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叶[完本]作者:灯火阑珊
说着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了苏谧,苏谧接过一看,是豫亲王齐皓上的奏折,心里头立即明白了。
折子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前些日子里头,那个请来的璇玑神医是个假冒的骗子,现在已经查出了。暗中就地格杀了。只因为这件事情关系到皇家体面,所以未曾外传。
苏谧心知肚明,必然是齐皓动的手脚。那个冒牌货虽然假借着义父地名头。确实颇有几分真才实学,这几天以赤,经过他的治疗,太后的病情竟然大有起色。
齐皓知道自己地真实身份,也知道自己义父早已经故去的事实。但是他不知道此人是倪源派去图谋不轨的,只以为这个“璇玑神医”是个南陈的人。
一来生怕他真的治好了太后,二来,南陈那边战事天酣,宫中留着这样地变数实在是太难以掌握了。他终究是大齐的亲王。自然要为大齐的安全利益考虑。反正有这个罪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了杀手。
苏谧虽然知道是倪源让这个人假扮医师前去,她原本应该乐于见到王家和倪家两虎相争。她应该静观事态的变化,袖手旁观。以求从中得利才对。
可是倪源的这一步棋子意态不明,要是仅仅为了除掉太后地话,根本没有必要拖延这样长的时间,自己又远离宫廷,一旦有了什么变故根本措手不及,所以干脆就默许看着齐皓动了手,而且,在苏谧的心中,这个家伙胆敢假冒她义父地名头,让他在世上多留一分一刻都是对自己亲人的亵渎。
“这件事端地稀奇,”齐泷满脸疑惑地说道,“怎么会这样呢?朕看那璇玑神医‘苏未名’行事之间举止有度,医术文采都出众之至,为何要假扮成别人前来……”
“这种骗子地心态有什么好奇怪的?”苏谧笑道:“他必定是垂涎皇家的富贵赏赐,却又害怕治不好太后的病,干脆就假借别人的名头,治好了,赏赐富贵自然是他的,治不好,寻一个理由出宫,偷偷跑掉,到时候山高水远,又不知道名字,哪里去寻找呢?”
“朕看不是这样,此人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岂会这样短视?”齐泷摇了摇头道:“别的不用说,光是他对于毒药的见解,朕觉得就是那个真正的璇玑神医,只怕也未必及得上他。”齐泷之后又数次向这位“璇玑神医”请教一些医药方面的知识,对他的本事倒是清楚。
“是啊,皇上还专门和这位医师商讨起什么毒药,什么泰天水呢?”苏谧随口笑道,“此人见识倒是颇广。”
听到苏谧提起这些,齐泷的脸上隐药有些微微不自然,笑道:“只不过偶尔兴致上来了,随口说一说而已。朕觉得此人确实是个人才呢。”
“确实如此啊,”苏谧含笑道:“听说太后老人家的病情在他的治疗之下已经有了起色。只是这事一闹,不知道会不会反复呢。唉,说起来,豫亲王也是鲁莽了一些。就算真是居心叵测之徒,等他治好了太后的病再在论罪也不迟啊。”苏谧微带着遗憾地叹息道。
“此话不妥。”齐泷摇了摇头道:“朕倒是觉得豫亲王的行事颇合朕意,皇家请来的医师,竟然出了骗子,实在是丢人之极,而且为了治疗太后,他要长居于深宫之中,后宫重地岂能容得居心叵测之徒?一旦有了什么不轨的举动,再诛杀只怕就要晚了。”如今他对于王家的心病日益加深,对太后病情的关心也仅仅是流于表面而已,在他的心里还不如皇家的脸面重要。
“还是皇上看的深远啊。”苏谧叹服道。
“以后再有揭榜自请的医师,定要严加审查,免得再出现这样的纰漏。”齐泷像是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费心思一样。一边说着,将那本奏折扔到一边。这件事就此揭过了。
时光飞逝,在行宫地日子住了大半个月,转眼已经到了七月份,隆徽四年的七月,注定是一个大齐历史上最不平静地月份,决定着这个朝代和整个天下走向的变故,接二连三地集中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发生了。
这一天苏谧起床梳妆,刚刚将长发盘起,忽然小禄子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人还没到门口,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喊了起来:“娘娘,大事情啊!大事情啊!娘娘!”神情也不知道是喜是忧。
“怎么了?”苏谧回过头去问道。
“是宫里头刚刚传来了消息。刘才人生了!”
“什么?”苏谧吃了一惊,“不是才只有不到九个月吗?怎么就生了?”
“听说是刘才人出去透气的时候一不小心绊倒了门槛,好在身边的人回护地及时,人是没有伤着,可是已经动了胎气。回到房里不久就腹痛不止,宫人连忙传了太医,到了下午,就生下了……”
“人怎么样?有没有伤着。”苏谧连忙问道。这机关报早产,又是第一胎,母体极其危险的。
“孩子倒是还好,不过刘才人身体伤了元气,需要好生休养一阵子。”
“是个男孩还是女孩?”苏谧这才意识到最关键的问题。
“是个小皇子,母子平安。”小禄子说道:“内务府地人刚刚送来的消息,皇上高兴的不得了啊。”
“送信地人在哪里?”苏谧也欣喜起来。连忙问道。
“在凌烟阁那里,正在回皇上的话呢?赶着给主子报信,我听见了半截就跑来了。”
殿里齐泷满脸的喜色,他后宫妃嫔怀孕的次数不少,可是能够平安地生下来的就不多了,而且孩子就算降世,大多数也长不大,以前也有过产下地男孩,可是活得最长的也不足周岁就夭折了。
至今膝下空虚的他急切的盼望着子嗣的降临。
“恭喜皇上!”苏谧进了殿门就婉然扬声笑道:“如今刘妹妹可是立了大功了。”
“嗯,”齐泷点头笑道:“朕正准备拟旨将刘……刘……刘氏地位分晋一晋,她原本不是才人吗?就晋位为嫔如何呢?”
苏谧微不可觉地挑了挑眉,看来齐泷连绮烟这个名字都忘记了。
“皇上圣明,绮烟妹妹原本出身不高使得位份一直难以晋升,如今其父亲已经担任了官职,算是正经的贵家女子了,正该好好地晋一晋,而且母体尊贵,这样对小皇子也好。”
齐泷连连点头,殿开黄绫,思索着圣旨的语句。苏谧一边将毛笑蘸满浓墨,一边说道:“只是皇上,如今最重要地可不是刘妹妹的位份,如今皇子远在京城,无皇上地天威庇佑,刚刚听说刘妹妹这一次还是早产,依臣妾之见,该下令让太医院仔细看护。”
“这一点朕也是担心,定要在旨意里面写明才好。”齐泷颔首道。起起自己早先夭折的那几个孩子,他一阵担忧,宫里头的孩子大多都长不大,极其容易夭亡。
苏谧又含笑说道:“幸好现在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都留在京城,豫亲王也诚实可信。皇上不好下旨令皇后和倪贵妃合力照看刘妹妹和小皇子,虽然没有皇上的龙威庇佑,但是有两位娘娘的凤仪贵气,也必然可以驱邪辟易,保得小皇子平安成长。”
“谧儿想的确实周到。”齐泷笑道,“正好封赏的旨意还没有下,朕就再加外追加一道给凤仪宫的圣喻吧。”说首下笔如飞,将两道旨意一一写完了。
苏谧略微松了一口气,她原本以为,绮烟最早也应该到了下个月才会生产,谁知道现在就生下了小皇子,如今宫里头皇后和倪贵妃都在,局势微妙难言。只有指望着这两人互相牵制,才能够瞧保得她们母子平安了。
刚出生的小皇子所带给宫中地喜悦和祥和还没有来得及让宫人们感受多久。仅仅在十天之后,一个更加震撼性的消息传进了宫廷。
定国公王奢兵败身死。!
相比起大齐隆徽年间第一位皇子让宫同庆地诞生,这个消息不仅震惊了大齐的后宫,同时还震惊了整个大齐的朝堂和大齐的民间。
据败退回来的珍马回报,当时王奢领军攻打建邺城,连战连胜,南陈诚亲王退宁城池,依靠着城高池深抗拒齐军。两军一时之间陷入僵持。不料,潜伏在南陈军中的密探却截获了一个消息,建军邺的粮草已经消耗殆尽了。得到这样的消息。王奢信心倍增,责令士兵加紧攻势,眼看着建邺城旦夕且下,终于,在支撑了月余之后,陈军粮草耗尽。不得不败退出城,主动突围而逃。
王奢领军入了建邺城,本以来立了大功,将这座长年累月阻挡着大齐雄兵良将步伐地坚城攻破,却不知中了诚亲王早就定下来计谋。陈潜故意放出粮草殆尽的消息。迷惑齐军。却暗中将城池数处地方掏空,然后填入沙土,使得外表看起来毫无破绽。他假装败退出城。齐军全无疑惑。率军出城之后,他暗中潜伏在山地一带。等齐军入了城,趁夜间的时候,由留在城中地内应扒开城墙,一举攻入城内,里应外合,将齐军歼灭在城池里面。
那时候王奢正在城主府中开宴庆祝自己的大功,事发之后,王奢虽然反应迅速,立刻带兵突围,但是城主府位于建邺深处,路途太远,终究是没有冲到城门就战死了。
眼见主三军遇战死,其余士卒顿时大乱,再加上齐军刚刚入城,对城池内部的地势建筑本来就不了解,陈军的突袭又迅猛难当,不到一夜功夫,齐军就溃败不堪。好在原本在城墙上负责巡视守卫的副将刘启见机地快,率领着驻扎在外城地的兵马冲了出来,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结果,如今齐军尽皆退回边关。
消息传到了避暑行宫里,齐泷简直怒不可遏。
王奢这一次轻敌早冒进,中了敌人的计策,自然而然是罪无可恕,可是他已经死了,齐泷也无法追究什么了,甚至连发泄怒气的对象都找不到。
消息传到之后的整整一天,齐泷都像是被困在笼子里面的野兽一样,在凌烟阁的大殿里来回地走动,咬牙切齿地诅咒着罪无可恕的王奢,几乎恨不得他能够活着逃回来,好让他有机会亲自处置这个接二连三让他,让大齐颜面尽失地罪人。
其实这一次齐军虽然是大败,但是因为南陈的兵力不足,而且副将刘启行动机敏,使得半数地齐军都逃回了齐国境内。总的来看,比起前几次的惨败,损失也不算很大。
如今担心的就是南陈趁势北上,近年来割让给大齐的失地都是在南陈的统治之下近百年的敌地,刚刚归于大齐,原本就民尺稳,一旦让南陈出兵,必然有群起响应的现象,到时候只怕一发而不可收拾。
正是七月里炎热的天气,就算是凌烟阁之中,也全无了原本凉风习习,水波漾漾的惬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别样的沉闷。
“皇上,还是起驾回京城吧。”苏谧轻声说道。在避暑行宫的公文传送,以及办事效率都远远不及宫廷里面,平时自然无碍,但是如今出了这样的大事,容不得齐泷再逍遥下去了。
“而且,太后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已经……”苏谧看了看齐泷的脸色,刚刚送来的还有一个消息:太后听说了王奢阵亡的消息之后,当场昏迷了过去,至今还在抢救之中,生死难料。
齐泷的脸色阴晴不定,沉吟了半响,终于长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传内务府何玉旺进来,准备摆架回宫的事宜。”
两天以后,苏谧就跟着车队,匆匆离开了居住不足一个月的避暑行军。
第十章晚春难争
连接而来的消息无论是皇子的诞生还是大齐的溃败都是何基的震惊人心!想必现在宫里头已经快要翻天了,可是不知道是因为避暑行宫之中消息的滞后,还是因为水岸楼阁环境的过分清幽,无论是多大的消息都难以在苏谧的心中激起波澜,感受不到在后宫里面的那种森严诡谲,风雨欲来的气势。
短暂的生活似乎是凌烟阁一侧的水流一般的波澜不惊,任是多在的石子也难以制造出惊扰的响动。那些重可倾国的剧变都像是平静地流水一般,让人可以用一种慵懒的心态看着它们缓缓流过。
回想起这一个月的生活,苏谧忽然发觉竟然是自己入宫以来难得的悠闲和放松,也许是过分秀美的景色消磨了她的意志吧。
如今,庄严巍峨的朱红色的宫门慢慢地映入眼帘,两侧看不到头的漫长宫墙也逐渐逼近,车辇终于又驶进了深深的宫门,车轱辘滚在宫里汉白玉铺彻的地面上,发出规律而熟悉的声音来。
苏谧的心情起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