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浮萍随逝水 作者:胡可青(起点vip2014-05-26完结)
歇斯底里、手舞足蹈的样子,颇为可笑,便随他的意,顺手将玉佩置于里衣下面,当玉佩贴上肌肤时,李眠儿小小的身子突地一阵轻颤,奇异的感觉让她再次掏出玉佩,卯了劲地看,最后委实也没从其中看出什么不妥来。只不过这么一来,她对这玉佩便不再有推却之意,而是十分欣然地塞回自己的脖子里。
金川见李眠儿乖乖地收下他的玉佩,喜得……喜得……又是一通龇牙咧嘴,然后一个后空翻,跃过墙头,也不作逗留,直消失地无影无踪!
李眠儿重坐于园里的芭焦树下,继续她的诗书典集,而另一头迎着金川的却是早守得有些不耐烦的一场堵截。
金川喜滋滋地跃过两道墙,进到太傅府西苑,直奔石洵所在的院落,见着石洵住的屋子,就鬼鬼祟祟地准备从窗棂处钻进,刚以为就要神不知鬼不觉地现身,却被一只横空出现的手臂捞个正着。
周昱昭显然已等他多时,此时逮到自是毫不手软,金川难得因着地处劣势而被捏到软肋,疼得嗷嗷直叫。周昱昭却是不管,兀自抹过猴脑袋直面自己,逼问金川:“我的玉佩呢?别装无辜,除了你,昨夜里就没有谁挨近了我,也除了你,也没谁敢偷我的玉佩!速速还与我来!”
金川脱不得身,一身猴艺又施展不开!若不是他光顾偷乐,心不在焉地钻了窗户缝,岂轮得到师弟将自己制住!身子动弹不得,一双猴眼珠子却是滴溜一转,然后就举起双爪告饶,接着又指指窗外……
不料,周昱昭比他还狡,防其使诈,手下就是不松一毫,紧紧捏着金猴向屋外走去。金川见周昱昭如此警惕,并不曾有懈怠的意思,心下一灰,身子由不住一软嗒,只是这身子忽然地一软,金川直觉周昱昭拿捏自己的那处,力道为之稍稍一宽。金川窃喜,随即施一招缩骨法,哧溜一下,窜开远远去了!
周昱昭气极,只能暗自跺脚,好容易逮着机会,这下错失良机,以后恐再无法擒住这脱猴了。师傅不知从何处得来的金猴子,诡计多端偏又十二分灵性,讨得师傅亲授武艺,比自己和表哥入门还要早上半年。平日里,只要师傅在跟前,他们俩堂堂贵家公子还得捺着性子尊称其一声“师兄”。
倘这金猴当真有个师兄的样儿,虽不求其能谨言慎行,然起码也该敦厚老实罢,若果如此,他们叫也就叫上了,可是这位的猴性也忒……哎!
昨夜被他偷走的那玉佩却是皇祖父亲赐之物,怎好便宜丢了哩!再者丢的这物事,于此等时节还不宜有所声张。周昱昭暗里急煞,却也无奈。只能对金川多加留心了,不过想那猴儿也不至那般胡闹,乱丢乱弃之,说不定偷藏于何处也未可知!想毕只得重新摸了块玉佩坠于腰间,待父王、母妃问起,就回说摘下好生收着了,以防丢失罢。
金川讨好完新伙伴,又祸害完小同门,乐颠颠地找到石洵,往他肩膀上一坐,老神在在……
第十六回 痴学艺萍踪瘁合
更新时间2012…8…24 17:50:47 字数:3236
“师傅,金川他,您不打算带他一起回山么?”前些阵子,金川一直神神密密,不知流连于何处好地儿,后来干脆顺走了自己的玉佩,周昱昭又追索不得,只能暗地里多加留心他的形迹,岂知臭猴子偏又学起乖来,整日里只晓得围着石洵转悠,却是哪里也不去。周昱昭没招,自己的玉佩至今仍是下落不明。
不料最近两日金川又不见踪影,周昱昭委实懊恼,暗骂脱猴狡诈。
今日师徒三人回山,满心想着待会见到臭猴子定要他好看,怎知临行还不见猴影。再一看情形,师傅似是要直接撇下金川,只带他们表兄弟二人回山去了。
周昱昭知石洵宠那金猴宠得没边了去的,此回任他逍遥不回山去作陪,难道舍得下?却不知石阁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来,只好出口旁侧敲击。
“休作担忧,为师前日同你父王相商,皆以为梅林海狡兔三窟,近来风声日紧,他又活动频繁,只是我们的人手每每于关键时刻丢了他的踪迹。梅老头看似招摇过市,实则亦是遭狐狸一只,故而我留下金川,协助你父王!”石洵语毕,理理缰绳,好一副成竹在胸,似乎对自己的猴徒儿十分信任。
王锡兰听师傅舍得让金川冒如此之险,吃惊不小,脱口便道:“那金猴……咳咳……那大师兄岂不相当危险,师傅,您不怕他暴露了?”
周昱昭闻言默然良久才道:“大师兄跟踪梅林海应不至露马脚,上次承德会馆,他们已过过招了,梅老头根本没试出大师兄的功底来,也不曾将大师兄细睹,即便偶然再遇,也不定能认出大师兄来,更不会联系到我们身上!况且大师兄胜就胜在‘灵活’,实在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拿下的!”
石洵面色无波,目视前方,随口接道:“梅老头,还不值得赌上我大徒儿的性命!”话音一落,即翻身上马,奔驰而去,留给两徒儿一人一马的背影和那踏起的一路烟尘,全然不顾身后的两少年儿郎。
不过这一路早经武功郡王打点,保证二小郎的安全自然不在话下。此番二人上山,便要面临他们出生以来最是艰辛的考验,石洵将会把毕生绝学于短短几年之内悉数传授他二人。非即止此,不久前原本逐渐销声匿迹的先帝生前旧部老将,得闻石阁老传信后,纷纷现身,欲往云台山守护先帝骨血。届时,你一拳我一脚,你一谋我一略,还不尽皆传授给这小皇孙儿,却不知周昱昭那时吃不吃得消!若彼时果能集众家之长,倒也不负先帝之英明!
话休絮表,表兄弟二人,在云台山埋头勤学苦练,即便日子无味枯燥,然因着心内存有乾坤,也能于苦中做出许多乐来!大概亏得云台山山灵地杰,他二人技艺渐长,却也一日日丰姿俊雅起来!
却说一连数月飞逝,忽尔已至中秋,金川自上次送完玉佩,便不再现身,而疏影被翠灵领回家调教,至今还不曾带回园子来,遂一个人玩得日子久了,李眠儿自会觉着有些凄清,故最近看书时常神游。
这一晚,眠儿方解衣而眠,瞧见娘亲屋内的灯也熄灭后,却怎么也不能成寐。窗外秋风萧飒,蕉叶飘响,虫鸣不绝于耳,只辗转反侧。身子翻转间,无意将那深藏于脖内的玉件也翻了来覆了去,李眠儿不禁探出手握住那小而精致的白玉盘,遇手温凉宜人,而贴身戴了这事物后遍觉通体不染纤尘,舒畅万分。
抚着玉佩,不由想到赠物之主,那只金猴来。忽又想到,本就萍水相逢,何苦求取再多的缘来!小小的脑袋里缠绕着的竟是如此纷繁的情思杂绪,就待要迷糊中会周公时,窗棂上传来几声轻叩声响。
李眠儿闻声不做动静,只是暗想:此时夜静更深,谁来叩窗?又闻那叩声直来得频甚,便猜测:莫非即是那只许久不见的金猴乎?
李眠儿轻手轻脚地起榻,步至窗前,果见窗纱外印出手舞足蹈的猴影儿,会心一笑,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缓缓地掀开窗扇,随同外面月光一泄而入的果是一颗猴脑袋,借着月光看去,可见还是那副一如既往的顽疲相。
李眠儿揭起窗帷,金川顺势跃至临窗而设的书桌上,两脚刚着桌面,就从身后掏出一本书册,递将过来,李眠儿一脸疑惑:这猴儿倒甚是有趣,尽送些莫名奇妙的东西,一会玉佩一会书册的,数月不见,竟还能熟门熟路地摸到她的闺房来,也不知他猴脑里都琢磨些什么!暂且看看他递来的何书罢!
思忖完,将窗扇再稍稍推开了些,盈盈月光下,只见手里的书册封面,“大梁志”三个烫金大字跃然纸上,下面还列了一排小字“英武圣文神德皇帝”、“梁太祖传”。李眠儿顿时来了兴致,她虽才五岁,却天姿聪颖,过目能诵,,家里因李琛和李青梧二人博学多识,故而藏书甚丰,得益于李青梧的相帮,李眠儿已看过不少诗经古集,只是那些书实在枯燥得狠。这一本看起来却是不同的,想必很热闹精彩,可惜天色太晚,只得等到天明再大快朵颐了!
天刚亮,这厢李眠儿就起身依靠着床阑,津津有味地读起新得的书来,一旁的金川正一脸的居功自傲。
而都城的另一处寓所内,梅林海只差暴跳如雷,马上就要上朝,自己又要忙着应付秘阁的事务,又要赶着编书,直到昨夜才得以将《大梁志》的初篇给完了工,这才搁下笔,一觉醒来书册不翼而飞了,待会却要叫他如何面圣!
梅林海气煞急煞,忽又猛然醒悟,遁入暗室,检查各紧要书文藏匿之处,只不见有东西缺少,惟独这新著的书没了。若是有心入室行窃,断不会只取了这本虽说很是紧要却没甚实用的书册而去呀!梅林海左思右想,难道是自己置于隐处却又忘记了不成?莫非岁数果真大了,人老了?
梅林海在书斋内团团转,又不能招来仆人帮着找寻,少不得诌出个缘由,待先过了皇上这关再说,回头仔细搜罗。想毕,狠狠拍了下大腿,咬咬牙根,也不知是恨自己的记性,还是某位捣乱的偷书贼。
朝上,太宗让梅林海呈上编好的书,梅老头只得厚着脸皮求请圣上宽限一日,太宗皇帝倒也不往深处探问,只随了梅林海的意。
李眠儿自是不晓得她这一小女娃,手里捧着的书册竟是一朝阁老所编,更不晓得她竟是在当今圣上之前将此书一睹为快。在她翻完最后一页纸的时候,一直安安静静守在一旁的金川,接过书册,便要离开。
李眠儿连忙扯过他的金尾巴,凑近了对着金川的猴面凝神注目,金川缩着脖子只是谄笑,指了指书又指了园外,李眠儿当然会意他这是要还书去!
无奈地塞了颗大青枣进他嘴里,捋捋他背上长茸茸的金黄毛发,轻叹了一声,松了手,金川喜形眉睫,一溜烟跳开了去。
至晚间复回时,他手里又换了本书带回来,对此李眠儿不知该喜该忧,想来这金猴定是觅着了一处藏书阁,于其间还能来去自如!而自己每日里出不得园子,除了看书习琴,再跳上几段舞,也没有其他可做,连主人都称其不上,他却如此待己,心里着实欢喜得紧!
穆蕊娘后来发现了金川及他每日带来的书,以为这金猴乃李青梧所养,这些书亦是他授意送过来的,直感恩不已,暗下里抑止不住情思潮涌,却又不得不苦苦压制,亲手一寸一寸抹去附着在自己心头的那一层薄蜜,只是手上所沾染的苦涩,混上了甜蜜,令得心里一片五味杂陈。
从此,金川追踪梅林海之时,每日从崇文院里顺一本书回芭蕉园,待李眠儿读完再完璧归赵,其间还不忘去武郡王府汇报自己的行踪,以及梅老手下一些秘阁成员的往来路线,整日介忙得不亦乐乎,而他的身手也于这奔波劳作间练得越发诡谲活套。武郡王周励勤同石洵的书信往来中,不下一次地盛赞这只帮了自己大忙的金猴。
府外的波涛汹涌,宅门内的妇人们只能从自家丈夫身上闻见那么一丁点,压根连不成篇,索性还是将心神置于内宅罢。
国公府李家大少夫人方氏便是如此做来,李青梧公务往来越来越频,贴身侍候的烛信也跟着形踪不定,方氏每每不得丈夫去处,便欲从烛信身上抠挖打探,怎奈烛信也是轻易不露个脸的,方氏只剩怨恼。
某日,方氏打点完秋收一应细目,便同宝珠、明月坐在一处歇着绣绣女红,相较明月,容颜娇俏的宝珠人也精灵许多,一连多日李青梧的衣角她都不曾见着,支使自己的丫环绿儿到府里各处去打听打听,回来说:大爷只在外忙转不休,而烛信在外忙转完了回府后,还要常去芭蕉园忙活,听说烛信媳妇带了女儿回家里调教规矩,大爷怕那边缺了人手,便嘱咐了烛信不时去照应来着。
宝珠听后,想:那烛信一向机敏,芭蕉园那边的活计,外人怎知晓得这般清楚,就论定是大爷吩咐的,他烛信一厢情愿也未可知。
不过当着方氏的面,她还是把绿儿听来的一字不漏地述与方氏听了。方氏闻言,却没有宝珠那番思忖,当下认定,烛信定是得了李青梧的吩咐的。
一时心内如火烧般灼热难耐,又嫉又恨,狠了狠心,一计浮上心头……
第十七回 花落庭前险玉碎
更新时间2012…8…28 0:29:49 字数:4075
次日,方氏早早地起了身,服伺李青梧出了门,便叫素瓶递过已被她搁置许久的针线筐,附耳对素瓶低咕了几句,素瓶转身揭帘出了屋,又使春梅请了孙夫人来,然后方氏往翡翠轩台基儿上一坐,描画起鞋扇。孙氏喜巴巴地跑将过来,春梅打起帘子,就见方氏正被丫环使女两边侍奉着,室内帘开明珠,器列古玩,香焚宝鼎,花插金瓶,好不富丽华贵。
孙氏见此忙束了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