十分热闹。皇上刚刚抄没了一个御史大夫家。一家子上百十来口人,女眷就占了一多半,把大理寺的牢房塞的满满登登。
这位御史大夫家是秋后的蚂蚱,跳不了几天。外面也没人送东西进来探望。往常高高在上的老太太、太太、小姐们,此刻也都是灰头土脸,满身狼狈。
赶巧,她家老太太和大小姐的牢房正对着芳菲。
她们见芳菲打扮体面,虽不说话,但牢头们谁也不敢对芳菲大声呵斥,便知这是个有些来头的姑娘。
“姑娘,你年纪轻轻,怎么也被捉到这种地方来了?”老太太抓着栏杆。探头问她。
芳菲苦笑:“牵扯一桩官司,说我是主犯,不明不白就被捉了进来。”
老太太一拍大腿:“哎。这‘不明不白’四个字害死多少人。我家百十来口,就是不明不白进了牢笼,今后还能不能平安出去。。。。。。只怕还是个问题。倒是姑娘你,一看就是浑身正气,邪魔外道哪里敢近身呢?想必守得云开见月明,也就是今明儿两天的事儿。”
老太太一面絮絮叨叨说自己的无奈。一面悄悄打量着芳菲。
从这闺女被带进来之后,就不见丝毫慌乱慌张。真有股子大将风范。老太太起初还只当这是为将门虎女,犯了官司也不怕。可谁想悄悄观察一会儿后,对方又是礼仪大家的行事风度。老太太又见那些牢头儿娘子们一口一个“闵四姑娘”叫着,便存了巴结的心思。
她是行将就木的老骨头了,可孙女儿还年轻。
总不能跟着自己一起赴黄泉路吧?
老太太的心思一眼就被芳菲察觉了出来。
“老夫人,咱们都是阶下之囚,我还不如您这一家子,好歹都在一处。我独身一人,也不知道外面刮的什么邪风,下的什么阴雨。说不定明儿就要定了罪,每每想到这些,我也是夜不能寐,食不能安。”
老太太见闵芳菲推辞,知道这是陌生人正常的防备心理,也暗暗苦笑自己的慌不择路。
是啊,连这闺女都被关了,她家要是人脉广,权利大,何必还走一趟大理寺呢?
正经人家的好姑娘,只要进了这大理寺,就算清清白白,出去也要被口水淹死。
老太太遂不再说话,只是外在栏杆旁边闭目养神。
芳菲淡然一笑,身子往窗口射进来的光圈里移了移,让所剩不多的光芒尽可能的打在她冰冷的身上。
日落西山,牢房照例送来晚餐。无非就是杂面馒头,有些还发酸发臭。御史大夫家的女眷们被关了足有一个月,或许一开始还闹闹情绪不肯吃,可如今也当做了美味珍馐,不吃便要饿肚子。
芳菲这一份格外不同,竟然是两个红枣饽饽,配着一碗羊汤,还热气腾腾。
这份香气在大理寺的女牢之中格外诱人。
芳菲想了想,只留了两个红枣饽饽,便叫住送餐的女牢头儿:“烦请这位大人将此汤送与对面的老夫人。”
女牢头不想芳菲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犹豫片刻,还是低声道:“闵四姑娘,你心地善良,这也没什么要紧的。可当下你的案子已经惊动了上面,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地牢可不同别的地方,阴暗潮湿,住上小半个月,今后便能落下一身的大病。我这羊汤里面放了当归,枸杞,干地黄,最是滋补。林大人嘱咐过,叫每日送一碗给你,好歹别把身子呆坏了。”
林大人看重的是闵芳菲未来的前程。
若太后真的出面干预这件事,此刻卖好,将来就能结个大大的善缘。
左右一碗羊汤而已。
落难相救,才显侠肝义胆。
芳菲听了女牢头的话,也明白了林大人的意思,不过她还是坚持将汤送去对面:“两个红枣饽饽足以,我与老夫人萍水相逢,也算是前世的机缘,送一碗羊汤也没什么。”
女牢头儿听了芳菲的话,又见这姑娘语气淡淡的,态度却坚决,只好端了碗去对面。
御史家的老太太自然感激不尽,只是舍不得吃,私心想留着给孙女。
那小姐如何肯应,好歹劝了老太太回心转意,再面对芳菲时,也是格外亲切。
转眼入了夜,地牢之中冷气更重,芳菲只有一床单被,靠着浅薄的内里,倒也不难熬。
黑暗之中总是特别煎熬,芳菲也说不着,正闭目养神,忽然就听见长长的牢狱尽头传来开门声。
铁链子坠地的响动格外刺耳,不单单芳菲睁开了眼,就连御史家的女眷们也借着微弱的光线偷偷打量。
走来的脚步声很轻,不像以往女牢头们散散慢慢,拖拖拉拉的性格。
可越是这样轻灵,就越是叫人心惊胆战。
老太太搂住了自己的孙女,小姑娘将头深深埋在祖母的怀中,不敢看来者。
芳菲有一种奇妙的预感,对方怕是冲着自己来的。
她从地上站了起来,被子滑落,湮没了芳菲的脚踝。
等她才站稳,就看见一张似曾相熟的脸隔着栏杆冲她笑。
“小师妹,久违啦!”
哪里是别人,正是当年和皇帝一同进京的宜昌侯世子陈亦正。
三年不见,陈亦正的个子还是那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