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策
“荆州舍我其谁!”这些天来每当夜深人静,心情苦闷的时候,刘备都会暗暗的在心中喊这一句话来激励自己。
借着讨伐高宠的机会,逐步掌握荆州的兵权,聚拢荆州的人心与民心,这是刘备当下最想做的事情,为了这个目的,他会不惜一切代价。
“玄德这三步虽好,奈何我荆州素来文官居多,武将寥寥,先前汉阳一战下来,江夏太守黄祖、内兄蔡瑁等将领俱遭败绩,军队也损失惨重,现在士卒一听与江东开战,皆存畏惧心理,这又如何是好?”刘表喟然长叹道。
“若兄不介意,弟愿亲率本部为先驱,替兄长摇旗呐喊!”刘备见时机成熟,倏然站起身,正容大声道。
刘表问道:“玄德以皇叔身份,若督我荆州数万军马,可有把握击退高宠?”
刘备大声道:“若备督军,一二年之内我军战力可能不如江东,但三四年内备有信心逐高宠出荆州,五年之内兵下江东,荡平余逆。”
“好吧。玄德若能为吾夺回江夏、荆南失地,这荆襄九郡兄当与弟平分之。”刘表话虽是这么说着,但脸上却掠过一丝不舍。
刘备瞧在眼里,忙摆手道:“吾兄说得哪里话来,你我俱是刘氏子谪,汉室宗亲,弟为兄诛灭不义,讨平乱贼,乃天经地义之事,何谈其它!”刘备这一句话说得正气凛然,倒让刘表觉得有些心惭。
建安五年九月末,刘表拜皇叔刘备为征东将军,率部曲驻竟陵,并统一指挥江陵、沔阳等地驻防的荆州兵马,当然,刘表对刘备毕竟还不太放心,他又命蒯越为监军,文聘为水军都督,将实际兵权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十月初,刘备在竟陵誓师,开始积极的秣马厉兵,操练队伍,目标直指江夏、荆南的高宠军。
江东金陵,扬州牧高宠刚刚阅罢科举第二试的卷子,这一次科考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举行的,无论是对于崔琰,还是对于高宠来说,都是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道不同不相为谋!”许靖、许邵最终选择了离去,高宠没有再出言挽留,因为他知道再强留的话,许靖、许邵就会以死相抗,在这些清流名士心中,命可以不要,气节却是绝不能丢的。
毕竟许邵、许靖也曾一路伴着自己走过最艰难的岁月,当他们离去时,高宠心头还是有些怅然,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科举的作用明明白白的体现在郡、县治理实绩上,只要能让民众有更好的生活,那些个人的虚名去了又有何妨!
“宠帅,周都督求见!”门口宿卫叫喊道。
“快请!”
话音未落,周瑜的脚步已跨入书房,他递上的是一份来自中原的情报,中原的战火犹在持续,曹操与袁绍在北方的争斗过程由从江东派往邺城、许都的斥候传送到金陵,然后,由周瑜汇录成文字,再报与高宠知道。
由于这一层辗转过程,情报到达江东时,已差不多晚了一个月,所以,周瑜手上的消息还只能算是九月初的战况。
“袁绍以颜良、文丑兵败为鉴,一再拒沮授、许倏等人提出的分兵扰敌提议,纳郭图、逢纪之议集主力于官渡,试图与曹军决战,这正中了曹操的下怀,谨观开局,袁绍已落下风矣!”周瑜在得知袁绍主力至官渡后,在上报消息的最后写上了这一段话。
对于周瑜的见解,高宠也是有着同样的感受,袁绍在折了颜良、文丑两将后,用兵从原先的轻敌一下子变为过于小心,本来占尽优势的是袁军,结果被曹操几个板斧一吓,竟弄得期望以抱作一团的方法来减少受袭的机会。
“袁本初也算是有数的英雄人物,当初打白马公孙之时是何等威风凛凛,怎么对上曹操后就变得如此不堪?”高宠看罢,喟然叹道。
周瑜微微一笑,道:“正所谓棋差一着,满盘皆输,对手的不同造就人的能力表现不同,袁绍与公孙瓒比,确实要强一些,但与挟天子令诸侯的曹司空比,则犹如豹子遇上猛虎,只能绕着走。”
“那依公谨之见,我们的对手究竟是豹子还是猛虎?”高宠忽然问道。
“恐怕不是豹子,也不是猛虎,而是一群标榜着正统忠义的豺狼!”一个带着浓重荆襄口音的男声响起,门帘启处,庞统急急的执着一封皂囊走了进来。
第一百四十八章 汉贼高宠
“士元所指豺狼是——!”高宠和周瑜相互对视,脸色皆变,显然他们心里都隐隐的猜到了庞统说的是谁。
“西境有变,荆州牧镇南将军刘表、交趾太守绥南大将军士燮、益州牧征西将军刘璋联合发布讨伐檄文,声称要兴复旧制,诛平汉贼。另外,刘表还任命皇叔刘备为征东将军,统领江陵、沔阳、竟陵一线数万大军,矛头直指我江夏、荆南属地,这是从江夏送来的紧急情报。”庞统道。
“汉贼——,谁是汉贼?”周瑜大声问道。
高宠接过拆开皂囊,只见徐庶的笔迹龙飞凤舞,在绢册的左上角清清楚楚的画上了一个鹰的图腾,这个图腾是高宠离开夏口前,与徐庶商定只在机密信件上标注,现在,这一封皂囊中有这个鹰图腾,说明徐庶十分担扰荆州的变局。
“元直一贯心思慎密,计虑百出,这一次急促来报,当是荆州有了大难!”高宠看罢,一边将徐庶的信交与周瑜,一边沉声道。
庞统轻喟道:“刘备,世之枭雄也,今一朝掌权,我西境无安矣!”
“这檄文称我汉贼,然天下有识之士皆知,窃汉之人又哪是我高宠,那刘备借皇叔的身份处处以汉室正统自居,此正伪诈奸贼行径也。”高宠大声说道。
周瑜却笑道:“依宠帅的性情,一贯是遇强则强,无所畏惧,瑜以为,宠帅现在心中最渴望的一定与刘备交手的时刻吧!”
“公谨心中难道不这样想吗?”高宠目光注视周瑜,会意而道。
建安五年十月秋,高宠紧急召集江东群臣商议对抗三家联合之事,相国鲁肃、谏议从事顾雍、司金别驾刘晔、都督周瑜、副军师庞统等一干留守在金陵的官员悉数参加。
在议事厅的对门正面,悬挂的是精制的荆扬两州地图,图上道路、河流、高山、险关标注的清清楚楚。
周瑜首先道:“所谓的讨高三家联盟,看似实力雄壮,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今益州刘璋远在西川,与我江东并不相攘,更无厉害冲突,其入盟讨伐不过是借荆州一张嘴耳,当可不计,只要刘表势力存在于荆州,刘璋的最大敌人就不是我江东,而适适是此次同盟的盟主刘表;刘表兵败汉阳不久,士卒皆存怯战之心,纵有刘备帮助整训军队,我料无三五年时间,二刘不敢轻言用兵;至于交趾士燮,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如果用来练兵,正是合适!”
周瑜这最后一句的口气着实狂妄之极,似完全不把士燮放在眼里,高宠哈哈一笑,眼神中露出嘉许之色,早在建安元年谋取荆南之时,高宠就属意李通在零陵一带练兵布防,察探交趾的动向,现在,士燮不自量力的挑衅,正好给了高宠一个出兵的借口。
正是有这个资本,才有十足的拿下对手的信心。
宠帅有意谋攻交趾?”庞统问道,刚刚投效不久的他对高宠以前的战略还不太清楚,故有此问。
高宠点头笑道:“昔日张仪以远交近攻之法破苏秦合纵之策,今我欲取南攻北守之法破敌,士元可有雄心助我挥师兵取交趾,为江东增七郡之地!”高宠这一句说得极为雄壮,{ txtsk }仿佛在弹指间交趾已入囊中一般,听得在座众人个个群情激荡。
受高宠这一激,庞统心中建功立业之心顿起,他沉声道:“统受宠统信任,自当竭尽全力,不过,交趾地处岭南,气候恶劣,昔日始皇帝以五十万精卒征南屯边,兵士水土不服,为毒气所袭病倒无数,今我军欲南下,还需挑选一名熟谙智勇兼备之将,辅以适应岭南气候、地形的军卒,如此方能事成。”
“裨将军,征虏中郎将吕范谋勇俱佳,且驻军衡阳已有二载,其麾下五千兵卒大部是桂阳、零陵、长沙三郡子弟,士元以为如何?”对于庞统的考虑,高宠胸有成竹,先前安排吕范进驻荆南的目的就是为此。
“有子衡相佐,统无忧矣。”庞统兴奋的接下命令,一时引来众人无数羡慕目光。
这时,鲁肃冷静的谏道:“荆州刘表有刘备相助,实力陡然升了一个档次,我军要固守江夏、荆南,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统帅协调诸军方可,伯言代领都督已近大半年,虽有军师相佐并无大错,但终究资历还浅,恐难以服众将之心,在这个关健时候,是否应由公谨接替都督职为好。”
高宠一边点头,一边转向周瑜,道:“子敬稳重,公谨莫如即日起程,待到任后即令伯言南驻长沙,以填补吕范走后的空档。”
“敌既合纵,我当分而治之,刘备初到荆州就锋芒毕露,必然会引起部分刘表旧属的戒备,我们正可利用这一矛盾,制造不和,扩大分歧,如此方能赢得政治上的主动。象蔡瑁、蒯越、文聘这些荆州重臣一直受到刘表的重用,刘备到来之后,势必会削弱他们的影响力,这对我们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机会。”刘晔也不失时机的谏道。
“子敬、子扬所虑甚是,我当谨记之,可惜身体有恙,不然的话我当亲往夏口督察。”正所谓谋而后定,高宠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一番思夺之后,他心中大定,脸上也禁不住露出笑容。
建安五年十月中旬,高宠命都督周瑜奔赴荆州,主持江夏、荆南四郡战局,同时,派副军师庞统往衡阳,会合吕范筹划南征交趾事略。
既然刘表、刘璋、士燮有意联合讨伐江东,那么就一定要先发制人,交州辖下虽有七郡,但多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是联盟中最薄弱的一环,一旦受攻,其余二家囿于地形条件所制,也无法举兵救援。
当年,高宠早在拿下荆南三郡之后,就令李通在零陵一带察看过南征可能性,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
与高宠在江东磨刀豁豁相比,襄阳一派歌舞升平。
在舆论上、政治上都取得主动的刘表正沉浸在属下官员的吹捧中,每日里,除了宴请那些西归的清议名士外,就是接洽来自交趾和益州的使者。
交趾太守士燮与刘表有旧,关系处得一直不错,而益州刘璋初即位时,受州大吏赵韪左右,举兵与刘表在西陵兵戎相见,现在赵韪虽死,但余众犹在,刘璋还需借“东州兵”力量帮助平定各郡叛乱。
“东州兵”是南阳、三辅一带迁入益州的部众,因为故籍多属荆州,与刘表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刘璋也是有求于刘表,加上刘备在中间调停,二家合好决定一致对外。
建安五年十月二十一日,避居交州的大儒刘熙携弟子数人至襄阳,受到了宋忠、綦毋辏А⒊瘫⑿砭浮⑿砩鄣纫恢谇逡槊康穆≈睾翊V菽亮醣怼⒒适辶醣傅纫渤龀侨锵嘤?br />
席上,众人谈及高宠,皆斥之为汉贼,一贯喜好在这种场合高谈阔论的许靖容光焕发,口沫横飞,言话间直将高宠贬得一无是处,其过激之处有时连身旁的族弟许邵都皱起了眉头。
“诸公东来,备有一问,闻高宠出身贫贱,学无长物,只不知以何击破孙策,独霸江东?”刘备问道。
对于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刘备来说,高宠的成功实在让他不能释怀,论名望、地位、资历、能力、仁义,刘备自问哪一样都胜过高宠多多,但结果却是高宠虎踞江左,而自己却寄人篱下,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宠选择了地僻偏远的江东,自己则命运不济,无论是平原,还是徐州,都有袁绍、曹操、吕布、袁术这等强豪虎视眈眈。
果然,听得刘备发问,许靖站起高声道:“皇叔要问高宠是何许人也?以靖之见,此人乃是一个独断专行、言而无信的卑贱小人,当初未发迹时,尚能做出一付礼贤下士的样子,直恨不得朝我们跪下相求,如今一站稳脚跟,就开始忘恩负义一脚将我们踢开,此等奸贼,不诛何以平民愤!”许靖说得口沫横飞,瞧他的神情,最好能把高宠说成一头猪才解气。
坐中一些有操守之士听罢,纷纷摇头,许靖的话着实有些过了。
刘备却是满脸堆笑,道:“文休是切肤之痛,历历在目,言语过激之处,也是自然。吾闻子将兄善评,未知对高宠有何评价?”
许邵见刘备问及自己,略一沉吟,道:“当日在曲阿演军场上,高宠为一家奴,邵观此人与众不同,曾言假以时日,必居人上,今如是!”
善评者勿以个人好恶而言,许邵相比族兄许靖来说,对高宠并没有更多的憎恨,当初联名具书罢崔琰,也是在许靖的鼓促下具的名。
许邵这一评语出,坐中大多数人暗自点头,刘备冷眼观瞧,一一看在心里,这些清议名士与高宠的分歧主要是新旧制度的冲突,与个人的品格并不相干,凡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