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策
刘晔道:“宠帅,彭泽的援兵应快到了,我们再等等吧!”
高宠苦笑道:“子扬,时不我待,你留在城中照应,我这就去接应雷绪!”说罢,高宠翻身跃上马背,长矟一挥,正待策马向白崖山而去。
“宠帅,慢走——!”随着这一声大喝,一员披甲持刀的年轻将军飞马而来,在他身后,是一支千余人的精锐之师。
刘晔见状,高兴的大呼道:“宠帅,是文响来了!”
就在高宠苦无援兵之际,从彭泽星夜兼程带来的徐盛部一千精卒终于及时赶到,而与此同时,得到前军遇阻的消息后,孙策也引大军赶到了白崖山下。
一场也许是决定江东今后所属的强强对话正式展开,这是高宠与孙策自神亭岭后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双方的地位却发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孙策此时已然占据江东三郡,拥数万精甲、百万之众,江东志士无不相投,而高宠也已不再是神亭岭上的那个小卒了,真正成为了占据豫章、庐陵和荆南的一方诸侯。
白崖山上,得到增援的高宠军迅速巩固了残破的阵地,已经坚守了一夜的雷绪残部三十余人从战场上撤了下来,接替他的是同样骁勇善战的徐盛。
而他的对手,是孙策军大将韩当。
“压过去——。”望着渐渐靠近的敌卒,徐盛透着十足的自信。
蹩足了劲的兵卒个个闻声而起,居高临下呐喊着向敌人冲了过去,韩当部兵卒原以为敌人经过一夜苦战已是不堪一击,哪里料到竟会遭到反扑,在根本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一轮撕杀之后,韩当部被迫在弃下百余具尸体后,怆然溃退。
经过此番接触,周瑜、韩当知是敌军援兵已到,如果再冒然进攻也不过是徒耗兵力,遂休兵山下扎营等待孙策的到来,战局陷入了僵局之中。
而对于高宠来说,徐盛的这一千援兵已是能够调动的最后一点力量,眼下守住白崖山便是胜利,时间拖得越久,对已方就越有利。
元月五日,孙策自引大军杀至白崖山下,令兵卒在山下讨敌骂阵。
高宠遂留徐盛守住隘口,点齐三百人,杀至两军阵前。
两军对圆,孙策阵中一骑飞出,马上一将剑眉朗目,腰细膀宽,声雄力猛,手执古锭刀,端是威风八面,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摧毁一切的杀气,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觉。
正是孙策。
孙策横刀立马,大声喝问道:“神亭败将今安在?”
高宠也不示弱,一纵烈焰,踏骑而出,擒矟指向孙策,大喝道:“孙伯符可识得吾高宠否?”说罢,两人策马盘旋,竟同时哈哈大笑,看到对阵的双方众将个个目瞪口呆。
孙策笑罢,沉声道:“我军兵困松滋,汝等何不早降?”
高宠大声道:“四日,孙辅军已覆没于长江之中,现在,将军连这区区白崖山都攻不下,兵困松滋从何说起?”
孙策怒道:“我江东大军数万余众,若全力挥师西进,汝仅凭一已之力挡之,实若以卵击石,如此这般苦苦挣扎有何益处?”
高宠大笑道:“宠一微昧之人,亦知仁义忠勇之所在,安能甘作膝下郎乎?”
正此时,孙策阵中一将冲出,大喝道:“高宠小儿休得猖狂,待陈子烈前来擒汝!”
高宠闻声看去,见此将正是陈武。
陈武拍马挺刀,骤然杀到,他一早便瞧见高宠模样,心中忿恨当日在神亭岭上被高宠从手中逃脱,想不到短短年余不见,高宠竟会有了如此气候。
“匹夫之勇,何足道哉!”未等陈武杀到,高宠虚晃一矟拔马回走。
陈武怒不可遏,催马在后急追,隘口之上徐盛早看得真切,待高宠过后,一顿箭雨齐下将陈武生生射退。
其后,孙军数次讨敌掠阵,高宠只管是坚守不出,陈武、韩当请命再度领军攻山,又都被徐盛杀退。
二日后,留滞于松滋城中的二万余百姓全部安然渡过长江,在小孤山得胜的甘宁也率兵前来增援,在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后,高宠终于稳定了溃败的局面,并在江北保住了松滋这一块飞地。
孙策见天寒地冻,粮草接济困难,高宠援兵日渐增多,知事不可为,遂留汝南李术率三千军马镇守皖城,自引主力回转江东。
第五十七章 绝色佳人
建安三年正月春,随着高宠、孙策两军主力的后撤,蔓延庐江全郡的战事终于平息,对于这个结果,孙策是极不愿意接受的,原因不仅仅是松滋尚在高宠的手中,更重要的是小孤山一战几乎丧尽了已方水师的主力。
在争夺江东诸郡的战斗中,水军的重要性是毋用质疑的。失去百余艘战船和众多训练有素的士卒,孙策当然知道意味着什么。
“伯符,江东三郡民殷谷丰,这一点损失很快就能弥补过来的。”撤军的路上,周瑜安慰孙策道。
对于这一次战事,周瑜倒没有其它人那般的悲观,从战略上看,争夺庐江对于孙策和高宠来说,机会本来就是均等的,谈不上谁先谁后的问题,能够从高宠的手中把皖城抢过来,本身就是不小的胜利,毕竟庐江诸县中,高宠也仅是保住了松滋一城。
如果没有孙辅在小孤山的失利,这一仗将是完胜。
但是,也完全没有必要将小孤山的失败看到过重,虽然丧失了近四千士卒和百余艘战船,但由自已率领的前军精锐尚在,只要假以时日,训练一支纵横长江的水师也不是难事。
孙策闻言,苦笑道:“公谨之言虽是不错。但这一次免不了要让高宠小儿得意一回了。”
周瑜解开系在襟间的披风,大笑道:“福祸相依,骄兵必败,这一次我们吃了这个亏,也许下一次就论到他高宠了!”
孙策听周瑜说得豪迈,也大声道:“知吾心者,公谨也。这一次在皖城只不过是开了个头,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啊!”
周瑜听言,笑道:“伯符留李术镇守皖城,莫非是一个诱饵?”
孙策压低声音,假作肃然道:“公谨,此等大事岂可轻言。不过,那高宠所据之地多为深壑茂林之地,行走不便,且其地南至桂阳、零陵,北到松滋,南北长而东西窄,高宠兵少防御必有疏漏之处,若是高宠有意出兵庐江、九江的话,我等可——。”
周瑜一催战马,扬鞭直指南方,道:“伯符,到时我愿为上将,报这两番兵败之辱!”
孙策笑道:“自是少不了公谨的谋度。”
就在孙策与周瑜为下一次交锋而谋划时,高宠也将主力撤回豫章,与朱桓合力对从彭泽溃逃的刘勋展开追剿。
建安二年十二月冬,被高宠抄了后路的刘勋的二万人马在彭泽、海昏、上缭一带陷入进退唯谷的境地。十七日,困境中的刘勋鼓起最后的勇气,孤注一掷向彭泽城发动了最后的进攻,结果却被徐盛、甘宁杀得大败,追随刘勋的七千主力阵亡三千人,余众皆溃散,刘勋自已在朱桓的追击之下,仓皇向西逃窜,最后几乎是孤身逃到了江夏。
留守松滋的是徐盛、陈兰二将,甘宁水军则继续屯兵彭泽和小孤山,一方面防止上游江夏黄祖的袭扰;另一方面占据长江水道,保持江南江北的联系。
而高宠与徐庶、刘晔一道回师豫章休整,这一次虽说是打退了孙策的进攻,但已方的损失也相当的大,梅乾重伤未愈,雷绪在鑫战之后也是大病一场,而彭泽和白崖山两处激战阵亡将士合有千余人,对于募兵困难的高宠来说,这一场大仗可以说是耗尽了豫章的全部底气,要想迅速恢复,不是那么容易的。
豫章太守府邸。
这一日,高宠正在为如何肃清刘勋余寇而头痛不已,刚刚与高宠一起赶回的徐庶、刘晔及顾雍、许邵、许靖一班官员也悉数到齐。
“命令朱桓,迅速肃清刘勋残余,有继续作恶者,斩杀之!”看罢海昏令舒仲应送来的紧急文书,高宠怒不可遏。
溃散在海昏、上缭一带的刘勋残部分散成若干股,袭击城池、搔扰百姓,几乎已经贼寇无异了,若再不痛下杀手,怕是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徐庶道:“庐江子弟性烈悍勇,一味用强可能适得其反,宠帅何不遣雷绪招抚之,一则可补损失之兵力,二则可平息贼患。”
刘晔也谏道:“宠帅,治贼之本在于恩威并施,刘勋部众之所以袭扰乡里,乃是断粮所致,今可令各县张贴布告,凡溃散之刘勋兵卒,愿降者免死罪,如此则可择其精壮,收籍入伍,以为强兵。”
高宠道:“元直、子扬之言虽是有理,但自桓、灵两帝以来,朝政多失于宽,强贼知宽而屡犯之,若不以猛药恐无制矣,今肃贼当以严为重,辅之于宽,切不可以宽济宽,无慑人之威仪。”
刘晔点头道:“宠帅所言甚是,晔为参军,自当竭尽心力,平定贼寇,整肃地方。”
就在高宠与徐庶、刘晔为平贼之事商讨时,却见一人大步从门外闯了进来,两边守卫的兵卒正要阻挡,待一看此人容貌,忙收起兵刃退了下去。
“姐夫,这一仗可是杀得过瘾!”随着这一声大喊,陆逊已满面征尘的快步跑了进来。
高宠见是陆逊,先是一喜,后是一忧,喜的是很久没有与陆逊见面了,正挂念得紧;忧的是陆逊这么急匆匆的从庐陵赶来,莫不是慕沙有了什么不测?
陆逊见高宠面有忧色,连忙说道:“姐夫,慕沙姐姐病大好了,现在正在门外的马车上呢,这不我是先来向你通报一声。”
未等陆逊的话说完,高宠已是一跃而起,象一股旋风一般从众人面前掠过,向着府门口直冲了过去。
“哎——,姐夫,我还有话没说完呢!”陆逊茫然的站在当中,喃喃自语道。而徐庶、许邵诸人的脸上却正止不住的藏着笑意。
豫章太守府门口,一队头插白翎的越族少女躬身站在二辆马车旁,在马车的旁边,更有一员身材魁梧的五旬老将骑马持刀护卫着。
高宠一个箭步跨出府门,正见着两边侍立的卷起前面一辆马车的绸帘,里面一名头戴越族百鸟凤钗,颈佩银色项圈、身着红黄相间衣衫的越族女子正移步走出,她的脸色还有些苍白,但却更有了一种病态的神韵。
“慕沙——。”高宠疾呼出声。
这女子闻声抬头,朝着高宠浅浅一笑,道:“夫君凯旋回师,慕沙道贺来迟了!”
高宠怔怔的看着慕沙,象是犹有些不信,道:“不迟——,不迟——。”
慕沙的样子比高宠出征之前要好过甚多,当日病榻之上的慕沙已经是好几日米粒不进,仅靠着一点点水维持着生机,现在,慕沙竟能受得了长途颠疲之苦,坐着马车远道从庐陵赶来,而且还能自已走下马车,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黄忠见过宠帅!”就在高宠神不守舍之际,耳边突响起一声大喝。
高宠定神看去,却是黄忠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边,对着自已大声说着。
高宠大喜道:“汉升什么时候来的,刚才我怎么没看到!”
“刚才——,我就站在公主旁边,宠帅难道没有看见。”黄忠哑然道。
这时,陆逊与徐庶、刘晔诸人也从府门走出,刘晔闻言笑道:“汉升勿怪,宠帅见到慕沙公主,眼里哪里还会有你的影子。”
虽然与慕沙早成了亲,但当着这众人的面,高宠还是被说得满脸通红,只得支吾道:“这个——,噢,汉升不是在衡阳守着吗,怎么也一道来了豫章?”
黄忠闻言,大声质问道:“忠年不过五旬,两臂犹有开山之力,双手仍能力斩敌将,如此苦守衡阳实是心烦,宠帅皖城遭逢恶战,怎不用我为先锋?”
高宠被黄忠这么一说,一时语塞,当初令黄忠镇守衡阳,一方面是为了防范刘表对荆南的窥视,稳定局面;另一方面是威慑桂阳、长沙、零陵三郡的反叛势力。如今,半年多时间过去了,荆南在张机、桓阶、李通的治理下,正在慢慢恢复了以往的繁荣,在零陵的李通甚至已在谋划进攻交趾的行动了,这个时候黄忠留在衡阳,确实是有点浪费才能。
徐庶见此情形,解围道:“汉升有心杀敌,还怕没了地方吗?松滋城现由徐盛代守着,汉升可有意去镇守江北门户。”
黄忠喜道:“军师可要说话算数。”
徐庶转头对高宠道:“宠帅意下如何?”
高宠大笑道:“军师如此安排,自有深意,宠岂能不从。若松滋由汉升守卫,则文响可重镇彭泽,兴霸一军则腾出手来可挥师东进,径取长江之咽喉—-石城,若能下之,则我军更可威胁秣陵、曲阿。”
刘晔却是一拉徐庶、黄忠、陆逊,道:“这个时候说这些,岂不是大刹风景,元直,汉升、伯言远道而来,你我莫如作东为他们接风洗尘如何?”
说罢,刘晔朝着高宠挤了一下眼睛,大笑着与徐庶、黄忠、陆逊及一般众人向着外面走去。
待众人远去,慕沙一面召呼侍女将从庐陵带来的衣物搬进府内,一面却是神秘兮兮的将高宠拉到后面一辆马车旁边。
慕沙问道:“夫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