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策
嗫懿还羌柑跣∮愣眩换嵯破鹗裁创罄恕T偎盗耍胰袅粼诮衷蹩赡苋媚切┯拗业募一锩俺隼此退馈!?br />
高宠一番话让一旁听着的太史慈、雷绪诸将哈哈大笑,的确,如果高宠一直坐镇秣陵,以为没有机会的孙权残余就会继续选择隐伏,这样的结果虽然暂时安定了江东的时局,但若以后高宠真遇到了大敌,这些人再出来作乱那麻烦就大了。
现在,高宠的离开只不过是一个有毒的诱饵,吃下去的话——。结果怎样谁都明白。
“宠帅,另据彭泽徐盛将军报,江夏黄祖军近日调动频繁,怕不是什么好的迹象?”鲁肃为人心思缜密,自任相国之后,处理事务不厌其烦,井井有条,对一些重要的情报鲁肃都能一一归类出来,及时禀报,这样一来倒让高宠省了不少的心思。
太史慈接道:“黄祖,这老小子敢情闲得久了,又想发骚?”
和洽这时谏道:“宠帅,豫章空虚,全郡只有彭泽一处有徐盛军守着,黄祖此时若是有意进犯,正是时也。”
雷绪听得火起,大声叫道:“凭他黄祖也配,是不是前几次打得他还不疼,屁股痒了想再让我们揍几下!”这一句粗话让众人听得个个捧腹。
高宠目光一动,问道:“黄祖恐怕还没生这个胆子,军师,派驻荆州的暗探有什么新的情报?”
徐庶与梅乾对视了一眼,从袖口取出一封密函,递与高宠道:“这是一个时辰前刚刚获得的消息,正要向宠帅禀报,江陵方向,刘表大军行动异常,近日更在洞庭湖频频操演水师,听说大将文聘已从新野北线调防到了南线。”
文聘——,这个名字高宠并不陌生,当初在荆南就是文聘让自已吃了大苦头,荠州口一战高宠身负重伤,亲卫全军尽没,忠心耿耿的统领周鲂也为此殒命。
“传令甘宁,速率锦帆军从巢湖沿江而上,协同彭泽守军阻扼黄祖,另外,命令李通,率部从建安、东阳一带撤出,向荆南开进!”高宠理了理纷乱的思绪,对着鲁肃说道。
“宠帅,且等一等!”一直不曾说话的周瑜这时忽然上前道。
高宠问道:“公谨,可觉得有不妥之处吗?”周瑜的能力高宠早已领略过,在这个关健时候高宠自然希望能得到周瑜的中肯建议。
周瑜不急不忙,沉声道:“站在刘表军统帅的角度,大家以为要进攻我军,当选择哪一处作为突破口?”
“彭泽,自然是彭泽。只要攻克彭泽,豫章全郡可尽占矣,以后更可以伺机直迫秣陵!”和洽道。
周瑜摇了摇头,道:“数年前,刘表初领荆州,传檄各地、剿灭反叛,尚有进取之心。然至今日,暮气渐重,所思者唯荆州一地耳,我虑他调动军队的目的,并非是为了顺江而下,图谋江左,而是为了荆南的三郡。”
高宠满意的点点头,大声笑道:“公谨果有帅才,宠无看错人矣。”自李通增援庐陵之后,留守在荆南除了桓阶、赵累、巩志几人外,并没有多少守卫力量,这是高宠战线拉得过长的弊端,自从高宠将治所搬到秣陵之后,地处南陲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就成了高宠最薄弱的一环。
“李通虽然精干,但以其一人之力尚不能支撑起荆南全局,瑜荐一将,宠帅用之,当可敌刘表数万兵马!”周瑜道。
“不知公谨所荐何人?”高宠此时已完全被周瑜的能力折服,许久以来,他一直渴望有一个能够与自已站在同一高度思考问题的将领,周瑜的出现正遂了高宠这一心愿。
周瑜微微一笑,道:“这个人宠帅也认识,便是汝南吕范是也。”
吕范——,高宠坪然心动,松江、华亭一战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孙权势力的最后一次挣扎,虽然作出决策的是周瑜,但担任陷阵先锋的却是吕范,基于对吕范能力的认可,归降后的吕范被高宠委以守卫吴郡的要职。
“子衡见诚,心机敏锐,宠帅不妨拔出一军,遣其与李通共守荆南,如此则可互为倚靠,不至于临敌乱了方寸。”周瑜谏道。
高宠点头道:“就依公谨之言,子敬,汝再派人往吴郡一趟,着吕范即日起程,往荆南驻守!”
鲁肃应道:“遵令。”
第一百零九章 萧关瑟冷
萧关瑟瑟萧关冷,从兖州往徐州进攻,萧关是必经之道,反过来讲当然也是一样。
在彭城一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曹操熟谙兵法,为防备高顺、张辽的背后袭击,在举兵攻伐下邳之前,特命夏侯惇、夏侯渊、李典、吕虔四人领兵一万驻守萧关。
建安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萧关外,风沙漫天,凛冽的北风将地上的枯枝、残叶、乃至一切附属于地面的东西都卷到空中,然后再重重的摔落到地上。
就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一支衣衫单薄的疲惫之师赶到了这里。
“文远,等一会我领着陷阵营到关前讨战,你率雁北骑迂回到侧冀,等敌军松懈之时一举杀出。”高顺眼眶深陷,布满血丝的一对眼睛死死的盯着城上的一举一动,从合肥到萧关,不下数百里的长途行军,让他的额头更添几道深纹。
在高顺的身边,顶盔贯甲手持大刀的张辽虽然也很疲惫,但毕竟比高顺要小上十来岁,血气方刚的他双手有着使不完的劲。
张辽转头看了看高顺,摇了摇头,叹道:“夏侯兄弟再加上李典、吕虔,这一仗非同不可,两军对圆,我若不出现在阵上,敌军必定生疑,迂回之计恐无功矣!况且夏侯渊、夏侯惇皆世之勇将,其精锐又多为骑兵,陷阵营虽战力非凡,但以步敌骑,恐战之不易。”
高顺许久没有说一句话,张辽说得没错,曹操派遣骁将夏侯渊、夏侯惇、李典、吕虔镇守萧关,足见曹操已对自已的回援有了提防,眼前的这一仗将是硬碰硬的较量,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取巧。
高顺的目光一直凝视着黄沙雾阵中的萧关,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艰涩的笑意,他缓缓问道:“文远,你随主公有多少年了?”
张辽一愣,感叹道:“自主公在并州时我便认识了,算起来足有八年了。”
“一晃八年了——,昨日斥侯报来消息,成廉阵亡、宋宪重伤,昔日的老弟兄死的死,叛的叛,散的散,唉!”高顺长叹一声,目光中戚容更盛。主公吕布麾下八大将:高顺、张辽、成廉、侯成、郝萌、魏续、宋宪、臧霸。郝萌早因叛变被杀,成廉阵亡,宋宪生死未卜,臧霸远隔在泰山,自已和张辽又被夏侯兄弟挡住,战局这般支离破碎,要是不能攻下萧关,下邳久困必危。
张辽与高顺一道出生入死,彼此的心境岂能不知,高顺的话一下子触动了张辽心底最脆弱的地方,他大呼道:“吾辈纵横中原,破敌万千,竟何置于斯?”
高顺闻言,惨笑道:“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主公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故终有此败。”说罢,高顺脸上一阵悸动,隐藏在铁甲下的魁梧身躯也不禁微微颤抖,这一番话以前他也曾对吕布谏言过,但性情反复的吕布却始终不能以之为诫。
张辽这时也自黯然无语,身为下属,有些话说与不说要看主公的性格、喜好、胸襟,以及当时的心境,高顺为人清白威仪,且从不饮酒,也不接受贿赂好处,这在吕布军中是独一无二的,甚至于就是吕布本人也做不到,酒与女人,一向是男人,尤其是自诩为英雄的男人钟爱的,吕布自然更不例外。
而高顺——,高顺虽然是一个好部下,但洁身自好的过了,有时候也会遭到妒忌,这一份妒忌不仅来自于同僚,也有可能来自于主公,更何况正如高顺所谏的那样,吕布并不是个胸襟开阔的人。有这样一份不同和差异在,高顺的话虽然中肯,但吕布多半是听听而已,并不真的当数。
吕布勇猛,却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主公。这个念头在张辽的心中倏然出现,尽管还有一丝犹豫与挣扎,但种子已深埋下了。
“探听到宣高的消息了吗?”高顺的声音低沉吵哑,自曹操突破泰山之后,臧霸与吴敦、尹礼、孙观率军突袭东郡,被程昱所败。
张辽精神一振,道:“宣高已回师琅琊,只要我们能拿下萧关,两军就可以连成一片,彻底切断曹军的后路,如此则可解下邳之围。”
高顺回首,扫视着身后畏畏缩缩的兵士,目光炽热如火。
“陷阵营的将士,都站到前面来!”高顺大呼道。
“是!”裨将曹性头一个应道,精壮的身躯挺得高高的,被风吹得僵硬的脸上神情肃穆,在他身后,七百健儿齐刷刷出阵,不带丝毫的拖沓。
高顺满意的点了点头,手指着萧关城头,大声说道:“那里——,有温暖的绵被、有火热的冓火、有热腾腾的饭菜,你们想不想要!”
“想——!”七百士卒扯着脖子大喊道。
“那好,随我来!”高顺的声音不大,但却沉稳有力,简短的一句说罢,被拔马持刀直取萧关城下,在他身后,曹性扛着大旗紧紧相随。
张辽定定的瞧着高顺渐行渐远的背影,心头忽然间涌起一股苍凉的感觉,转战关东这几年来,高顺与张辽已不知并肩战斗过多少次,也不知有多少次差一点丢了性命,但在过去张辽从没有为高顺这般担心过,唯有今日这一战——。
“雁北骑,冲!”张辽高高的将大刀举在空中,大声的命令道。
高顺、张辽的讨敌骂阵没有多久,萧关城门“吱呀呀”的开启,一支铁骑从出闸的洪流一般汹涌而出,旌旗上“夏侯”两个大字衬着黄边的绣花,醒目异常。
领军两将,一左一右,正是夏侯渊、夏侯惇兄弟二人。
听到高顺、张辽来犯的消息,憋了一口气的夏侯兄弟早早的点齐人马,准备出关接战。相对来说,一向自持稳重的李典则有所保留:“元让、妙才,高顺、张辽为救吕布,远道而来,必然疲惫,我等只须谨遵主公命令,紧守关隘,敌若想登关,唯强攻一途,典以为即算陷阵营再厉害,也不可能攻破你我这一万精兵镇守的关隘。”
听罢李典的话,正要拍马出关的夏侯惇哈哈大笑,脸上神情狂妄,他大声道:“曼成说得差矣,要破高顺、张辽,不需费那几日的功夫,今日一战我兄弟二人会打发了他们。”说罢,一摧战马,大笑声中与夏侯渊呼啸而出。
是役,夏侯渊、夏侯惇自率七千精锐迎战高顺、张辽,李典、吕虔则率余下的三千兵卒守卫关口。
两军对圆,夏侯惇引一彪军方冲下关门,正与高顺军相遇,夏侯惇素来悍勇,早闻知吕布军中高顺陷阵营的赫赫威名,心中一直不服,此时见是高顺旗号,遂大喜过望。
“高顺,可当我夏侯元让之敌!”夏侯惇放声大呼,拍马挺枪搦战。
高顺那厢也瞥见夏侯惇的旗号,知是劲敌,当下不敢怠慢,急令曹性压住阵脚,自己举刀迎敌。
十余合后,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斗得紧时,夏侯惇神情渐渐严肃,他蓄力举枪架住高顺的刀,道:“高顺,汝这般武艺,屈身委于吕布,真可惜了,莫如随我投了司空大人,到时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高顺大笑道:“夏侯惇,你打错算盘了,我高顺岂是那般无耻之人!”
说罢,举刀朝夏侯惇凌空劈下,两人这一番纵马相交,激战至四十余合,高顺终究因疲累过度,力有不逮,渐渐的有些抵挡不住。
“高顺,不过如此耳!”夏侯惇放声大笑道。眼见得高顺败相已呈,夏侯惇更是越战越勇,一杆长枪使得风雨不透,点点枪花如浸血的浪花直奔高顺涌去。
陷阵营的威力在于阵法,而不在于单兵抗敌,高顺的武艺其实也算得上的有数的大将了,但在夏侯惇面前,却还是要差了一筹,加上多日奔波身体劳累,能支撑四十合已是不易。高顺又勉强的虚晃架了几合,双臂已是酸麻不堪,遂拔转马头朝着本阵欲回,而夏侯惇此时正杀得性起,如何肯让高顺安然返回。
“将军——!”在后观阵的曹性看得真切,惊呼声中一枝利箭已搭上弓弦。曹性身为陷阵营的裨将,除了忠义武勇、精通阵法之外,还有一手百发百中的箭技。
“嗖——!”已追得不到一个马身的夏侯惇挺枪直刺高顺背后,却忽然间听得有劲风扑面,随即眼前一黑,一股剧痛从左眼传来,直入脑际,痛彻心肺。
曹性这一箭,正中夏侯惇左目,剧烈的痛楚差一点让夏侯惇掉下马来。
夏侯惇急急伸手握紧箭杆,用力一拔,顿时血淋淋的眼珠随着箭矢带出,挂在箭头微微的颤颤。他一手捂住左目,持箭大呼道:“父精母血,岂能浪费!”呼罢,一张嘴将自已的眼珠吞入腹中,然后舍下高顺,拔马挺枪直取施放暗箭的曹性。
夏侯惇遭此重创,尤如一头嗜血的恶狼,仅剩的独眼露出一抹残酷的笑意,在夏侯惇疾冲的狂暴气势面前,曹性已完全陷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