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 作者:青镜晓颜(晋江2013-12-13完结)
BS,是1+1<2。
什么时候可以做到1+1=2甚至1+1>2呢?
从这次四大洲自由滑开始。
因为短节目抽大了,BS差点掉出第二组,这使得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也就没有顾虑。
由于BS之前有非主流的前科,福斯特似乎是要为他们洗雪声名,继上赛季的《克罗地亚狂想曲》之后,再一次特别选择了非常大众化的《蓝色狂想曲》。
跟HZ的短节目一样,这曲子也非常容易引起共鸣,虽然比HZ差了一个档次,总比他们摇滚风格、滑上劲了跟嗑药似的短节目《Cry Me A River》容易理解——短节目西德尼摔跤正好摔在一个吉他重音处,有不厚道的网友指出:这挺像嗑药磕过了。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BS不是不会表现……只是总用不对地方。
好在他们还有教练。
F大爷老辣得很,两次亲自出手选定的节目,虽然不得BS和观众喜欢,嫌太没有个性了,但是仔细一看,这两套节目分数都挺高的,BS两个赛季可以刷新的SB和PB,都是因为自由滑分高。
这次依然如此,不那么有个人风格但是够有感染力的节目,加上BS的破釜沉舟,这一系列因素加在一起,使得BS拿到了自由滑得分第一!
每一个技术动作,GOE都为正,其TES可想而知,BS的自由滑出自南希·克莱尔之手,衔接刷分绝不吃亏,BS本身的表演、滑行技术、合乐也都属于优秀行列,PCS也是全场第一!
119。54,这分数着实吓人。
虽然短节目落后太多,排在他们前面的选手也没有大抽,使得BS注定与金牌无缘,但是这个分数,足以让他们在领奖台争得一席之地——这种短节目大抽,自由滑暴走的情况,后来被冰迷们称之为“复仇模式”。
以此类推,还有“无敌模式”,也就是俗称的“开外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过“无敌模式”是需要分情况讨论一下的:如果是各位关键时刻Hold住的前辈选手灵魂附体,那么只会赢得大家由衷的称赞和敬佩;如果,一起战斗的是端坐场边电脑前,精通mathematics的那堆人,那么可以想见赛后各大花样滑冰论坛上掐架贴诅咒贴的数量会如雨后春笋般疯长。
这次四大洲是BS的复仇模式第一次启用,可以想见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的这个被动技能会应用得越发得心应手,甚至可能成为看家本事,让冰迷和他们自己又高兴又头疼。
最后一对冲到前面来的是美国一双HW,其实“冲”这个词有些不当,他们不算自己冲前头来的,因为他们的两套节目发挥中规中矩,难度一般,表现也一般,完全是CN太不争气掉到了他们后面。
于是,就像冬运会TY最终上位取代WP一样,这次四大洲之后,纠缠了两年之久,悬而未决的加拿大头号双人组合的头衔,也终于易主;加上早就改换王者的俄罗斯,一双闭关休养的中国,这个赛季,似乎是属于年轻人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未雨绸缪
四大洲锦标赛之后的国际比赛,就剩下了世青赛、世锦赛和世团赛。
从日本归来的HZ和QL,很快地投入到了世青赛的备战训练中,四大洲比的是成年组,世青赛是青年组,要求很多不一样的。
早在他们还在日本的时候,中国队的世青赛名单就出来了。
男单:鲍博、易明晶、卫兴
女单:陈洁歆、张乐怡
双人:HZ、QL、SF
冰舞:JS
按ISU规则,每一个名额都允许报三个替补,男单报的是李峻林,女单报了一个谢诗倩,双人和冰舞没报替补,实际上也没人了,JS还是因为受伤后没编新节目暂且没有升组,不然早进成年组去了。
到赛前几天开动员会的时候,男单参赛名单稍微变动了一下,易明晶被换下,李峻林顶上。
原因很简单,这位旋转小天王又受伤了。
赛季之初,本就在JGP分站名单上的易明晶却最终没有比JGP,就是因为伤病——自打前年JGPF上他拿出了双4T双3A的自由滑顶级难度之后,就没降过难度。
高难度总与伤病有脱不开的联系,蒋学安的话在他身上不幸应验了,这一应验,还是3次。总之孟飞已经表态,下赛季无论如何也不准他上这个难度了,这个话当然不止是说给易明晶自己听的。
QL埋头为最后一次世青赛奋斗,易明晶过来打气了——参加世青赛的单人项目的选手集体被拉到云南海埂体验高原了,他表哥黄子希为世锦赛封闭集训见不到,雷昀丁羽施立彬林航跟他有代沟,也就同是孙家班出身的QL他比较熟悉了——他可不像鲍博,那里都能找到熟人,找不到熟人的立时三刻也能混熟。
可是他一进双人的训练馆,范承英就在那儿嚷嚷:“旋转小天后来了!大家快来看啊!”
然后大家的视线就都集中在他身上了。
易明晶没有鲍博的厚脸皮,只好启用“用眼神杀死你”的绝技,这一招日本选手西园寺隆秀也会,但是西园寺隆秀有个天生的缺憾,就是眼睛小而细,这就限制了输出,易明晶这种大眼睛,瞪起人来,就有气势多了。
孙承英与他的目光一接触,立马软了三分,赔出笑脸,在张凌峰的掩护下,灰溜溜地躲到了角落里。
不动一根手指,不发一言一语,就打败了一个他看不爽的家伙,易明晶的心情立刻阴转晴,高高兴兴地找QL说话去了。
可QL在冰上练习呢,顾不上跟他说话。冰场边现在只有NJ和YL。
姜智予和袁婧话都很少,宁瑶性格不讨人喜欢,似乎也就是李昂能交流下了。易明晶是认识李昂的——原版XL跟他表哥黄子希一起比过一次世青赛,虽然项目不同互相之间不熟悉,但人是认得的。
李昂自然也知道易明晶——软妹的脸(这是真的),爷们的心(这个存疑),反差实在太……让人无语了,看在要是反过来就猥琐得无以复加的份上,李昂认为面前的这个人是挺有意思的,他当然不会承认如果易明晶是真的软妹他会更感兴趣的。
“诶,你不是脚受伤了吗?走路不用拄拐杖?”李昂先关心了下易明晶的伤势,因为李昂自己就伤过,在这方面的比较敏感。
“跖骨骨裂,不是很重,平常走路没问题啦,跳跃就可能吃不住劲儿。”
李昂点头,估计被停了上冰——男单嘛,就是靠跳跃吃饭的,不能跳跃还上什么冰。易明晶这样子,真拉出去比世青赛,那状态肯定不行,还会恶化伤势,所以领导们索性让替补李峻林上了。
“多久可以恢复?”
“要一个月啦……所以说,真是伤得不是时候。”易明晶一说起这个,就很郁闷。明明养好了的……现在又不能跟鲍博在国际比赛里一决胜负了,气死人了。
“哎,易明晶,我听说今年鲍博要包圆青年组所有冠军了,是吧?”
说这话的是宁瑶,又刺中了易明晶的心病,他在青年组这三年,楞是一个冠军都没捞到,哪怕一个JGP分站冠军也好啊!但是没有就是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拿了一个又一个——去年是西园寺隆秀青年组大满贯,今年鲍博眼看也要大满贯了。
“是,包子他就差世青赛冠军了!我跟他说,你拿不到冠军比不过西园寺隆秀今年夏天就到日本集训去吧!”
李昂笑起来了,这是队友还是死对头啊!你才跟日本的那谁是一伙的吧!
鲍博还没拿到的世青赛冠军,才是青年组分量最重,最难拿到的冠军。因为参赛门槛较低,只有年龄和名额限制,除了青年组的天才们会以世青赛为成名跳板,有时候成年组成绩不佳的选手也会被自己的国家打发来世青赛保名额争奖牌同时接受教育。参赛选手层次相差很大,变数就大了,就算去年拿到了冠军,今年再来,能不能保住前三名也未可知。
所以说,世青赛已经拿到冠军的,如果可以升组就赶紧升组吧!年纪不够宁可不参加比赛也不要回来比世青赛!如果不能卫冕,岂不是打击死?
不知道今年HZ成绩会如何,卫冕难度应该不大——双人滑实力最强的就是中俄,如果俄罗斯这一辈没有什么厉害角色,HZ和QL就算是双保险了。
然后,下个赛季,这两对组合的青年组生涯就到此为止,他们可以正式进军成年组了,当然HZ是早就在成年组混了2个赛季,从前年的救场打酱油到现在的四大洲二号主力……QL就差多了,连酱油都打的没HZ好,要知道HZ是双四,他们是单四,抛跳3F,基础分比抛4S就差1分多,如果QL的GOE能加多点,也就追平了——HZ的抛4S则不太容易得到加分。
到底差在哪里呢?
就在李昂的心思已经从世青赛歪到QL升组后国家队10对双人组合僧多粥少GP名额怎么分之时,易明晶也转移了目标:袁婧手里拿着的MP5。
国产,不知是哪里出的杂牌货,易明晶关心的也不是MP5的牌子,而是袁婧在看的东西。女孩子嘛,用这玩意看看韩国偶像剧、综艺节目打发时间再常见不过。
可袁婧并没有看这些——屏幕上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冰场背景,右上角还有NBC电视台的孔雀台标,这是一场重量级的花样滑冰比赛,虽然这两位两位双人滑选手易明晶不认识。
不认识,就问呗,特别是发现袁婧看得那叫一个认真——光他自己在旁边跟李昂说话的时间,袁婧就重放了3遍!
喂喂喂就算他们女的是美女男的是帅哥看这么多次不会审美疲劳吗?
“这个是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的节目。”
“喔。”易明晶的回答还是充满怀疑,94年啊!离现在十几年了,规则要求变化不要太小!需要这样反复观看吗?
李昂回答了他的疑问:“这个男的就是我们下赛季的编舞,叫埃德蒙·法伦。”
易明晶立刻羡慕不已:“你们要比大奖赛了!?”
出国编舞为的是什么,比赛啊!中国花样滑冰不成文传统,出国比赛与找外国编舞教练编节目这两件事是可以互为充分必要条件的,花了钱,无论如何也要拉出去溜溜,坚决杜绝打水漂。
李昂“嗯”了一声。
”知不知道是哪一站?”
“应该是中国站。”
“你确定?”易明晶很惊奇,因为本赛季他表哥是最终名单宣布才得知要去哪2站的,YL居然这么肯定自己要出现在中国站名单上了吗?
“我们没有国际比赛积分啊!”
GP分站是有门槛的,要么世锦赛进前12名,要么SB进前24,或者国际比赛积分排名靠前。YL是新组合,不要说世锦赛,国际比赛都没比过,哪来的SB和国际比赛积分?
所以,只有靠外卡了。YL能捞到外卡的分站,也只有中国站。
易明晶搔搔头:“原来是这样。”
如果换尹真鲍博这些人,还能推出如下结论:TY下赛季铁定2站海外,HZ如果有2站也是海外,QL肯定海外,FD和NJ就老老实实蹲家里吧。
等ISU官网上各分站举办的时间和顺序出来,他们这帮聪明人没准还能推断出谁去哪几站。
只是易明晶的脑子永远只能看到最浅显的部分,还对别人的未雨绸缪百思不得其解:“对了,那你看他的节目干嘛?”
是他给你们编舞又不是让你们滑他当年的节目。
这是易明晶的逻辑,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李昂知道,选手转行的编舞,开始的作品极有可能是十分适合他们自己而未必是适合他们的客户的,尹真甚至可以直接用他的专业名词“路径依赖”来解释。
李昂担心的就是这个。TY的风格差不多已经定型,而且,他们与法伦当年的风格有类似的地方,问题不大。
QL就更没有问题了,说难听点,他们滑什么风格都一样,因为他们什么风格都滑的不算很好,特别是以TY和HZ为标杆衡量的话。
YL就要纠结了,原版XL虽不及TY和HZ成熟,也即将定型,结果碰上拆队重组,新换上的袁婧技术艺术两方面都青涩,李昂不得不既迁就她的技术,又将自己的诠释方式推倒重来,好在袁婧的悟性还算可以,一年的功夫,在技术飞速进步的同时,表现力也在一点点增长。
但是,法伦的节目风格,不符合袁婧的路子!
法伦是典型的北美派选手,表演还十分放得开,袁婧现在只是刚刚有点小清新的感觉,万一给弄个《曼侬》这样的重口味或者HZ的摇摆舞这样的啦啦队风格,改。。。。。。怎么改?不对,这玩意就不好改!也不对,中国稍微有点艺术表现力的选手并不多,到退役都是TES党的大有人在。
李昂头疼不已,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让袁婧多看法伦的节目,争取尽量往上面靠,法伦也有过优雅抒情风的节目,还算适合他们,同时祈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