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全本
我们现在在一处矮山的山脊上;可以看到我们来时候走过的原始怎林,他极目眺望;然后指着一大片洼地;对我们说:“古时候建陵一般就地取材;你看这一大片林子明显比旁边的奚落;百年之前肯定给人砍伐过;而且我们一路上来虽然步履艰难;但是没有什么特别难过的障碍;这里附近肯定有过古代的大工程;这一带山体给修过了;咱们大方向没错;还得往上。“
叶成问道:“老爷子;这山脉有十几座山峰;都是从这里上;我们怎么找?“
陈皮阿四道:“走走看看;龙头所在肯定有异象。地脉停顿之处为龙穴。这里山多;但是地脉只有一条;我们现在是沿着地脉走;不怕我不到;最多花点时间而已。“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看到一片一片的树;也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不由自惭形秽。
转头去看闷油瓶;却见他眼睛只看着前面的雪山。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好像在担心什么事情。我知道问他肯定是白问;转身去找胖子聊天。
顺子听说我们还要往上;叹了口气;摇头说套再往上马不能骑了;要用马拉雪耙犁。长白山的冬天其实是交通最方便的地方;除了暴风雪天气;一般用马拉雪耙犁能爬到任何马能到的地方;但是一旦风起;我们任何事情都得听他的;他说回来就回来;绝对不能有任何异议。
我们都点头答应;将行李从马上卸下来;放到耙犁上;准备妥当;顺子叫着抽鞭子在前面带路;我们的马自动跟在后面;一行人在雪地里飞驰。
刚坐雪耙犁的时候觉得挺有趣的;和狗拉雪橇一样。不一会儿;不知道是因为风大起来的关系还是在耙犁上不好动弹;身体的肢端冷的厉害;人好像没了知觉一样。
因为是山路;马跑的不稳起来;胖子因为太重;好几次都侧翻摔进雪里;弄的我们好几次停下来等他。
就这样一直跑到天灰起来;风越来越大;马越走越慢。我们不得不戴上风镜才能往前看;到处是白色的雪花;不知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雪山上刮下来的。满耳是风声;想说句话;嘴巴张开;冰凉的风就直往里灌;用胖子的话说;骂娘的话都给冻在喉咙里了。
跑着跑着;顺子的马在前面停了下来;我隐约觉得不妙;现在才下午两点。怎么天就灰了。我们顶着风赶到顺子身边;看到他一边揉着脖子一边看四周;眉头都皱进鼻孔里去了。
我们围上来问他怎么回事;他啧了一声;说道:“风太大了;这里好像发生过雪崩;地貌不一样了;我有点不认识了。还有;你们看;前面压的都是上面山上的雪;太深太松;一脚下去就到马肚子了;马不肯过去。这种雪地下面有气泡;很容易滑塌;非常危险;走的时候不能扎堆走。“
“那怎么办“潘子看了看天;“看这天气;好像不太妙;回的去吗?“
顺子看了看天又看了看我们。说道:“说不准。不过这风一旦刮起来;没两天两夜是不会停的;咱们在这里肯定是死路一条;前面离那座废弃的边防岗哨不远了;到了那里能避避风雪;我看回去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可以徒步过去。“
胖子压着自己的盖耳毡帽;试探性的走了一步;结果人一下字就捂进了雪里;一直到大腿。他艰难的往前走了一步;骂道:“他奶奶的;有的罪受了。“
我们穿上雪鞋;顶着风;自己拉着爬犁在雪地里困难的行进;这地方是一风口;就是两边山脊的中间;风特别大;难怪会雪崩。我们往风口里走;顺子说着哨岗一个小时就能到;但是不知道是我们走的太慢。还是顺子压根就带错路了;走到傍晚六点多;还是没见到哨岗的影子。
顺子转来转去摸不着头脑;再一想;忽然哎呀了一声:“完了;我知道这哨岗在什么地方了!“
我们围上去;他脸色极度难看;道:“我怎么就没想到;这表示小雪崩;哨岗肯定给雪埋了;就在我们脚下;难怪转了半天都找不到!“
潘子叹了口气;说了句话;看他的嘴型是:“妈拉个B地!“
胖子大叫着;问顺子:“那现在怎么办?马也没了;难不成我们要死在这里?“
顺子指了指前面;说道:“还有最后一个希望;我记得附近应该有一个温泉;是在一山包里;温度很高。如果能到那里;以我们的食物可以生活好几天;那温泉海拔比这里高;应该没给雪埋住。要真找不到;那只有求生意志了;一步一步再走回去了。“
“你确定不确定啊?“胖子对顺子不信任起来。
顺子点头:“这次绝对不会错;要找不到;你扣我工钱。“
我心里苦笑;你娘的要真的扣你工钱;恐怕呀下辈子才有这机会?
众人都哭丧着脸;跟着顺子继续往上走。天越走越黑;顺子拉起绳子让我们每个人都绑在身上;因为能见度太低了;根本看不到人;叫也听不见;只能靠这绳子才能让我们集中在一起。
我走着走着眼睛就开始花了;怎么也看不清楚。前面的人越走越远;后面的人越拖越后;我一发现两面都看不到人;心里不免咯噔了一声;心说是不是现在这个时候进山犯了个错误;难道会死在这里。
不像;顺子走的还挺稳;虽然我看不见他;但是感觉到这绳子的走向很坚定;折中风雪他一定已经习惯了;跟着他准没事。
我一边安慰自己;一边继续往前;忽然看到前面的雪雾中出现了一个黑影;迷迷糊糊的我也看不清楚是是谁。走了几步;那黑影子忽然一歪;倒在了雪地里。
我赶紧跑过去一看;竟然是顺子扑倒在雪里。
后面闷油瓶追了上来;看到顺子;赶紧扶了起来。我们背着他;一边拉紧绳子;让其他人先聚集过来。
胖子一看到顺子;做了一个非常古怪的表情;大吼道:“这他娘是什么向导啊?不认识路不说;我们还没晕他先晕了;叫我们怎么办?“他还想再骂;但是后面话全给风吹到哪里都不知道了。
我看了看四周;我的天;四周的情形已经完全失控了。强烈的夹着大量雪花的风被岩石撞击着在我们四周盘旋;一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我们来时候的脚印几乎一下子就给风吹没了。我们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强风压过;连头也抬不起来;站起来就会给吹倒。
所有人的脸色全是惨白;陈皮阿四眼睛米粒;看样子老头子在这样的极限环境下;已经进入半昏迷状态了。就算顺子不倒下;他肯定也坚持不了多久。
潘子道:“我们不能停下来等死;温泉可能就在附近;我们拉长绳子;分散了去找找;找到了就拉绳子做信号。“
我们四处散开;我也不知道自己选了哪个方向;一边走人就直打晕呼;只觉得一种麻木感从四肢传递到全身。
以前看过不少电影里都说;在雪山上;人会越来越困;如果睡着就永远醒不过来了;人还会产生很多幻觉;比如说热腾腾的饭。
我拼命提醒自己;可是却一点也坚持不住。每走一步;眼皮就像多灌了一块铅一样;沉重的直往下耷拉。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忽然听见胖子叫了一声;风太大了叫了什么没听清。我回头一看;只见他的影子一闪就没了;闷油瓶马上转过头去;发现地上的绳子突然拉动起来;脸色一变;大吼“不好!解绳子;有人塌进雪坑里去了!“
话还没说完;他脚下的雪突然也塌了;整个人给绳子一下子扯进了雪里;接着就是离他最近的我。
我们就像一串葡萄一样一个接一个被胖子拉进了雪地里;翻来滚去;不知道滚了多久才停住。
我眼睛里全是雪;根本睁不开;只听到潘子叫我们都别动;他是最尾巴上的;他先爬下去再说。
这个时候;突然听到叶成叫了一声:“等等等等!操家伙!都别下去;那雪里盘的是什么东西?“
第十二章 百足龙
我拍掉眼睛上的雪珠,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只感觉背上顶着石头尖,叶成就在我下面,在那里大叫。
我定了定神,下意识的去看叶成在害怕什么东西,往下仔细一看,发同我们现在正靠在一面陡峭的乱石坡上,离坡底还有五六米,腰里的绳子挂在了一块岩角上,我们才没直接滚下去,坡底全是刚才随我们一起滑下来的雪块和石头,雪堆里面,露出了好几截黑色细长的爪子。
我感觉到一阵窒息,不自觉的把背贴紧后面的石头,顺着爪子看上去,雪堆里若隐若显,盘绕着一条黑色的,水桶粗细的东西,环节状的身体上全是鳞片,一些藏在雪里,一些露在雪外,我咋一看还以为是条冬眠的蛇,仔细看又像是蜈蚣。
这东西贴着石头,一动也不动,不知道是死是活,看不到头和尾巴,也不知道有多长。
我心里奇怪,这已是雪线以上,本来活物就很少,这到底是什么生物,看着那些蜈蚣一样的爪子和它的个头,心里本能的不舒服起来。
潘子执意要下去,叶成不停的叫,胖子也看见了下面的东西,拿自己边上的雪捏个球砸在叶成后脑上,轻声骂道:“你他娘的给我轻点声,想把它吵醒?!”
我看了看四周,这里应该是一处封闭的小山谷,被雪崩填满了,但是因为这里石头堆砌太凌乱,产生了大量气泡,胖子走到上面,把脆弱的雪层踩断,引起连锁反映,雪层一下子塌了。结果我们全部给他带了下来。
上面的雪还在不断的坍下来,很多时候这样的塌方之后,四周的积雪会像流沙一样汇拢过来,将塌出的地方重新埋住,这一过程极其快。很多高山探险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减员,几秒钟整个队伍就消失了。
幸好这一次边上的雪还算结实,可能也是因为我们是给绳子拴在一起一个一个拉下去的,四周的雪给我们滚平了,没有整块的塌下来的关系。
这里是背风面,风明显小了很多,不像刚才那么冷了。我得以畅快的呼吸了几口,小心翼翼地坐起来,往下挪了几步,这里虽然很陡峭,但是坡体表面上都是碎石头,有些有解放卡车头那么大,有些只有乒乓球大小,攀爬很方便,往上往下都不困难。
潘子和闷油瓶已经解开了绳子,因为离底不远,他们两个哗啦一声,带着雪跳了下去,落地之后打了滚缓冲力道,滚到了坡底。
两个人蹑手蹑脚的爬起来,一前一后朝那黑色的东西摸过去。我们一下子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走了几步,闷油瓶和潘子都直起了腰,明显放松下来,潘子看了看闷油瓶子,耸了耸肩膀,做了个手势让我们下来。
我们奇怪,胖子解开绳子也滚了下去,闷油瓶已经把石雕地上的积雪扫掉,原来那是一条伏石而卧的石头盘崖石龙,用黑色的石头雕的,磨崖石雕非常传神,如果藏在雪里,还真看不出来。
我们陆续下去,陈皮阿四看见石雕,人明显脸色变化,他站立不稳,招呼华和尚扶着他,径直走到磨崖石雕的前面,摸了起来,
这条龙有和其他的龙不同之处,它的身子下面,刻了无数只和蜈蚣一样的脚,显然不是中原的雕刻,应该是附近游牧民族异化的龙。
胖子问我道:“怎么这龙这么难看,像条虫一样,看上去邪气冲天,比故宫龙璧上的难看多了,该不是刻坏了。”
华和尚道:“不懂别乱说,这条是百足龙,不是蟠龙,东夏国早期的龙雕都是这个样子的。在中国早些时候,中国远古的龙有着迥异的形态,有的龙还有猪鼻子呢,这不奇怪。”
中国龙的演变非常漫长,刚开始的龙是匍匐爬行,随便找个兽头放在蛇身上就是龙了,那个时候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龙图腾,各部落分别演变,到最后龙的形态也各不相同。后来汉文化传播,夷夏文化大融合,汉龙的形象才和各少数民族的龙开始混合,到最后龙逐步统一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蟠龙。
这条百足龙,就是龙和蜈蚣的混合体,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看一条普通的龙身下长了这么多只节肢动物的脚,不但无法给人威武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非常的不舒服,让人觉得有一丝诡异。
胖子听了华和尚的介绍,笑道:“刀疤兄,看不出你还挺文学的,那这块石头,应该是东夏国的东西了?”
华和尚看了看石雕,又抬头看了看山坡的上面,疑惑道:“没错,只不过,这块雕龙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此时天已经入黑,我们各自打开手电,边用手电边把石头上的雪全部扫掉,发现这块石头几乎是一块五米高三米宽的巨大平板子,靠在一边的乱石坡上,石头极平整,而且是黑色的,和这里的其他石头明显不同。
我看了看石头断裂处的痕迹,说道:“可能是从上面塌下来的,四阿公说的没错,我们要去的地方还在上面。你看这龙的形体不对称,这是双龙戏珠,这样的石雕应该还有一边,一般是刻在石门上的,两面各一。”
陈皮阿四咳嗽了一声,有气无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