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明
李月轩所奏这曲,名为《月落乌啼》,本是后世不可多得的佳作。意境与《枫桥夜泊》相合,他也不知是根据此诗而来,还是另有蹊跷,不过李梦阳骤然说起,他便也只好点了点头。
何景明一向不爱多话,此刻也不由击节赞叹道:“太师又作传世佳曲,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李梦阳、何景明二人喜形于态,赞叹之情溢于言表,直让李月轩不由心中惭愧。他只好拱了拱手,一脸谦色。李梦阳三人不明所以,还道是太师才高而不傲,虚心谦谨,心中不由更喜。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守仁,此刻眼中绽出一丝明亮,看着李月轩忽然开怀笑道:“恕下官放肆,可否称太师一声小友?”
李月轩微微一愣,心怀激荡的看了一眼王守仁。他知道王守仁是吏部左侍郎王华之子,两年前因为得罪了刘谨而被发配到贵州龙场(现贵州修文县),前些日才回京。对于王守仁这个名字,李月轩前世似乎听人说起过,不过因为当时年少,而且又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所以并未记得他的生平事迹。不过,听老爷子对王华这个儿子的评价却是极高。王守仁一心寻求圣贤之道,又饱读兵书,甚至身怀武艺,可谓文武全才。倍受当今兵部尚书王琼亲睐。
只是,王守仁虽然才华横溢,文武兼修。但为人处事却常让人大跌眼睛。据说当年王守仁二十一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之后弘治六年(1493)和弘治九年(1496),王守仁两次参加会试,却都落了榜,铩羽而归,王华见儿子两次不中,着急不已。要知道,王华可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他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金榜题名了。王华着急,王守仁自己也沮丧不已,终日闷闷不乐。
当时王家上下都以为他经过两次落榜的教训,一定会发奋图强,悬梁刺骨。谁知,没过多久,王守仁忽然跑到王华那说:“,父亲,孩儿错了。”
听到这句话,王华欣慰地笑了:“以你的天分,将来必成大业,落榜之事无须挂怀,今后用功读书就是了,下次必定中榜。”
发完了感慨的王华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好儿子,按照通常逻辑,王守仁应该谢礼,然后去书房读书,可是意外出现了。
王守仁不但没有走,反而向父亲鞠了一躬说道:“父亲大人误会了,孩儿想了很久,适才明白,落榜之事本来无关紧要,而孩儿却为之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为此无关紧要之事烦恼不已,实在是大错。”
王华又一次发懵了,可是王守仁却毫不理会,继续说道:“孩儿以为,书房苦读并无用处,学习兵法,熟习韬略才是真正的报国之道,今后我会多读兵书,将来报效国家。”
说完这几句话后,他才不慌不忙地行了一个礼,飘然而去。
据说还有一次,王守仁为了参悟圣人之道,格物穷理,对着自家竹子看了整整七天,最后什么也没格出来,反而生了一场大病。一时被京里的人传为笑谈。
李东阳对王守仁的评价甚高,对他十分喜爱,老爷子对李月轩说起他时,说道:此子所作所为看似荒诞无稽,细细一想,却总是深含道理,发人深省。日后即便能成就为一代宗师也并非可能。
不过,李月轩既非士子,也非读书人。在老爷子那耳听这么多关于王守仁好玩又有趣的事情后,没去在意他文滔武略,反而对他那新奇的想法啧啧称奇,大赞有趣。所以李月轩对他倒比另外两人来的喜欢。此刻,听到王守仁愿与自己结交,他心中高兴不已,忙道:“月轩正有此意,月轩昂慕王大哥久矣,今日能与王大哥诚心相交,月轩自然求之不得了”
“哈哈哈,好,好”听到李月轩如此洒脱的开始称呼自己为王大哥,毫无半分在意两人的身份差别,王守仁不由心中略惊,片刻后开心的大笑了起来。
李梦阳、何景明二人见王守仁与李月轩称兄道弟,自己却没搀和进去,有些不乐意了。两人含笑插话道:“王阳明与太师结交,可是想撇下李某不成,真是一遇新人忘旧人啊”
李梦阳与王守仁本是至交,这话说的俏皮,王守仁如何听不出他的言下之意。王守仁与李月轩相视一眼,两人都哈哈笑了起来。李月轩赶忙起身向李梦阳、何景明二人长长一揖,道:“月轩见过两位兄长”
听到李月轩以兄长相称,李、何二人顿时开心的笑了起来。急忙扶起他,直道:“小友请起,小友请起”
四人诚心结交,如今心想事成。都哈哈笑了起来。李月轩要是知道他叫大哥的这三位兄长,在历史上是多么了得的话,恐怕睡觉都会笑醒了。
“一生伏首拜阳明”“天下推为大家”。这三人在历史上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可是极起了得的。
李月轩认了三大猛人为兄长而不自知,一个劲在那哈哈傻笑。过了良久,笑声才停歇下来。
偏厅里,刚刚本还在听曲的,现在变成了兄弟谈心叙旧了,几人分别说起各自的趣事,气氛显得轻松融洽,意趣横生。
里面四人谈的开心,门外正苦苦正着李月轩再弹琴的几位穿的漂漂亮亮人儿却是不耐烦了,只见马怜儿柳眉微微蹙起,俏脸儿渐渐冷了下来,对着一旁的玉堂春不满的嘀咕道:“相公怎么弹着弹着就跟人家称兄道弟了,真是气人了”
玉堂春也略有恼意,使劲的点了点头。平日几位女孩儿在家中虽然也会自弹自奏,但李月轩忙于朝政,又常外出,却少有见到他抚琴的。今日难得一见相公兴致高昂,为客人抚琴,而且还是新曲,几位妻子自然是闻音便赶来了,谁知道,刚抚完一曲,正让众人大感醉心不已,等待下曲时,竟然就再无声息了,想想,怎不让人生气。
“姐姐,相公平日怎地这般小气,对客人还抚琴相迎,对咱们却是吝惜动指,真是恼死人了”马怜儿被刚才那一曲倾心不已,透过门缝,见着李月轩那神采飞扬,俊逸洒脱的身姿,早已陶醉其中,此刻见着他竟然不再继续,不由心感若有所失。
一旁的雪里梅见着马怜儿满脸幽怨,笑嘻嘻的道:“怜儿姐姐若是想听,下次便叫相公独自弹奏给你听好了,相公平日无事也会弹琴给我们听,嘻嘻,可惜那时怜儿姐姐还没来而已”
马怜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脑中忽然闪过一念,顿时脸颊一热,忙讪讪道:“下次定要他为我独自演奏一次”
几位女孩见她脸色羞怩,也不知她想到哪去了,几人相互看了一眼,都微微笑了起来。
壹四九 妙笔生花
门外几位妻子耐着性子等了半晌,见里面相公和人家越聊越欢,似乎再无抚琴的意思,不由都略感失望的回去了。心想,一会儿大名鼎鼎唐寅还要帮自个作画,这妆容可不能马虎,既然听不成曲,便再去试两套漂亮衣裳吧。
几位人儿想到作画一事,心里又高兴了起来,莺莺雀雀的往房中而去。她们刚走片刻,李东阳和唐寅便来到了偏厅,两人面上含笑,举止虽还显得生疏,却已不似刚才那般冷眉相对了。
走到门前,唐寅恭敬的让李东阳先行入内,然后自个才入。屋里,李月轩几人见着李老爷子和唐寅一前一后紧跟着走了进来,言行举止与之前较之已经亲昵不少,顿时都会心的笑了。
相逢一笑泯恩仇,两个聪明人之间的芥蒂,有时候其实是很容易便解开的,只是看有没有这么一个契机罢了。
今日李梦阳三人虽任了李月轩这个小友,心里高兴,但公事却还是不能忘的,三人现在都是刚刚回京,各自衙门里的公务都还没交接,眼下都很忙。此刻,阁老已经拜会过了,又结交了一个小朋友,几人便也就告辞而去。
李梦阳三人走后,唐寅便就和李月轩去给几位妻子作画去了。今日几位妻子都穿上了平日最漂亮的衣裳,好些都是夏秋才穿的绸锦缎丝制成褙子。漂亮是漂亮了,可是如今大冷的天,穿上这么一身美丽清爽的装扮,当真是美丽又“冻”人。
唐寅见李月轩的几位夫人穿戴的漂亮动人,个个都是目若秋水,肤若凝脂,气似幽兰,朱唇素手,乌珠顾盼间,回眸生花,直让人看的眼花缭乱,不觉想入非非。几位美人儿往那一站,就是天底下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唐寅此时此刻心下不由羡慕起李月轩来。这么多红粉佳人,无论是哪一个都是男人一生的梦想,想不到眼前这位小友竟然一人就拥有了一个,两个,三个。。。整整九个之多。怎么能不让人羡慕?简直就是羡慕的要死。
唐寅定了定心神,然后细细看了看眼前,就开始着墨动笔了。首先入画的是赵嫣儿,她今日身穿一身白色的锦缎褙子,将那窈窕动人的身段,勾勒出一道迷人的曲线,甚是迷人。然而就在唐寅要着墨时,赵嫣儿却忽然跑到李月轩身旁,把他拉到了身边,脸色嫣红,羞羞道:“相公,你能不能从身后抱着嫣儿”
李月轩微微一愣,见着赵嫣儿满脸恳求的神色,顿时哑然失笑。便就顺从了她,成了画中一个最抢眼刀具。
唐寅见本来单画美人变成了画俊男美人,也是微微愕然,像这种为夫妻作画的,他以前倒是没有过,不过见着眼前两人仿佛一对壁人,衬着院中梅花,却真像是从画中走出来一样。
唐寅刚刚已经把赵嫣儿的五官,身形记在了脑中,此刻便看了看李月轩。
---月轩小友相貌真是不同凡响啊,若单论五官,比其他夫人更为精致漂亮,面如冠玉、丰神如玉有如何能形容他的无双容貌,这样的男人天下间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唐伯虎心中长长一声赞叹。平日他不会去注意一个男人的长相如何,即便对李月轩长相感到惊讶,却也没有像今日这么细细看过。此刻,只见眼前的这位小友,简直比起他的几位夫人还好看不少。
时间在等待中,悄悄流逝。
“好了?”唐伯虎大笔一收,一声笑叹,一副画已经好了。
李月轩不由一愣,唐寅作一副画,一刻钟都没要,是不是偷工减料了,他忙走过来一看,只见画中赵嫣儿明眸、皓齿、红颜、粉颊,无处不现出清新雅丽之美,仿佛一朵出水芙蓉。画中的她一身白裳,身材婀娜,美态动人,衬着身后那点点梅花,在自己的怀中,美目轻抬,深情凝望,满脸幸福的红晕,端是惟妙惟肖,仿佛真实。
“真厉害”李月轩心里不由一身赞叹,旋即满脸佩服的向唐寅道了声谢。一旁的李东阳也走了过来,见着此画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条抑扬起伏,仿佛是从南宋的院体脱胎而出的新风格,不由也击节叫了声好。
唐寅自信一笑,对于自己的画技,他可是有着绝对的自信。虽然刚才在画李月轩的神韵时,似感难以把握,略有停顿,不过最后总算是大功告成。他自己也是相当满意。
秦月儿几人见着嫣儿妹妹的画如此漂亮,画中相公将她紧紧拥在怀中,脸上满是幸福,不由一脸羡慕,几人目光不由同时看向了李月轩。
毫无疑问,李相公就成了接下来众位妻子画像中不可或缺的必备道具了。
九张画作完,唐寅已是累的不行,往日他还没有像今日这般一口气作这么多画的,今天也算是自我挑战一番了。
唐寅作好了画,接下来就看李月轩的了。按照两人说好的,十画换十曲,画虽然才画了九副,不过唐寅已经想到了第十副画如何作了,给谁作了。
李月轩当然不可能抵赖了,见着人家为了自己家的事这么辛苦,便叫人取来软垫,众人在院子里分宾坐了下来。
雪影梅香间,李月轩一身雪白袍子,飘然坐于琴前,说不出的俊逸出尘。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拨动着琴弦,将一片美丽的风景带到了大众人的眼前。
《夜莺》《迟暮》(故宫之迟暮)《月落乌啼》《玉满堂》《梦中仙灵》《千年的祈祷》《英雄的黎明》等,一连十首时而悠扬婉转、时而凄凉深邃、时儿俏皮大气的曲子把大家带到了一中美妙绝伦的意境。久久不能自拔。
寒风轻轻抚过脸庞,留下一片冰凉的冷意,暗香浮动,弥漫在鼻间点点清雅。
美,无与伦比的美,众人睁开了双眼,满脸激色的看着已经把手指弹破的李月轩,一时竟说不出一个字去赞叹他,去形容心中的感受。
李东阳、唐寅以及府上下人今日彻底感受到了李公子的强大,一个个都说不出话来。几位妻子更是激动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曲终人散,唐寅离开了李家,带走了一副画,一副在李月轩抚琴时,他画下的第十副画,他说这副画是他一生中画过最好的一副画,也是最喜欢的一副,而且再也无可能作出一副和这副一样的画了。
唐寅把这副画要走了,几位美人儿也喜欢相公抚琴的这副画,虽心有不舍,但见相公给了人家,也只好不再说什么。
临走时,唐寅风趣道:“若是日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