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作者: 李彦





沟淖急浮!?br />           
        这个村子距离扎西宗约20多公里,名叫曲松村,旁边的河名为朋曲,此处为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最低点,设有界碑以及详细的介绍。实在等得无聊,被孩子们观看烦了,就爬附近的小山坡,俯瞰全村,竟然还有一所小庙,但是却锁着门。 
          
        这里的妇女右腕都戴着一个大白海螺当手镯,连给墙抹泥时都不会摘下。一个会说英语的男人告诉我们,这样的手镯25岁戴上,一生都不再摘下。可是那么粗的海螺,她们的长袖紧口内衣是怎么穿上的呢,难道穿上就就不脱了吗?他们睡觉也穿着衣服吗?真叫人纳闷。妇女腰间固定围腰的银搭扣也很别致,她们除了前后邦典,还在后腰用一块方型邦典折成三角形围在腰上,前面以银制大搭扣固定,款式和大小都有不同,非常别致。 
            
        4点多,老常带着夫人回来,载小孩母亲及亲戚去扎西宗医院,小孩已留院观察,以外伤为主,暂未发现内伤,常夫人留下,换为为去扎西宗协助“撒旦的秘书”,秘书留在扎西宗的武警边防检查站,武警令暂不移动现场。 
          
        孩子们不停地换班围观,总是看个不够,很多人都是直勾勾地看着我们连眼都不眨一下,长达10来分钟。但有一个少年自驾骡车搬运大土坯砖,协助大人盖房,神情坚毅,力大无比,不如似其余孩童,他们太无聊了,太好奇了,这就是他们的童年,其中不乏漂亮的小姑娘。 
          
        7点半,天色已渐暗,下起了细雨,但围观的人们仍不见少,老常仍没有消息。不经意间忽然发现,我们的车号已经被刻在路边的墙上了,而且刻了两遍。悠闲的乡民赶着骡车,载着小牛和妻儿回家。雨中,牦牛们自动回家,各自认门。 
          
        7点50分,老常终于携村长、书记以及扎西宗医院的丹增大夫回来,乡里已经同意我们把车开回扎西宗,我们搬开塞住车的大石头,又给了村长一些糖果分发给孩子们,老常和我分别将车开到扎西宗。 
          
        一见到“撒旦的秘书”,他张口就说:跟我出来故事多吧——我可真是背到家了!我告诉他不要想太多,我们检查了车子,只是保险杠的左前角蹭掉了巴掌大的一块泥,说明并没有直接撞击孩子,只是将他蹭倒,但毕竟一个小孩与一辆两吨多重的大切相比,太渺小了。 
     
        孩子果然并无大恙,但是口唇、脚踝因皮外伤共缝了十几针,虽未伤及神经、内脏和骨骼,但也不免疼痛,而且受了惊吓。孩子的父母,皆为极贫牧民,父30出头,母40出头,仍有一幼子尚需哺乳,对孩子的伤情怀着无限的担心,却丝毫没有怨怪我们的意思。看着儿子疼痛的样子,那父亲俯身低头,亲吻儿子良久,其情且殷,观之不忍,遂以抚摸及柔声安慰孩子,孩子伤口略有感染,以输液消炎处理,伤口均缝针,轻微脑震荡引起一些头痛,神志还算清楚。“撒旦的秘书”已经报案并循规定在解决问题,他只是心焦,担心孩子的病情会有恶化,并告诉我们孩子父亲尚取鸡蛋数枚,请他食用,并无任何敌意。医生丹增也不断安慰我们不要担心,孩子没有伤及脑部或者内脏神经骨骼等要害部位。边防武警及乡政府书记都积极帮助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刁难或责怪之举,且尚曰我们未曾肇事逃逸,又待受伤孩子一家甚好,是心肠好的人。如此善良,如此安份而平和的人民,令人感动。 
          
        然而,这个简陋的医院中却连能用的体温计都没有,一次性输液设备还算齐全,药品尚能对付使用,但病房简陋,病人和家属都自带柴禾和食物,生火取暖烧茶煮食,但相对牧民帐篷条件还是要好,一个女人竟然在其中一间病房里织邦典,羊毛线的,用木制织布机。所幸扎西宗能有一个医院和毕业于日喀则卫校的医生及时准确地处理伤童,所幸孩子只是皮肉伤,没有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受伤孩子家长以及周围乡民以及乡村领导所表现出来的的平和和善良令人感动。他们贫穷,他们遭受了意外的伤害,却表现出超然的平静大度,尽管他们为孩子难过,却丝毫没有对造成这一切的我们有半点敌意和恨意,更没有半点讹诈的意思或者别的什么,他们一点条件都没有提过,只是接受着我们安排的一切。“撒旦的秘书”在负担了孩子的全部治疗费用之后亦负担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大家都表示,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捐助医院一些设备或者药品,让附近的百姓都能有更好一点的医疗条件,他们太需要了,对我们来说,那些不过是最起码的医疗条件。 
          
        把孩子安顿好,大家又拉上没心思吃饭的秘书,并请大夫一起吃晚饭,“撒旦的秘书“感喟良多,大多是关于解决事件中所经历的,和在内地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感想。无法设想他在这次事故中所承担的心理压力有多大,假如只是单纯这次事故,到此已经有了顺利解决的途径和眉目,但是对他来说,恐怕还会在旧事的阴影中回味着今天的事。 
          
        今天原本是去绒布寺看珠峰的,但是意外发生不能成行,只好滞留在扎西宗,乡里把最好的房间,一个大会议室腾出来,我们可以睡在卡垫上,又给了每人两条新被子,其中一条还是缎子被面的,大家混居一夜。 
          
        7月18日 扎西宗——定日     
        原以为昨晚少饮啤酒能有个好觉,这里规矩是3口一杯,并吃到珠峰鱼。入夜后先有疾风撕扯梦衣,惊魂甫定之后,又被不停的犬吠彻底赶去睡意,该犬不停吠叫,整整一夜,不知疲倦,入藏的4夜,无一夜好睡,皆有各样喧闹。 
          
        早起后“撒旦的秘书“、为为及老常并武警医务一起回定日买药,并向县公安局和医院汇报情况听候处理。早餐后常夫人偕女及老环,海盗上大本营观珠峰,我留守医院,观察孩子病情。一中年妇女似为护士,为伤童来输液,技术熟练,但卫生条件令人恐怖。小孩很清楚地表示要进食鸡蛋,父亲却先让我,我推辞不吃,父亲掰碎鸡蛋,伤童自己手抓进食,又喝水,看来的确没有大碍。 
          
        看过孩子的情况没有恶化,多少松了口气,在会议室的卡垫上枯坐晒太阳。山清水秀的扎西宗,没想到会在此滞留,或许也能增添些许乐趣。     
        清早时分晨雾浮在山腰,现在却白云在山,空气中弥漫着煨桑的气息,饭店里有一条学校校长家的大黄狗,漂亮、干净、健壮而温顺,与人亲随,四川籍的老板说,这条狗是要喝酥油茶吃糌粑的,但是喜欢在汉人开的饭馆里呆着玩。 
          
        去商店里给孩子买了新的鞋子、衣服,当我把这些东西交与孩子的母亲的时候,那沧桑的母亲双手与我相握,并说“突及其”表示感谢,我们语言不通,只能以微笑和肢体语言略作沟通。清早大家在医院的院子里用方饼干铁桶汲井水洗面,水很清洌。孩子的母亲希望能用我们的肥皂洗手,原来他们是买不起或者买不到肥皂,才可惜我们也没有,因为根本没打算在这里过夜,所有的行李用品都留在了定日。很多人来对孩子表示关注。医生和护士都说以往有肇事逃逸者,留下伤者家贫,得不到任何补偿,凄惨无比。这些百姓是如此习惯于逆来顺受,服从天意,大约是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教会他们这样的态度。中午又给孩子买了两个饮料,给大人叫了鸡蛋面,仍然在会议室躺着。那孩子只是疼痛,时而哭泣,但言语思想皆清晰。天气很好,但远山仍笼罩在云中。那云彩后面隐藏的应该是雄伟的真雪山。 
             
        中午过后,老常一个人开车回来了,还带来了不少药品,并转达县公安局和医院的意思,还是要把孩子带到县里医院做检查和出具证明之后再做出最后处理意见,乡医院不具备出具合法证明的资格。由于座位有限,我们打算带上丹增大夫、孩子、以及孩子的父亲一起下山,孩子的母亲眼看要和孩子分离,不禁开始流泪哭泣,当孩子、孩子的父亲和大夫都上了车,车就要开的时候,母亲抱着她的婴儿不顾一切地也跳上了大切的后座,他们一家人不愿分离,我们没有阻拦。 
    
        从定日到扎西宗的那段山路是那么艰险,可是老常似乎也顾不上太多了,我们速度很快地赶回了定日。     
        把孩子安排在县医院,“撒旦的秘书”和为为也赶来了,我们装备车的司机罗布多吉也赶来了,县医院的诊断和乡医院的一致,而且,孩子此时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好转,一切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撒旦的秘书”似乎多少松了口气,我陪他一起到公安局做笔录和接受处理,孩子的家长对公安局的藏族警察表示,我们不是故意而为,而且对孩子主动救治,并送了孩子新衣物和很多吃的,希望对当事人从轻处理。末了“撒旦的秘书”缴足医疗费用,并瞩孩子的父亲和警察,余下的钱足够供孩子上学,一定要保证让孩子上学。孩子的父亲和我们握手惜别,仿佛我们不是肇事者,而是救了孩子的人,这样宽容的态度叫人多少有些不安。 
          
        终于圆满解决了,常夫人他们也安全从绒布寺归来,他们看见了珠峰,老常和“撒旦的秘书”又趁天还没黑,送武警医务和丹增大夫回扎西宗,秘书似乎恢复了自信,重新又抱着方向盘不撒手了,他们还得连夜下山。真担心,那样的路,当年老黑他们都不敢冒险,太替他们担心了。 
          
        终于料理完了孩子的事情,大家都松了口气,事情解决得迅速而圆满,没有什么不快发生。我们仍然住在那个宾馆,傍晚大家集体出外洗个热水澡,甚爽。在县医院附近一个美发厅有个淋浴室,5元一个单间,水很好。 
          
        晚上11点20秘书他们回来了,路上还见到了珠峰和喜玛拉雅的日落,真是好呀!可我和为为什么也没看见。     
     
        绒布寺简介:位于海拔5100多米的绒布冰川末端,是世界上最高的寺庙,也是普通人观赏珠峰的最佳地点,目前有一个宾馆能够提供较好的住宿,但是不能洗澡,在5000多米的地方,即使能洗澡,又有几个人敢洗呀,坐在宾馆的大厅里,可以通过玻璃大窗欣赏到珠峰的雄姿,而免去了在外被大风猛吹之苦。从绒布寺再向上几公里,到达登珠峰的大本营,在登山季节,这里聚集着各国登山队,形成一个小联合国。 
          
        7月19日 定日——樟木 全程238公里 心情指数:轻快     
        11点40分 出发。     
        13点01分 64公里 老定日。     
        13点13分 参木达温泉。     
        13点50分 82~92公里 古堡     
        14点58分 139公里 有风马旗的山口为弯处,沿途河谷多古堡遗迹,有土塔高达四五层楼,驿站?为站?还是什么?     
        15点26分 156公里 聂雄拉山口 海拔5130 米。     
         进石山后下降很快,右手可见希夏邦马峰,但未露头。     
        16点43分 206公里 聂拉木 海拔3820米 。     
        19点03分 238 公里 樟木 海拔1937 米。     
        此路段行云中,江南般风光,多瀑布,甚为神奇。     
        星期一的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宾馆对面的定日广播站就开始了播放新闻。只有这样的地方能够体验到原始的纯朴生活。     
        中午出发的好处是天气晴朗,蓝天上朵朵白云,经过了去绒布寺的岔路,沿着广阔的河谷,行在定日草原上。山是尖尖的石山,水是宽阔的水,经过老定日,左边就是喜马拉雅山诸峰,一条路去卓奥友峰大本营,另一条路去珠峰大本营,毫无遮挡地面对着珠峰,可惜云朵却遮住了峰顶,或许我真的与珠峰无缘,还是事实上我并没有特别向往他才会如此,顺其自然吧。 
          
        路上的我们一面议论着河谷中接连出现的古堡遗址,一边说起各自的宠物:秘书小时的老猫,他的忠实的老猫,耗尽最后一丝生命要在各房间巡视一番的老猫,就这样死在他的脚下;而且把给她食用的鱼头和蜻蜓整齐摆在床下角落,每个鱼头上配一个蜻蜓;他的拉登,阳光少狗;平日温顺,却在某一天忽然勇猛地制服了凶残的恶狗长毛狼;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