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乱晋 作者:卓心(起点vip2012.12.14完结,帝王)
,先是一惊,然后听了他的话,才轻吁一气,有些无措的回道。
“那就好,若是有恙,便说一声。”刘曜听了司马蘅的话,虽觉得有异,但也没有追问。
“刘公子,你可叫我阿蘅,我家人都是这样叫我。司马姑娘司马姑娘的,总是显得见外。”司马蘅见刘曜回过了头去,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的便冒出这样一句话。
那刘曜听了,停下脚步回过头,显然有些意外,但很快便弯起嘴角回道:“也好。”
短短两字,并没有拒绝,司马蘅便也笑了起来。
两人继续走起路来,却是一时无话,那三五人小,步子却快,这时在前面一转弯后,却是不见了人影。山里除了偶尔有一两声不知名的鸟叫声后,便剩下两人的脚步声,一时也显得静寂了不少。
“阿蘅。”
“啊?”
“呵,先叫一声,熟悉下,等会再人前叫起来也就顺畅些。”刘曜略含笑意说道:“我字乃永明,阿蘅也可以换个称呼。”
司马蘅听了不知为何,又有些羞赧:“永明,君?”
刘曜回过头朝司马蘅一笑:“然也。”
看着刘曜的笑容,司马蘅却是垂下了头,她只觉得的全身发热,呼吸更是急促,是走路走得久了的原因?还是别的?司马蘅不敢深想,只是觉得今日里的羞涩要比往日的都多。
“阿蘅,你看。”刘曜像是没有发现司马蘅的异样,穿过一个林子后,便指着山下对司马蘅道:“你看那,可美乎?”
司马蘅走到刘曜身侧,那被山风吹起来的白色衣裾轻抚在司马蘅的衣裳下,司马蘅只觉得四周都安静了下来,不由自主的便顺着那修长白净的手指指的方向看去。
映入眼帘的便是山下那宽大的平地,平地四周是一排排的农田。这是个收获的季节,那田里垂下的粮食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是一大片的金子,亮得晃眼。而那些用土搭成,用草木作顶的屋子便散落在农田边沿。还有一条仿如白玉彩带的河流,绕村而过,河水上面还静静的泛着几条木舟。
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平静,又是那么的令人心旷神怡。
司马蘅看得有些发呆,嘴里喃喃道:“金子。。”
“是麸麦。”刘曜显得也得是高兴:“这里的农户们种得麸麦可是我见过的最好的。”
司马蘅听了有些奇怪:“这是为何?”
“或许是土地更适合麸麦生长矣。”刘曜的笑意一直不减:“我们下去吧,就快到矣。”
司马蘅看到这山下的村庄有些意外,她本以为刘曜拜访之人是独居,哪知却还是有些许多人住之地。
“此村名为何?”司马蘅跟在刘曜身后问道。
“叫渔父村。”
下坡之路走起来总比上坡之路要快些,虽看着有些远,但不多时,便来到了村口。村里人知道了刘曜的到来,村口已经有几个穿着布衣,梳着总角的小孩迎在了那里,看到刘曜便欢笑着冲了上来,永明阿兄,永明阿兄的叫着。
那些孩子的手可能经常在地里玩耍,都有些脏。但显然他们小,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上前便抓着刘曜的衣裾,表达着他们的欢喜之情。
能四处游历,能有仆人随从,甚至还能有一架不错的牛车,虽说东西不多,但还是能看出刘曜出身应也是大家士族。这样的人家,自是尊卑贵贱分得清楚,所以这会,见刘曜对这些最是低贱的农户能这样亲近,不由得便就看向刘曜脸上。却只能看到他低垂的侧脸,可就算这样,也还能看到他那嘴角的笑意是直达眼底的,他是真心喜欢这些孩子,虽然他们把他洗得干净的白袍弄得脏了。而这会,司马蘅也明白了早前在镇上,刘曜让三五多买的甜糖是拿来送谁的了。
陆续的有更多的村民走了出来,他们都热情的跟刘曜打着招呼。从他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刘曜似乎有相当长一段日子没有来了,所以他的再次到来,更让人欢喜异常。
第三十章 渔父村2
更新时间2012…7…25 22:10:02 字数:2452
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刘曜的身上,司马蘅一时之间倒是没有人注意到她。等大伙与刘曜寒暄的差不多了,这才有一妇人上前拉住了司马蘅的手,双眼笑眯眯的:“姝女,可是与刘公子一块来的?”
司马蘅对这样的热情一时有些适应不过来,听了妇人的问话,呆愣了下才慢慢的点了下头:“然也。”
那妇人听了便笑得更是欢了,眯着双眼打量了司马蘅全身上下几眼,然后才笑呵呵的又开了口:“公子久不来,一来便带来一位如此美丽的姑娘,倒是罕见。”
看着妇人那意味不明的目光,司马蘅有些嚅嚅的不知如何开口。
妇人倒也不怪,只当司马蘅害羞,用她那粗糙的手心又是善意的拍了拍司马蘅的手背:“一路走来,定是辛苦,姝女不防到我家喝口水歇息会?”
司马蘅听了,不敢自作主张,只是把目光朝那围住的刘曜身上看去,那妇人见了,便又是一阵笑:“姝女放心,公子一时是走不开的,你尽管到我家去,到时自会告知公子。”
听了妇人那意有所指的话,在看着妇人一脸什么都明白的样子,司马蘅醒悟过来,妇人是误会了她与刘曜的关系,她虽有些脸红,但也没有多作解释,的确她也有些累了,便回道:“如此,打扰大娘了。”
妇人家是几间草屋连在一起的,屋前还有菜地,地旁边还养有一些家畜。而那些家畜旁边正有一位布衣少女在给它们喂食。听到动静,她便转过身来,只见她脸色被晒得有些黑,但更衬得双眼发亮,她年纪约摸跟司马蘅不相上下,见到妇人进来,便扬声叫了一声:“阿母。”
那妇人应了声,然后拉过司马蘅,笑着对少女道:“甘棠,有贵客到矣。”
那名唤甘棠的少女听了,便把目光放在司马蘅的身上,然后便是一阵欣喜,从那地边跳了过来,问道:“啊,姝女是何从而来的?”
妇人答道:“与刘公子一块来的。”
听到刘公子三字,甘棠的眼睛更是发亮:“当真?刘公子来了?”
妇人答道:“可不是,不然姝女怎么会来,是刘公子带来的。”
甘棠却是没有理会妇人的话,急忙把手中的物什往旁边土墩一放,边往栅门外跑去边道:“我去去就来。”
看着她风风火火的样子,妇人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司马蘅笑了笑:“让姝女见笑了,这孩子便是如此鲁莽,没有一点女子家的风范。哪像姝女般,举止文雅。”
司马蘅哪有见怪之理,听了妇人的话,便忙回道:“甘棠活泼开朗,讨人喜欢,却也是不错的。”
妇人听了别人对自家女儿的称赞,哪有不喜之理?便拉着司马蘅更显亲热了:“不管那竖子,我们进去吧。”
司马蘅刚随妇人进屋不久,便听到屋外传来动静,那甘棠却是去而复返,双颊不知是否因跑得快,而显得有些通红。她进了屋里,说话却是没有方才的通顺,反而显得有些扭捏:“阿母,刘公子,他他,往我们这边来了。”
“是刘公子来了。”妇人惊呼一声,忙迎了出去。
司马蘅也跟在了她的身后,出门一看,就见刘曜在一个壮年的陪同下进来了院子,见到妇人,便叫了一声:“甘母。”
妇人忙应了,然后问道:“公子可是来找姝女的?”
刘曜点点头,然后看向妇人身后的司马蘅:“这里是甘母家,她为人和善亲切,阿蘅自是可以留在这里略作歇息,等晚时,再带你去山谷道人处。”
看着刘曜温和的目光,听着他关切的话语,司马蘅只觉得心中涌出的柔意让她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有轻轻的颔首。
看了司马蘅的动作,刘曜像是放了心,便又对妇人道:“如此,烦甘母多加留心了。”
甘母又是笑得意味不明:“不烦不烦,公子自是先去。”
这时,司马蘅只觉得身上她有些不舒服,转头看去,就看到那刘曜身边的壮年,正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目光中有着迷惑,似对她的出现很是意外。司马蘅见了,便也没有反感他那大胆的目光,只是朝他善意一笑。那壮年碰到司马蘅的笑容,却是全身一僵,然后竟不敢再看司马蘅,头颅有些不好意的垂了下去。
司马蘅收回目光,一转眼就看到不知几时站在了自己身侧的甘棠。她的目光却是没有了早前对她时的那种欢喜,反而更多的是不解,似又有些恼怒。
刘曜这会要去哪里,司马蘅是不知道的,只见他与甘母说完话后,便与那壮年出了院子,往外面走了去,很快便不见了身影。
“公子每次来,都要先与村里的男子过了一两招,才会去涪翁处的。”见司马蘅有些迟疑,甘母便笑呵呵的解释道。
“涪翁?”司马蘅反问道,这个名字她是陌生的。
“然也,涪翁乃是方才公子所说的山谷道人。”妇人见司马蘅有些不惑,便一拍手醒悟过来。
“那过招又是怎么一回事?”司马蘅再次问道。
“公子身手了得,村里的壮年只要见他来,都要在村口空地上与他较量一翻后,才肯作罢。”妇人开始收拾院子,手脚忙动之时边说道。
“身手了得?”司马蘅又一次疑惑了。
“然也。”说完,妇人倒是有些奇怪了:“姝女难道不知公子身手厉害?他的功夫可一点也不比村里壮年差,虽说不常进山,但跟随壮年打猎时,身手更是敏捷,里长家里那块上好的虎皮,就还是公子动手打的呢。村里人对他都佩服的很,固,公子每次来,壮年定是要他较量,让他指点一二的,也盼能独自打一头虎呢。”
一路走来,司马蘅只见刘曜温和有礼,常伴他身侧的也是只有卷轴。她只是以为他是位见识博广的文士,却是从没有想过他功夫了得,能一手打死老虎。这会听了,再想想,在这样的乱世,若身手不是了得,那又如何敢在只有一个仆人的陪同下就四处游历?
想清楚这层,司马蘅只觉得自己却是还不够有阅历,过于愚笨了些。
“你是公子何人?”就当司马蘅垂首深思时,那甘棠走近了她的身侧,语气有些不善的问道。
司马蘅有些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不明她态度的转变。又这会听了她的问话,想着与刘曜的关系,却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便一时沉默了下来。
见司马蘅不答,甘棠有些发急的跺了跺脚:“你倒是说呀。”又道:“一个女子这么大胆的跟着男子出门,你该不会是公子的妇君?”
司马蘅一愣,妇君?是以为她是刘曜的妾?是妾,怎么会这样以为?司马蘅有些恼怒的看了一眼甘棠,但只见后者本来发亮的双眼这时却有些发红。
甘母这时过来对甘棠喝道:“怎么能如此无礼?一看姝女便知是贵人,怎么能说姝女是妇君,如此不懂礼数。”
甘棠却是不怕,回嘴道:“不是如此,那一个女子怎么能如此大胆与男子出行?”
“永明君乃是我的恩人,他救了我一命。”司马蘅这时开了口,然后把刘曜救他事说了出来,她觉得让她们误会,不如把事实讲了出来。
第三十一章 病发
更新时间2012…7…26 21:41:21 字数:2664
司马蘅的经历如同清水般平淡无奇,在这乱世里,家破人亡,被逼无奈四处奔走之事时有发生。只是她这样离家出走,在甘母她们看来还是有违礼数的,是太过胆大的。
但这会听了司马蘅的话,倒没有多加说什么,只是有些怜悯的看着她。
甘母拉着司马蘅的手,和气的道:“姝女一路真是辛苦了,不过如今遇到了公子,他定会帮你的。他是个好人,在这村里,几乎每人都受过他的恩惠。”
司马蘅倒不觉得自己可怜,听了甘母的话后便笑道:“孤苦无依时,是永明君相助才让我活了下来,他的确是个君子。”
甘棠的情绪也柔和了下来:“那,你是不是到了渭城就会离开?”
司马蘅点头:“我的亲人在南方,我定是要去那里找到他们的。”
甘棠听了,态度更是好了,也拉过司马蘅的手:“那如此,你就在我家好好歇息会,等公子拜访了涪翁后,你再一块离开。方才是我不好,姝女莫要见怪。”
司马蘅虽对甘棠捉摸不定的态度有些疑惑,但这时见她如此和气,倒也不好多加怪罪:“如此,叨唠了。”
夜色渐渐暗了下来,刘曜却一直没有回来,司马蘅几次往门口张望,都不见人影。甘母见了便笑道:“姝女莫急,怕是村里人缠得紧,等晚些时定会回来的。只是天色已晚,涪翁居所又在更远的山里,怕是等公子回来,今日里也是进不了山的。今晚定是要在这里歇下来了的。”接着又对甘棠道:“你去把你屋子收拾下,晚时让姝女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