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明






“各位可有指教?”李月轩向台下众人露齿一笑。不过台下众人都没有回声,过了片刻,前排一位老人,站起了身,向李月轩一揖道:“老夫,飘云涧谢闲时(人名杜撰),今日得听公子雅音,实在不胜欣喜,适才闻公子一曲《彩云追月》已然知道公子高才,曲子实找不出不足之处,老夫及在座众位颜汗不已,惟有树耳恭听公子的佳曲。”

老者谢闲时,话语中充满了敬佩。李月轩听得这么一位老人家这么谦恭的说道,自己反而不好意思起来,他向老人回礼道:“老先生,过奖了,月轩雕虫小技而已,让大家见笑了”

“李公子不必谦虚,是才情高绝还是雕虫小技众人自然看得清楚”独孤明坐在台下,大声说道。众人深以为然的点头附和道:“正是,李公子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才俊,适才在下莽撞了”

“公子的曲子实在是让人听了如沐春风,好曲子啊。”

。。。。。。

听着众人恭维的话,李月轩心头微微一叹:总算开了个好头。

“多谢各位抬举,接下来,再下演奏的曲子名为《春江花月夜》”李月轩向台下笑笑,说。

众人一听李月轩又要弹奏新曲,顿时安静了下来。

一首委婉朴质,节奏多变的曲子顿时在众人的耳边响起。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古曲。曲名为《夕阳萧鼓》。后来,有人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的诗句,将这首琵琶古曲改名为《浔阳曲》和《浔阳夜月》。1935年,上海大同乐会中的郑觐文、柳尧章将此曲改编为民乐合奏曲。他们借用《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的诗句,将乐曲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全曲共分十段: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诶乃归舟和尾声。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水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摇等大自然的迷人的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当李月轩轻轻停下手指时,众人仍久久不能从那优美,美丽的旋律中回过神来。

不论是台下众人还是一旁的黛月儿和黛红玉都陷入了美妙的回味中。

良久。

“好啊,好一曲《春江花月夜》,果然是佳作”这次第一个开口的却是一名年轻的公子,他也是受邀而来的一位才子,不过李月轩却不认识他。

李月轩含笑向那名公子笑道:“献丑了”

这时,众人纷纷回过神来,老人谢闲时,抚须笑道:“公子这曲《春江花月夜》果然妙极,不过从曲子上听去,却和《夕阳萧鼓》有些相似,敢问公子,此曲可是从《夕阳萧鼓》蜕变而来?”

李月轩知道明朝已经盛传《夕阳萧鼓》,而这曲《春江花月夜》的确是从《夕阳萧鼓》改编而来。

“老先生所言不错,这曲《春江花月夜》的确是从《夕阳萧鼓》演变而来”李月轩含笑道。

“好,此曲虽然和《夕阳箫鼓》相似,演变之后更显得更为动听,公子能有这般鬼斧神工的功夫,实在让人钦佩,小生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那名年轻公子接过话,恭声笑道。

李月轩微微一笑。不再言语,转而看了黛月儿一眼,只见黛月儿此刻早已被李月轩的风姿迷得晕头转向,痴痴的看着他笑。一旁的黛红玉也如梦游般的看着李月轩痴痴笑着。李月轩瞧得好笑,向黛月儿俏皮的眨了眨眼。随即向台下笑道:“接下来,在下将弹奏的曲子,名为《伊人似梦》,不过这首曲子,在下不用琴弹奏,而用洞箫。”

台下顿时又是一片惊讶,这位李公子可真是多才多艺,竟还懂得洞箫。此时大家对李月轩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伊人似梦》是李月轩将《故乡的原风景》改名而来,《故乡的原风景》本是后世日本一位名叫宗次郎的陶笛大师用十二孔C调陶笛所作的一首曲子。曲子听上去悠扬,深邃,使人彻底感受孤寂,体验沧桑。一轮红日下的一望无际的大漠,已然沉醉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中。。

很多人首次听到曲子第一个感觉都是哀怨,情意绵绵。其实细细听过,才会发觉并不是这么回事。这首《故乡的原风景》表现的是一种悲凉,寂寞的意境。

听到曲子让人晃如眼前:孤仞万重山,天高地阔。一声塞外铃鼓,摇坠长河落日圆,夕照残阳似血。乡关日暮是何处?仗剑独行天涯客,临风勒马凭高处。不识旧时飞雁,任高天流云飞渡。这时的一声长笛音韵,从漂流过故乡云边的天际破空传来,仿佛是响起来的儿时顽童伴们的呼唤……

夕阳下。黄沙里。梦断塞关马不前!

立马黄沙高岗处,南望中原。任男儿铁石,临风无言,不敢回看来时程,归时路。解征辔,御雕鞍,放马山野。燃起一堆篝火,伴泉涧松风,一壶烈酒,醉倒万里乡愁,藏一片冰心玉壶。拥铁甲寒衣塞关孤月,醉依松下山泉石,梦伴山涧流水声。魂去返,故园远,长亭尽头更短亭。塞外远山残雪里,夜寒清风笛箫音,竟成风中凝咽声。

远山。孤峰。塞外碧寒天影中,一弯落沉下弦孤月!

待霜晨晓天。马嘶惊醒梦残,一捧寒雪揉碎相思魂。潇潇风,漫漫途,寒铠铁骨,踏破箫音过塞关。一路黄沙风万里,故土只在云天处。从此胡笳柳笛声,不带箫音过玉门。且待白发征夫还,埋骨故园慰梦魂。挥泪处,影缈时,一骑风沙绝尘去。

荒滩野。长河边。唯余昨夜一堆篝火灰烬,几丝残烟袅袅……

轩窗月下待归人,人自无期我自恋,不知归人何时还,且待海枯石烂。

《故乡的原风景》是李月轩一直很喜爱的曲子,尽管知道这首曲子是一个日本人所作,但却丝毫不影响他对曲子的喜爱。《故乡的原风景》本是十二孔C调陶笛所奏,此刻李月轩换做洞箫吹奏成《伊人似梦》,使得曲风变的幽怨,动人。仿佛某个思恋着爱人的女子,正站立在悬崖,远眺他方,一张悲凉,凄然的脸庞衬着落日的余辉,说不完的心事,道不尽的衷肠。。。凄凄怨怨,直至终老。

曲子刚刚奏完,只听耳侧一阵轻声的低泣。李月轩转过头,发现黛月儿与黛红玉都已悄然流下了眼泪。那沉醉的神情,仿佛曲中那悠远凄凉的女子是自己一般。

李月轩却没注意到,站在人群外,一名秀丽的男子的也已然落下了泪珠。。。

李月轩轻轻一叹,自己当初听到此曲何尝不是被感动的一塌糊涂。这是一首难得的好曲子,对李月轩来说,能吹奏它其实是件非常高兴的事,但此时见到众人的神情,不免有些怅然。

大堂,一时静如荒夜。

李月轩也不说话,微微闭上眼睛。

这时,一声重重的叹息声惊醒了正在回味的众人。

李月轩循声看去,只见人群之外一名三十左右的男子正摇头叹道:“已有多年未听见如此动人的曲子了,唐某一生自认风流不羁,不想今日倒遇到个比我更加风流不羁的少年”

李月轩瞧着男子丰神俊郎,剑眉郎目,长相不凡。不过却始终透着一股不羁的味道。这让李月轩有些不明眼前的男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李月轩认不得却不代表别人不认得。一名年轻公子瞧见男子顿时一喜道:“不想苏州桃花庵主竟会到杭州,幸甚,幸甚”

那名年轻公子一提,众人都侧目向男子看去,不少人如那名年轻公子一般,顿时面露崇敬之色。

桃花庵主?好熟悉啊---李月轩瞧着男子,似觉得听说过,却始终想不起来。倒是在一旁的黛红玉瞧着男子,也不禁露出一个崇敬,仰慕的神色。

男子向前走来,众人纷纷让开。男子走到前排,前排众人纷纷行礼道:“庵主有礼”

男子洒脱一笑,道:“何必拘礼,唐某不过一落魄书生,靠些字画为生,众位大可不必如此。”

众人中,有人笑道:“庵主洒脱不羁,生性风流,自然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不过在下却是对庵主景仰已旧。庵主所作之《桃花庵歌》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诗,今日能遇见庵主实是在下的荣幸”

男子淡淡一笑,将目光投向李月轩。

桃花庵歌?那好象是唐伯虎的诗歌啊,难道眼前的男子竟是。。。。?

李月轩有些紧张的看向男子,问道:“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男子哈哈一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苏州桃花庵,唐伯虎是也”

。。。。。

李月轩不敢置信的张大了嘴。。。

PS:中间那段〈故乡原风景〉的意境美文是从网上摘抄而来。看过甚喜,便用到了书中。

第二十五节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名人啊,真正的名人!!!

李月轩有些呆了,眼前这个男子就是电视上看过的那个《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伯虎么?

李月轩有些惊诧的看着男子,小心问道:“你真是唐伯虎?”

男子哈哈笑道:“怎么?唐某人难道还需要骗你不成?”

李月轩摆摆手,笑笑,说:“没有,没有,只是有些惊奇罢了。。。”

唐伯虎有些莫名的看着李月轩,不以为意道:“阁下惊奇什么?”

李月轩怎么敢说出真实原由,他想了想,笑道:“在下一直听闻江南有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其中以唐伯虎为四大才子之首,在下本以为平身难以得见,不想今日竟见到了唐伯虎,实在是有些惊奇”

唐伯虎闻言一笑,看着李月轩道:“唐某这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从今往后恐怕要让贤了,今日得闻阁下一曲仙音,才知道人外有人,唐某平日自负对音律也算精通,古人的曲子也品评不少,只是如阁下这般弹指间就能作上数首佳曲的人,却是闻所未闻”

李月轩被这个货真价实的江南第一才子给予这么高的评价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思。他会唱歌,会弹奏,但作曲却是一窍不通的,借用了别人的曲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心中已经作好了准备,但真正被这么一个赫赫有名大才子当众夸赞,不免还是有些心虚。

“唐大哥见笑了,在下雕虫小技而已,不足挂齿,倒是唐大哥的才学才是真的让人敬佩不已。”李月轩讪讪一笑,只望对方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

只是唐伯虎看来还未想转移话题,“阁下何必妄自菲薄,就言刚才阁下所奏之曲,唐某敢说不比任何古贤所作的差,前几日,唐某在前往杭州的途中,就听闻杭州有位叫李月轩的人,作出了《枉凝眉》和《二泉映月》,还博得了江南第一名伶黛月儿的垂青,心中早已想来瞧瞧这位李月轩到底是何方神圣,不想今日恰好遇到李公子又作新曲,才知晓实是人不欺我,阁下高才,唐某佩服”

“---呵呵,唐大哥抬举了”李月轩笑道,他真有些不好意思再听下去了,用别人的曲子来为自己造势始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李月轩转过头向台下看去,发现众人都对唐伯虎的看法深以为然,不禁心中苦笑。

“月轩,桃花庵主从来不说奉承的话,庵主既然这般说,就说明你确有过人之处,咯咯,以前都不见你这般害羞,今日怎么变得忸捏起来了”黛红玉这时从一旁走了过来,笑意盈盈的看着李月轩,道。

李月轩看着黛红玉笑道:“姐姐,月轩并非羞涩,只是在唐大哥这般大才面前实在不敢班门弄斧”

黛红玉向唐伯虎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向李月轩笑道:“月轩所作之曲,姐姐听在耳里,所闻所感都与庵主一致,刚才月轩的曲子的确是千古难得的佳曲,又何必妄自菲薄?”

黛红玉的一席话立刻得到了台下众人的响应,老人谢闲时哈哈笑道:“妈妈说的是,李公子的曲子大家有目共睹的确是千古佳曲,公子刚刚还在承诺“一字千金”,为何此刻却又这般谦虚起来了”

老人的话顿时引起众人一阵轻笑,独孤明也道:“李公子,今日的新曲发布会虽是闻所未闻,不过小可来了之后发现真是不枉此行,能听到这般动人的曲子,此生无憾”

---夸张了吧?哎,算了,自己千方百计想在这个时代打响名声,现在名声来了不是正好符合原来的计划么?我这么揣揣不安做什么?李月轩心中不断的说服自己,做个欺世盗名的人原来心里是这般难受啊,尽管别人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不是自己所作的曲子,但心中仍然难以释怀。

李月轩努力定了定心神,向众人一笑,道:“多谢大家抬举,月轩是个后生,日后还望众位多多指教。月轩必定虚心接受。”

众人一听纷纷颔首称道。

黛月儿喜滋滋的看着相公被众人推崇的模样,心里实在比李月轩本人还要高兴。她向李月轩俏皮的眨着眼睛,用口型道:“月儿最爱相公了”

李月轩余光瞟见,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