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策
旁注。
“每遇乱,百姓多惶恐,神棍群起而惑。”有识之士针砭时弊毫不客气的将那些以似是而非的妖言迷惑愚民的人斥之为神棍。
汉末天下夭乱,在刚刚开化的江南一带,测算这一行业出乎意料的兴旺起来。虽然在孙策治理时期,或医感巫的于吉死于非命,但这一斩却起到了反面宣传的作用,孙策之死乃走遭刺客袭击伤重不治之致,但在百姓的传言中,于吉死后施法、别策遭到报应的说法却更能得到认同。于走乎仅在短短的二、三年间。有更多的测士冒了出来,在扬州所属的七郡,这些大大小小的所谓‘异人’不知其数。
这样一种结果,是孙策生前不曾想到的,也是他的继任者——高宠所没有预料到的。
蒙昧与文明的冲突过程从来都不走一帆风顺的,其中有反复,有挣扎,更有让人无法言语的无奈。
而今,因为一次结果出乎意料的舌战,被‘无限神化’诸葛亮成为了神棍家族的头号人物。刚刚来到金陵不久的他立即得到了以吴范、刘淳为首的测士群体的邀请,对于这样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诸葛亮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鬼神这个东西,看似虚无飘渺无甚用处,但却是有着不一样的魔力,就算走有些人不信这个,他们也不会出头来阻止神棍们骗钱。愚昧在有的时候,意味的是狂热和盲从,对于那些痴狂的信徒来说,就算要他们去死,也心甘情愿。
当建安八年的第一缕阳光穿透石头山上的厚密云层,洋洋洒洒的照射到金陵繁华的街道上时,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一角,算卦的摊头前生意兴隆,手头有了节余的百姓新年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早早的来讨一个头彩。
他们一个个带着鼓鼓的钱袋和无限的虔诚而来,又一个个带着泡沫般的幢憬而离去。
就在旁人看似不平等的交易中,无论是购买希望还是出售希望的双方都显得走那样的心满意足。
兴奋的表情显现在一个“神算刘”的铺间前,这里是金陵城最有名的‘神棍’刘淳的店铺。原先的测士都走在街角摆一个小摊,扯一面半新不旧的旗帜作幌子。能有自己独立店面的刘淳可以说是头一家。
在于吉死后,已经小有名气的刘淳迅速的填补了于吉留下的空隙,并把‘神棍’的恶名更加的发扬光大,‘先交钱,后测字’更成为了刘淳的最金字的招牌。
自古以来,相士能有刘淳这般牛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现在,新任的副军师诸葛亮是刘淳的背后靠山,就算是刘淳再牛一些,他也相信没有人会选在太岁头上动土。
三月扬柳细腰,江南春早,刘淳的生意照例很好,前来求问的人群排成了长长的一队。
“刘神仙——,你先替我测测今年生意的光景如何呀!”一个大腹便便的肥头商人费力挤过长队,插队至前面,他的这一种不道德的行径顿时引来众人的怒骂。
“吵什么,不想算的就回去,没瞧神仙正忙着吗!”把门的两个帮闲一边接过胖子递上的好处,一边斜着眼睛喝斥道。刘淳吃香,就连在门口的下人也神气起来。那些自动送上门的‘挨宰客’听得帮闲这么一声呼喝,顿时一个个低下了头,不敢多言语半句。
无商不利,如果今年还照着去岁的太平盛世,这江东的生意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这个操着西北口音的商贾早有心举族迁移到丹杨郡来。与兵荒马乱的雍凉湘比,扬州这一块地面走又安全又有利赚。
“嗯,去岁少利,不如今年。按星象悬斗知,金陵王气直冲天际,正是犯星相克之象,不消数月,征伐复起矣。”刘淳摇头晃脑了一阵后,又提起樟木剑四下挥舞,最后神神秘秘的将那胖子叫近跟前,私语道。
这肥胖商人听罢,脸色大变,在抛下测算的定金后,急急转身而去。方才刘淳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今年江东会有大的军事行动,象这样的机密从刘淳口中说出,可信度本来不高,但由于诸葛亮和刘淳的关系,就不得不另行考虑了。
北伐——,北伐,在一连串的军事胜利面前,江东百姓们的狂热早已被煽动了起来。那些从益州、交州战场荣归的战士在得胜凯旋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故乡少女倾慕的眼神,仅凭这就足以让没有参军的青年男子眼红的了。
另外,高宠自建安元年起实行的军属免租减徨政策在五年之后终于升始结出累累的硕果,并深深的根植于百姓的心中。
第一百九十八章 致命诱饵
建安八年的三月,许都,正是乍暖还寒时候,一辆青布蒙罩的马车在夜色中悄悄接近丞相府的后门,在门前停下来。从车内走出一个衣着朴素,头戴冠巾的年轻人,此人脸形细长,一对鹰目不时闪动着异样的光芒。
“司马大人来了,丞相等候多时了,快里面请!”门口早已迎立的管事恭敬的陪笑上前,一边说着一边将这个年轻人让进府内。
“有劳管事的这么晚了还辛苦,这是一点意思,请笑纳。”年轻人说罢,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包袱,塞进管事的手里。
“这怎么好意思,司马大人真是太客气了,今后有什么事情,请只管吩咐一声。”管事的暗暗拈了一下包袱的重量,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这个姓司马的年轻人正是侍御史司马懿,出身于司隶河内望族,初始为郡中小吏,于建安二年应征召任文学橡,七年春晋升任侍御史。
丞相府的后门紧临着亭台楼阁、水流潺潺的后院,这里的景致大气中透着辉宏,无论是雕梁画栋的屋檐,还是青石铺陈的道路,在突显着匠人的巧工的同时,也在显示着主人无比高贵的地位。
这里正是当初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的地方。当然,现在的院落更甚往昔。
在侍从的带领下,七缠八绕,司马懿终于来到了一座独立的精巧小楼前,从楼窗显出的灯光判断,这里的主人还没有休息。
司马懿停下脚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的让自己镇定下来。即将单独晋剑大汉朝最有权势的丞相曹操,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常有地,一定要好好的把握才是。
“是仲达吗?”听到外面脚步声响,埋首案前正书写了诗稿的曹操朗声问道。
“河内司马仲达见过丞相大人。”司马懿闻声跨步而入,垂首恭敬的侍立一旁。虽然在朝堂上丞相和侍御史是同朝为官,但实际的地位却有了天壤之别。曹操不是帝君,权力之大却可比皇帝,探谙其中原由的司马懿更知道在丞相府中担任一个职务可比虚无权力的什么侍御史强多了。
“仲达快快免礼。”曹操得意的哈哈一笑,挽袖搀过司马懿。
“丞相深夜无眠,可是为江南之敌而忧虑?”司马懿鹰目一扬,察言观色道。
曹操坐定,微笑道 “仲达果然聪慧,看来我没有识错人。不错,江东高宠现已占据荆、扬、交、益四州,此小儿虽起于微末,但却屡破强敌,别策、刘表、刘备等皆是一方豪杰之士。与之交战竟皆不敌,如今南北相峙。争锋之势已成,不知仲达对此有何评价?”
在王朗被诸葛亮修书骂死的朝议当日,司马懿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气度。让素以慧眼识人的曹操心喜不已,对敌方阵营中的有才之士尚赞誉有加的他自然不会让司马懿这等人物荒废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侍御史任上。
听得曹操相问,早已准备好了应答言语的司马懿略一思索,沉声道:“丞相,懿以为高宠此人乃非常之人,不可以常理来揣度。观其先前之所作所为,每每行事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并屡次置死地而后生。其人之勇智、谋略、胆气都堪当一流,别策、刘表、刘备虽然也噪赫赫有名照人物,但与高宠相比,综合地能力还是不及,故而争锋之下败相显逞。”
说到此处,司马懿有意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曹操,见曹操眯着眼睛若有所思,并没有丝毫的怒气。心中暗忖:丞相的气度果然不同反响,要是换作旁人,听得有人这么狂赞对手,早就怒形于色了。
放心的清了清嗓子,司马懿接着说道:“当然,高宠小贼也不是完全没有弱点。以懿之见,高宠用兵惯于行险,以攻蜀为例,当时高宠在荆州聚结的兵力足为四、五万人,如果他全力挥师西上,荡平刘备将如囊中取物,易如反掌。但事实上高宠却只用了二万水军征蜀,这证明高宠对于自己相当的自负,但有时候,自负过了头就是骄傲,懿认为现在的江东上至高宠,下至将领,都处在一种盲目的自负之中,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噢,什么机会?”曹操睁开眼睛,眸子中精光闪动。
“丞相请看——。”司马懿快步来到案前,手指着豫、徐、扬三州交界的地方,道:“现在,江东的敌人大多认为,我军远征河北疲惫不堪,如果我们因势利导摆出收缩怯敌的态势,则敌人必然心喜。一旦他们渡过淮水北上,我们就可利用骑兵快速的从彭城、汝南两冀实施穿插,将来犯之敌团团包围。然后,我们再从许都、陈留、青州调动全部力量,围点打援,争取在这三州交界之处赢得与高宠的最后决战。”
“如果敌方识破我军意图,又当如何?”曹操不动声色问道。
“丞相,这就要看我们布下的诱饵合不合高宠的口味了?高宠在寿春的守将是雁北人张辽,此人与青州督臧霸同为吕温侯麾下大将,如果臧霸能以书信示意张辽,我想不愁张辽不来自投罗网。”司马懿笑道。
“哈哈,好主意。我正愁江南富庶,旷日持久相峙下去对我不利。若仲达之策真能诱使高宠在北方广阔的平原地带与我军决战,平定之首功不复有他人矣!”曹操兴奋的拍案踏起,朗声大笑。
就在许都曹操和司马懿密谋之际,在江东的议事堂上,则是另一番争论激烈的场面。
这一场争执的起由是寿春太守张辽的一封求战书。
在江东众将中,没有人比张辽更迫切的希望北伐中原。驻防在寿春一线许久的张辽除了想为故主吕布复仇之外,更期望用荣耀的战功证明自己,而自从那日在芍陂见过貂蝉之后,他的这一种心情就更加的强烈。
貉蝉主母的身份让张辽只能将倾慕深藏在心底,自那一日后张辽明白,吕布的身影就象一座令他难于逾越的高山。如果不能跨过他,就永远只能和貂蝉在山的两头凝望。
男儿的荣耀来自于战场,唯有染着敌人血迹的功勋才能体现男儿的价值。
去岁腊月(202年12月),就在高宠远征巴蜀之际,张辽率雁北骑渡过枯水干泪的淮水,兵取汝阴,将与曹操接壤的战线向北推进了一百余里。若不是困于兵力不足,张辽的兵锋就有可能抵达萧关隘下。
当时,正在回师途中的曹操得知南方有变,急令青州都督臧霸率师增援徐州乐进。臧霸字宣高,与张辽共事过温侯吕布门下,对于张辽的性情和战法相当的熟悉,可以说彼此间知根知底。几番交锋之后,双方互有胜负,只得各自退兵罢战。
对于这次北伐徐豫的结果,张辽并不满意。所以在高宠回归金陵之后,张辽一面加紧操练雁北骑,一面几度上书直陈北伐事宜。当诸葛亮修书气死王朗的消息传到寿春时,张辽终于再一次向高宠表达了北伐的决心。这一次,从张辽亲笔书写按有血印的简续中,高宠看到了张辽一颗急切求战的雄心壮志。
在徐庶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江东的文武官员依着各自的主张分成了急战和缓战两派。急战的一方以诸葛亮为育,贺齐、李通、蒋钦等一批中下级武将响应,他们希望立即整训兵马,乘着曹操尚未完全消灭袁氏残余的时机,挥师北伐;缓战的一方则是以鲁肃、徐庶等一批文官为主,他们主张先不忙着和曹操开战,特别是在凉州的庞统、赵云未有动作之前,不可轻举妄动,而稳妥的意见是应该充分发挥江东在技术、经济、商业、农渔等各方面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南方对北方的实力差距,从而为最后的决战打好基础。
“宠帅,根据潜入许都的暗探报悉,曹操的北征主力还在休整之中。这一次远征河北曹军虽然获胜,但兵车皆疲惫不堪,与此相比,我军在淮北、荆北一带的主力蓄势待发多时,时不我待,请宠帅速下决断。”诸葛亮大声道。
“宠帅,诸葛军师之言不妥。我军将士善舟楫而少习马战,如果冒然深入北境,极有可能遭遇曹军精锐骑兵的围追。以肃之见,待赴凉将士有所动作之后再作定夺不迟。”相国鲁肃反驳道,正军师徐庶与诸葛亮私交甚好,在这个争执的当口一时抹不开面子,故此由鲁肃率先发言。
比较高宠、曹操双方的实力,从地盘上看,虽然曹操占据了北方冀、青、徐、豫、充、幽、雍、司隶全境以及并、凉、荆三州各一处,而高宠只占了扬、荆、交、益四州。但仔细分析,曹操占的这些州郡正走黄巾大乱以来兵祸连结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