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界为皇
“姐,怎么了?”回到住处后,白文奇发现孙玉兰披头散发地坐在客厅里,脸上一片寒霜。
“文奇,完了,我们全完了。”孙玉兰呢喃道,脸上神色悲戚。
“到底怎么回事,姐姐你倒是说清楚啊。”看着表姐神不守舍的样子,白文奇着急了,扳着她的肩膀问道。
“白董,我们的税务软件全部完蛋了。”孙玉兰的老部下黄红看着总经理伤心欲绝的样子,在一边对白文奇解释道。
原来,这三个月中,孙玉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税务软件的市场开拓当中,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她跑马圈地跑下了大半个中部地区,同时组建营销网络,杀向了西北和华东各省。
截至到昨天,浪潮税务软件销售收入达到了7000多万元,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充满了暴利气息的年代。市场对办公自动化的巨大渴求与这个领域的科技神秘性,营造出一个难以想象的牟利空间。
而白文奇正是凭着他惊人的商业直觉,抓住了这个百年一现的机遇。同时,他又有孙玉兰这么一个彻底贯彻他思想的大将,这使得利润纷纷往浪潮公司滚来。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浪潮软件在计税软件市场上如鱼得水之际,北京中关村(行情论坛)的大公司们如梦方醒,偌大“蛋糕”岂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浪潮独享,他们只动用了小小的一招就让孙玉兰痛不欲生。
1997年11月11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政策,认定目前的计税软件标准不统一,因此,对各地税务局自行上马建设的计算机税务系统进行限制,必须由国家启动统一的“金税工程”。
此令一出,浪潮顿时陷入困境,仅十天时间,浪潮公司的全国业务尽数萎缩,数百万元应收账款无法收回,10多个省级办事处分崩离析,经营骨干纷纷出走,技术人员离职过半,更有甚者,不久前还在孙玉兰面前信誓旦旦的副总裁乘机出走,办起与浪潮抢市场的企业。
就这样,毫无政府背景与资源可言的浪潮被灰溜溜地赶出了一个由他们率先启蒙的市场。第一次遭受如此挫折的孙玉兰自然内心悲愤,可是面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她却无能为力,只能痛苦地哭泣。
第六十五章 翻云覆雨(一)
听完黄红的解释,白文奇心里反而轻松起来,这段时间他白天一直忙于把江璇一点点地推入痛苦的深渊,晚上则忙着完善PP程序,对于公司的事情,他根本就没去关注。他也知道,自己策划能力还可以,可是谈到真正的经营管理,却不一定比表姐强。
“姐,难道你忘记了,你现在还有资源没有利用到?”白文奇给孙玉兰倒了一杯茶,然后坐在了她的对面。
孙玉兰疑惑地看着白文奇,这十天的时间对她来说无异于地狱般的磨练,打击一个接着一个,要不是她够坚强,估计人都倒下了,而且这十天中,她把自己能够想起来的人脉关系网络都用到了,可还是于事无补,好像全世界都抛弃了她一样,此时听到白文奇如此说,她自然疑惑了。
“宁城市政府!”白文奇嘴里缓缓地吐出了五个字,然后笃定地看着孙玉兰。
“计税软件的统一,一个地区似乎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啊,而且,事情现在已经成了定局,估计宁城市政府想帮助我们也是有心无力吧。”孙玉兰自然想起了自己成立“西部科技园区”那会政府对自己的肯定和支持,可是在浪潮计税软件被狙击的这段时间中,宁城市政府根本就置若罔闻,完全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想到这里,孙玉兰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看到表姐天真的样子,白文奇有点哭笑不得,“宁城市政府并没有义务帮助我们浪潮发展,这一点你必须明白。虽然现在计税软件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可是我们可以适当地给宁城市政府一点压力,暗示我们需要得到它的帮助,让浪潮能够更快地走出困境。”
“给政府压力,这样合适么,不会适得其反吧?而且我们的计税软件现在已经被市场淘汰了,政府估计也不会卖我们面子啊。”孙玉兰看着白文奇嚣张的样子,很是怀疑白文奇的话。
白文奇发现自己跟表姐解释起来很费劲,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天马行空的,而表姐却是循规蹈矩的,这样注定了自己能创业,而表姐只适合守业。
“姐,你就是办事情不够圆滑,政府开始之所以肯定你,并非因为计税软件,而是因为‘西部科技园区’这个概念,你先放松几天,让我来操作几天,你在必要的时候出面配合下就好了,我敢保证,政府会围着浪潮团团转的。”
尽管孙玉兰怀疑白文奇的能力,可是目前她对浪潮所处的困境的确是束手无策,也只有死马当作活马医,任白文奇作为了。
从表姐手中接过公司的重担后,白文奇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重点盘查了一下,结果让他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卖税务软件的7000多万资金,其中有近5000万资金流入了“西部科技园区”的建设当中去。
在充足资金的刺激下,“西部科技园区”已经全面竣工,现在室内装横也已接近尾声,看到“西部科技园区”项目的负责人白丹丹的名字,白文奇满意地点了点头,看不出一个小小的女孩居然有这么大的干劲。
哎,表姐还是太不懂得利用手中资源了,“西部科技园区”建设得这么好,居然新闻媒体都没有一点报道,这不完全是浪费么?
认真地看了一下“西部科技园区”的建设蓝图,白文奇拨通了宁城日报小米的电话。
通过近三个月的竭力合作,白文奇跟小米的关系已经上升到了铁哥们的高度,而小米也因为业务能力的出色,得到了总编老周的赏识,现在已经被提拔成为宁城日报的副主编了。
白文奇在电话中把自己的意思透露了一下,电话那头的小米立即点头应好,还说一定弄出大的声势出来。
得到小米的承诺,白文奇心里一块石头着了地。
小米全名米家全,湖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在认识白文奇之前,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但是在白文奇的接二连三的策划下,他踩着江璇的身体上迅速地蹿升了上来。现在白文奇有事相求,他自然是满口答应,而且他潜意识里认为,白文奇的这件事,对他自己也是一种考验和机遇。
1997年11月22日,宁城日报的头版头条,孙玉兰清秀消瘦的面孔跃然其上,照片的下面是一行小字:她在思考什么?
这张照片是米家全请报社里的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神情自然而逼真,没有丝毫的做作,照片中,孙玉兰秀眉紧皱,神色茫然,眼镜里隐隐流露出担忧和痛苦,但是更多的却是坚强和不屈。
照片的下面,是连篇累牍的文字,介绍了孙玉兰创办浪潮软件公司的经过,以及“西部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一张张气势磅礴的“西部科技园区”的图片穿插其中。
报道中,孙玉兰的生平和创业的艰辛也都一点一滴地披露了出来,甚至浪潮计税软件的被狙击也报道了出来。最后,报纸甚至对孙玉兰的将来作出了揣测,说她的创业没有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她极可能另外寻求有力的支援。
这篇报道,完全把孙玉兰塑造成了一个巾帼英雄,只是这个巾帼英雄一直是在孤军奋斗,得不到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援,同时质问了政府为什么会放任这么好的一个楷模而不大肆宣传和支持。
而且,这篇报道完全是第三人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评价的,跟孙玉兰本人没有一点的关系,报纸上孙玉兰单纯可人的照片也说明了她是个没有心机的小姑娘。
就这样,孙玉兰在新闻发布会后,又一次地在宁城市掀起了偌大的风波,只是,这一次的风波太过猛烈,已经触动了宁城市政府的上层官员。
“你们觉得,这则报道是有心为之,还是无心之作?”在看到今天早上宁城日报的报道后,宁城市市委书记肖天河第一时间内召开了办公大会,在会议桌上征求大家的意见。
第六十六章 翻云覆雨(二)
与此同时,几千里之外的一个老人,拿着宁城日报的双手颤抖着,两行滚滚热泪顺着脸颊流了下去。
“首长……”旁边的警卫还是第一次看到平时严肃冷面的首长如此失态,担心的问道。
老人这才发现有旁人在,他接过警卫递过的毛巾,擦拭干净脸上的泪痕。
“小吴,你跟我多长时间了?”
“除去您当知青的两年岁月,我跟您老三十年又两个月零十七天了。”警卫恭敬地回答道。
“你这小鬼倒是记得清楚。三十年前,你还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吧,转眼间,你也快过半百了。小吴,跟在我身边,委屈你了啊。”老人巍然长叹道。
“不,能跟在您老身边聆听教诲,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警卫听到老人的话,连忙诚惶诚恐地回答道,满脸涨得通红,语调都升高了几分。
老人的眼睛在警卫的身上停留了几秒,接着便变得飘渺起来,“小吴啊,今天的宁城日报你看了吧,说说你对孙玉兰这个丫头的看法?”
小吴疑惑地看了看老人,每天的报纸,都是他替老人家选择好了再呈递给老人看的,对于报纸上刊登的内容,他自然记得异常清楚。
“这个女孩很有商业天赋,而且聪明、坚强、漂亮,假如她能够挺过这一关,前途不可限量。”警卫客观地评价道。
老人点了点头,眼睛里涌现出一抹悲伤。
“这个孩子太可怜。”说完这句话,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仿佛不堪承受身体的力量一般,摇摇欲坠地躺到了卧椅上。
虽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警卫小吴的心里却波涛汹涌,像翻了天一般,他的额头上,几颗冷汗冒了出来。
关于加强国家信息化建设,是老人提出来的,所以这一块的工作,也是他在负责,只是因为他身体欠佳,很多事情都是下面的办公室代为办理。
关于孙玉兰,其实在她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警卫小吴的注意,只是那时老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而且当时警卫小吴对刚从校园走出来的孙玉兰并不是很看重。于是直接把关于孙玉兰的报道放到了一边,没有呈递给老人看。
这一次他之所以毫不犹豫地把宁城日报关于孙玉兰的报道呈递给老人看,是因为报道里面有一种舆论倾向,而且报道的主题正是紧紧围绕信息化建设这个老人最重视的问题而展开的。
对于计税软件的宏观调控,警卫小吴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因为前段时间耳边一直有很多声音在恬噪,搞得他烦不胜烦,为了照顾某些人的利益,在经过老人的批示后,他直接实施了“金税工程”,只是,当时的老人并不知道“金税工程”最大的受害者是孙玉兰,而此时,老人家显然明白了一些东西,他之所以那么痛苦,也多半是在自责自己给孙玉兰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只是,首长跟孙玉兰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警卫小吴疑惑的揣测着,孙玉兰看样子现在也就20多岁,而自己跟随了首长30几年,对他的所有亲人都异常的熟悉,难道?小吴突然想到了中断的那两年,首长当时似乎就是被下放到了宁城市的青山镇。
想到这里,小吴悄然地退出了老人的房屋,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拨响了宁城市市委书记办公室的电话。
此时,宁城市市委会议室里乱成一团,一派是以市委书记肖天河为首的,认为这篇报道含沙射影,在指责政府的不作为,同时有威胁政府的味道,应该对宁城日报报社进行处理;另一派却是以宁城市市长唐宇为首,觉得宁城市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国家的政策,对孙玉兰大力扶住,让她的“西部科技园区”成为宁城市的一面旗帜。
正当办公室乱成一团的时候,市委办公室的秘书突然走到了肖天河的身边,在他的耳边轻语了几句,然后肖天河连忙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五分钟后,肖天河满脸通红地回到了会议室,他眼色怪异地看了唐宇一眼,然后缓缓地说道:“对于‘西部科技园区’,上面的意思是大力支持,散会。”
所有的人还没来得及消化肖天河的这句话,肖天河的身影就离开了会议室,唐宇也是一怔,其实他坚持支持孙玉兰,仅仅是他收了白文奇的一个价值不菲的红包,并没有别的含义,可是现在看样子,孙玉兰上面似乎也有人。
可是国家的金税工程又是怎么回事呢,唐宇迷茫了。其实,此时的肖天河比他更加地迷茫,因为肖天河搞不清楚上面打这个电话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
唐宇为什么敢在会议上跟自己对着干,是他上面有人,还是他抢先闻听到了什么消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