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 作者:青镜晓颜(晋江2013-12-13完结)
却直接…3的记录,搞得他们原本双四的高基础分优势荡然无存。
这是上面安排的裁判名单,照这个意思……领导的想法是,这次的三号选手,不论派谁,底线是……一定要保证技术分,因为技术分是谁都压不下去的。
不求有多好的成绩,但求不要太差。
说白了就是对QL或者YL都没什么信心吧?
虽然在有WH和FL镇场子的情况下,无论是谁去,以他们的实力,比世锦赛的确就是打打酱油长长经验见见世面的……可是……TY在拿世锦赛亚军的时候,虽然上了几次GP分站和四大洲,却也是第一次上世锦赛呢。
身边又是一阵掌声,QL的抛3F完成得不错,照这个样子,虽然3S出了问题,不过分数应该不会太难看,以全锦赛为参考的话(技术组长也是兰晓鸿),应该在53分左右。
YL的抛3A如果成功,同时其他环节不出篓子,得分应该在55分,当然以袁婧现在的水平,不出点儿问题基本不可能,短节目如此,自由滑更是不可避免了,这一两分的差距,QL追的回来。
才转过这个乐观的想法,QL的表现又给了宋江川一个更大的打击,他们一直以来的软肋:螺旋线又失误了!
这一次是曲蕊的刃完全都是空的没踩上,都快转了一圈之后才步入正轨,原因是进入的时候速度没控制好,太快了。事后回放录像,会发现不止是螺旋线,QL今天整套节目的速度都比往日要快,而且情绪饱满,自然让人对他们大大地改观,即使2次大失误也是一样。
诚然,QL的技术功底是扎实的,少一个晚上的临时抱佛脚并不会让他们与YL之间的实力对比出现逆转,但心里的准备,做得没有YL好却是实实在在的。
在接到选拔赛通知的时候,李昂只看了袁婧一眼,袁婧小声问道:“你。。。。。。是不是昨天就知道今天有选拔赛了?”
“昨天知道和今天知道有区别么?”
“。。。。。。”袁婧一想也对,李昂又补了一句:“就当平常训练,按计划表,今天也是我们成套训练的日子啊。”
这才是李昂要提前一天开始练习成套的原因,由于之前没说有选拔赛这回事,无论是YL还是QL,备战的针对性是针对半个月后的世锦赛而不是选拔赛。
上面搞这一手突然袭击,大概也有考验选手心里素质的想法在里面。XL是因为想修改技术编排,才偶然从她的编舞兰晓鸿那里听到了一点风声。
只是,就算有XL的提前通风报信,留给YL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晚上而已。
那么,就当是一场平常训练罢。
《暴风雨》的开场是背对背的,音乐开始后,李昂先转过来,拍拍翅膀,然后才拉着袁婧开始在冰面上滑动。
虽然抓了YL的几次抛跳存周,不过这一次,看兰晓鸿的表情,应该不会被抓了。事实上在YL整套节目完成而暂时没有出分之时,兰晓鸿与同僚余汉桥的对话是这样的,首先是兰晓鸿定调子:“技术完成得没有什么大问题。”
余汉桥回答:“技术分应该能有三十吧!”
“何止,他们光基础分就有30分多,就算执行分不会很高,加个一两分还是能做到的,中国站他们就加了将近三分呢。”
而且。。。。。。兰晓鸿往身边望去,5位给分裁判:彭春梅、秦玉芬两位女裁判,尺度一向偏松;章霈霖喜欢滑行好的,看看他给前几对打的分,ZJ肯定大悲剧,实际果然悲剧;成杰没有特别偏好,不过一向不压分;也就是马建宏可能会给低一点,因为有些地方袁婧后腿拖得十分明显,以她为基准的话,给低也是有道理的,这个尺度,就是规则赋予裁判的自由量裁范围了。
所以说,两位选手实力差距比较大的组合,有时候打分会比较吃亏——破绽明显,人家压你也正常。
以今天的裁判阵容,YL倒是吃不了亏,不过,换一个赛场,就不好说了。
只是分数一出来,就在选手中引起了一阵窃窃私语:56。32。
而2次大失误的QL分数才53。87,这不但是YL第一次在分数上超过QL,56对53的分差也突破了大多数人的底线。
宋江川刚想站起来,走到自己选手身边去,就被吴敬延挥手阻止了。
“现在下去干什么?”吴敬延望着自己的爱徒,这么说道。
要下去,早在ZJ上场的时候你就应该下去了,薛畅不就是先陪着WC后陪SF坐K&C区么?
现在下去,是表示特别重视YL,还是特别不相信他们的实力可以得到这个分数?
宋江川坐了回去。
他明白自己刚刚的确有些失态了,不过一场选拔赛而已,而且还只是短节目不是最后成绩,一惊一乍就显得真没见过世面了。
。。。。。。或者,QL这么容易失误,其实根子也在自己身上?
薛家军的选手最先出场,等SF比完,他们就跟自己的教练一起跑到场地一角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去了,看那样儿,是真没把比赛结果往心里去。
宋江川往那一角望去的时候,正好薛畅被徒弟一个笑话逗得前俯后仰,这么一抬头,就与宋江川的视线对上了。
薛畅向这边挥挥手,看样子这笑话还跟自己有点儿关系。
宋江川耸了一下肩,心中却是深深叹息的。
他这人一向喜怒不形于色,但是现在他才感觉到,在掩饰消极情绪方面,他可能还不如盲目乐天派的师弟。
这样患得患失的心态,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最钟爱的QL。
作者有话要说:
☆、XL
虽然符号简称都叫XL,但是现在的XL组合完全不能与世青赛冠军的XL组合相比,即使女伴是同一个人。换了一个男伴,就带来了实力上如此巨大的落差,也说明了,李昂和陆斯这两人的差距有多大。
编舞的时候,XL可没少让兰晓鸿头疼,TY的技术缺陷多,可是比起XL,他们真不算多了——卡着定级条件编,问题是托举、捻转的提级条件本来就只有那么些,这一条做不到那一条也有困难,一条条排除法下来,怎么可能定级高?
定级不高,基础分就低,XL这几种技术动作本身的完成质量也就那样,拿不到加分,那么技术分就肯定高不起来了,你的技术分太低,节目内容分通常不可能很高,至少国内的裁判不会给你高分。
技术分不高,节目内容分也不高,能指望总分高么?
反过来说,想总分高,归根结底技术分不能太低。
有提高技术分的方法吗?
答案是:有。
陆斯本就是单人转过来的,夏宜姿练过一段时间的女单,单人比双人厉害的地方就一条:跳跃,一种三周混双人足够了,一种三周混单人。。。。。。起码在中国你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么?你还是男单啊!男单啊!跳跃还没有女的好!你不是男单是冰舞出身的吧。。。。。。
每次看到同门的文雯李峻林鲍博陈洁歆嗖嗖地跳跃,陆斯总是觉得腿隐隐作痛。。。。。。嗯,心里也隐隐作痛。
不是我不想跳得好。。。。。。是。。。。。。唉。
受过一次重伤之后,身体对可能造成那样的伤害的动作总是下意识地回避的,这大概就是本能的自我保护吧。
终于还是到了不能回避的时候。
决定上3Lz的时候,宋江川还十分犹豫,因为陆斯的3T有时候都会失误,居然还上难度最高的3Lz。
陆斯如是说:“我就是上外点四失误受伤的,当时一点冰就知道坏事了,后面疼得完全站不起来。”
说到这里,他拍了一下自己的右大腿,现在穿着裤子看不见,洗澡的时候才能看到老大一条伤疤,粉碎性骨折,钢板固定留下的,搞得他现在夏天都不能穿短裤。
“。。。。。。到每次转三换脚那一刻总是心里打鼓,也许换一种三周会好点。。。。。。宜姿女单的时候不是学会勾手三吗?正好我以前最擅长的也是这个三周。”
宋江川想了想,死马且当活马医地答应了,当然,XL平常练习得最多的还是3T,好歹成功率过半了。
XL不主动提,宋江川绝对不会给他们上难度,即使上了难度,也小心小心再小心,一看不对就喊停。在经历了粉碎性骨折这样重的伤病之后,即使身体痊愈,他们的运动生命也应该彻底终结了的,但是他和李昂居然还能重返赛场。
一个原因是他们都还年轻,身体素质也好,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真爱。
他们是真心热爱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的,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就是“花滑虐我千百遍,我待花滑如初恋。”
在带上了护具后,陆斯和夏宜姿尝试了3Lz。。很遗憾,情况并不如他们想象得那样乐观。
首先是夏宜姿,到底有段时间没练习这个高级三周了,而且当时她也只是刚刚掌握,还不到闭着眼睛就能跳的程度,无论是成功率还是质量都不好。3Lz之所以是最难的三周跳,就在于它的“别扭”,不但是空中要完成重心转换,还有起跳落冰弧线方向相反,总之就是最拧巴的一种三周跳。
夏宜姿就是吃亏在这里,块头大了点儿,当不了转速党,而且个子高了自己的右脚负担也重,一旦周数不够(跳跃旋转周数以刃为准),直接影响落冰质量。
陆斯的情况差不多,他好在是男选手,力量大,腾空高度是不差的,不过同样栽在姿态控制上,各种失误都有,成功率跟夏宜姿半斤八两。
所以虽然平时有练习,XL的比赛成套中始终就没出现过3Lz,也没人认为他们能够上,大家都当是他们病急乱投医,等待他们的捻转抛跳托举稳定下来,就会自己放弃了。
夏宜姿和陆斯手牵手滑行至场地中央的时候,陆斯小声问:“上外点还是路兹?”
“当然路兹。”
反正是不重要的小比赛嘛,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当XL第一跳亮出3Lz的时候,观战的选手们是楞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的。
双人滑比赛里,跳跃以3T和3S为主,其实这两种跳最常见的进入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差别只在T跳左脚转三后需要换脚点冰起跳,S跳不换直接腾空而已。
而Lz跳是右脚点冰左脚起跳的,压外刃进入的时候,顶多有人纳闷XL怎么还不转还往后滑呢,再不转……哦,他们点冰起跳了!
愣神三秒钟之后,最心急的曹一鸣问了:“这是勾手三周啊!”
WC的短节目单跳用的是2Lz,本赛季青年组规定跳跃,其实按新规则还可以用2A的,无奈伍丹的技术还不足以驾驭2A,生生在短节目就被俄罗斯的小双们甩一截。虽然世青赛还没比,照WC这样好一点也就是个前十名了。
范承英是夸张的惊叹:“哇塞,真的,跟加拿大那对一样的……哎!”
最后那个“哎”自然是因为XL的3Lz质量肯定不能跟BS相比,人家数年磨一枪,练习的时候已经到了跳一次成一次的份上,法国站的时候还都舍不得拿出来用,非得四大洲短节目抽大了才下定决心破釜沉舟一把,XL么,才练半年,两人又都不是跳跃天才,能双双站住就不容易了。
所以李昂说:“好样的!”
就算执行分负一点,也比3T得分高,这样基础分就高出一分多了。
就跟当初夏宜姿练女单一样,一点点基础分都必须斤斤计较,像蚂蚁搬家一般,一点点将他们的基础分垒起来。
可惜的是,即使这样,也会被QL和YL甩下一大截。
由于捻转继续砸肩,抛3T出现扶冰的失误,XL的分数被毫不留情地甩到了第四。在一张现场照片里,XL下场的时候,裁判席上的兰晓鸿是斜着眼睛看他们的——把老子呕心沥血编出来的节目滑成这样,你们,唉!
编舞这东西,有时候也是看缘分的。一般情况下,编舞自然更喜欢成绩好能力强的选手,但也有例外,大牌编舞偶尔也会敷衍大牌选手却花很多心思为名不见经传的选手编排,兰晓鸿这次也是,他用在TY的《第二钢琴协奏曲》、QL的《即兴圆舞曲》、YL《暴风雨》上面的精力,加起来也赶不上XL的《希巴女王驾临》。
精心设计的滑行路线,精心设计的亮相动作,还有,精心计算的升级空间,专等XL的技术提高之后,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升级后的难度动作加进去。
为了这套节目,他可是整整一个月都在死脑细胞,其他人的节目都是一个星期就搞定了!
要是老子坐在章霈霖他们的位置上,不压分压死你们!兰晓鸿恶狠狠地捏了一下拳头:叫你们糟蹋好节目!
当然,松开拳头之后,兰晓鸿很快就恢复了冷静。
都被逼的上3Lz了,明显XL还是想提高自己技术分的,可惜能力不到那一步……
想了想TY和NJ从组队到能使用标配难度所花掉的时间,XL的确不算晚了,他们就是吃亏在重组组合,年纪偏大,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