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策
“宠帅,你救救我们吧。”焦仲卿泣道。
这时,周围的乡人邻居也一个个七嘴八舌的向高宠与慕沙讲述焦刘两人的故事,他们的言语自然比方才的小吏要丰富的多。
“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这么狠毒无情的母亲!你们两个放心,有宠帅和我在,没有人能动你们一根毫毛。”慕沙柳眉含刹,轻咬贝齿怒嗔道。
个性爽直鲜明的慕沙自小失了母亲,她一直以为世上的母亲都是极疼子女的,但眼前焦母棒拆鸳鸯的例子却让她改变了这一种绝对的想法。
“慕沙——!”高宠张口欲劝住慕沙已自不及,要想成全焦刘两人,不仅仅是保护这么简单,也不止是要对抗焦母一个人,而是要面对焦母身后代表着的一种势力,自从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已有近二百余年的时间了,天下士人学者无一不将“忠、廉、礼、义、诚、信”这一套伦理纲常奉作信条,以高宠的地位,要对付焦母自是不难,而要对抗长久以来形成的这一种习俗却并不是易事。
高宠略一沉吟,朝焦刘二人缓缓道:“我这一次来皖城,是为了考察政务而来,你们二个的事情我还要多作了解,不如先与我一道回驿馆吧。”
焦仲卿见高宠没有拒绝不管,脸上现出一抹喜色,忙不迭的扶起刘兰芝,再差人到屋内取过几件干净衣服,披在刘兰芝身上。
当夜,高宠召见焦仲卿了解皖城的政务,发现焦仲卿在治理郡务上还甚有才干,虽然皖城屡遭战火,城中薄册多已毁损,但焦仲卿却能触类旁通,将一般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高宠心下不觉欢喜,遂更添了几分成全焦刘二人的意思。
那厢的慕沙也没有闲着,个性鲜明的她与温柔娇弱的刘兰芝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女子,但在一谈之下,却宛如是相见恨晚的密友,二人切切私语一夜,几至天明方歇。
经过一夜的谋夺,高宠终于拿定主意,处理焦刘二人之事宜密,不宜过大的声张,因为闹腾大了,就会有一些无聊的所谓清高大夫、士人辩论这一件事,在儒学还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一旦事情发展超过了高宠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那么结果将无法料想。
因为有时候,思想的禁锢比行动的禁锢更加的可怕。所以,最好的结果是让焦母能主动的重新接纳刘兰芝。
这件事虽然要费些工夫,但以高宠的身份来说,对付一个焦氏可以用的手段实在太多。
次日,心中已有定数的高宠将焦母传唤至皖城太守府堂。高宠坐定中央,前面的案几上摆放着一卷大汉刑律,在他的左首,是威然持刀站立的亲随宿卫,在他的右首,焦仲卿与刘兰芝两人携手侍立一旁。
焦母年近五旬,头发斑白,一张四方棱角分明的脸庞,一对三角倒立的眼睛,显出一股子凶悍,看她的身子板倒也硬朗,走起路来“蹭蹭蹭”作响,一看便知是个泼辣的婆娘,怪不得刘兰芝会被逼成这样。
“老身焦氏见过大人!”焦母虽是初上府堂,倒也并不惊慌,相反还狠狠的盯了一旁的刘兰芝一下,目光中透着一股无比的怨毒。
“焦氏,你可知罪?”高宠头也不抬,厉声大喝道。
焦氏一惊,辩解道:“大人,老妇不知犯有何罪?”
高宠冷冷一笑,晒道:“逼人致死,这是不是死罪中的一条?”
焦氏脸色一变,跪倒说道:“求大人明辩,那刘兰芝投井与老妇并无关系,那——,那是她自己投的井,与我无关哪。”
高宠一拍案几,大声喝问道:“如果你不存恶念,将焦仲卿与刘兰芝生生拆散,她又如何会投井,究其原由,此事为你而起,怎可狡言推脱,来人——,与我拖到门外,杖打三十。”
高宠话音方落,两厢侍立的宿卫一拥而上,将口中犹在喊着“冤枉”的焦母拖了出去,不一会儿,噼噼啪啪的责杖落到屁股上的声音清晰传了进来,待打到十余下时,焦母已是皮开肉绽,口中更是不住的求侥。
焦仲卿是孝子,看到母亲受罪,神色间便有些不忍,他挣开刘兰芝的手,上前道:“宠帅,家母虽是有错,但念其年岁已高,仲卿愿替母亲受余下的二十杖。”
高宠一摆手,探身道:“仲卿心念母亲,其心可嘉,不过若是这三十杖不打,焦母又怎会甘心服输放过你们两个,来人,与我狠狠的打,切不可轻侥。”
外面的宿卫听到高宠的吩咐,遂加重了手上的力道,顿时杖棒如雨点般的落下,直将焦氏打得杀猪般哭喊。
忽然间,焦仲卿“卟”的跪下,用膝盖紧走了几步,连声说道:“仲卿愿代母受过,恳请宠帅成全。”
这时,刘兰芝也走过来跪下道:“兰芝也求宠帅念在薄面,放过了婆婆!”
一直在堂后旁听的慕沙这时再也按耐不住,一揭垂下的帘帐,对着刘兰芝大声道:“你还当她是婆婆,她又什么时候把你当过媳妇?”
刘兰芝苍白的脸上泛起一种坚定与执着,她幽幽道:“兰芝这一生一世,生是焦家人,死是焦家鬼,无论仲卿母亲待我怎样,她始终是我的婆婆。”
刘兰芝这一句话声音虽然不大,却让堂下众人无一不为之动容,这短短的话语从她的口中吐出,显得质朴而真诚,一份真情、一份真爱,也许真的可以包容一切,出于对焦仲卿的爱,刘兰芝竟能宽恕之前焦母对她做下的种种恶行,这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得到的。
高宠面色凝重,沉声道:“将焦氏带回来。”
待焦氏再被拖回堂上时,原本神气活现的她已瘫成了一堆肉泥,脸上也呈现出死狗般的灰白,平日里惯气颐指的她现在彻底丧失了不可一世的派头。
“谢大人不打之恩!”焦氏强自起身,两条腿已是抖抖擞擞,站立不稳。
高宠冷冷道:“你不要谢我,要谢的话,就谢过你的儿子和兰芝姑娘,没有他们的求情,这三十杖我是绝不会轻侥的。”
焦母脸上掠过一丝难堪,显然方才刘兰芝、焦仲卿的话她都听在耳中,古人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想不到这一次刘兰芝竟以德报怨,焦母纵是再不识趣,也知晓自已理亏了。
“兰芝,以前是我错了——。”焦母支吾道,虽然话说得有些勉强,声音也很低,不过堂上众人却还都能听得清楚。
“母亲,你肯重新接纳兰芝了?”焦仲卿喜道。
焦母朝着儿子点了点头,对于让刘兰芝重回焦家,她虽然从心情上还不能完全接受,但为了免受皮肉的苦痛,眼下她也只得答应。
高宠微微一笑,对于焦母态度的转变他早有预料,焦母这是施的缓兵之计,如果不从心理上上压制住她,等到自己走后,她就又会骑到刘兰芝头上作威作福。
想到这里,高宠道:“既然焦氏已经认错,那么余下的责杖就先记下,不用打了,不过——,以后倘若再有之前的劣迹,则前后罪相加,依法重责,决不轻侥,焦氏,你可听清楚了。”说罢,高宠向焦氏威严凌厉的目光,这一句话既是警告,又是威慑,目的就是要告诉焦氏,刘兰芝的靠山就是扬州牧高宠。
“是!老身记下了。”焦氏战战兢兢,方才那十余下杀威棒早将她的气焰打着全无。
高宠见焦氏屈服,又道:“焦仲卿,我见你长于文笔,治理郡务又甚是得当,留在皖城作个主薄屈才了,这样,你去收拾一下行装,明日随我一道回转秣陵,到时我会另行安排你的任命。”
高宠此举一举两得,一可以进一步发挥焦仲卿的才干,使得他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能,二让焦仲卿离开皖城,也可以适当避开人们对这件事的议论,象这些单纯的个人私事,一旦离开了生存的土壤,也就失去了扩散流传的可能,这就是高宠的目的。
“谢宠帅!”焦仲卿回道,他的神情先喜后忧,喜的是高宠能尝识自己,这是一种升迁的大好机会,忧的是刚刚与刘兰芝复合,却又要不得不分离。
“兰芝与仲卿刚刚聚首,我们不如成人之美,让他们二人一道走!”慕沙笑道,她聪慧伶珑,又与高宠心意相通,故一下猜出高宠调任焦仲卿的用意,在她看来,让刘兰芝与焦母分开,有利于避免矛盾,缓解长久以来积缓的隔阂。
“这样也好!”高宠点头道。
建安四年十月,高宠在以扬州牧的身份巡视豫章、庐江之后,顺利回到治所秣陵,这个时候,新一年的江东稻谷开始收割,人们等待了多日的丰收场景终于到来了。
在基本上解决了民众的温饱之后,江东的安定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而经济的宽裕也让学校有了更多的生源,在崔琰的努力下,县学、郡学召收的学子人数已恢复到动荡前的水平,这些年轻人也许以后会成为奠定江东发展基础的保证。
与此同时,第一年的科举考试已确定被安排在今年的冬天进行,介时扬州各郡的学子将聚集秣陵,挥笔泼墨,一展自己的才华抱负。
这些是高宠渴望已久的盛景。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金无价
平静的生活象飞奔的小鹿一般,来得快,去的也快,建安四年对于高宠来说,是难得的清闲与安定,在渡过了马不停蹄的四年转战时光之后,身心疲惫的高宠最需要的是一份关怀,一份温暖。
扬州牧——,这样尊贵的封号对于年仅二十二岁的高宠来说,是不是太奢侈了点?当那些窝居在许都的腐腐老朽向南方投来怀疑的目光时,江东的所有子民都不禁哧之以鼻,因为他们已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高宠给予的恩惠。
去年冬天开挖塘堰的投入终于在第二年得到了数倍的回报,曾经是涝灾严重的毗陵、吴兴、乌程、钱唐等地都有了一个不错的收成,虽然屯田政策的官牛四六、私牛五五分成制度仅能维持百姓的温饱,但这已足以让民众知足了,因为相比北方的战乱不断,江东好歹还有一条活路可寻。
农业的恢复带来了商贾交易和集市的繁荣,二月初,为进一步沟通秣陵与太湖之间的河流通航,鲁肃征调五万百姓在毗陵一带开凿了一条名叫“破岗渎”的人工河道,这条河道起于流经秣陵的秦淮河上游,终于云阳西城,沿岸修建坝闸十四座,用于调节水量,便利行船。
随着破岗渎的通航,从秣陵到吴郡、会稽或者更南面的地方,就不需要再绕道瓜洲渡,可以直接乘船前往,同时,吴郡、会稽、建兴一带的物产也可从太湖水道运抵秣陵,然后再转运北方,象这样一本万利的买卖没有人会视而不见,渐渐的在破岗渎的每座坝闸附近兴起了一家家的商栈,然后又自发形成了一个个集市。
商人总是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锐嗅觉,他们一般都能在第一时间感觉到什么地方是最值得去的地方,什么地方又是最危险的地方,在中原纷乱不熄的时候,高宠治下的江东给他们带来了赚钱的商机。
而在其它各路诸侯都严加防禁其它地方商贾进出属地的时候,高宠治下的江东却是一个例外。
许都曹氏、徐州麋氏、荆州蔡氏、冀州田氏、巴蜀吴氏、西凉马氏这些报出名来都响当当的巨商一族都或多或少的派人到了南方,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单纯是为了钱财,有的则是为依附的势力试探江东的虚实,还有的则兼带着刺探军情的任务。
对于他们的这些企图,高宠并不感到意外,相反却是了然于心,因为他明白自从接管了江东的那一日起,自己的一举一动就都会被人关注留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如果自己没有宽阔的胸怀,江东也不过是死水一潭的江东,纵然能盛极一时,也免不了被淘汰的结局。
只有让天下士子如星月般的归附,江东才有大展鸿图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自己来创造的。
而高宠之所以要开放商路,原因之一在于商贾走南闯北,从他们身上,可以了解到各地的第一手情报,如果能稍加鉴别,就可以分析出各路诸侯的动向。原因之二是江东缺少马匹、铁器等作战必备的物资,在曹操、袁绍、刘表都在屯积这些战备辎重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只能通过交易来获得了。
所以,到了十月份的时候,扬州治下一改年初时的萧条,正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感受到这样一份喜悦的,除了江东的百姓之外,还有高宠府中上上下下的所有人。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幸福与痛苦在这一刻降临。
在经过长久耐心的等待之后,大乔的临产期终于到了。
高宠搓着手,神色不宁的在院中来回的走动着,他的目光不时的向紧闭着的房门投去,那里除了有侍女端进一两盘清水进去之外,看不到里面的一丝动静。
忽然间,一声痛苦凄厉的叫喊从房内传出,这是大乔无助的呼喊声,高宠听在耳中,痛在心里,但却又无能为力。
上阵杀敌,保护妻儿是男人的本分。
而这生儿肓女的事,男人却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