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浮萍随逝水 作者:胡可青(起点vip2014-05-26完结)
李眠儿睡意全无,睁大眼睛,怔怔地盯着帐顶。
片时后,门前有脚步声从东向西经过,步覆凌乱,秋尼霁晓多久没有见着周昱昭了,她怎会乐意放过这样难得的一晚呢?
幸好,她还顾忌着颜面……
李眠儿本以为,周昱昭在将秋尼霁晓推搡回她的房间后,会径自回他自个儿的房间,不想他中途竟直接拐进自己这间屋来,而门上的插销对于来讲,根本就是形同虚设。
下意识地悄悄朝夏被里缩了缩,李眠儿暗想:这个不会跑到自己的床上来吧?
不过,她的担心倒是多余了,周昱昭轻手轻脚合上门后,往屋内的高椅中一坐,然后便没了动静。
这间屋子只是一个单间,没有套间,也没有间壁,卧房和客厅算连一块,一张大床之外,再就是茶几和高椅。
李眠儿见周昱昭歇在椅中,遂放下心来,顷时睡意再次袭来,很快她就比先前睡得还要沉实。
黑暗中,周昱昭睁开精亮的眼睛,扭头看着白色纱帐中依稀可见的身形轮廓,还有鼻间间或嗅到的清冷之香。以及帐中人慢慢舒缓下来的呼吸,不由勾勾嘴角,重新阖回眼帘。闭目而眠。
次日一早,李眠儿醒来时。第一时间扭头探看屋内的情形,以确认周昱昭其人是否还在。
昨晚睡得晚,她这一觉醒来,已是辰末,周昱昭自然不会还在了。
李眠儿揭帐而出,简单就着屋角摆好的脸盆清洗一下手和脸,在梳理头发时。周昱昭推门而入。
“醒了?”周昱昭走到床头,那里立着一张梳妆桌,李眠儿正坐在镜前梳发。
起得这么晚,偏这人又不晓得叫醒自己。李眠儿颇为羞恼,想着今日还要去拜客,不得不出言询问:“这会儿去,是不是有些晚了?”
周昱昭瞧她脸色红润,粉唇微嘟。轻轻一笑:“不晚,他二人就住在十几里外的牛头山上,我们驱车也就一个时辰的路程。”
闻言,李眠儿缓过羞意,手上动作加快。随意编了个发便起身,准备出发。
可周昱昭兀自站着,半点没有动身的意思。
“不走么?”李眠儿疑道。
“你这个样子,我怎么放心带你出门?这里到处是荒山野岭!”周昱昭上下将她打量,眼光里不乏热意。
李眠儿后退一步,眉头蹙起:“是要乔妆么?”
“嗯!”周昱昭点点头,然后伸手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裹,“呶,这是你许久之前向我讨要的东西!”
接过小包裹,李眠儿满心疑惑地将其打开,一看竟是一张做得惟妙惟肖的人皮面具,五官和肌理是一张年轻姑娘的脸,但生得却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
有了这个,平日行动起来要方便多了,大热天的,总戴个帷帽委实难为人。
李眠儿欣喜地跑回镜前,就着镜面一点一点将面具就要往脸上戴……
“等等!”周昱昭出言制止,跟上来,又伸手递过一个小药瓶,“脸上先涂一层这个,否则,人皮面具很难再从脸上撕下来!”
李眠儿面上一惊,幸好自己手上动作没那么快,她拔掉瓶盖,放在鼻尖儿闻了闻,味道有一点,不过不苦也不臭,于是,她探指从中抹出一指透明药膏,均匀地涂在脸上,接下来,才将人皮面具一点一点从额头起附上自己的脸。
看来,这张面具,周昱昭定是花了很多心思的,因为面具戴上来,四处都很服贴,分明是依照自己的脸形和五官精心制成的。
“这下好了么?”李眠儿乔妆完毕后,仰起脸问向周昱昭。
周昱昭仍旧摇摇头,从茶几旁边的椅子上拿过一套衣裳:“再换上这个,我们就可以出门了!”
椅子上一直放有衣裳,李眠儿起床后忙着洗潄,并没有注意到,这会儿在周昱昭递来后才发现。
她接过衣裳,抬眸觑了觑周昱昭。
不想周昱昭似没看懂她的眼神一般,走到椅前,撩摆坐下,压根没有离开屋子、容她换衣服的打算。
李眠儿哑口无语,四下里看了一圈,除了躲进帐中,别的也没有可以遮挡的地方了。
她不愿弄出什么动静,无奈只好爬上床,放下帐幔,小心翼翼地脱衣换衣。
耳听帐内窸窸窣窣的声音,本来只是存心取闹的周昱昭忍不住转过头,看向并不厚实的纱帐内隐隐绰绰的曼妙风光。
半晌过后,李眠儿通红着脸从帐中钻出,对上周昱昭一眨不眨的眼睛,她真想钻回去不再出来,好在意识到自己脸上还戴着面具,他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脸,这才大大方方地下床趿鞋子。
依旧是那一班人马,两个车夫,一辆马车,只是七煞此次没有现身,一直隐在暗处。周昱昭也经过乔装了一番,蓄起长长的假髯,一切整装完毕后,车夫驾车便往城外深山处进发。
走了一段宽敞的大路,约摸小半个时辰后,车子使进一座山坳,接下来的路全是泥路,接下来的视野中除了山便是水,山一程,水一程,山山水水叠叠重重。
此际正值植被生长旺季,四处绿意盎然。沿路自然风光大好,空气清新湿甜,李眠儿索性将车帘揭起。一头走一头欣赏美景。
碧澈见底的河水,浓茂兴盛的青山。山脚下稀稀落落的百姓人家,这样自由自在、无人打扰的清静生活,果然不是一般的悠闲,管琴和冷箫真是挑了一处好地方。
半个时辰后,马车还是置身山间,四周以及很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么些山头。周昱昭知道管琴二人住的是哪座山头么?
在满目青翠中,马车终于拐进一座山脚,李眠儿看着眼前这座不甚高的山头,想着。此山便该是牛头山无疑了。
周昱昭将她扶下马车,然后从袖中掏出两封拜贴,交由一个车夫:“你去把这两贴送上山顶!我们先在这里等着!”
闻此,李眠儿面上一讶:这人之前没有同管琴和冷箫打过招呼么?如此冒然前来,万一人家不愿见怎么办?岂不白来一趟?
不过。她瞥了眼四周的青山绿水,又想:倒也算不得白来一趟,至少见识了徽州还有这么一个桃花源地。
二人倚在车厢上,四目不停地在周边的景物上打来回,一边等着音信。一边享受这久违的与世隔绝的气氛。
不一会儿,车夫下得山来,恭首禀道:“主上,山上有请!”
周昱昭点点头,李眠儿则是一脸意外和兴奋,不知周昱昭在拜贴上写的什么,管琴和冷箫长年隐居山内,想必不大知晓山外已经改天换地,更不会知道周昱昭的名头罢!
至于自己,或许他们还能有一丝印象!
跟在周昱昭的身后,二人往山上行进,快至山顶时,周昱昭将下巴上的胡髯摘下,又转头示意李眠儿去掉面具。
李眠儿心想也是,既来拜访,岂有不以真面目示人的!
于是,费了不少力气将面具除下,又拿帕子沾上山间小瀑水净了净面,然后才与周昱昭登顶。
山顶只有两间茅舍,入目的首先是一亩茶园,四周遍植香樟。
二人绕过茶园,往茅舍步去。
听到动静,舍内主人出得屋来,迎上前来。
来人正是之前见过的管琴和冷箫本人,衣着打扮依然是一青一灰,李眠儿清楚地记得青衣者弹琴,灰衣者奏箫。
四人进屋后,李眠儿飞快地将屋内设施打量,一圈扫视下来,除了显眼处的一架琴和一管箫之外,再没见甚其他贵重之物了,更没见一个妇人。
这管琴和冷箫看着已是近四旬之人,何以还不成婚生子?难道与知音为伴比传宗接代还来得重要?
李眠儿禁不住暗里折服于此。
“前年有幸得闻穆姑娘天来一曲,至今管某记忆犹新!”管琴在与周昱昭寒暄过后,将话题引到李眠儿这儿。
闻言,李眠儿忙将四散的心神敛聚,专心于对过坐着的管琴身上,听他称呼自己穆姑娘,看来周昱昭方才已经将自己介绍过了,不知他对于自己的新身份有何见地没有:“管师傅,您过奖了,今日我们慕名而来,还望得您多多赐教!”
“呵呵!”管琴拈须而笑,“穆姑娘小小年纪,便能自创指法,且运用自如,某等已是钦佩不止,谈不上赐教不赐教,两下切磋切磋罢了!”
“能与您切磋切磋,已是荣幸之至了!”李眠儿真心谦道。
“穆姑娘的琴技,管兄自前年宫宴之后,便时常挂在嘴边,不想今生还能有缘重逢,方才等候间,他当真喜悦至极!”一身灰衣的冷箫下巴光洁,没有蓄须,面容也更清瘦,说这些话时,双目炯炯。
听闻此二人这般高抬自己,丝毫不以自己年纪轻幼而生轻贱之音,李眠儿确然感动不已。
ps:
ps:写我这篇文真是件磨人的事情,读者甚微,感觉像是只写给自己看的,有时真是没有自信写下去了,因为不知道自己写得究竟怎么样,尽管仔细构思,用心描述,但总担心缺东少西,事实上也许更差劲~~~~然后就想早点完结了她!还好也快完结了!~~~哎呀呀!
第二百九十一回 杨花落尽子规啼(二十四)
管琴收藏有许多珍贵古琴谱,还亲自弹了几曲,李眠儿听后身心俱痒,便借来管琴的弦琴,照着古谱试弹两首,遇到其中杂难处,便请教管琴。
尔后她又把自己独到的指法详细讲解给管琴听,二人一来一往,交流地十分投入,便午饭时间也没有想起来。
而陪同李眠儿来的周昱昭似乎不愿白白将时间浪费,趁着冷箫袖手旁观之机,从袖中掏出一管只看材质便知乃极品上等竹箫。
冷箫见后不觉微讶,伸手借来一看,探问:“此箫可是出自邹世清邹老之手?”
周昱昭点点头:“冷兄好眼力,没错,此箫正是邹老所出!”
“邹老年事已高,近几年来都没有新箫出手了!我自己的那柄还是他老人家十几年前所制!”冷箫爱不释手地摸着手中色泽润美、管身雕刻有“龙凤呈祥”图案的竹箫,喃喃道。
“没错,这管箫是他老人家七年前的做品!我平日一般不带在身上,今日因为要来拜访二位,才将其揣来。”周昱昭解释。
冷箫点了点头,看着周昱昭:“能得邹老亲自赐箫,看来周公子箫技必不一般阿!”
在管琴和冷箫二人的眼中,世人没有官衔之别,除了男便是女,是以他们只称李眠儿为穆姑娘,称周昱昭为周公子,不管他们前后的身份各是甚样,于他们二人看来没有区别。
一旁正在照谱弹奏古曲的李眠儿在听得冷箫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时,不由手下一滞,抬眸觑向周昱昭,她从来不知道周昱昭会奏箫,只知道他的表兄王锡兰会奏,不仅会奏手上还有一柄以箫为外形的暗兵器。却从未想过周昱昭会吹箫曲。
“已经许久不吹了,还是许多年前的事!”周昱昭诚实答道。“今次,倒是烦请冷兄多加指点!”
“周公子谦虚了,外边请!”冷箫做了一个向外的手势。屋内有两人切磋琴艺,他们若讨论奏箫。自然要另寻他处。
周昱昭出门前,回头看了看李眠儿,在对上她的目光时,勾了勾唇后转头离开。
李眠儿忍不住好奇:这家伙还会奏箫!
她不禁忆起,三年前参加太宗寿宴那次,王锡兰深情款款的一曲箫音俘获了紫熙公主的倾心,当时他自称奏得一手好箫时。周昱昭似是给他笑喷。
如今想来,或许他当真是会奏箫的,且定是要比他表兄奏得高明多了,否则他不会在他表兄自夸时笑成那模样!
这么一想。李眠儿颇为期待,回去后,定要他当面奏一曲的。
不晓得冷箫把周昱昭领去何处练箫去了,总之她在屋里除了自己的琴音和外面鸟雀蜂鸣,其他什么也听不到。
直到未正时分。他二人才回来,一人手上还各拎了只野味。
四人有说有笑地用了午膳,饭后过了一会儿,李眠儿提议想再听一听两位主人的琴箫合奏。
管琴和冷箫欣然答应,在室外一株参天香樟树下摆好琴桌和木凳。又焚了一柱香,沏了一壶茶,给客人斟上,随后他二人便一左一右,一坐一立地起奏。
琴音宛转流畅,高音处似鸣泉飞溅,群卉争艳,低音处如珠玉跳跃,清脆短促;箫音空灵悠扬,宏亮处如浩瀚大海,漫无边际,柔和处如青烟袅袅,永无尽处。
琴箫合音绕丛林,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琴韵绵柔流长,箫声连而不断,二者时分时合,合时流畅如江河入海,分时灵动如浅溪分石。
李眠儿和周昱昭两个听众,深深地沦陷入美妙的曲音当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