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策
新上路。
是夜,吴郡,孙策旧邸。
小乔独坐窗前,眉宇间隐着淡淡的忧愁,一对娇柔的双肩微微颤动,在他的身前,高宠有些不知所措的来回踱着步,方才一回府邸,小乔就向高宠提出要到会稽去,这让高宠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面对小乔这样一个美丽可人的女子,任何男子,特别是年轻的男子,都不能板起脸斩钉截铁的说一句:不行。但若是同意了小乔的请求,这兵荒马乱的光景,万一要是出了事,在大乔面前高宠也不好交待。
“那你告诉我,你去会稽做什么?”高宠道。
小乔抬起一对泪眼,道:“姐夫,我说了你是不是就让我去。”
高宠一皱眉,道:“你先把原因说出来,我再看看可不可以?”面对哭得带雨海棠般的小乔,高宠心中纵有千般的计谋,这一时也是使不上来。
“好——,我说:我要到会稽去见周瑜!”小乔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脸上神情更是透着一种决然。
“你和周瑜认识?”小乔的话让高宠着实一惊。
关关之睢,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曾几何时,情这一个字在高宠心里淡了、远了,听着小乔一点一滴的娓娓道出她与周瑜间的每一件事,有共患难的相守,有卿卿我我的甜蜜,高宠凝望小乔忽忧忽喜的神情,沉溺在心底的那一份冲动忽然泛起。
太湖畔的桨声哗哗、庐陵道上的明眸顾盼、长沙城中的离别惊心,这些曾经久远的回忆袭上高宠的心头,每一个人爱的对象不同,感受也是自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你一定要去找他吗?”高宠的语气回缓了下来,小乔的神态是如此的坚定,已深陷情网之中的她心中已是义无反顾。
小乔有些惊喜的点了点头,喃道:“即便有千难万险,我也一定要把我的心意告诉他。”
“我若为男,定寻佳人!但愿那周瑜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值得你为他这样做。”高宠为小乔的这一份执着所动。
听到高宠有应允之意,小乔一下子跳了起来,娇俏的脸上泛着动人的光彩,连声说道:“周郎和姐夫一样,都是世上罕有的好男儿,小乔相信自已的眼光,嗯,要是有一天姐夫和周郎畅谈一回就知道我说的都是实话了。”
“好了,你一路赶来也累了先休息吧,周瑜现在驻军乌程,要去见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好好酬量方可,明日我会给你一个确定的答复的!”高宠一边说着,一边向门外走去。
周瑜是孙策的死党,往昔孙策尚在,高宠没有说动周瑜归降的机会,但现在孙策已死,周瑜位重权倾,与刚刚即位的孙权之间又有隔阂,正是彼此最缺乏信任的时候,若是小乔能从中起到劝说周瑜的作用,对于高宠来说,自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周瑜若降,孙权再无所依,击破会稽指日可待,周瑜风流倜傥,也许美人计这一招正可击中要害。
可是,让娇弱的小乔来执行劝降的计划,风险又实在太大,孙权既然对周瑜不信任,那么必然会派出亲信潜藏在周瑜身边,这个时候小乔若露出半点劝降的意思,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大。
“宠帅,鲁相方才遣人来报已到了城中。”守在门外的雷绪身躯站的笔直,见高宠出来禀道。
“噢——,是子敬到了,什么时候?”高宠一喜。
雷绪点头道:“回宠帅,鲁相已于一个时辰前随后军到了,现正在军帐中歇息!”
从七月间占领秣陵到现在,也不过是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虽然从豫章抽调了大批的官员过来,但高宠麾下还是捉襟见肘,有鲁肃这样的大才,高宠自然不会让他闲着不用。
“好——,我正有事找他!”高宠略一沉吟道。鲁肃与周瑜曾有过一面之识,这个计策能否成功,听听他的意见自有好处。
吴郡外城,高宠军军帐。
“宠帅,深夜到访,定有大事!”听得身边的兵士禀报,鲁肃急忙披衣起床。
高宠也不客气,当下一五一十将自已的想法和盘托出,然后问道:“子敬,以为可行否?”
鲁肃听罢,摇头反问道:“宠帅以为孙权会中计吗?”
高宠虑道:“宠也有所虑,故请子敬明言!”
鲁肃正色道:“宠帅,美人计虽然有用,但孙权与周瑜纵然不睦,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孙权顾及自身安危,即便有所猜疑,也不太可能做出自损良将的举动,所以,肃以为宠帅只需将小乔姑娘安然送到周瑜处就可,至于其它,则什么都不要做最好!”
“什么都不要做?”高宠自语道。
鲁肃道:“只有不做,才能保证小乔姑娘的安全,也只有不做,才能让周瑜心存感激,才能让孙权因为猜疑而寝食难安。”
高宠恍然道:“子敬的意思宠明白了!”鲁肃说的对,与其急功近利露出马脚,还不如送周瑜一个人情,况且有时候什么都不做的效果比做更好。周瑜只要留下小乔,孙权必定会猜疑,这对于高宠来说,就是播下了离间的一粒种子。
第二日,吴郡城门外,三十里铺。马车缓缓前行,高宠骑着烈焰,亲自相送小乔。
“姐夫,你回去吧!这一次见到周郎,我一定劝他归顺姐夫,不要再帮着孙家了。”经过一夜的休息,又有了再次与周瑜相见的可能,小乔的脸色已比昨日好了很多,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一份天姿绝色让高宠身边的宿卫直直的看呆了眼。
高宠微微一笑,对着小乔摇了摇头,正容道:“自番阳初识以来,我与周瑜互为对手,对于美周郎的才能,我虽很是倾慕,但两军征战本是男人之间的事情,你此次为情而去,若是渗杂进了其它的东西,岂不是有负了这一段纯洁的感情。”
稍顿了一下,高宠又道:“以周瑜的脾性,绝不是单单用情就能说动的,你如果能见到周瑜,则切不可有只字半句言及劝降之事,以免招致祸害!”
小乔听罢,感激的点了点头,颔首道:“姐夫的话我记下了!”
“好了,徐琨将军,小乔姑娘我就交给你了,请一定安然送到周瑜那里!”高宠一扬鞭,对着守在马车旁的一个壮年男子说道。
徐琨的母亲是孙坚的亲妹妹,与孙权论起来还是姑表亲,当日在石印山孤军无援被迫降了高宠,但却始终不肯为高宠所用,徐琨与祖郎不同,若杀之则有损高宠的名声,若留之则还得处处提防着他。
现在小乔要南下,让徐琨相送一可以保证安全的到了孙权的属地,二也可以遂了徐琨的心意,留人不如留心,与其强留着无用,还不如送一个顺水人情。
徐琨感激的点点头,说道:“大人放心,琨一定不负所托!”
小乔回身移步上车,忽然间抿了抿俏唇,又回身走近高宠身旁,低低的说道:“姐夫,有一件事情我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告诉你——,就是我姐姐,她可能有了!”
高宠一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稍臾方回身拉住小乔急问道:“有了,是真的吗?”
小乔略带羞涩的说道:“嗯,姐姐已让华先生把过脉了,不会错的!”
高宠大喜,情不自禁的握住小乔的手道:“这天大的好消息,我离开秣陵的时候大乔怎没提及过?”
小乔脸一红,挣脱开高宠的大手,道:“其实姐姐十来天前就有呕吐的症状了,本想早些告诉你,但就怕不是空欢喜一场,所以一直瞒着——。”
第一百章 最后一战
秋日傍晚,夕阳柔和的光辉给萧瑟秋色渡上温暖的淡金。在秣陵的扬州刺史府邸后园,一脸娇羞的大乔慢慢的挺起身,双手轻抚微微隆起的腹部,眼神中透着母爱的点点光辉。
“禀夫人,老爷来了!”一名侍女匆匆走进院内,在她身后是柱着拐杖的乔玄。
在兵荒马乱之中,乔玄识机得早,在高宠攻破吴郡的当口,先行出城躲过了风头,待后来听说大乔成了高宠的内室后,才敢进城认了这门亲事。
“阿妤,华先生不是关照过你要好生静养吗,怎么又起来乱走?”对于大乔腹中的这个小生命,乔玄比自已的女儿看得更重。
“不碍事的,爹!”大乔见父亲喝责,嘴里一边应着,心头却是一阵甜蜜。
乔玄用拐杖触了触地,叹息一声道:“阿妤,你不要瞒我,我这些天也看出来了,姑爷对你虽然宠爱有加,但男人的心思恐怕怜惜的成份还是多一些,一旦若是时间长了,这一份怜悯淡了的话,难免会失宠的,这个孩子现在有正是时候。”
阿妤是大乔的乳名,原先在皖城时,大家看到乔家的这两朵姐妹花,便大乔小乔的叫惯了,这一来本名倒是生份了。
乔妤脸一红,拂袖道:“爹爹说得哪里话来?”
乔玄轻咳了两声,嘟囔道:“你们这两个丫头,一个比一个让我操心,现在你好不容易攀了门好亲,那阿嫱又不知发的哪门子疯,非要寻死觅活的去找什么周瑜。”
在侍女的携扶下,乔妤有些不情愿的回到房内,刚才乔玄的一句话虽然直白,却正说中她的心事,这个腹中的胎儿对于她来说,确实是一个意外之喜。
“如果能给高宠生下个男孩,自已凭着母亲的身份,就可以把高宠的注意力从慕沙身边拉过来一点。”乔妤虽然并不善妒,但身为一个女人,自然是希望夫君能多多怜惜自已一点。
从小乔的口中得到大乔身怀六甲的消息,让高宠回吴郡的一路都笑意昂然,一直以来紧蹦着的心绪也开朗了起来。
“宠帅,不知道这一次夫人怀的是龙还是凤?”雷绪咧着一张大脸,不住的用手摸着粗糙的胡须,憨憨的大笑。
高宠策马扬鞭,笑道:“是龙是凤有什么打紧,重要的是我高宠有后了!”
雷绪哈哈一笑道:“宠帅,等回到秣陵后我让自已家那婆娘也抓把劲,打仗咱不落后,这生孩子的事也绝不能拉下。”
高宠听雷绪这一句说得直白可爱,不禁莞尔,想了想道:“等一会儿,你去传我命令,把兴霸、休穆、伯言、子敬、元直、子扬等一干众将都召了来,我们一起痛痛快快的畅饮一番,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雷绪兴奋的大叫起来。
建安三年十月初,高宠在风卷残云的进行了大扫荡追击之后,将孙权的势力彻底的压缩到会稽一郡,陆逊、甘宁、朱桓、李通诸军由北至南形成一道包围的锁链,将剩下的一万多孙军堵死在钱唐、乌程、会稽这三个地方。
若没有意外发生,等待孙权的最后结果只能是覆亡,这是每一个稍有点头脑的人都会猜到的结局。
此后,高宠在乌程、钱唐一线采取了适当后撤,避免激烈接触的举措,而在西线的林历山一线则增兵猛攻,李通在得到了迂回到此的朱桓军的增援后,对贺齐和董袭展开了正面的迎击,十月十日,李通、朱桓破贺齐于建安、汉兴,歼敌一千余众,原先归附孙策的越族三部复纳入庐陵郡治下。
会稽,街市上的热闹繁华掩不住人们内心的恐慌,不少大户豪族人家的大门都紧闭着,见不到往日车来车往的忙碌景象。
孙权临时住所设在会稽太守府,因为来得匆忙,府内的一切陈设比不得吴郡时那般考究,窗梭上贴着的绢绸也已经泛了白色。
书房内,孙权穿着一色的紫绸袍子,一双碧眼定定的看着案几上的古绽刀,神情落寞,在他身后,是比他更加年轻的孙翊和孙匡。
“父兄基业,父兄基业到了我的手里,却连这会稽最后的一地也不知能否保住!”孙权渭然长叹,曾经风光无二的脸上滚落两颗热泪。
“二哥,只要我等兄弟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高宠那小子得逞!”孙翊声若洪钟,年轻的身体里充斥着不羁的活力。
“就是二哥,三哥的话没错,虽然大哥不在了,还有我们两个呢!”孙匡挺了挺胸膛,学着孙翊的样子大声表白道。
孙权郁结的眉头没有因为孙翊和孙匡的一句豪言而展开,这几年来,身边的将士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让孙权感受的最多的是命运无情的捉弄。
一脸灰败的长史张昭急匆匆的推开书房的门,神情郁激道:“仲谋,贺公苗降敌了!”张昭文采风流,旧与琅琊赵昱、东海王朗俱名,归附孙策之后,更是出力甚多,乃是江东文官之首,孙权少时曾拜张昭为师,故张昭直呼孙权之字。
“仲父,你说什么?”孙翊一把跳起来,抓住张昭微微发抖的手问道。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氏。年少时曾为郡吏,守剡长。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齐镇永宁时,有商升、张雅、詹强诸贼作乱,齐受命进讨一战大破之,使得周围诸寇震惧。特别是最近半年来,随着吕蒙、周泰、程普等大将的先后阵亡,一向自诩良将众多的孙权也在用人上也感到了有些捉襟见肘。
“不可能,公苗不可能弃我!”孙权面上青筋突露,碧眼中露出绝望之色。
张昭长叹道:“起初我也不信,但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