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迪姆虎–来自华盛顿的报告
缫炎隽司陌才拧K闳贾阊蹋煽吭诔底成下拧R患芨崭掌鸱傻姆苫铀范ヂ庸粜プ懦逑虿悦5奶炜铡K耄涸俟惶熳约阂惨俗欧苫上蚰歉鲎杂啥炖值脑斗剑鞘焙蛩岩桓稣鹁澜绲拿胀帕舾庾乖喽珊薜某鞘小!?br /> 当托尼返回华盛顿市区时天已黑了下来,五彩缤纷的灯光照得人眼花缭乱,为了抵挡讨厌的噪音,他拧开收音机,一位女播音员正播发着当日新闻:
“……掌握着中国最高领导权的高级领导人今天上午在白宫对卡特总统说:在任何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问题上苏联人都可能进行欺骗,但是他并不反对美国签署这样一项条约。据白宫的高级官员透露,中国客人对卡特提出了以下两点警告:一,对苏联人是不能相信的,如果美国坚持条约中关于美国方面的条款,它就会失去战略优势,这项条约将限定各方可以拥有的核投掷系统以及战略导弹和轰炸机的数目;二,美国一定不要期望一项限制战略武器协议会在同俄国人打交道方面带来任何其他好处,这就是说,所谓的‘限制’概念对莫斯科是行不通的。……”
托尼知道这是中国人在抡起卡特的手掌打勃列日涅夫的耳光。这家伙真是一只凶猛的迪姆虎!托尼明白,苏联人对这一切会比自己更清楚。骄横的北极熊绝不会对此保持沉默,他们一定会采取行动阻止这只迪姆虎的美国之行。这使他不由又想起那个向自己索要“红卫兵蛋卷”,自称叫“梅茵霍芙”的女人,那小妞来华盛顿的目的显然是冲着“迪姆虎”,也显然是接受了莫斯科的指令……准确地说是接受了一大笔卢布。谁都知道,西蒙·巴德尔是一个狂热的亲苏分子,对克里姆林宫历来俯首称臣,唯命是从。何况苏联人出的价码也一定比美国人高,他们干这种事总是很大方的。托尼觉得自己向“圣诞老人”讨的价钱有点太低了,只要他妈的200万,真便宜了那个资产阶级狗杂种。好在他给自己送来了“卓娅”,而苏联人却没有想到这一点。那个自称“梅茵霍芙”的小妞竟然还想用“红卫兵蛋卷”消灭迪姆虎,真是蠢到家了。他自得地嘿嘿一笑,决定尽快把“红卫兵蛋卷”给那个小妞送去,免得以“革命领袖”自居的巴德尔责怪自己不讲同志情谊。
“……另据哥伦比亚电台特派记者海伦·托马斯报道:今天中午,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在议会大厦设午宴欢迎来访的中国副总理。一百二十多名参、众两院的议员出席了宴会。参议员珀西在午宴上向这位世界著名的共产党领袖敬酒后,请他谈一下中美贸易的前景。他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将会扩大包括发展贸易在内的双边关系的机会。我们需要许多东西,而你们有许多、许多好东西。当然,条件必须合适,必须平等。我可以告诉各位,中国打算进口许多东西,包括引进资金在内。这就存在着一个付款问题。我们没有那么多美元,因此中国的商品应该能够在美国市场上出售。现在仍有一些法律方面的障碍,我相信通过你们为排除这些障碍所进行的努力,中美两国一定能成为很好的贸易伙伴。’这位具有经济学家头脑的副总理还坦率地告诉议员们:他这次访问带来了许多企业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将同美国政府签定十几项贸易、航空、海运关系、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方面的协定,其中包括中国将购买一台价值两亿多美元的高能物理实验用的大型粒子加速器和一套数亿美元的卫星通讯系统。此地观察家普遍认为,中国领导人此次访美不仅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寻找新的能量,也为美国衰凋的国民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对两国政府和人民无疑都是值得庆贺的壮举。……”
3
罗新华离开比尔蒙路的格林住宅后,先返回布莱尔大厦向王枫简要汇报了一下搜查经过。他刚讲完,便接到泰伯森打来的电话,请他马上到安全指挥中心。
罗新华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即刻驱车前往。
一见面,泰伯森便握住他的手坦诚地说:“罗先生,你是对的。”他把罗新华拉到电脑操作台前,指着显示器上的图像介绍道:“我们对格林住地的室内气体采样进行了电子分析,证实在四小时前的确有两个人曾藏在那里,而其中一个的人体气味分离信息同托尼储存在电脑中的数据完全一样。这就是说你的情报是准确的。”
罗新华轻轻吁了口气:“你终于相信了。”
泰伯森忧心忡忡地盯着屏幕:“我真希望这是假的,可科学容不得怀疑。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这个‘绿色幽灵’。”
“他不会跑远。一定还藏在华盛顿。”罗新华提醒道:“你还记得托尼在电话录音中怎么说的吗?‘不,我绝不会改变计划,这个时间和地点是最好的机会,我绝不会让他离开华盛顿。’这说明,他刺杀的时间和地点已经选好了,就在华盛顿。”
“也许会在白宫,在总统办公室。”泰伯森自嘲地笑笑。“既然安全委员会里有人给他通风报信,为什么不会有人把他领进白宫,领到贵国领导人面前呢?”
罗新华知他讲的并非戏言,狡诈的托尼随时都可能像幽灵一样出现在“1号首长”周围,施实他的刺杀迪姆虎计划。欧安娜提供的电话录音足以证明这一点。顿时,罗新华心头那种焦虑不安的紧迫感变得更加强烈、沉重。他有些急切地说:“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查清那个给托尼打电话的人。”
“即使查清了这个人你也弄不清这件事的秘密。”泰伯森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慢悠悠地说:“你永远弄不清这起‘刺杀迪姆虎计划’是谁操纵的。是谁雇用的托尼?你也永远弄不清托尼为什么要住进比尔蒙路1796号?格林参议员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更何况我不能、也无权怀疑和调查安全委员会的人,它归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直接领导,其中有好几位是内阁成员。只要他们随便讲句话,我就会失业。”
罗新华建议道:“你可以把这个情况直接向安全顾问报告。
泰伯森冷笑一声:“你以为他不会打电话吗?”
罗新华对他的回答深感震惊:“那你还相信谁?”
“我只相信我自己。”泰伯森关掉电脑,目光深沉地盯着罗新华。“这件事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可不愿陷得太深。在美国,有些事情你不能追根问底,免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他这种瞻前顾后,圆滑世故的态度令罗新华很不满,忍不住悻悻地责问道:“阁下身为国家的安全官员总不会对此事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吧?”
泰伯森苦笑一声说:“当然不会,总统授予我的职责就是保卫贵国领导人的绝对安全,我将竭尽全力完成这一使命。为了对付托尼的刺杀计划,我已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其中包括减少今天晚上出席宴会的人数和请贵国领导人穿上防弹衣,而这两件事只有请你出面才能完成。”
罗新华知道,按照访问日程,1月30日晚7时,全美华人协会和美中友好协会要在希尔顿饭店举行盛大的酒宴欢迎1号首长和祖国代表团。这次活动的发起和组织者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和全美华人协会主席龙绳文先生。出于同胞情谊和对这位德高望重的高级领导人的敬仰,他们概慷解囊,自筹资金,希望将欢迎晚宴搞得隆重、热烈,并早早发出通知,凡在华盛顿的华人只要缴纳30美元便可领取一张请柬,应邀出席。中国政府高级代表团尚未抵美,报名参加的人数已超过2000多名。美方安全委员会得知后曾以无法保障安全为由建议“1号首长”不要出席这个非官方的欢迎宴会,却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在他看来,个人的安危同海外侨胞的一片盛情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后来,美方安全委员会又向招待会筹委会提出要求,出席宴会的人数不得超过800名。但也同样没被接受。于是,泰伯森只好请中方代表团先遣小组负责人,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出面协商,最后总算说服杨振宁和龙绳文同意将参加晚宴的来宾控制在800名,并将应邀出席者的名单提前三天呈报特别执行小组核查备案。
现在,离欢迎宴会开始只剩三个小时了,泰伯森竟又提出来再减少来宾数额,这显然有些强人所难。但罗新华也理解他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和迫不得已,便委婉地说:“这个时候再通知宴会主持者减少人数有点太晚了吧,经你们审核批准的请柬昨天已经发出去了。”
泰伯森作了个不容置辩的手势:“必须要减。”他指着屏幕上的图像说:“你看,这是希尔顿饭店的前厅,目前我们只在这里配备了一道安全检查门,而且进入的通道也很狭窄,只有5米宽,我还要再增加警力,人多了很可能会发生意外,请您同龙绳文先生好好解释一下,务必再减些人数,拜托了。”
罗新华问:“你看减到多少人合适?”
“最多不能超过500人。”
罗新华笑道:“既然这样,那就不用再找龙绳文先生解释了,他们只发出去500份请柬。”
泰伯森颇感意外:“哦,怎么回事?”
原来,罗新华随代表团抵达华盛顿的当天,便和王枫由柴泽民陪同一起对“1号首长”将要活动的几个主要场所进行了一番观察。在希尔顿饭店,王枫也提出安全检查门和通道的问题,建议再减少出席宴会的人数,并当即邀请杨振宁和龙绳文面谈协商,同时也向他们通报了一些所掌握的危险情况,包括李·乔治被杀前转寄到国内的“刺杀迪姆虎计划”。两位侨胞领袖自然立刻就权衡出此事的利害得失,毫不犹豫地爽口答应一定严格控制参加晚宴的宾客,只发500张请柬。
泰伯森听后很高兴,一再向罗新华表示感谢。
罗新华端详着显示器上希尔顿饭店的平面图,思忖着询问道:“能不能不经过这段长廊?我是说,这个饭店还有没有别的门可以进入宴会厅?”
泰伯森即刻明白对方的意思:“在饭店左侧有一个便门,汽车绕过停车场可以直接开进去,有一条通道一直通向宴会厅。”停了停,他又正色叮嘱道:“即使这样,也一定要请贵国领导人穿上防弹衣。”
罗新华无奈地摇摇头:“对不起,你的这项要求我无法答应。”
三天前,当他以中方代表团安全联络员的身份第一次与泰伯森见面时,泰伯森就带来几件防弹衣并明确交待这是卡特总统特意送给中国领导人和夫人的。“1号首长”见到这份特殊礼物只笑了笑,便让卫士拿走了。
“你是他的特工,你有这个责任。”泰伯森继续坚持自己的要求,并拉开翻领皮衣的拉链,指着套在里边的一件棕色背心说:“其实这很简单,只要往身上一套就行了,谁也看不出来,在美国不仅总统,甚至连总统夫人和家人,还有那些内阁成员都喜欢这玩意。”
罗新华仍摇摇头:“我了解他,他不会这样做的。”
“为什么?”
“这是他的性格,也是对你们的信任。”
泰伯森脸上掠过一种肃穆的神情:“哦,明白了,他曾是个将军,拿破仑式的将军。”他突然用力挥了下拳头:“这里没有人能战胜他,他会征服整个美国,整个欧洲!”
罗新华自然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冲动,这是一种自豪与羞愧,骄傲与愤恨矛盾心态的宣泄。作为一名肩负着维护国家声誉和安危的高级特工,当他发现自己不仅要对付凶残的杀手,还要提防身边的盟友时,这种复杂的心境是无法用语言向一个异国同事表述的。罗新华很想宽慰他几句,却也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言词,何况他自己也被严峻的事态搅得心慌意乱,焦虑不安:杀手托尼不知去向,内部有人参与谋杀;而泰伯森又不愿将这一情况向安全委员会报告,甚至对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都封锁消息。
“不,我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泰伯森铁青着面孔冷冷地说:“我不管白宫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也不管谁是托尼的老板,鹰派、鸽派、民主党、共和党,都他妈一样。我是一个特工,我只管对付狗娘养的杀手,保证中国客人安全离开美国。”
罗新华无法判断他这样做是否正确,也无法判断他这样做是否就能阻止托尼的暗杀行动,但他相信泰伯森的结论:这个刺杀迪姆虎计划远比他想象和预料的要复杂得多,严酷得多。这绝不仅仅是某个激进组织一次简单的恐怖行动,而是一个庞大的政治阴谋,杀手也绝不仅仅是托尼一个,一定还有第二个、第三个。这使他不由又想起了欧安娜讲的那个叫“梅茵霍芙”的女人,想起了电话录音中托尼和陌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