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界为皇
件的价值,这可是他直接还原的2007年的一个全国统一使用的税务软件,即使以后国家启动统一的“金税工程”,还是有可能会选择自己的这个软件作为统一版本。
“你的软件能卖多少钱?”孙玉兰疑惑地问道。
白文奇稍微思考了一下,伸出了1个手指头,笑吟吟地看着表姐。
“100万?”孙玉兰猜道。
白文奇一听,差点晕倒,身上涌起一种无力的感觉,“姐,我求你了,别开玩笑好不好。”
“1000万?”孙玉兰再次猜道。
“至少1亿。”白文奇实在受不了表姐的保守,直接开口说道。
“1亿?怎么可能?”这下轮到孙玉兰晕倒了,她不可置信地大喊道。
“你自己算一下好了,全国的大小税务局有4万多个,每个局、所投入10万元,就是几十亿的市场,只要我们抢占先机,占领全国几十分之一的市场应该不是很过分吧?”
“你对自己的软件这么自信?”孙玉兰听到白文奇的计算,一点都没错,但是他的计算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下,一是他的软件特别好,二是必须有一个良好的销售网络。
“嗯,我敢打赌,任何一个税务局,只需要我们演示一遍软件,根本就不用费口舌推销,我们只管收钱。”白文奇自信满满地说道。
“那我们需要招多少人?”孙玉兰问道。
“这就是你的事了。老姐,别忘了,我现在是学生啊,主要任务是学习。”白文奇摊了摊手,很无赖地回答道。
“你……”孙玉兰被白文奇的这句话气得说不出话来,可是白文奇说的是实话,她还真就找不出可以反驳的话来。
看到表姐郁闷的样子,白文奇心里暗爽。
你就郁闷吧,多郁闷几次就习惯了,白文奇心里这么想着。要是让孙玉兰知道他心里有这么个念头,不把他收拾惨才怪。
第二十二章 童年趣事
被白文奇描叙的美好前景所吸引,接下来的三天,孙玉兰的心情也不再那么糟糕,两个人一边销售着存货,一边勾画着未来的蓝图。
三天后,所有的存货都销售完毕,两个人手头的现金也达到了56万,看着银行存折上那一串长长的零,孙玉兰感觉呼吸都紧促了起来,这可才差不多一个月啊。
但是她想了想这么好的赚钱机会还真就可遇不可求,要想取得这么好的营业成绩,首先得有一个非常繁华的黄金地带店铺,保证客流的稳定;其次是必须抢先占领市场,销售紧俏商品。
要不是店铺面临拆迁,上家肯定舍不得让出这么好的地段。同样,要不是自己店铺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气息,第一家打开宁城的衬衣和凉拖鞋市场,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
要是服装店能够暴利,那么大家就都跑去开服装店了。
三天的时间,两个人对下一步也有了具体的安排。
孙玉兰负责先注册一个公司,招聘一些人来卖软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姐,公司以后就辛苦你了啊!”在给东正区安装完了税务软件后,白文奇看着阳光中妖艳的表姐,沉重地说道。
白文奇一本正经的表情把孙玉兰本来有点伤感的心情逗乐了。
“去你的,公司是你的,你敢扔下不管,小心我把它卖掉。”孙玉兰啐骂道。
“卖吧卖吧,反正那都是你的嫁妆。”看着表姐的小女儿神态,白文奇心里痒痒地,嘴里却欠揍一般地调笑道。
听到白文奇的调笑,孙玉兰这次难得地没有发火,白皙的脸蛋上爬上了两朵红云,大大的眼睛紧紧地瞪着没个正经的白文奇。
几秒钟后,白文奇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收了起来。
“文奇,你这就回家了啊。”
“嗯。”
“把我们这两天买的东西都带回去。”
“嗯。”
“替我向姑父姑妈问好!”
“嗯。”
“跟我爷爷、奶奶和爸爸说我在这边工作很好,叫他们别担心。”
“嗯。”
“不准把我被骗钱的臭事说出去了!”
“我怕忍不住啊。”
“你……”
正努力思索着还有什么没交代清楚的孙玉兰突然听到这个回答,恨得牙痒痒的,玉脚一跺,随手就朝白文奇扔了一个东西过去。
今天的孙玉兰穿着一件浅蓝色的牛仔短裤,修长白净的双腿在太阳的照耀下泛起一阵荧光,上半身则穿着一件粉橙色绒面T恤,脖子上挂着几条色彩鲜艳的挂饰,整个人看起来清爽可人,个性时尚。
白文奇见到异物飞来,已经跟表姐配合了无数回的他,非常轻巧地把东西接住了,眼睛却被表姐那起伏的胸脯和被牛仔裤底下包裹的浑圆臀部所吸引。
吞了吞口水,白文奇毅然转过身,提起屋子里两个人这三天疯狂采购的东西,朝屋外走去。
“我走了啊。”到了门口,白文奇又忍不住回头说了一声,弱弱的声音只有他自己能够听到。
回头一看,表姐满脸晶莹的泪水,正跟自己无语地挥手呢。
咬了咬牙齿,白文奇狠下心来,转身大踏步地走了。
白文奇再次回到家里时,屋前的一大堆小孩子玩得正起劲,白文奇兴致勃勃地看了半天,才发现他们在玩跳房子游戏。
看到在方格中跳得满头大汗的弟弟,还有围在一边大声吆喝着加油的一群,白文奇感觉到这一切是那么地温馨。
慢慢的,一些回忆的片段不经意地就涌上心头。
那个时候,自己喜欢成天往女孩堆里钻。并不是自己好色,而是跟父母和表姐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总认为女孩干净点,性格也乖,不像男孩那样成天惹事生非,成天想要一个女孩。而自己的顽劣又让他们异常头痛,每当看到自己出去打架,或者回来时身上脏兮兮的,肯定免不了一顿暴打,而要是看到自己跟女孩在一块玩,则自己晚上的伙食也会得到改善。
表姐也会强制性地把她漂亮的裙子逼着自己穿在身上,带着自己跟女孩子一起玩,开始自己还挺反感,老哭,可是总会被表姐魔术般变出来的糖果给哄住。
慢慢地,自己也习惯了跟女孩泡到一块,除了喜欢她们用清脆的声音念唱:“黄果树,黄果桠,黄果树上就是我的家,我家有个小妹妹,她的名字叫做马兰花……”之外,还喜欢跟她们斗嘴,每当自己斗嘴不过哪些女孩时,便会挥舞起自己的拳头,让那些女孩乖乖地闭嘴,那样的感觉真的很好。
“喏,这不是文奇么,你这孩子,回来了怎么也不进屋啊,还在外面傻站着。”白文奇正沉浸在无限美好的回忆中时,一个惊喜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第二十三 章 中考状元
“妈,我正看他们玩呢。”白文奇看到母亲满脸笑容地看着自己,讪笑了一声,提着大包小包进了屋。
“你这孩子,都高中生了,还童心未泯啊。”孙晓蓓眉头一皱,笑骂道,同时顺手接过白文奇手中的东西,“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啊?”
“都是表姐买的,她让我带回来给你和外婆他们。”
“玉兰那孩子,不容易啊。”孙晓蓓闻言,叹了一口气。
听到白文奇回来了,白文俊和白芸儿游戏也不玩了,浑身是汗地跑到了家里,其他小孩子一看有热闹看了,也都一哄而散,全都围在了白文奇的周围,把小小的客厅堵得满满的。
白文奇看着面前一张张幼稚的面孔,从记忆中搜索着他们的名字,同时大方地打开自己带回来的零食包,分发给他们。
这些零食都是孙玉兰买的,白文奇当时也没在意,现在一看,酸梅粉、汾煌话梅、太阳锅巴、济公开胃丹、跳跳糖、铅笔糖、大大、比巴卜、果丹皮、健力宝、酒心巧克力、无花果、洽洽瓜子、鱼干片。好像把宁城有的零食种类都给买完了。
看着大家一个个高兴地接过自己递过的零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白文奇心里也很快乐。
农村里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不一样,他们的主要零食是烤红薯、爆米花或棉花糖。所以只要有人从城里面回来,他们肯定要围上去的,要是运气好的话,总能分得一些稀奇的零食。
“文奇,你的成绩单下来了,是校长亲自送过来的,镇长还托他带了1000块钱过来呢。”孙晓蓓见到儿子就在自己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迫不及待地宣布道。
“啊,1000块钱?怎么回事?”白文奇茫然地看着母亲,从母亲喜悦的表情和她的话语可以推断出,自己的考试成绩肯定很好。
“哥哥,因为你考了全市第一,给镇上争光了,所以镇里奖励你钱。现在你都成了我们村里的神童了,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你呢。”白文俊口里含着话梅解释道。
“是啊,文奇,你这一次是真的为家里争气了啊,现在我跟你爸走在外面,人家见了都是满口称赞呢。”孙晓蓓满脸自豪地看着白文奇,眼睛都笑得快眯成了一条缝。
听到弟弟和母亲的话,白文奇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以自己的成绩,一中是去定了。同时,看到母亲高兴成那样子,他感觉挺对不起母亲的,考试考出好成绩,这是自己的份内事啊,看来,自己以前的确做得太差啊。
“妈,我的成绩单呢?”
“哦,我这就去给你拿。”孙晓蓓闻言慌忙地跑到了里屋。几分钟后,她才握着一张纸片兴冲冲地跑了出来。
接过母亲手中的成绩单,白文奇扫了一眼,发现除了语文是97分外,其余的科目都是满分,总分为697分。
“文奇,你打算去哪个学校啊?”孙晓蓓见儿子瞪着成绩单发呆,出声问道。
在宁城市,只要成绩够高,可以拿着中考成绩单到任意一所高中去读书。成绩不够理想的,也可以以钱代分,通过交赞助费的形式去选自己喜欢的学校。
“一中。”白文奇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可是,听说一中有点乱啊,而且学风不是很好。”孙晓蓓有点担忧地说道。
宁城的省重点高中有三所,一中,二中,还有七中,其中宁城一中的学风最散漫,成绩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二中学风最严谨,但是偏向文科;宁城七中每年升学率最高,但很少出尖子生。
“妈,那是谣传,要是一中学风不好,怎么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还那么多啊。”白文奇的话是没错,一中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是很多,但是考不上大学的更多。
听到儿子的辩解,孙晓蓓点了点头。
宁城的教育水平落后,但是每年都能有十几个考上清华北大的,而这十几个,一般是一中的,二中偶尔能占到一、两个名额就不错了。这也是一中为什么学风那么差,但是尖子生还是拼命往里面钻的原因。
“对了文奇,杨校长让你有空了去学校一趟,你们毕业班要举行一个什么毕业典礼,好像就是明天下午,同时统一颁发毕业证书。”
“毕业证书?”听到母亲的话,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鲜红色的小本本,上面写着普通初级中学毕业证的字眼,前世,自己为了得到这个小红本,还复读了一年呢。
“哦,我知道了,妈,爸还在镇上做事么?”白文奇回来好大一会了,也没看到父亲的影子。
“没呢,最近城里来了几辆车进山里买树,你爸帮忙去了。”
“我们兄妹的学费不是够了么,爸怎么还出去干活啊?”白文奇一听这话有点着急了,他想起了前世父母是因为车祸出世,恨不得现在父母天天呆在家里不出去。
“学费是够了,可是我们还要上缴、买化肥、买农药啊,我们都还能动,当然是赚一点算一点了。”说这番话的时候,孙晓蓓好像苍老了很多,脸上一片唏嘘。
“上缴?”白文奇这才想起来,这个时候,凡是农业户口的,每年不但得交农业税,还得交公粮、提留款、养路费、教育附加费、特产税等各种费用,折算成现金,大概得每个人90块钱一年,自己家5个人,一年就得上缴450块钱。
二十世纪末的农民难当啊,本来一年从头到末就没多少收入,不但得支付孩子的巨额学费,还得应付国家的各种税收。不像二十一世纪的农民,不但各种税收免除了,还可以搞副业挣钱,小学和初中也变成了九年义务教育。
“妈,要不我们买个城市户口,搬到城里面去住?”白文奇沉默了一下,决定跟家里摊牌,反正自己开公司的事情家里迟早会知道,为了让父母少吃点苦,还不如早点说出来的好。
第二十四 章 老师没镇长有钱
“买城市户口?一般的县城户口的都要一、两千,要是宁城市区的户口,得七、八千啊,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再说了,到了城里,没了田和土,我们*什么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