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浮萍随逝水 作者:胡可青(起点vip2014-05-26完结)
疏影这回是真信了,一直大睁的眼睛瞬时变成两汪泉眼,大颗大颗的泪珠连成线汩汩流出来:“小姐……小姐……”
第一百七十七回云台山守得佳讯来
王锡兰不料眼前之人的哭功如此了得,能够在霎时间哭得这般汹涌,一时也跟着失了阵脚,收起满腔得瑟,手忙脚乱地安慰道:“你……你,你先别哭!”
“啊——呜——”疏影这回干脆往地上一坐,哭得更凶。
“那你缓点儿哭,声音这么大,小心被轩外人听了去!你主子那么通晓大义,作为她身边的人,你总不好让她丢脸吧!”王锡兰接着拿李青烟之名继续行诓骗之实。
果然,疏影嗓门缩了一些,哭腔也低缓下来。
王锡兰心下为之一宽:“那,天不早了,你是在这接着哭,还是回自己房里去?”
疏影二话不说,抽噎着起身,一边抹泪一边往自己房间磕磕绊绊而去。
王锡兰揭开门帘,看着疏影萧寞的身影拐进院子西角一间瓦房中,不由叹着摇了摇头。
这下,她没了倚仗,就好管教了,若不然总拿李青烟当挡箭牌,他实在也没什么撤!
已是子正时分,一辆马车飞速地行驶在乡间小道上,周边一座又一座的小村落在月夜下静谧无声。
这辆马车的车身是用上乘的木料做成,十分厚实。从外看去,只看到车里头有微弱的灯光在闪耀,却看不到车内其实通明一片。
周昱昭一路皆凛着眉尖,观察着李眠儿的任何细微变化,此刻,他发现她脉膊的跳动较之上午已有明显的加强,然车内其实闷热得狠,可她身上仍是冰凉一片,半渍汗水也没有。
就连一向好动的金川,这一路在车厢内也是格外温顺老实,一双猴目似乎也一直水汪汪的。
觑了眼金川,周昱昭揭开车帘朝外探看。路程已走过一半,大约在天亮之前就能到焦作,卯时左右就该到云台山脚下了。
收回首,周昱昭暗嘘一口气,今日上午惊险的一幕,他都不敢稍作回想,只要一想就会觉得要窒息一般。目光落到李眠儿没有血色的脸上,他的心里止不住又是一阵绞痛。
山上有许多珍贵药材,还隐居着不少医神药仙,有了他们的帮忙。眠儿身上的毒便当有解,待她身体复元后,再带她一道前往南疆。此生他都不会再丢下她一人独自面对各种凶险。
这条路他在小时候便走过不知多少趟,而且北方也没有像南方那样连日大雨,所以一路走得很顺利,卯初,他们就到了云台山。正如他之前所预估的。
周昱昭前脚到,七煞后脚也跟着到了,只是七人皆不再神出鬼没,而是大大方方地跟在周昱昭的身后,牵车的牵车,护行的护行。
这个时季。恰是云台山风影最为壮美的时候,水源充足,无论是沟谷溪潭。还是飞瀑流泉,皆达到一年最为丰润饱满的状态。
只是他们这一行人,无暇关注这些,而是一心一意往山顶上走,到了半山腰。周昱昭将李眠儿抱出车厢,拿披风罩了。然后提身使轻功飞檐走壁,抵达山顶。
石洵先头已得了消息,是以,他在看到爱徒抱着他不顾安危,不顾东窗事发的危险从南疆赶往京都亲手救下的女子,眉眼中隐有掩饰不住的愠怒。
就算见到许久不见的金川,他都没有笑。
周昱昭明知师傅不会高兴,可是没有别的法子,他还是把眠儿带到这里来了。
石洵同一众老翁近几年栖居云台山,许多洞穴都被他们开凿修建成或隐或明的居室。
因昨晚得知周昱昭一大早要上山来,所以不少老翁已经早早地聚在石洵居住的山洞里,等着周昱昭上来后,会上一面。
此时,周昱昭一露面,大家原本激动的心情,却因她怀中抱着个女子而略显尴尬。
对于周昱昭与李琛小女儿之间的事,石洵早有所闻,可总想着他的昭儿能够知轻重、掌握分寸,因而他也并不如何干涉。
然此次,周昱昭所冒之险委实过了些,偏还是先斩后奏,让众人捏了一把冷汗。
“昭儿,你随我出来!金川你别动!”石洵上下打量,见周昱昭只是下巴上长出茬胡渣来,并没看出其他什么来,心下稍宽,不过有些话他当众不便讲。
周昱昭将李眠儿轻之又轻地放在铺设好的石榻上,又给余下众长辈施了一礼,方才随石洵出了山洞。
金川则勾着脖子盯着他二人,一直都看不见他们的身形。
“师傅,徒儿知错!”周昱昭不等石洵责问,待二人来到茱蓃峰时,主动躬身认错。
石洵看着眼前这个不知花了他多少心思的爱徒,素来知道他看着薄情,实则最是重情,哎!
周昱昭不等石洵开口,双手一拱,又道:“请师傅出手,救救眠儿!”
眠儿?她不是唤作李青烟或是周烟熙的么?
眠儿?可是她的乳名,都唤得这样亲密了?
石洵觑了眼周昱昭,不愿再行盘问之事,扭头转进了山洞。
师徒二人进来时,发现已有人围在了李眠儿床边,同时还在相互交流着什么。
见石洵二人走近,打头一位长髯却十分健硕的老者起身,对石洵道:“小姑娘身上的毒已渐有消融之势,阁老再施上几针,想必能够彻底清毒!”
“继勋兄,言之有理,老夫将将给她号了脉,她体内虽血脉被凝固,但因原本气血出奇得充实,又得紫菀雪莲丸相助,是以体内毒素正在慢慢得以化解!只是老夫不解,她一个小女子,又非练武之身,可她这身……”
“武师傅所猜没错,眠儿去年曾食过一株野生三叶九茎的绝品灵芝!”周昱昭心知瞒不过去,便从实说了。
先开口的老者名叫张继勋,太祖时曾任殿前都虞候,领大内都部署,帮助太祖平扬州、海州、宿州一带,战功累累。
后开口的那位,周昱昭称之武师傅。即为武仪举,太祖时曾任中书门下平章事。
他这二人在太宗继位后不久,便寻借口致了仕。
“嗯!那就难怪了!”张继勋和武仪举都点点头。
石洵却在听到周昱昭提及一株三叶九茎的灵芝时,瞥目横了他一眼!
这小子,早在去年时候,他就发觉他不对劲了,果不其然!
一年前,广州清远县掘的一株百年灵芝,后来不翼而飞,自己这爱徒说不定就与之脱不了干系。
周昱昭只自顾含着首。石洵的眼神,他权当没看到。
石洵暗叹一口气,事已至此。他还能怎么办。踱到李眠儿跟前,伸手号向她的手腕。
好一阵沉吟,石洵才收回手,扭头对周昱昭道:“将孟染叫过来给我搭把手,还有我的针。一并叫她带上来!”
孟染是石洵的外孙女儿,与其说是祖孙俩,不若说是师徒俩,石洵把一身的武艺包括医术也都传给这个小外孙女了,只不过缺了正式拜师的仪式而已。
周昱昭得言,飞速下到半山腰。找到正做着早饭的孟染。
“周大哥,你来啦?放心吧,早饭有你们的份儿!”孟染今年二九。身量颇高,又因习武的缘故,体骼舒展,此时见到周昱昭,原就爱笑的脸越发笑得灿烂。
“染妹。师傅叫我来找你,你把手头的事放一放。带上师傅的针具,随我速速上山顶!”周昱昭没有多余的心情回她一个笑容,不过,孟染一向照顾师傅周到细致,他一直都敬重她,私下也只兄妹相称。
看到周昱昭肃整的神情,又听闻师傅要自己带上针具,孟染随即了然,二话不说,丢下铜勺进屋拿了只皮袋就提步上山,动作麻利活套。
二人一口气功夫便到,孟染进来后,一眼就见榻上的李眠儿,回眸觑了眼周昱昭,在心里头猜出个大概。
“染儿,打盆水来,我净手,余下人还请先避过!”石洵卷起袖子,低头从孟染提上来的皮袋中挑选合适的针头。
孟染熟门熟路,有条不紊地给石洵端水净手擦面,然后清场,关门。
周昱昭呆呆地退到门外,立于崖边,他有一点错觉,似乎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家。只有到了这里,他才能得到全身心放松,因为这里有他信任的人。
原先一路从京都赶来时,他曾想过到了这里,将要面对众位师傅长辈的责备甚至怒骂,说他耽于美色,说他不顾大义,说他……这些,他都做好了准备。
可是,一早到现在,除了被师傅瞪了几眼,众人反而都在抢着救助自己的眠儿。
难道大家对自己竟是宠溺到如此地步了?周昱昭摇首一笑。
对于眠儿体内的毒,有师傅相帮,他还是很乐观的,若不然也不会顶着挨骂的风险前来云台山了!
太阳已经升起,山间缠绕的云雾渐渐稀薄,山下的风景变得清晰,周昱昭用力呼吸着,心想,这样的环境让眠儿养身体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里,还有许多小时候的回忆,可以慢慢带着她稍稍领略一番。
虽说周昱昭对石洵信心十足,不过直到日中时候,孟染才打开门。
“哎呀,好饿啊——”孟染一张嘴就嚷饿,“还有外公也饿坏了,周大哥,你要不要捉两只野兔来给我们爷俩补补啊!”孟染一边伸伸胳膊踢踢腿,一边冲着周昱昭讨伙食。
周昱昭看了眼虚掩的门,又看孟染向自己直讨吃的,心想眠儿的毒应是得解了!
“这有何难?苍鹰,你速速去多捉几只野兔来,给染妹解解馋!”周昱昭侧身吩咐始终离自己不远不近的七煞中的苍鹰。
苍鹰领命而去。
“切!你都不要亲手去捉,以表诚意么?”孟染表达不满,在她的眼里,周昱昭就是她外公的徒儿,她的大哥哥,是以她并不像别人那样如何畏他。
“呵,这也不难,待我进屋看下眠儿,一会儿出来就给你去捉便是!”周昱昭表情轻和,说完这句,就绕过孟染,推门而入。
“师傅,您辛苦了!”周昱昭先给石洵作揖一谢,然后瞥向榻上的李眠儿,见她衣装已经穿得齐整,额面上浮着一层细汗,不由面上一松。
能排汗了,说明体内的血液已经活跃起来了,那么五脏六腑马快就能恢复功用了!
“嗯!”石洵没作他言,应了一声,抹下袖口,走出门去,当然门他没有帮周昱昭把门给合上,相反,他不知有意无意,还将门给大敞着。
第一百七十八回山间晓风馥天香
阳光洒进屋内,照在李眠儿的身上。
尽管还没有回复原本的颜色,但李眠儿面上好歹现出了些血色来,双唇也不再灰白无泽,只是身体还很虚,须得养个三两天才能渐渐苏醒过来。
周昱昭抛却一切杂绪,一心一意照看着李眠儿。
有关李眠儿之事,旁人见他不主动提及,遂也不主动问及。不过多数人对于这个李琛小女儿,后被长公主认作义女,封作郡主的李青烟,还是有所听闻的。
再加上亲眼见识到她的倾国之貌,因此对之前京都里的传闻之事,他们也就信了个大半。所以私底下,个个都盼着她能早些醒来,好叫大家认识认识!
不管白日夜里,周昱昭除了被师傅们叫走,其余时间皆坐在李眠儿的榻旁,时刻观察她身体动态,渐渐他的眉头越发舒展。
其间,孟染常会过来,或以催饭之名,或以传话之名,周昱昭倒也以礼相待。
李眠儿静静地躺在锦缎铺成的石榻上,一连三天都没有进食,周昱昭仅间隔着喂些水给她。
躺在这样一个由石洞改筑成、构造又奇特的房间里,如若李眠儿是在夜间时候醒过来的话,当她一眼看到门外黑漆漆的层峦叠嶂时,多半会吓得惊叫出声。
好在她睁开眼时,天已蒙蒙亮。
昨一天下半午的时候,她就渐渐开始有意识,觉得脑袋里的某片角落已经有思绪在轻盈地流动。
接下来的时段里,每次当她稍感口干舌燥的时候,总会有一股清泉般的甘水及时地涌入嘴里,然后缓缓淌至咽喉中。
因为潜意识里生怕那甘泉漏出嘴角灌到脖子里去,怪粘乎人的。因此她特别小心翼翼地饮着!
不过,令她欣喜的是。每一次她都饮得特别干净,嘴角外一直清清爽爽,没有一滴水漏出来。
再后来,她发现原来自己喝的甘泉却是有人喂入自己口中,竹制的小汤匙,汤匙精小精小的,温润温润的,一点儿也不会觉得撑口,而那甘泉正是从那竹勺中流进自己嘴里的。
于是,她努力感知着周围。努力让自己的思维活动起来,先是搜寻头脑中原有的存货。
竟然,自己是有记忆的!
可……自己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