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明
?br />
不过,豹房里的人现在虽然都知道凤姐不是刘娘娘,却是都已经习惯这么叫她了,凤姐如今已知正德渐渐正视自己,心中高兴,反而没有去在乎下人们的称呼,大家便都这么叫着她。直到几年之后,才改过来。
半年之后,正德、凤姐回大同游玩,久盛楼改名凤临阁,传为一段佳话。不过那是后话,在此不表。
正德三年四月中,正德在李月轩恳求下,领李月轩向太皇太后请罪,太皇太后不见,则跪于慈宁宫门前一日一夜,太皇太后终被两人所感,不再计较前事,病况亦见好转。
两日后,正德召见李月轩、内阁三位大学士,六部大臣及五军都督府各都督,商议江南事宜。
PS:刚和朋友一起去吃圣诞餐,肚子好饱,好饱,呵呵,祝大家圣诞快乐!
壹七五 用兵江南
今日老爷子的心情非常好,看着身旁的孙儿,眼中总是透着难以言表的欣慰和宠爱。
昨夜看着李月轩满脸眷容的被侍卫送回家,李东阳虽还在生他的气,担心之下却忍不住前去看望,当得知李月轩是为得太皇太后原谅而弄得此番模样,心里不但不怒,反而暗喜孙儿真是长大了。当然,这也把老爷子心疼了半天。
两人过了午门,门前的侍卫上前见礼,李东阳摆摆手,示意免礼。李月轩乖巧的如个犯错后的孩子般,一言不发的跟在李东阳身旁,心中却是有苦难言,暗忖若不是为了体谅老爷子对皇家那分特殊的感情,自己又何必受那苦楚。想起马怜儿都帮他揉了半天伤处了,可现在膝盖骨都还是隐隐作痛。
侍卫们与李月轩倒是比较熟,毕竟他与正德关系匪浅,要常进宫见驾,加上脾性也很温和,从不乱摆架子,相对李东阳的畏惧尊敬而言,宫门侍卫平日倒是比较和李月轩亲近。
见李太师今日面色不是太好,在李阁老面前格外乖巧,侍卫们还以为小太师因太皇太后之事刚被阁老责怪过,便也识趣的没上前招呼。只是行了一礼而已。
李月轩此刻身子并没完全恢复,要不是今日正德忽然说有要事传召,他也懒得进宫来受累。
爷孙两人过了午门,刚要走进奉天门,只听身后一身响亮的叫唤喊住了两人:“阁老,太师”
李东阳、李月轩二人闻言驻足,回过头来,只见春风满面的陆完快步往这边走了过来,李东阳与李月轩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疑惑:今日不是全部召见堂官吗,陆侍郎怎么也来了?
正在两人奇怪时,陆完已经快步走到了他们身前,恭敬的作了一揖,道:“下官见过阁老,太师”
李月轩虽品阶与老爷子相当,但却不敢放肆,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回礼。李东阳拱了拱手,笑道:“陆少保这是要去哪里?”
陆完前些日清剿霸州绿林有功,回朝后加封太子少保,张永、谷大用则得了不少钱财,算是奖赏了。唯一什么也没得的恐怕也就李太师了。
不过,加封太子少保虽然让陆完高兴了半天,但紧接着,正德听取大臣意见,因兵部尚书王琼任人得当,调度有方,也加封为太子太保,职位始终比陆完高上一等,陆完本还高兴的,听到此事顿时气愤不已。回家后大骂王琼一匹夫耳,安敢言功,不过沾我之光罢了。
这话不知道王琼知不知道,反正李月轩和李东阳是知道的,不过看近日王琼也没有对陆完冷语报复,看来他不是真不知道就是不去计较,故意装起傻来。
陆完满面春风,听到李东阳相问,拱手道:“刚刚陛下传旨,要召见下官,下官正要去乾清宫觐见陛下”
李东阳神色微微一变,据传旨的太监透露这次召见的全是堂官,想不到陛下会召见这个侍郎,看来对他倒是很器重。不过此人满面春风,喜形于色,见到自己相问竟毫不知内敛的说起此事,看来始终太过轻浮了。这点轩儿就比他强多了。
李东阳心中微微得意,淡淡一笑道:“老夫与轩儿也要去见觐见陛下,陆少保如果方便,就与老夫一同面圣吧”
陆完听得激动不已,想不到内阁首辅李阁老会邀自己同路而行,这真是莫大荣耀啊,陆完急忙定了定激荡的心神,拱手道:“阁老有命,下官岂敢不从”
李东阳看在眼里,微微笑一笑,心里却是更为可惜:此子虽用兵了得,战绩标榜,但锋芒太露却不知收敛,又毫无城府,比起王琼来可差的太远了。有王琼一日,他恐怕再难染指兵部尚书。李月轩没老爷子想这么多,见着陆完喜形于色,不加隐藏,反倒是觉得十分有趣。
三人来到乾清宫,六部尚书、两位阁臣以及五军都督已经全部到齐,相比而言,李家老小和陆完倒像是迟到了一般。
李东阳、李月、陆完轩进门后,六部尚书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见着同路而来的陆完一时也都费解起来,暗道:这小子跑来做什么,没听说今日有让侍郎来商议啊。
只有张彩、杨廷和、王琼三人面色如常,似乎并未惊奇陆完的到来。正德要商议的事情,他们早已知晓。这几日李东阳因李月轩之事“抱病”在家,已是好几日没到内阁理政,这些天的政务几乎全由杨廷和、张彩处理,李东阳反而不知道内中原由。
李东阳三人向正德行过礼,正德见人到齐了,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个笑脸,抱怨道:“昨日朕在太后门外跪了十多个时辰,这身子还没恢复,就由王尚书把事情说一遍吧,朕知道你们心疼朕身子金贵,朕就不作践自己了”
王琼脸色一阵尴尬,哪有当皇帝开口这样说自己的。杨廷和、张彩和几位尚书以及陆完心里却都听得一笑,目光看了王琼一眼,微微咳嗽了两声,谁都没有说话。
只有李月轩与正德默默交换了一个眼神,嘴角同时泛起一抹苦笑。
王琼无奈,清了清嗓子,走到众人前,拱了拱手道:“各位大人,今日陛下召见各位大人前来,所为之事乃海疆之患”
李东阳眉头微微一挑,心里已经了然接下来的事情了。
王琼继续道:“据昨日兵部收到的急报,浙江、福建开始有小股倭寇开始侵扰临海,虽然没造成多大危害,但沿海百姓已经开始心惶不安,所以陛下决定,开始---向江南用兵”
王琼说到此处,不再言语,目光扫过在场的各部大臣,最后落在了李月轩身上。
李月轩自然知道王琼看着自己是什么意思,那分用兵江南的奏折就是他亲自所拟,江南及东南沿海各省的军备资料也是他命内厂送到兵部的,里面甚至还有日本国内局势以及倭寇势力,常年盘踞地带等资料。可谓事无巨细,列的清清楚楚。让王琼暗叹内厂收集情报之厉害。比起东、西二厂及锦衣卫不知强了多少倍。
王琼对李月轩这个厂督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时间慢慢过去,各部大臣虽然心里早已知道此事今年必然实施,但此刻听到要正式用兵还是忍不住腹中一叹,看来又要再动兵戈了,朝廷这两年兵事不断,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刚晋户部尚书,才从延绥回朝的丛兰并不知道朝廷原来的这份决议,此刻猛然听到,心里不由一紧,想了想出列道:“陛下,此番用兵江南,不知陛下可是准备妥当了,要知此番作战目标乃是倭寇,他们常年奔袭于海上,并非陆战那般简单啊”
正德看了丛兰一眼,然后又斜睨了一眼王琼,王琼会意,面向丛兰道:“丛尚书刚晋尚书一职,在边疆呆的太久不清楚朝廷当初的决议,其实朝廷早已开始着手准备,现在已经具备海战的实力了”
丛兰眉头微跳,道:“噢?”
王琼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分折子,朗声道:“这是浙江、福建两省上呈的备战情况,丛大人请看”
丛兰接过折子,细细看了一遍,目露惊叹之色,想不到朝廷为了此战竟然动用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筹划之细密周详,直让人膛目结舍。
丛兰满怀敬佩的将折子递回王琼,神色凛然,王琼心中满意,看向各部大臣微微笑道:“各位大人,浙江巡抚赵勇贞日前上书,浙江一省已完成朝廷交于的造船任务,造福船十二艘,大型战船三十六艘,其他各类船只六十余艘,共计一百三十余艘,再加上改造原由船只,目前光浙江一省朝廷可用战船已有两百余艘,现在,大船正在安装火炮,只需月余,便可下海杀敌”
“而福建一省也动用所有了财力物力,在两个半月内造各战船只共计一百四余艘,两省水军训练也已渐收成效,在三月底的实战演习中,两省水军大破海盗。。。”
王琼的声音在寂静的乾清宫里回荡,更多的消息慢慢公布出来。直让这些大臣们神色越来越丰富。
各部尚书好几位都是新近的,虽然都知道李月轩当初的奏议,以前却都未参与其中,此刻突然听到朝廷竟然暗中筹划了这么多事情,心里当真是惊骇无比。
纵观在场众人,除了李东阳、杨廷和、张彩、李月轩、曹元和王琼一直面色如常外,其他人的神色都由最开始的紧张渐渐转为轻松。
王琼道:“各位大人,正所谓双管齐下,事倍功半,如今朝廷虽然末兵厉刃,精心备战,此战定是毫无悬念,但若是能把伤亡减到最低,那是最好不过,所以朝廷决定让高丽、日本两国参战,据内厂送来的情报,高丽国也是长年受倭寇侵扰,其患不在我大明之下,而且它们一直臣属我大明,用之乃天经地义;日本国如今国内虽然纷争不断,诸侯割据,不过不久我大明即将开设海岸,通商诸国,据内厂在日本国的密探来报,日本国一些领主有意与我大明通商,愿意出兵共同围剿,朝廷商议再三,决定向这两国派遣驻地使团,周旋此事”
王琼接到内厂送来的消息上把那些领主都称为大名,王琼本也想这么念出,但一想到我大明与大名字音偕同,实在说不了口,便算了。
众位大臣见王琼把朝廷的打算道来,都心中激荡,正德看在眼里,心里嘿嘿一笑,暗想此战自己和月轩、内阁三位大学士还有王琼那老小子没少费心思,头发都白了几根,现在看来,这帮大臣倒是都被吓到了。
正德见王琼话已说完,也开口说道:“今日朕将六部尚书都叫了来,就是希望此战各部之间能精诚合作,万众一心”顿了顿,正德看向礼部尚书,李月轩的岳父秦淮玉道:“秦卿,派遣驻地使团之事,你好生安排一下,朕决定与六月正式用兵江南,在此期间希望你能安排好相关事宜”
秦淮玉想不到打仗还贪上了礼部,心里真是哭笑不得,不过他也看的出朝廷这么做完全是开辟了另一个政治战场,看来这次自己作为主将是逃不掉了。
正德璇即又看向户部尚书,道:“丛尚书,如今国库尚算丰盈,虽然月轩已经秘密命人在江南筹集军粮,但户部监管军械,这次的武器,军备,你一定要多多留心,后勤也不可疏忽,还有,赶快派人去江南接管、核实采购的粮食,到时候这笔钱,要记得还给内厂”
李月轩听得好笑,秘密在江南购买粮食的钱大部分是正德从刘谨抄没的家产里拿出的。这些钱是正德的私房钱,看他说出这话来,就知道他是不愿意就这么白白把钱贴给了户部,所以拿起内厂当挡箭牌来了。
丛兰刚接受户部,很多事都不清楚,也并没想这么多,觉得正德说的有理,便答应了下来。
壹七六 帝王雄姿
看着丛兰傻忽忽的答应了,正德暗暗舒了口气,暗忖看来还是新官好糊弄,如果换成是杨廷和那铁公鸡,自己那些钱铁定就要不回来了。
正德一时心情大爽,精神也好了不少,继续道:“丛尚书与杨大学士尽快把政务交接完成了,然后全力支持江南之事,朕知丛尚书统筹后勤向来得力,这次想必也不会让朕失望的”
丛兰被正德在这么多重臣面前提出来表扬,心里止不住生出一丝得意,恭恭敬敬的作了一揖,道:“陛下放心,臣必定鞠躬尽瘁,全力以赴”
正德满意的点了点头,当初杨廷和两次怠职,罢免他户部尚书之位已是大势所趋,在确定人选时,其实京里有好几位侍郎都是有资格接任的,不过最后却还是选择了丛兰,这里面自然是李月轩力主的,原因嘛,正是看中了丛兰战事时后勤调度的能力。
待丛兰说完,正德转头向刑部尚书洪钟道:“洪尚书,朕前次和你说的事,你回去想的如何?可行否?”
洪钟神色淡然,清瘦的身躯穿着一身大红官袍略显单薄,他跨步出列,想了想道:“陛下,臣以为大体还是可行的,只要不是死罪,都可以让他们戴罪立功,不过这些犯人大多品性不好,一旦上了战场万一不服从军令,那该如何是好?”
“放心吧,也不是所有囚犯朕都愿意用的。朕已经把此事交于内厂,由内厂前去挑人,朕相信他们挑出的人不会差的”正德自信一笑,目光瞟了一眼李月轩,李月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