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 作者:青镜晓颜(晋江2013-12-13完结)
而且宋江川是中国双人教练中最会教抛点冰跳的一个,有了成功经验,XL将来可以直接上抛3F,就陆斯的能力,谁都不指望他们将来双四什么的,像TY现在这种程度就够谢天谢地了,他们就不是吃技术难度这碗饭的。
就在新的XL为抛跳试了又试的时候,QL的抛3F已经成了不知多少个,刘元凯是目前小双男伴中的第一“大力士”,抛跳给的高度没有问题,只要角度适合,四周都可以完成,区区三周自然不在话下,QL要解决的只是起抛两个人的配合问题,这个必须靠多次重复来磨合,除此再无捷径。
宋江川满意地颔首:这种成功率可以在比赛中使用了,只是节目的滑行线路不好改,还得找徐文锦商量,今天抛跳就练习到这里,后面要好好磨磨螺旋线了。
上赛季TY被吴敬延点名批评之后,将40%的精力花在了托举上,果然到了世锦赛有长足进步,有这个成功的例子在前面,QL自可以效仿。
本赛季规定要上后内螺旋线(Backward inside Death Spirals,缩写为BiDs),比前两个赛季的外刃螺旋线要简单一点,但是QL的这个技术,实在不能让人放心,教训太惨重了。
所以,宋江川将XL暂且丢给了许俊,自己亲自下场,每次练习之后都耐心地指出QL的毛病在哪里,几乎是耳提面命地教。
所有螺旋线都有2种握法,第一种是互握手掌,这种握法较灵活,手腕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用力的大小和调正方向,在这种握法下,两人臂距长、动作幅度大,但是对腕力和掌力要求较高;第二种是互握手腕,双人滑运动员最开始学习的基本都是这种,优点是可以克服力量的不足,缺点是不够灵活,臂距短,动作幅度小。
螺旋线定级条件之一中途换握法,就是在这2种方法、两个人的两只手之间进行切换,可以换握法不换手(换握法时另一只手可以协助),当然也可以都换,有多种排列组合,看选手的擅长、偏好以及编舞的考虑。
由于在螺旋线上面吃了太多亏,QL两个人都非常虚心地听着教练的指导,并且将自己改进后的感受、心得反馈给他,这样的指导,自然事半功倍。
曲蕊甚至将他们之前私下里用旱冰轮滑的事情都告诉了宋江川。宋江川先是表扬了他们的刻苦努力,然后才说:“以后不要这样了!这不是好办法!”
两个人都有点迷惑:为什么?
花样滑冰场地不是什么地方都有,所以没冰的时候使用旱冰来替代练习是很常见的事情。
宋江川进一步解释说:“旱冰是旱冰,脚底下踩冰刀和踩轮子差的远。咱们这螺旋线还分内外刃,旱冰都是轮子在地上蹭,你区别得开吗?你怎么知道是轮子侧边还是中间还是你鞋子碰地上了?”
曲蕊低了头,因为她的螺旋线用刃不清,QL被扣过好几次GOE。
“还有,螺旋线陆地训练的目的是让你们体会旋转的时候的动作要领,身体各部的位置怎么控制,用多大力,真转还是要上冰最好,轮滑模拟得太糙了,还容易伤腰,对了,你每次肚子收那么紧,是摔怕了吧?”
曲蕊楞了一下,这都让教练说对了。最开始自己进行轮滑练习的时候,她脚底下用不上力,刘元凯要保持规尺姿态也比用冰刀困难,经常摔,所以曲蕊就养成了收腹这个错误的姿态。收腹正是由于胆小怕摔不敢用正确的姿势后仰,在后外螺旋线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反弓型弓得太高,腰背部就非常吃力了,总是保持这个姿态容易肌肉劳损。曲蕊现在就发现自己有站久了腰疼这个毛病了。
看QL的表情,宋江川知道自己没说错,他自然不忍心再责备什么——QL的勤奋,实不在TY之下,他们不是没有加码,是方法不对。
他抬头,望了望冰场上的陆斯,问QL:“知道他怎么伤的么?”
曲、刘二人齐齐摇头。
“练四周伤的,没有教练指导,就凭着一股子鸡血自己乱来。个子又高,伤得就重,比李昂还惨,在床上躺了半年——这么久不能上冰,得退步成什么样!现在恢复得还算是好的了。”
“以后不可以乱来,听到没有?”
宋江川郑重地告诫,QL两个人也郑重地答应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二双出山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第二站美国站双人滑比赛正值中国北京时间凌晨三点,幸运的是,正直周末,熬夜观看的冰迷大有人在——不熬夜的冰迷不算铁杆冰迷!
对中国军团来说,非常不利的是,因为之前休息了一个赛季,又没有参加B级赛刷积分,中国二双FL出场次序反而在FD之前,第一组第四个,FD紧随其后。
本站俄罗斯也是两对选手——世锦赛冠军SG与欧锦赛季军WK,而且美国站的本土选手虽然没有加拿大强,但是HW是世锦赛第三,上赛季全美第二的GP也有不错的实力,只三双比较弱。另外本站还有来自乌克兰的一对选手DV(亚历山德拉·杜波维娜/鲁斯兰·沃伦宁),他们今年刚进成年组,虽然上赛季世青赛大失误只拿到了第八名,但休赛期开始,他们到了波波娃和特鲁哈诺夫斯基,也就是SE的教练那里训练,进步很大,9月的雾迪杯上他们拿到了第三名,不容小觑。
据现场冰迷报告,场馆条件不咋地,里面温度太低,赛前热身FL和FD的状态都不好,方凌、傅紫筠两位大美女似乎全感冒了,鼻子冻的通红,跳跃一个没成,旋转看着也不行,抛跳一堆落冰质量差。
在冰迷拍到的照片里,吴敬延表情严肃,但是很少跟自己的选手说话。日本电视台的解说员们对此还非常认真地讨论过几分钟,因为据他们得到的小道消息,TD本赛季结束后将正式功成身退,SG接班。其实就是没这个小道消息,这个可能性也是很大的——TD没啥动力了,年纪也不小了,再不享受生活什么时候可以享受呢?
而且彼得罗芙娜已经找到了接班人,TD本赛季要做的,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完美谢幕,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将来的商演市场加把火,便于赚养老钱。
所以,对中国来说,TD的威胁可以解除,但是马上就要与SG正面交锋了——上赛季种种阴差阳错之下,中国花样滑冰三大双都没有与SG同场竞技过,WH拿到了GPF和四大洲冠军,SG拿到了世锦赛冠军,可之前的两站GP都有点抽,没进GPF。
“这次是与中国的二号组合交锋,即使赢了,谢罗娃/加布列夫组合也未必是最强的,不知道中国方面是不是有这个考虑,如果是有意为之……。”
“确实有可能,听说吴韩组合会参加国内的全国运动会,但是今年却没有报名大奖赛。”
“看来真的雪藏了实力最强的组合。”
“也有推新人上位的打算吧,这两年中国又出了几对不错的年轻选手,3月世锦赛亚军,还有加拿大站第三的谭俞组合就很年轻,这是不可避免的。”
“据说斯坦培克选手也要退了呢。花样滑冰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男主持人总结道。
女主持人表示双人退了她不大在意,但是男单的帅哥们要退她舍不得,特别是冬奥会前几名的那些帅哥们。男主持人安慰她:“后面还有更帅的。”
然后话题就转到两个单项上面了。
赛前的各路资料全部摆在了中国冰迷面前,形势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利,似乎除了祈祷大神保佑之外,普通冰迷的确做不了什么。
其实就是吴敬延面对这些的时候,一样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身体对抗疾病需要时间,但是两位女伴没有时间了——几个小时之后她们就得上场比赛!
因为是剧烈运动,必须始终集中注意力,加上会有药检,她们连感冒药都不能吃!
但是最让吴敬延心疼的不是这个,而是两位女选手都没有露出软弱,即使能看出她们的精神是强打出来的。
这是何等顽强的斗志!
这才是吴敬延从头到尾少话说的原因——说什么呢?鼓励?多余;安慰?啰嗦且没用,还浪费她们本来就不多的体力去听。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两位男伴都非常体贴地给拎包拉椅子递枕头当靠背,只恨队医只有一个他们自己又不够专业,揉肩捏背掐穴效果不好……总之,但求她们的状态能恢复一点是一点。
因为是在北美比赛,国内要看直播继续得熬夜。这次短节目情况好点,午夜12点以前两对选手都可以比完。
在直播的屏幕上,可以看到,第一组热身的时候,两对中国双人组合的状态,的确如现场观赛党们所言,非常不好,尤其是女伴,单跳空了一堆,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她们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感冒是一方面,这次美国站举办地的高海拔加场馆条件不佳也是原因之一。有评论认为美国冰协选择这里作为美国站举办地是刻意为之:加拿大想给自己人送金牌手段拙劣,反正加拿大站之后,俄罗斯冰迷们大大地嘲笑了CN的金牌——水来的,当然,因为俄罗斯自己在国际比赛上也没少干这种事,手电筒照别人倒是很勤快,然后被加拿大以及其他国家的粉丝们也讥讽了一番,几个国际花样滑冰论坛上掐架掐得好不热闹,楼盖得要多高有多高。
美国人就高明一些,同样的比赛条件,你自己抽了,就别说自己不得金牌是被黑了吧?
当然,很多美国选手,包括HW平常就是在这里训练,普通冰迷,尤其是对北美花样滑冰圈不熟悉的冰迷,一般是不知道的。
这一招很灵,在FL、FD之前出场的三对选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误,得分一个赛一个的创新低,冰迷们议论:相比加拿大站的水漫金山,美国站似乎要当撒哈拉沙漠了呢,技术组手紧,GOE给的吝啬,PCS也不怎么高。
到了这个时候,吴敬延依旧面无表情,虽然他心中的焦躁不比中国冰迷们少多少。前面三对选手中,有来自法国的DM(杜瓦尔/莫罗)组合,虽然实力不怎么样,却是法国目前最好的双人选手。因为中、法冰协关系不错而且可以互相帮助,中国选手常去比法国站,DM也是中国站的常客,他们的实力到底有多少,吴敬延是心里有数的,他们被压了几分,在哪里被压了,就算小分表没出来只知道TES和PCS,吴敬延也非常清楚。
照这么个打分法,FD恐怕五十分出头,FL也就在六十分上下了。
如果后面出场的SG、HW、GP都是这么个打分,FL有希望在自由滑翻盘,因为这几对自由滑失误几乎是必然的,从上赛季到这赛季初的B级赛就这个样。
就怕裁判们压第一组,抬第二组……FL没有双四,自由滑技术分没有太多优势。
FL上场的时候,吴敬延就如普通的观众一般,默默看着FL活动开身体。
他们是老队员,不需要说什么叮嘱的话。如果真要说,吴敬延更想说的是:“也许该让你们再休息一个赛季的!”
方凌的身体没有完全养好啊……
这几个赛季,真的应该让TY、HZ、QL这样的年轻选手来撑一下的,下赛季YL的年纪也够了。他们毕竟年轻,年轻就意味着输了也可以从头再来,因为年轻,所以他们还有时间还有机会。
可有些事情,即使是总教练,也不能左右——来自上面的压力。
什么?三名额丢了?你怎么全派的是年轻选手不给老将们机会呢?他们又不是退役了?有伤病要休息……老将要给小年轻们做榜样啊,这样怎么行呢?练体育的受伤总是难免的嘛……
吴敬延有时候真的挺羡慕北美的选拔方式,虽然残酷了点——全国锦标赛定胜负,非常公平,没有什么好说的。
领导们自然也对这种选拔方式非议不少——一场比赛定胜负,偶然因素太多了,难怪美国花样滑冰这几年成绩起起伏伏还赶不上日本呢,日本虽然也是全日锦标赛决定四大洲和世锦赛人选,但会综合考虑其他比赛成绩的。
没有绝对公平的比赛,也没有绝对合理的选拔方式,FL上场之前,吴敬延的思路已经不知道歪到了哪里,直到李旭东说:“吴指导,我们上了。”他的念头才重新回到赛场上。
“去吧。”他微笑着对FL说。
作者有话要说:
☆、转型
此时正是北京时间晚上11点多,明天是周六,熬夜不是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冰迷涌入了央视网络电视——作为一位中国冰迷,你绝对不能指望五频道给你转播的,像斯诺克什么的位次都在花样滑冰之前,事先说好的时间表到时候放篮球乒乓球台球,放冰迷鸽子是家常便饭,有时候逼的冰迷不得不翻墙去看欧体台、日本台、ESPN、SBS。相对来说,央视网络电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