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明
正德笑眯眯的,也不和李东阳客气,拉着夏皇后就往主位上坐了下去。李月轩微微叹息一声,赶忙也跟了过去。不想这时身后一双小手忽然轻轻一拉,他只有止住了步子。
回过头来,见着永福、永淳两位公主正深情款款的凝视着他。他顿时脑门一紧,忙微微一笑,轻声道:“明日我进宫去找你们”。
现在几位妻子都在场,刚才因马怜儿的事,才被人家给了脸色,此刻见着两位公主那满脸的柔情,李月轩心里不免有些虚了起来。
两位公主都是冰雪聪明的人儿,见他神色怪怪的,眼神儿瞟了瞟桌子边的几位妻子,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十分配合的收回了手,羞涩的应了一声“嗯”
这下子皇帝来了,气氛更是压抑,虽说正德这个皇帝没一点皇帝样,和李月轩在那又是划拳,又是拼酒,好不快活,但李家上上下下可都没敢忘了他的身份,大家难免就拘谨了起来。
正德和李月轩喝了好几杯,俊脸也微微红了起来,他打了个酒嗝,笑眯眯的向李月轩小声道:“今日朕本来是准备在豹房和皇后还有两位皇妹过小三十,明天再进宫跟两宫皇太后过除夕,谁知永福、永淳一听到你回来了,死活拉着朕来找你。朕没法子,只好来了。”正德说着,眼中忽然一亮,沉着声音道:“朕那两妹子对你可是死心塌地了,你可不能辜负了她们”
李月轩轻轻叹息一声,微微睨了一眼正坐在夏皇后一旁的永福和永淳,苦笑道:“臣---”
正德见他苦着张脸,似乎想退缩,不由有些不高兴了,打断道:“你怕什么,不是还有朕在吗,你只要好好待永福、永淳便好了,其他的事,朕帮你担着”
李月轩见正德说的一脸的严肃认真,只好点头笑道:“臣明白了”
正德满意的点了点头,静了半晌,忽然贼兮兮的把头凑到李月轩耳边,脸上掩不住的喜色,低低道:“朕跟你说件事,你可不要到处宣扬啊”
见他神秘兮兮的样子,李月轩心里好笑,但还是点头道:“陛下请说”
正德贼眉鼠眼的看了一眼夏皇后,轻轻道:“婉颜她有了”
“有了?”李月轩愣了愣,片刻便反应了过来,忙向正德抱拳道:“恭喜陛下”
“嘘,小声点儿”正德见他嗓门太大,忙抬起手往下压了压,似乎想把李月轩的声音一块压下去似的:“婉颜现在不让朕说,她说想给两宫太后一个惊喜”
李月轩恍然大悟似的点点头,忙不说话了,正德见他十分配合,嘿嘿一笑道:“朕前些日子可没少在婉颜身上下功夫,现在总算是修成正果了,哈哈”说着,正德举起酒杯,跟李月轩碰了碰,道:“干了,干了,今日谁不醉谁不准走”
李月轩哪敢说不,只得陪着干了。
一旁十多个女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吃着,那娇颜美态,举止言行,当真是一道最迷人的风景。相比着满桌的佳肴,她们往那一坐,才是真正秀色可餐。
正德与李月轩又喝了两杯,侧目间忽地发现马怜儿坐在女孩中,不觉有些眼生,他见马怜儿长的端是妩媚清新,貌美绝伦,不由向李月轩惊道:“月轩,你又娶了一个?”
李月轩刚还和正德说人家妹妹的事,现在见他那惊诧的问起新娶的妻子,不免有些尴尬,沉默了片刻,他只得苦笑着点了点头。
正德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半晌,微微叹了口气,目光又看了一眼两个妹妹,幽幽道:“朕是不是也该再纳几个妃子了,朕是皇帝,女人竟然还没你多”
李月轩还以为他想说什么。此刻不由哑然失笑。只是,虽说皇帝纳妃那是天经地义,见怪不怪了,但李月轩还是不想看见正德把大把时间花在女人身上,而荒废了国政,毕竟历代王朝因女人而衰败的皇帝不在少数。
想了想,李月轩道:“若是陛下有喜欢的,纳为妃子也不无不可,不过纳妃一向都是由后宫主持的,咱们似乎管不着啊”
“在宫里纳妃自然是后宫主持,不过朕现在搬到了豹房,两宫皇太后还管的着么?嘿嘿”正德颇为得意的嘿嘿一笑,十足的淫荡样。
李月轩心头一阵苦笑,看来正德建豹房还有另外的打算啊。
时光荏苒,正德在李家吃过晚饭,已经戌时,酒足饭饱后,又雅兴大发,和李月轩弹了半天琴,亥时才离开。
*********************
第二日,除夕,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喜庆之中,从早上起,炮竹声就响彻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就是城南的灾民处,也都有炮仗声传来,整个京城热闹非凡。
李月轩中午进宫,向正德复命,接着,在慈宁宫给两宫太后请安。下午被永福、永淳两位公主拉到东暖房里呆了半天。下午才回到李家。
傍晚,李家上上下下在一起吃年夜饭。没有皇帝在场,大家才真正开怀畅饮,好不痛快。
夜幕落下,京城里放了美丽的眼花,并有舞龙,舞狮、灯会等节目表演,大街上百姓们顶着严寒游玩灯会,观看舞龙,舞狮,热闹非凡。李月轩吃过晚饭,领着全家老小也上街游玩去了。
大年初一,开朝。
百官于奉天殿上折子向正德恭贺新年,随即由内阁三位大学士朗读了祈祷国运畅隆的文书。接着,正德向百官发新年红包一个,貂皮大袄一件。百官拜领。
大年初二,朝政重开。
早上,天还蒙蒙亮,百官正在去奉天殿的路上,一骑从霸州来的八百里急报已经奔进了京城。
壹四四 姑娘留步
大年初二的早朝,比平日多了几分休闲和随意,谈论的也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并没有谁把政事搬上来议论。
早朝在一派轻松闲逸的氛围中度过,早朝散后,李月轩被正德留在了宫里。李东阳则和杨廷、张彩一起出了宫门。一路上三人说说笑笑,很是自在。这种随意、洒脱,不必遮遮掩掩的同路聊天,与从前刘谨还在时,生怕被东、西二厂知道外臣私会的情形相比,当真是说不出的舒坦。
三位内阁大学士刚出了承天门,正准备相互告辞而去。宫内忽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没等三人放下抱起的拳头,一个小太监已经扯起了嗓门大声叫道:“阁老留步,阁老留步”
李东阳三人闻言,转过头去,只见小太监提起下摆火急火燎的奔来,嘴中大口的吐着白气,面带急色,好似出了什么事。
小太监跑到李东阳三人身前,急忙喘上两口气,弯着身子拍了拍胸口,一说一停的道:“阁老,陛下有旨,宣内阁三位大学士,即刻到乾清宫议事”
李东阳心头一惊,早朝才刚刚散去,刚才在早朝上各部大臣并没有上折子议政,这会儿怎么忽然把三位大学士一块叫了去。一般情况下,三位大学士都被叫去的话,显然是出了大事了。
李东阳与张彩、杨廷和互看一眼,显然三人都猜出了有事发生。
李东阳不敢怠慢,沉吟了片刻,道:“老夫和两位大学士这就进宫见驾,小公公先回去向陛下复命吧”
小太监行了一礼,点头应承了一声,然后又往回跑了去。大冬天这么跑来来去的,想必会很锻炼身体。
见着小太监去了,李东阳神色凝重的看了一眼张彩和杨廷和,沉默了片刻,道:“介夫、尚质,陛下如此突然的把咱们都叫去,恐怕是发生了大事了,你们怎么看?”
杨廷和摇了摇头,道:“不好说,眼下灾民已经安顿妥当,九边战事也已了,应该没什么事了。现在皇上这么急把咱们三人都叫去,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张彩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显然是赞同杨廷和的话。
杨廷和又道:“自从陛下腊月二十六日不理政后,除了九边战事外,各省、府衙门也都没有办公了,现在大明各地发生了什么事,咱们可是一点儿都不知道,这突然冒出点什么事,还真不好说”
李东阳微微叹息了一声,喟然道:“罢了,咱们在这猜也没用,先去面圣吧”
张彩、杨廷和二人默然点头。
乾清宫里,正德满脸忧色的坐在龙椅上,身前的御案上放着三个刚拆开的蜡封折子。李月轩也是一脸愁色的站在御案前,看样子,显然是碰到了大麻烦了。
李东阳、张彩和杨廷和通报后,急急走了进来。一见正德和李月轩满脸愁色,顿时心感不妙,心道果然是出事了。
三人相互使了个眼色,向正德行了一礼,道:“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正德摆了摆手。
“不知陛下把臣等三人叫来有什么事?”李东阳小声说着,微微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李月轩,似想从孙儿那看出点端倪。然而李月轩神色肃然,除了微微一声叹息,并没有向老爷子透露点什么信息,李东阳还没见过孙儿这副没精打彩的样子,心中顿时也不由一紧。
正德看了一眼三位大学士,手指了指御案上的三分刚以八百里急件送来的折子,苦涩一笑道:“这是刚刚霸州送来的八百里急件,你们看看吧”
李东阳三人相互对视一眼,踌躇了片刻后,李东阳才是上前把折子拿了过来。三人满心忐忑的看了一遍三封折子,顿时脸色惊变。
“陛下,这---”李东阳神色凛然,看着正德半天说不出话。
正德长长叹了口气,苦笑道:“朕本以为京城收容了这么多灾民,便会少几个人挨饿受冻,谁知道。。。”说到这,正德忽然一声惨笑,声音也顿时提高了不少:“你们看看,霸州竟然冻死了两千多百姓,两千多啊---为什么会被冻死这么多人,朝廷当时不是已经派发了足够的过冬物资吗?你们自己看看,固安、文安两县加起来竟然就有一千多人被冻死,还有永清、大城等地也都出现了冻死人的情况,你们内阁到底是怎么办事的?”
正德近乎咆哮的质问着内阁三位大学士,李东阳三人立即跪了下来,垂首请罪:“陛下息怒”
“息怒?现在死了这么多人,叫朕怎么息怒”正德满脸不岔,目光忽然的盯在杨廷和身上,厉声道:“杨廷和,你领着户部,赈灾的事也是你办的,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廷和从看到折子的那刻起脸上就变的惨白一片,心中自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毕竟天下米粮都是由他管着的,现在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这个户部尚书会又怎么会好受。
杨廷和闭上了眼睛,神色颓然,叹息道:“陛下,是臣失职,臣甘愿受罚”
“哼,朕也知道是你失职,否则怎么会冻死这么多人”正德冷着张脸,见杨廷和认罪,忽地向门外喝道:“来人---”
“陛下,这不关杨大人的事啊,当时赈灾的粮食,过冬的物资都是实实在在发下去了的,百官都是知道的啊,怎么能把这事怪在杨大人身上去”一见杨廷和因自责而想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张彩急忙上前跪下来替他求情辩解起来。
正德冷冷睨了张彩一眼,道:“过冬的物资发下去了还发生这种事,他这个户部尚书难道就没责任吗?哼,两千多百姓无辜牺牲,这要是让天下百姓知道了,会如何看待朝廷?”
“臣知罪”杨廷和叩首领罪,完全不顾张彩的劝阻。
“先削你半年俸禄,等事情过了朕再追究你的罪责”正德见杨廷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生机一般。心里也不由软了下来,他轻轻闭上了双眼,长长一叹,道:“你先起来吧,想想该怎么去善后,不要把事情再扩大了。现在霸州的百姓群情激愤,如果朝廷不能及时按抚,恐怕又要酿成祸事了”
一直没开口的李东阳,这时也重重一叹,喟然道:“陛下所忧极是,过年本就是合家团圆的时刻,眼下离京城不过百里之地竟然出现了冻死了如此多人的情况,百姓的情绪定是比平日更加不安,若不好好处理,恐怕很容易就会变成暴动”
见着正德无奈的点了点头,李东阳又道:“而且,这件事一定要彻查到底,年前,朝廷的确是已经发下了足够的过冬物资,为何霸州一地还冻死了这么多人,显然是有人把朝廷发送下去的财物侵吞了”
李东阳这么一提,张彩、杨廷和二人神色顿时严肃起来。贪官污吏向来是国家的大敌,虽每朝每代都有,但大明自朱元璋建国以来,对于贪污打击力度恐怕是历朝历代之最。在洪武朝时,由户部侍郎郭桓贪污而查出的惊天贪污大案,一杀就是上万人,由此可见大明在对待官员贪污的坚定决心了。
然而就是在那么严厉的法制下,仍有官员敢逾雷池,眼下世风日下,这贪官恐怕就是更是没有什么恃恐的了。而且由于这些年,刘谨的把持朝政,形成了腐败糜烂的官场风气。各地衙门官员为了自己前程,送礼送钱,巴结讨好上司的事情屡见不鲜。直到刘谨倒台,张彩查有实据而罢免的官员就有上百人之多,更别说那些藏在背地里的人了。
只是,虽说贪官杀不尽,去不完,但像这次这样一次性侵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