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唐门 作者:君谷(晋江2014-04-26完结)
只见唐成玉威严的扫视了全场一遍,甚至没发一言,众人皆噤若寒蝉,全部突发性眼盲。
我大概是有史以来最风光的唐门弃徒了,唐门数得上的大佬们竟然集体欢送我啊!
我一手拖着箱子,一手被唐成玉拉着。手里被不着痕迹的塞进了一团东西,我心知这多半是什么不得了的而且不能被众人知晓的东西,于是死死的将之攥在手心。
唐门专机直接把我送到那个海滨城市。我原本以为下了飞机就自生自灭了,没想到还有专车把我送到这个城市的城郊结合部。
好吧好吧,城郊就城郊。虽然没了大城市的喧嚣繁华,但也不会干什么事都要出示身份证,我这个连身份档案都全部销毁了的人哪里拿得出身份证哦!农村就更不用说了,各家各户知根知底,来个陌生人必定盘查再三非得打破砂锅问出祖宗八代不可。
这里对我而言仿佛是最好的流放地了。
拎着行李下了车,司机给了我一串钥匙,没说什么就开走了。我按着钥匙串上的地址牌找过去,在一处僻静的小巷尽头找到了一间平房。拿钥匙一试,门开了。我还假吧意思的在门口小声问:“有人在吗?”空旷的屋子虽说不至于有回声,但显然,也没人回答。
我进去巡视了一圈,感觉还算不错。大约6、70坪的样子,厨房卫生间啥的都齐全,水电气全通,有简单的家具如衣柜啊床啊什么的,都还很新,有冰箱电视洗衣机没电脑。对于一个流放者来说,这会不会太奢侈了?
但当我打开行李箱后,我就觉得我真是太没有见识了。
那大行李箱里只有一些些衣物必需品,其余绝大部分空间一半是书,另一半是——钱!是的,新崭崭的百元红票子,一沓一沓整齐捆扎码放。
我楞了半晌没回过神来。活了这么久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现金啊有木有!
我机械的走过去把大门反锁,然后亟不可待的冲到箱子旁,拿出一堆钱来抱在怀了瓜笑大笑疯狂的笑。
唐门弃徒还有这待遇?!
待到狂喜劲儿稍稍过去些了,我点了点,一沓1万,这里有60沓,也就是说有60万现金!这他娘的我得挣多少年才能攒这么多钱哦!一下子就给我,这是给我的吧?天啊!我都不晓得该咋花了!
这肯定是唐成玉私自给我的!我断定。
想到唐成玉,我这才想起来她塞进我手里的那团东西。扣扣索索的从贴身衣袋里逃出来,展开一看,竟是一件毛绒背心,它竟能团成那么小小的一团?!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轻柔的质地,手抚上去几乎都没有什么感觉了。这是用什么制成的?脑中灵光一闪,难不成是……藏羚羊的毛?这样一件背心,得薅多少羊毛才能织成啊?
最上面的一本书里夹着一张纸条,不是我一来就看书这么勤学好读,而是那纸条露的也太明显了点。抽出来一看,只有7个字:“看完收好贴身穿”。应该就是指这些东西的吧?是让我把这些书都看完把钱都收好把背心贴身穿?
好吧!既然是唐成玉祖祖的指示,那我就照做吧!那么多钱啊!是得收好。现在的我又不能往银行存的事,不收好掉了的话我可没处哭去。
高高兴兴的收拾了房间,把钱分开藏到床下衣柜电视机背后等地方后,洗了个澡,把那个柔软得不像话的背心穿上,非常的贴身,而且一点也不紧绷,几乎就像是自己的皮肤一样,没有丁点负担感。
我揣上些钱,出门溜达去也。
海滨城市,跟我长期生活的川内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表现在气候上。空气很干燥,一起风就能把头发吹得跟梅超风一样。哪像蓉城那温温柔柔的小风,湿湿润润的空气让你不用在脸上涂抹这样水那样霜也一样很滋润。
我觉得当务之急先找到菜市场,然后是超市。买齐吃的用的,我就可以在屋子里闭关隐居了。
不知道是不是工作日上班时间的缘故,街上的人很少。我一边走一边很用心很用心的记路,而且不敢走的太远,免得迷路。所幸出了这条小巷右转一条路下去不远,就有一个小超市,而且我问了超市店员,旁边就有卖菜的,只不过现在不到时间所以没人,6点左右的早市和下午5点以后的晚市人就比较多了。
买了些生活必需品,然后又跟店员套近乎聊天,了解了一些风土人情,知道了这里因为离那个著名的海滨城市近,来来去去的流动人员也很多。一般都是先在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这里安顿,等挣到钱了就搬到城里去。人往高处走嘛!
难怪,我说的普通话跟当地人带有浓重口音的话语有很大不同,但那店员对我这个外来人员却没有丝毫奇怪。
我小心翼翼的避免谈话中可能涉及到唐门的一切,所以基本都是我用简短几个字询问,然后倾听那话痨店员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她多半也是无聊的紧了,逮到一个能聊天的主就一股脑的倾吐。
就这样聊到晚市开始,买了菜回去,这算是正式开始我的流放生活了。
一个人就是简单,随便弄点填饱肚子作数。吃晚饭,天还大亮着。于是我照着那热心店员的指引走过两条街,再转一个弯,真的就看见了海!
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雀跃着奔了过去。看着近,其实还有挺长一段距离,我跑得气喘吁吁,总算是到了海边。
这个时间,人家不是在家做饭就是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所以这里根本没啥人。我一个人疯子似的又跑又跳,冲着无垠却并不蔚蓝的大海啊啊大喊。把自己折腾的累了,一屁股坐在沙滩上,也不管脏不脏了。由于这里不是景区,也没什么人打扫,环境并不太好,沙滩上甚至有不少那种石油泄漏了似的黑乎乎脏脏的东西。
吹着海风,望着大海,之前的经历就像是随机播放的电影似的,一幕一幕在眼前上演,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鼻子酸酸的,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
终究,我还是个被流放之人啊!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拖着脚步慢慢晃回家。“家”?是的,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那房子就是我的家了。
洗漱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起来开了电视,也就几个频道,换来换去找不到能静下心来看的节目。于是再次倒回床上酝酿睡意,可脑子里满是唐门的种种。
也不知道挣扎了多久,似乎都听到了鸡叫声,我总算困极倦极昏昏睡去。梦里也尽是唐门的人啊事啊。
突然,尖锐的疼痛把我叫醒。
我从来没遭遇过这种痛。找不出具体哪里疼,全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四肢百骸甚至头发尖,无处不疼,针扎火燎鞭笞杖鞑拧掐抠绞割……各种痛楚一拥而上,让我都懵了,痛得我蜷缩成一团也不是满床打滚也不是,痛得很了,我还不停的干呕……
网上有美女发帖形容过姨妈痛,跟我这痛比起来简直连小巫都够不上好吧?
我真想就这么昏死过去算了,至少不用清楚感受这种折磨。可惜,天不从我愿,每每痛得要昏过去了,又有一股新鲜的痛感喷薄而出,让我瞬间又清醒了。
我已经从床上扳到了地上,又从卧室扭曲到了客厅,尽管如此的痛,我却不敢大声叫唤,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万一哪个热心邻居要送我去医院,那可就大发了。医院势必要验明正身,而我不仅没有身份证,连身份信息都是抹消了的,要如何解释这个?又招来警察调查?光想就够可怕的了。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发出声音,把毛巾、被子、枕头反正抓着什么就往嘴里塞,以求能堵住声音的流泻。
我真想拿刀把自己结果了,好结束这非人的折磨,可我怎么也积攒不起力量爬到厨房,更别说撑起身体去拿挂在那里的刀了。
蛋烘糕
痛不欲生了好久,久到我以为一定会痛死时,所有的疼痛又戛然而止了,就跟爆发时一样突然。我依然在地上躺了很长一段时间,经历过死劫一般的折磨咋可能一骨碌就能爬起来哦?直到觉得有些冷了,才咬着牙哆嗦着爬到床上瘫着。
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全是痛出来的冷汗。回头看看,地上我躺着的地方竟然已经有一小滩水渍。我居然还有心思想会不会是痛得那啥失禁了,连忙用尽力气抽动鼻子闻了又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异味。
还好还好,没什么异味,连汗味都不重。
休息了好一会儿,我动了动手指,又捏了捏手臂,确实已经不疼了。但,你知道,身体的感觉有延时性,就算不疼了,在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疼痛折磨,心理感觉上还是有些疼的。这就像喉咙里卡了鱼刺,就算已经把刺取出来了,但喉咙还是会有异物感一样。
窗外天已经大亮了,我看看时间接近11点。大致估算了一下,我大概痛了有6个小时。根据这痛法和时间,我断定是言蛊发作了。但是我并没有说有关唐门的事啊!等等,难道是我睡着了说梦话?极有可能!我记得那些梦里尽是有关唐门的,也许下意识就说出来了。
我知道言蛊发作时间会一次比一次长,这次是6个小时,下次就会是12个小时了,再下次就会是24小时,而且疼痛的感觉也会一次比一次强烈。
想想都不寒而栗。我决定自我禁言,不再说话了,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用胶布把嘴给贴上。
没人对我这个不说话的新来者好奇,以为我天生就是哑巴。至于那位跟我说过话的超市店员,也只是奇怪的看了我两眼,我对着她指了指喉咙,她的脸上就浮现出一副恍然又怜悯的表情,大概是以为我得了啥喉癌之类的病不能说话了吧,还很好心的说明纸笔在哪里,毕竟我要交流就只有靠写字了嘛。
行了。目前看来,除了不能说话、有点寂寞以外,我的流放生活还算将就。每天填饱了肚子就啃那些书,出了采买生活必需品连门都不怎么出,照我这速度,不到一个月那些书就被我看完了。当然,看完了是一回事,记不记得住又是另一回事。反正我现在有大把空闲的时间,反复看反复背就是了呗!
这天,我逛实在无聊,就晃悠到市场溜达,看到有人在卖铜锅铜壶,其他小东小西的铜制品也挺多的,围了不少人看货询价。我也凑过去看热闹,一样一样看过去,这些都是手工打制,虽说有些粗犷,但胜在用料足。这些东西虽说好,但对于我来说用处不是很大,买回去放在那里招灰尘也是一种浪费不是?所以我看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了,最后扫了一眼,竟然发现在角落里躺着两只小小的坦锅,每个锅都配有一个小锅盖,两个长长的耳朵(就是把手)。
我毫不犹豫的立马买了下来,连价都没还。姐有的是钱!
这小东西这边的人不认识,我可熟的很。这就是制作我们大四川鼎鼎有名的蛋烘糕的锅啊!
想到蛋烘糕那软糯的外皮和里面夹的各式各样的馅,咻~咻~我的哈喇子就止不住的往外冒!多么让人怀念的味道!
我马不停蹄的采买了做蛋烘糕的所有材料,还有种类繁多的可以当做馅料的东西,吭哧吭哧的扛回家。
做好了馅料,调了面浆,开始烘烤皮。因为经验不足,开始时面浆调的不好,烤出来的糕皮不是太干就是不成形。试了好几次,终于差不多了。看着微微鼓胀起来的皮,加上馅,把皮一对折,拿起来就往嘴里送……
哇!美味!真是太好吃了!有家乡的味道!
我塞了满口的蛋烘糕,感动得几欲落泪。
我接连吃了好几天蛋烘糕,满足我的思乡之情,以及,口腹之欲。结果,由于吃的太多,胃里直冒酸水,连闻到蛋烘糕的味道就想吐。唉!真的是凡事都得有个度啊!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觉得厌烦。可是,看着我买的那些材料和那两个可爱的小铜锅,我怎么忍心就让它们埋没在角落里。
眼珠一转,计上心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何不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我大四川的名小吃蛋烘糕呢?我决定要走出去,做个卖蛋烘糕的小贩。
接下来几天,我又到处寻觅合适的小推车和燃气炉以及炉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总算是把东西都凑齐了,在推车上纯手工写了大大的“蛋烘糕”三个字,另外一面用小一些的字写了各种馅料的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