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叶[完本]作者:灯火阑珊
这是苏谧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在这样残酷的战场上,人命变成了抽象的数字一样的符号,双方的人马都在不停地倒下,刀箭像是镰刀收割麦苗一样收割着人类的生命,震天的喊杀声,士兵濒死的惨叫声,战马悲哀的嘶鸣声,金铁交击声……
满眼都是飞溅的鲜血和折断的肢体,血流遍地,杀声震天!
上一秒钟还活着的人眨眼之间就会变成一具尸体,而结束他生命的人说不定下一瞬间就会倒在他的尸体上,变成相同的尸体。
攻城的战争一直持续到了开春四月份,这已经是倪家军队第四次攻城了。虽然大多数的兵力被抽调去了中原的战场,留在息京的兵力依然不容小觑。一次次狠辣的攻击下来,这座阻挡着他们道路的城池依然屹立不摇,只是城墙上原本土红的色彩变成了刺眼地暗红色,土墙是格外能够吸水的材质,这样深的暗红,不知道要多少次的雨水才会洗刷掉。
苏谧明白。这一场战争的目的不是攻陷息京,灭掉辽国,而是将息危机的消息传出来,让齐国京城里面的辽军知道就好。
目前倪廷宣手中的兵力也根本不能够支撑起一场灭国的战争,尤其辽国又是这样的大国。
如果他们真地把辽人的政权彻底来了,反而成全了南面耶律信的称帝欲望。
而且目前辽国的几大部族虎视眈眈,一旦攻陷了息京,倪家的人入主其中,他们作为灭亡了辽国的敌人,反而会成为各个部族的目标。毕竟,只要将他们吃下,就有了堂堂正正地登上辽国下一任的皇位的资格。这样的重利引诱之下,平时什么样深重的恩情都不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留着如今辽国皇族的势力,经过这样的一次失败,辽人契丹部族的势力必然大减,此消彼涨之下,原本就不稳定地各个部族必然更加蠢蠢欲动。
只有让他们内耗,才是解决北部危机的最好手段。
最初紧张的攻城战告一段落之后。远征军开始采取间歇的攻城配合着围城的战术,同时派人联络安抚周围的各部落。
息京虽然城墙坚固,防务充实,但是其中地粮草并不充足,尤其是北方草原这几年来连接天灾,今年开春时候的那场暴风雪持续了近一个月,不仅大大延后了远征军的行军速度,也使得无数的牛羊牲畜被冻死在草原上。再加上隆徽四年时候的那场天灾,根据预测,今年必定要有饥荒发生,这也是当时辽人会那样热切地答应倪源的条件南下地重要原因。根据倪廷宣他们估计,息京城中的粮草牲畜顶多只能够维持半年左右。
这样围城的手段虽然收效不是最快的,却是损失最少地。
围而不攻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六月份,后方竟然还是不见辽军地动静。围城的诸将都开始着急。
息京被围困的消息,现在早就应该传递到京城里面了。可是耶律信所带的部属却没有丝毫的反应,就算是耶律信为了稳定军心,封锁了消息,那么在慕轻涵退出之后,从息京抽调的进入居禹关的辽军总应该得到消息了吧。
为了对付回援的辽军。倪廷宣他们专门在路上设下了埋伏,至今竟然连一个辽军都没有见到。难道他们连自己的京城都不管了?
但是到了六月末尾。
驻扎在居禹关之中的辽军终于动了,却不是北上救援他们的京城。而是南下与耶律信的部属会师。
听到这样的消息,倪廷宣忍不住变了脸色。
看来耶律信是准备孤注一掷了。他想必明白。自己如果北上救援息京的话,回家的道路绝对不会如同他们南下的时候那样方便,到时候,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就算是他能够平安回到息京,也要实力大损,而身后的其他部落都在虎视眈眈。
所以对于京城里的辽军,最明智的选择,其实就是停下兵马,与倪家谈判,答应退出京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自身的实力,又可以平安地解除息京的围城。
但是耶律信竟然放弃了这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而选择了最疯狂的一条路!
他们都小看地了耶律信的野心和贪婪。
也许他明白此时重新与倪源谈判,形势早已经逆转,势必得不到太好的条件,不过是一些金珠财货而已,也许是因为他认为要把齐京这样繁华富丽远远胜过他们息京的大城主动放弃,换取一些金银财宝,怎么看都不是划算的生意,促使他们犹豫不决而最终选择南下决战的原因很多,其实最本质的还是因为京城里富贵安乐的日子享受地太久了,让他的贪婪和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才会选择这样的孤注一掷。
倪源率领的兵马,不仅是大齐最强悍的兵力,而且大齐的皇帝齐泷也在其中,一旦能够将倪源所属的军队解决,大齐没有了龙头,就近乎亡了国,各地势力割据,到时候群雄并起,诸国纷争,还有谁能够与他们辽军相抗衡,如果事情顺利,再一次入主中原也不是梦想。相比之下,息京的得失也不再那样重要了,而息京之中的皇帝和契丹贵族也不是那样重要了。与繁华的大齐京城相比,息京不过是个寻常的土城而已。
倪源与辽军在南方即将决战了。
这个消息使得倪廷宣不得不重新选择紧迫的攻城。
八月初,传来前方战线的消息。耶律信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南下希望能够一举消灭倪源的这个心腹大患。却反而中了倪源的埋伏,十五万大军差一点全军覆没,全凭着耶律信天生神勇,于重重埋伏之中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冲了出去,十五万大军,只余下五万余人败退而回。天下震惊。
但是倪源这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也只是惨胜而已,随行的军队伤亡几乎不逊于辽军,不仅损兵折将,势力大减,而且连倪源本人都受了伤。伤势究竟如何前来传递消息的士兵也说不清楚,虽然送来的信笺上说是轻伤,但是倪廷宣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开始督促士兵,加紧攻势。
从墉州运送来的投石机等攻城工具也相继抵达,兵员补充完毕,战事进行到九月,在各种攻城工具日以继夜的打击之下,辽人的城墙终于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而城中的粮草据密报传来,也已经消耗殆尽,士卒疲惫不堪。
被长期围困在京城之中的达官贵人们终于忍受不住这无休无止的围城的痛苦,开始选择突围。
战势终于起了变化。
倪廷宣原本就逐渐一面的攻势和围兵减弱,正好借此时机,将外围的兵力分出一个缺口,放辽人突围而出。
天统二年九月二十一日,这一座让倪家的将士留了无数血的城池终于被攻陷。
但是,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甚至远征军还没有来得及踏进入息京的时候,传来一个让他们震惊失措的消息,让万众欢欣的胜利在望黯然失色。
大齐的京城被收复了!
“你说什么?京城是被谁收复的?”倪廷宣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失了音调。
旁边的苏谧也忍不住震惊失色,是谁?能够趁此时机!
前来禀报的小校沙哑着嗓子,说出了建立这项无上功业的人,“是原本镇守居禹关之中的北部兵马。”
是慕轻涵的队伍!
“他怎么可能进得了京城呢?京城里面还有耶律信的十万大军。”倪廷宣忍不住问道。
对于收复京城这样极富诱惑力的大功,倪家也在时刻关注着,就算是倪源率军盘踞南陈,而倪廷宣又远征北辽,对于京城的动静也一直没有放松,早已经整备好充足的兵力在墉州的边境上枕戈待旦,一旦京城之中的辽人出现空隙,他们会立刻挥师西进,攻陷京城。
虽然经过与倪源的那一场决战之后,辽军实力大受损失,却依然有近十万大军驻扎其中,而且京城城墙高深,粮草充足,守备严整,远不是息京这样的城池所能够比得了的。
所以各方的势力一直都寻不到机会。
“听说是京城中有人暗中……”小校的嗓子因为干涩而咳嗽了几声。
“你将经过详细地说来,不用着急。”苏谧说道。一边将桌上的水杯交到他的手上。
那个小校感激地接过水杯,看了倪廷宣的脸色一眼,才敢喝下,润了润口,开始讲述京城收复的经过。
自从倪源大败辽军之后,耶律信带着残部败退回京城,就开始闭城不出,希望依靠城池的稳固来与齐军对抗,静待转机。
而倪源的部队损失过大,也只好暂且退守东部禹州一带,休息整顿,准备再一次的战事。
就是趁了这样的时机,一直盘踞在莱州近乎隐居避世一样的慕轻涵的人马却开始出动,陈兵城下。
当时的倪源得到了慕轻涵出动的消息,听闻之后不过是冷哼一声,慕轻涵此举明显是想要捡便宜,但却下手太早了。
京城是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的肥美膏腴,但是有耶律信这只老虎盘踞,任何势力都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现在这只老虎已经受了伤,但受伤的老虎只会更加疯狂。
凭借慕轻涵手中的这些兵马,根本不可能攻陷京城。
而辽军明显也是这样认为的。齐京城池之坚固,天下无双,连倪源都不敢贸然攻城,损耗兵力,而是选择将辽军引出城外决战,何况慕轻涵呢。
不料,慕轻涵的人竟然早就在京城之中埋下了暗线。
就是那个号称京城首富的刘泉,原本在辽军入城之后,他率领京城的商家,向耶律信表示效忠,之后又多次进献各种珠宝美女,并且主动为辽人筹备粮草器材,向辽人告密反抗势力,诸多忠心耿耿的行为,终于换来了辽人的信任,听说耶律信还封了他一个官职呢,使得他有机会接近城门,之后他一直暗中收买联络在城门处劳作的苦役们。
九月十二日的时候,不堪忍受辽人折磨的那些苦役发动变乱,原本这样的小混乱在辽人入主京城之初时常可见,但是一次次被血腥地镇压下去之后,那些苦役好像已经逐渐习惯了辽人的压迫,不敢再轻易地去捋老虎的须子,没想到却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
一直躲避在深宫之中的耶律信勃然大怒,叫嚣着要亲自前去将这些不识好歹的奴才全部杀个精光,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出发,却被慕轻涵部属之中同时派出的高手逮住机会,刺杀成功。
据说,那是一场惊天动地的交手,最终耶律信与刺客同归于尽。
辽人军中大乱。刘泉暗中打开城门,将城外的兵马放入,内外夹击之下,辽军群龙无首,抵挡不住,再加上自从他们得知了自己故乡京城被围困的消息之后,早就已经归心似箭,于是辽人并没有激烈地反抗,最终选择了突围出京,弃守了这座被他们占据近两年之久的城池。
慕轻涵终于一举收复了京师……
倪廷宣听得心中暗惊,其实倪家也在京城里面早早地埋伏了诸多暗线,准备在收复京城的时候作为内应,但是在辽人与他们墉州翻脸的时候,全城进行了反复的搜捕,竟然将他们埋伏的线人,诸如高升诺都尽皆杀了个精光,倪家在京城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暗处势力几乎被一扫而空,才害得倪源不得不选择将耶律信引诱出城决战。他一直无法了解辽人究竟是从哪里寻来了这样精确的情报。
如今慕轻涵竟然使用了同样的手段。
刺客!同归于尽!
此时,苏谧的耳朵里面只剩下了这句话。
小校接下来的讲述,她完全没有听清楚,她的心中猛地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莫名其妙的寒意开始从她的胸口如杂草般蔓延,她感到自己的心脏开始扑通扑通地乱跳,耳边尽是雷鸣一般的响声。明明是盛夏的时节,却全身如坠入冰窖一般寒冷。
她正在陷入一种未知的恐惧当中,想要开口询问什么,可是只觉得嘴角干涩得无论怎样都不听使唤,无法张开,好像稍微一用力就会因为过度的恐惧而裂开来。
“那个刺杀耶律信的人是谁?”倪廷宣已经忍不住询问起细节。竟然有这样的高手。
苏谧的脸色刷地白了,握住扶手的掌心沁出丝丝的冷汗。
在她还没有想好应该如何去承受的时候,昭示着无限残酷的名字已经从那个小校的口中脱口而出:“听说是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