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明
李东阳正了正衣冠,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正德点点头。李东阳从袖子里拿出分折子,递给小太监上呈给正德,说道:“陛下,内阁昨日又接到宁王送来的奏折,称江西匪盗横行,宁王府已数次被盗,宁王希望能恢复三卫护卫以自保,请陛下决断”
“怎么江西又出匪盗了?”正德听得火大,霸州刚安定一点,江西怎么又来了这么一档子事,难道朕的天下就这么不安宁?
李东阳道:“回陛下,江西匪盗倒是早就有之,不过臣倒从未听说过他们敢去一个王爷家中偷盗”
正德想了想,说:“那内阁以为如何回复宁王?”
李东阳道:“老臣与张大学士和杨大学士商议过,觉得宁王要求恢复护卫此举大为不妥,成祖当初早有规定,各地藩王除了府中护院外,决不可再另招护卫,以免藩王拥兵自重,何况匪盗横行乃是地方衙门权职范围之事,与王府并不相干,衙门也有护卫王府这之责,所以内阁商议后决定还是驳回宁王的请求”
正德沉吟了片刻,道:“李阁老,宁王这已经是第五次要求恢复护卫了吧?”
李东阳点头道:“是的”
正德想起宁王每年年贡都送了大量金银财宝给自己,如果就这么回绝他,难免有些过意不去,但李东阳说的也没错,自成祖以来,藩王就只是显赫的身份和富贵并无实权,怕的就是他们拥兵自重,当初成祖不就是从一个藩王登上帝位的吗,所以这教训他可是比一般人明白的多。
正德也不想太让宁王难过,毕竟他是对自己最为疼爱的叔叔,其实三卫护卫也并不多,说起来也不过才一万多人罢了,即便他有什么不轨之心,也闹不起什么大浪来,何况宁王对自己忠心不二,显然是不可能造反的。
正德正左右为难,钱宁忽然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就这般回绝宁王似乎不妥”
正德心里一喜,看向钱宁道:“此话怎讲”
宁王使者到京后给钱宁送了不少财宝,此刻也不得不为人家说两句话了,他看了一眼李东阳硬着头皮道:“臣以为刚才李阁老所说之话无可厚非,但亦可变通一下”
李东阳对钱宁并无好感,却也没有交恶,何况钱宁与李月轩关系尚可,便耐着性子听他说完。
钱宁道:“这段日子来,锦衣卫不断收到各地送来的密信,两广、江西、湖广、陕西、四川并盗起,虽然规模不大,危害却不小,如附骨之蛆。而各地藩王都是天皇贵胄,家财丰厚,因此常常被其侵扰,如果没有护卫,的确是不甚方便”
张彩对钱宁可就没这么客气了,他一向不喜这个流井出身的锦衣卫指挥使,听他说了这么多,忍不住打断道:“钱大人说的这些内厂也都有告之内阁,不知钱大哥到底有何良策”
钱宁虽对张彩也是不大感冒,但如今人家是大学士,可不便得罪,便赔笑道:“下官哪敢说什么良策,不过觉得既然朝廷有规矩不得让藩王招兵,但朝廷可以让藩王根据实际情况权宜处理,如暂时回复护卫。”
“暂时回复护卫?”李东阳眉头微微一跳。
钱宁道:“正是,如今江西匪盗横行,而官府稽查不利,朝廷何以暂时回复宁王三卫护卫,等衙门把匪盗清肃干净后再撤去护卫,如此陛下既顾及了皇室之情,又不至于让宁王心寒”
正德听完忍不住击节道:“钱卿说是在理,朕看就如此吧”
李东阳与张彩、杨廷和互视一眼,虽说钱宁的提议不无不可,但是这暂时性的恢复护卫一但开了个头,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李东阳看了一眼一旁的李月轩,希望他能劝劝正德,哪知还没等他开口,正德抢先道:“月轩,你以为钱宁的建议如何”
李月轩对于各地藩王也有一些了解,据说这位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倒是口碑不错,宽待百姓,热心公益事业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听说倒是个好人。李月轩历史学的不好,对这位宁王也没什么印象,就只得凭借当下得到的认识去看待了。而且钱宁的建议并没有什么可说道之处,他想了想,只好道:“请陛下圣裁”
正德满意的点点头,哈哈一笑,这下李东阳也不好看口了。
于是这事可以说就这么定下来了。内阁三位大学士心里却始终充满着担忧。
壹七零 有心栽培
钱宁的提议正合正德胃口,自然是极力支持,见李月轩也不反对,内阁和六部又找不出什么毛病,给宁王暂时性恢复三卫护卫之事便就这么定了下来。
李东阳面带忧色的看了一眼正德,最后也只有无可奈何的退回了百官中。
正德自然也看的出李东阳的担心,他亲政两年多,对于朝中这几位大臣还是了解的,不过对于宁王他还是十分放心,至少绝不会像安化王那般。
正德在龙椅上挪了挪屁股,大冷天坐这种硬木椅子的确是不大好受。不巧这一幕正好让王琼抓个正着,王琼素来重礼教,见着正德竟然这般失态,顿时气的气血上涌,差点忍不住就要大声斥责出来,还好他想起有正事要办,如果这一吵肯定就耽误正事了。他强压着怒气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
正德正好挪了个舒服的姿势,见到是王琼嘿嘿笑道:“这不是王尚书吗?哎呀,王尚书有何事?”
王琼一听正德那调侃的语气,脸色愈发难看,李东阳也知道正德对王琼素来不喜,不过王琼办事素来严谨稳重,在大事上从不含糊,想来是有要紧之事向正德禀报,便出列道:“陛下请慎言慎行”
正德一见李东阳帮着说话了,自知讨不到好,忙正了正神色,一本正经道:“王尚书有何要事禀告?”
王琼感激的看了一眼李东阳,从袖子里掏出分折子,呈于额前道:“陛下,兵部侍郎陆完领兵清剿霸州绿林,现已有最新战报送来”
正德向来对战事兴趣颇浓,一听是战报顿时精神大震,道:“噢?呈上来给朕看看”
李月轩一听是清剿霸州绿林的战报,也暗暗留起心来。王琼将折子递给小太监,说道:“正月底,陆侍郎带兵前去清剿霸州绿林,目前已过十余日,据最新的战报称,陆侍郎领大军于前日晚夜袭贼寇杨虎山中大寨,双方血战一场直至天亮,双方均损伤严重,后来由于朝廷人数占优,又有大炮、火铳等火器相助,最后终于击溃贼寇,不过最终还是让杨虎夫妻及一百多人逃跑,目前陆侍郎正派人在追捕”
正德听得拍手叫好道:“好,陆完打仗果然是有一手,等他回京后朕必定重重有赏”
李月轩绝尘的脸上却显出一丝担忧,他想了想向王琼道:“王大人,陆侍郎这战报可写了我军具体损失以及逃跑是何人?”
王琼摇头道:“这倒没有,不过可以想象我方必定也是付出了惨重代价的,而乱军中要尽数知道逃跑的人身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月轩在霸州时听杨博说起过他们路经廊坊时遇到过响马,一千多人在两万精锐的包围下最终还是还是逃出五十余骑,这简直就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如果真像陆完说双方均损伤严重,那自己这方的代价恐怕就更重了。李月轩知道依陆完的个性,若是折损太过惨重,即便胜利了,也难保不会迁怒与那些贼寇家属,若是他连家属都举起屠刀,朝廷这个侩子手形象就算是落下了。日后如果想用招抚分化的手段对付贼寇,恐怕就不会再有人相信了。毕竟像杨虎这种成心谋反的盗匪并不多,很多人只是被生活所迫才落草为寇,若是给他一口吃的,并答应其带罪立功,不在追究,说不定就能兵不血刃。
不过,现在看来这是没什么指望了。
正德却没想这么多,一听贼首逃了,不由失望道:“怎么让他们逃了,王尚书,你告诉陆完,朕一定要见到这杨虎尸首,竟然敢造朕的反,朕要拨了他的皮做马镫”
李月轩见正德脸上爬过一抹青气,微微一叹,古来谋逆者失败后下场必定都是十分悲惨的,不过这拨皮做马镫。。。李月轩脑中想像了下一个皮毛无存,血淋淋的尸体,忍不住就打了个寒蝉。
“陛下,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现在霸州绿林被灭,乃是咎由自取,不过山寨中的老幼妇孺却是无罪的,朝廷应该好生安抚善待他们,等事情过后再将他们好好安顿”
李月轩话刚说完,众人脸上都闪过一丝惊色,李月轩不明所以,正想阐明道理时,王琼却苦笑着说:“太师宅心仁厚,不过此举大可不必了,陆侍郎在战报中称那些绿林家属攻击官军,已经被劲数屠戮。。。”
“什么?”李月轩心头一惊,看来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他抬头向正德看去,却见正德一脸冷笑,显然对屠杀这些无辜的人并不在意。
李月轩心中不由一凉,想起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人道主义一说,罪人株连九族的事都是屡见不鲜,何况这些谋反之人的家属。
李东阳见孙儿神情忽然有些失落,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宽慰的笑了笑。李月轩也知道现在不是伤神的时候,便闭上了双眼,似假寐一般不再说话。
王琼把战报说完,正德心情大好,与王琼商谈了一下围兵之策,难得露出一丝赞许来。
王琼对陆完也是了解颇深,这人虽能征善战,却好大喜功,做事狠辣。当他接到这分战报,看到上面称妇孺老幼攻击官军被尽数屠戮,已然猜到了这定是陆完的做的好事。
王琼心中叹了口气,这些家属即便没有被陆完屠杀,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发配边疆做苦力,也好不到哪去,就这么去了说不定也是件好事吧。
正德笑嘻嘻的看着李东阳道:“李阁老,内阁与兵部共同草拟一分嘉奖文书送给陆完,就好朕对他的表现很满意,哈哈哈”
李东阳拱了拱手,道:“老臣遵旨,回去后便让中书舍人起草”
正德点点头,本想问问百官还有什么事,一听李东阳提起内阁中书舍人,忽然想起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好象是刚刚回京的何景明,便道:“李阁老,这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可是何景明?”
李东阳俯首道:“正是”
正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朕听闻何景明尚节义,鄙荣利,在文人中地位崇高,与李梦阳并有“国士风”之称,让他在内阁任个中书舍人是否太委屈他了”
李东阳其实本来也打算提拔一下这几位门生,一听正德这么说,便顺水推舟道:“皇上有心栽培景明,这也是他的福气”
正德哈哈笑道:“李阁老也学会恭维朕了,看来定是被月轩影响了”
李东阳微微一愣,看了一眼一旁神色悠悠的李月轩,只笑不语。
正德想了想,道:“既然说起了何景明,朕看刚回京的李梦阳和王守仁也一起拿出来说说吧,朕听闻这几人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他们现在官职都不高,想来定是觉得大材小用了”说着,正德向曹元看去,道:“曹尚书,你看怎么安置他们三人”
曹元出列,沉吟了片刻,说:“陛下,朝廷提拔官员必须要先放到地方上历练一番,一般为期三年,考核其政绩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迁任回京”
正德“嗯”了一声:“那就按规矩来办吧,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
曹元俯首道:“臣遵旨”
曹元正要退下,李东阳忽然上前道:“陛下,臣有话说”
正德不解的看了他一眼,道:“李阁老有何话说?”
李东阳拱手道:“陛下,景明、梦阳两人都是刚直不阿之人,而且长年醉心诗文,不善于官场交际,若是让他们到地方上出任一县知县,或者一地知府,以他们的个性恐怕反而会好心办坏事,臣以为陛下应适才而用,至于王守仁,文武双全,心思机敏,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从文从武倒都可以”
李东阳对李梦阳和何景明了解颇深,若是让这两人去主地方行政,以他们的性格指不定会闹出点什么事来,还是先让他们先适应一下官场再说吧,毕竟地方上不比京城太平,一些京中权贵暗中势力都牵扯其中。至于王守仁,倒是好安排,正如刚才李东阳那话,都是平心而论,倒不是故意说给殿中王华听的。
不过王华听到李阁老这般看重自己儿子,心里还是不由大大的开心。
正德想了想也觉得的确是这么回事,记得皇还在父时,李梦阳刚入仕就监税三关,结果得罪了不少人,被迫害下狱,后来又上书弹劾舅舅寿宁候又吃了不少牢饭,按他那性子若是掌控一地行政,实在是不敢想象会闹出点什么事来。至于何景明论刚直,更是过之而无不及了。说起来倒只有王华那个儿子比较圆滑一点。从小就听说他希奇古怪的事一大堆,每次都听得自己捧腹大笑。
正德看向曹元道:“曹尚书,就按李阁老说的办吧,你去找几个合适的官职,然后送与李阁老过目后再决定”
曹元又道了声是,这才退回了列中。
正德微微舒了口气,见李月轩站在那,脸上平静如水,不喜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