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叶[完本]作者:灯火阑珊
“如果真是这样的功劳,朕不仅要赏赐他,还要赏赐他的子女……”齐泷心中也禁不住越发忧虑起来。灭国这样的大功,向来是乱世之中的头等功劳。而且与卫、蜀之类的小国不同,南陈可是与大齐并立的大国啊,虽然如今国力江河日下,但是其国脉绵长、历史悠久尚且远胜于大齐,这样的功劳,少不了要加官晋爵、封妻萌子的……
“说起这件事来,眼下倒是有一桩赏赐,只是……”齐泷的语调有一丝的犹豫。他拿起旁边一封大红的折子说道。
“皇上可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苏谧注目那封奏折问道,看封皮就知道是由后宫妃嫔所呈上的。赏赐子女?难道是倪贵妃?
“这个是皇后前几天上的折子,希望朕下旨赐婚,将其妹王凝霜赐婚给倪廷宣。”齐泷叹息道:“,“这也是太后她临终时的遗愿。”
赐婚?!给倪廷宣。
乍听到这样的消息,苏谧的心里头一阵恍惚,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只觉得有一种又酸又涩的感觉漫上心头。
倪贵妃如今在后宫之中的位份已经是妃嫔之中最高的了,除非废掉皇后,否则是无法提升了,只能够赏赐一些金银财物而已,这些微末赏赐根本上不了台面,这样的话,只有从倪廷宣入手了。赐婚,确实是既体面,又风光的赏赐……
沉默了半响半晌,苏谧试探着问道:“皇上是什么意思呢?”
早在王奢战死的消息刚刚传回来的时候,太后病情加重,看在这样的面子上,齐泷并没有任何加罪,反而下诏抚慰,王家其余的势力表面上没有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看起来还是大齐的第一门阀贵候,但是私底下熟悉朝政的人都能够猜得到,王家风光的日子早已经是过去时了。一旦等到太后去世,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光景呢。以太后的目光深远自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临终的时候要求赐婚,也算是为王家多留一条后路。如果倪家屹立不摇,算是多了一门关系,如果倪家最终难逃功高震主的厄运,齐泷势必不会再对式微的王家动手,王家所损失的不过是一个女儿而已。
齐泷皱了皱眉头说道:“是太后她老人家临终时候的意思,朕也不能说出什么来。”
听齐泷的口气,苏谧就知道齐泷心里头是不愿意的。
对于齐泷来说,现在倪源统帅三军,兵力强盛,如果再与王家联姻,将来甚至有可能收服王家的势力,那个时候,倪家的势力就实在是过于庞大了。当年齐泷提拔倪源不仅仅是因为倪源是绝世的将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倪源的根基浅薄,可以借以对抗以王家为首的门阀势力。如今王家眼看就要不行了,大患以除,当然不希望倪家变成第二个王家了,给大齐的皇权带来新的隐患了。
倪家与王家联姻,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日常看齐泷的言谈举止,对倪家也不是没有猜忌之心,这一场赐婚无异于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势必让齐泷对倪家的顾忌又深了一层。
自己应该是乐于见到这一场婚礼的,可是苏谧心里头却一阵不舒服。“赐婚”这两个字像是一颗小小的雪粒子,冰渣子,落在心里头就是迟迟不肯化去。
齐泷没有注意苏谧的神色,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样朕真的是没有办法说不了。而且倪源马上就要立下大功,这时候的赐婚也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赏赐。”
苏谧没有说话,她朝着窗外看去,北方的冬天总是来的格外的早,秋天的脚步不知不觉中已经渡过了,记得昨天窗外的枝头还是绿意盎然,却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变得空丫丫的,显出一种凄凉的意味来。
苏谧心里头也是空荡荡的难受,不知不觉之间,又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倪廷宣因为上一次的比武一直告病在家,听说至今也没有痊愈,朕一直觉得有所亏欠,他办事也是一直不辞劳苦,严谨周密的,所以……”一边思量着赐婚的得失,齐泷沉吟了片刻道:“,“朕打算等他病愈回宫,将侍卫统领的职责交付给他。同时将这件喜事也一并定下来,也算是犒劳倪源的忠心劳苦了。”
齐泷的声音召回了苏谧的思绪,听了这一番话,苏谧不易察觉地撇了撇嘴角,恐怕让齐泷这样决定的不是因为什么歉疚亏欠吧。
倪源如今率领着大齐泰半的兵马,权倾天下,齐泷嘴上不说,可是心里必定不放心。宫中虽然有了倪贵妃在,但是女儿终究不如儿子重要,而且倪廷宣又是倪源唯一的儿子。只有牢牢地掌握在宫廷里,这样才能够让齐泷放心。门面上当然是不能这样说的,否则这样的行为岂不寒了臣子的心,必须选择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能够将人召进宫里来。
“皇上说的有道理。”苏谧勉强笑道:“,“正该这样才对。”
齐泷点头说道:“朕现在正在头疼慕轻涵呢,朕看他当大内侍卫统领以来,倒也一直是尽忠职守,没有失职之处,如果贸然降职也不合理。”
“这有何难?”苏谧笑道:“,“皇上刚刚不是说了要向北方边关增兵援助吗?慕轻涵也算是将门出身,不如就让他领了这项差使,改封他为副将,也算是让他多历练历练,以后也好提拔。镇守边关,也算立功杀敌,只怕他高兴还来不及呢,自然是皆大欢喜。”
“好主意,”。”齐泷笑道:“,“就这么办吧。”
铺开圣旨用的金色绸缎,齐泷提笔沉吟了片刻,就将几道圣旨写完了。
苏谧淡然一笑,慕轻涵原本就志在征战沙场,破敌立功,此番也算是如了他的心愿了。
正文 第十四章 御驾亲征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8…25 3:28:09 本章字数:4833
十一月,终于传来了诚亲王病逝的消息,天下震动。
大齐的细作不断在陈京之中散布诚亲王有帝王之相的传言,并言之凿凿地说陈潜出征时候,天现异诏,火日当空,是南陈出现明主的预兆。此番的连接大胜,正是应和了这一预言。引得南陈朝中谣言纷纷,人心浮动。
朝中主和一派连接上奏,终于鼓动陈帝再一次发了诏书,责令诚亲王居功自傲,任用私人等诸多罪名,令他回京叙职听命,将阵前的军事尽皆交付陈帝派去的亲信接任。
据说听完了诏书,钦差还没有来得及催促陈潜启程上路,陈潜就急怒攻心,当场吐血昏迷了。
失去了主心骨,陈军营中立时大乱。
倪源接到秘报之后趁机挥兵南下,大败陈军于锦城,灭敌五万余人,取得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也成功地封住了大齐朝中纷纷扰扰的议论弹劾之声。
诚亲王勉强清醒之后,听到的却是这样摧心拆骨的消息,一时之间哪里还能够恢复地过来,被亲信护着,连接败退回建邺城,倪源步步紧逼,一路上兵马劳顿,不堪折磨,可怜一代天骄名将在退回建邺不到三天就病逝了。他这一撒手西归,将满地的乱摊子都丢了下来。
倪源率军连续攻陷十余座城池,在短短不足月余的时间之内,就将原本失陷的地方尽数收了回来,随即兵临建邺城下,日夜猛攻,旦夕且下。
“倪源果然赢到最后了。”齐泷将手中的捷报搁下,淡淡地说道,脸上的神色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喜是忧。
距离倪源的第一道捷报送来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面,连续的捷报频传,齐泷狂喜的心情已经逐渐平静下来了。现在主宰他的心情的不再是喜悦,而是不安,尤其是想到前些日子他下了旨意宣召伤势痊愈的倪廷宣入宫授官,可是却被拒绝了。
因为前不久,倪廷宣的母亲病逝了。倪廷宣的生母出身卑微,一个不入族谱的侍妾而已,所以去世之事也并未张扬,此番齐泷派人宣召不入,苏谧才知道了这个消息。
据说是在侍卫比武之后不久,倪源还没有动身出征的时候。
大齐以孝道治天下,去世的虽然是一个无名分的侍妾,可是却是倪廷宣的生母,有了这样的理由,就算是齐泷也不能将倪廷宣召入宫廷了,就连赐婚的旨意也不得不拖延了下来。
那个人心里头应该很难过吧。隐约地苏谧还记得在那个悬崖的底部,倪廷宣曾经用那样温暖而欣慰的声音向她讲述过他的母亲,她可以听得出来,他有多么的敬爱自己的母亲,可是现在……
他与慕轻涵原本是至交好友,如今也变成这样。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他都如此的失败,他现在心里头应该有多么难过,苏谧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过分的狠毒。
摇了摇头,将这样幼稚的想法甩出脑海,谁让他姓什么不好,偏偏姓倪呢,他是活该的。苏谧竭力安慰着自己。
回了宫廷,觅青上前帮助她卸下钗环。,
“今天宫里头有什么事情吗?”苏谧随口问着。
觅青迟疑了片刻说道:“今个儿刘嫔娘娘身边的侍女过来了,说想要请娘娘过去一叙。”
“嗯?有没有说是什么事情?”苏谧问道。
“听说是……”觅青迟疑了一下说道:“,“听说是刘嫔娘娘想要搬出西福宫去,要和娘娘您商量一下,请娘娘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什么?!”苏谧的手一顿,“她要搬出西福宫?搬到哪里去?”
“听说是要搬到聚荷宫……不……集玉宫去。”觅青又压低了声音,说道:“,“刘嫔娘娘还说是因为在西福宫之中太过于不安心,还是集玉宫好,距离皇上也近……”
“糊涂!”苏谧将手中的玉梳子狠狠地一磕,碧玉齿断裂了几根,发出清脆的响声。绮烟在打什么主意她清楚地很绮烟在打什么主意她清楚得很,一方面是想要违约难免做贼心虚,一方面是因为她身体近来已经有了起色,却迟迟不见齐泷召见临幸,心中空自着急。
可是这样不是明摆着向倪贵妃挑衅吗?就算是她不想把孩子交出来,眼下孩子还太小,用这样的借口还是可以拖延上一年半载的,倪贵妃也不至于这样的心急,一年半载之后说不定后宫就要有新的变化了。
此时她如此急不可耐地要搬离西福宫,倪晔琳会怎么想?依她的精明,怎么会不起疑心?!
苏谧站起身来,说道:“不行,我这就得过去一趟,让她赶紧打消了这样的主意。”
“这个……”觅青犹豫地说道:“,“奴婢听宫人说,好像刘嫔已经将折子递上去了。说集玉宫原本就是她居住的旧地,又是冬暖夏凉,最适宜于小皇子的居住,请求皇上垂怜体恤。还请娘娘在皇上面前为她美言几句……”
苏谧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静默地看着眼前铜镜里面恍惚纤细的侧影。然后她猛地将手中的梳子远远地扔了出去,碧玉粉碎的声音清脆而尖锐,她低下头无限疲倦地趴在梳妆台上,乌黑的长发蔓延而下,像是化不开的结。
这个宫廷,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让她疲惫不堪……
对于刘绮烟要求搬离西福宫的折子,齐泷连想都没想就朱笔一挥,爽快答应了,眼下战事正紧张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功夫去理会这种一个宫妃搬家的微末小事。
当苏谧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批复的折子已经递到了西福宫之中。
对此,苏谧连说一句话的机会都失去了。
从十一月开始,倪源就督促士兵加紧攻势,日以继夜,如火如荼。
十二月上旬的时候,失去了主帅的建邺就已经危在旦夕,建邺是南陈的门户大城,边陲重镇,距离南陈的国都不过三五日的马程,而且都是平原乡村,无险可守,一旦攻破建邺,大军随时可以南下,一马平川,
对于诚亲王的死,陈帝悔恨交加,连连在朝中下旨自责追悔,又将当初带头上奏要求严惩诚亲王的大臣狠狠查办了几个,可惜人却死不能复生了。
听闻建邺危机的消息,陈帝紧急派遣援军奔赴前线支援,却被倪源的伏兵逮了个正着,尽数歼灭在建邺城外。据说陈帝闻讯,当场晕了过去。经过御医连夜救治才勉强清醒,却已经难以理事了,朝中只好暂且由太子摄政。
一旦建邺被攻陷,南陈的都城就全无遮掩,完全暴露在齐军的势力之下。齐国数次攻打南陈,都没有一次像这样的接近过成功。
齐泷这几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