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大明
李东阳还没有起身,钱宁已经笑哈哈的站了起来,把李东阳丢在了那,只身迎了出来,道:“李侯爷,钱宁有礼了”
李月轩刚才在宫中和正德喝了点酒,现在脑子有点昏昏沉沉,看到是钱宁,惊诧之余,忙回了个礼,道:“钱大人,你怎么在这?”
钱宁哈哈一笑,显得极是热情,好象他才是这家的主人似的:“哎,钱某刚才去领了三名美人来府上宣旨,李阁老好客就留我坐了会,不想,这一坐竟然坐了这么久,哈哈~”
钱宁说着眼神忽然瞟了瞟玉堂春三人,低声笑道:“李兄弟,老钱不在,三位美人可就如坐针毡了”
李月轩目光不由随着钱宁看去,只见玉堂春三人正紧张如三只可怜的小白兔似的,低垂着头站在那,见着他来了,三人的目光正带着喜色的向他看来。
而自己的四位妻子,正一脸醋意的打量着人家。
“多谢钱大哥了,多亏了钱大哥细心”李月轩听了钱宁的话,心里真是一阵感激,自己家里的四位娇妻虽然都是明事理的人儿,但是遇到这种事,他们可就是陈年老醋了,若是没钱宁在这,玉堂春三人恐怕真是一刻都坐不住了。
李月轩此刻对于钱宁不由另眼相看,此前,他也听人说起过这个钱宁大字不识几个,很多大臣都瞧不起,不过却十分精明,又练就一身好箭术,所以才得正德宠信。
此刻看来,大家到是都小看了他了,他能爬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绝对不会单单是凭着正德的宠信。今日午朝他想出那么个“谎言”让自己封了超武侯,现在又能感受到家里微妙的变化。不得不说,钱宁十分善于猜度他的心事。
李月轩听到钱宁叫自己“李兄弟”,又想起今日午朝他那“暧昧”的表现,心里也明白,这个指挥使可能是想和自己套近呼了,李月轩倒也很乐意结交这么一个“大哥”,不管怎么样,他指挥使的位置在那,对于对付刘谨绝对是个不小的助力。
两人寒暄了两句,走了进去。
四位娇妻见着相公回来了,脸上又是开心又是委屈,黛月儿瞧了眼玉堂春三人走到李月轩身旁,扁着嘴巴道:“相公,皇上封你做侯爷就罢了,怎么还送给你三个美人嘛,你把她们给皇上送回去吧”
李月轩满脸苦笑,他就知道家里面就只有这个江南第一雅人这关最难过,他看了一眼赵嫣儿、钟灵秀秦月儿三人一眼,发现他们脸上也略略带着些恼意,心里不免重重一叹,看来还是正德说的对啊,家里女人多了,真得小心后院失火。
李月轩淡淡笑了笑,道:“月儿,在客人面前不要胡闹”
黛月儿看到一旁还有个钱宁在,也省悟到不能太放肆,又嘟着嘴回到了姐妹那边,她那妩媚动人,宜喜宜嗔的模样,直看的钱宁口水都差点流了出来。
钱宁瞧着人家走了,忙回过神来,向李月轩讪讪一笑,心里不由有些嫉妒起李月轩来了。
家里已经有四位貌若天仙的美人了,现在又得了三位世间难觅的美人,啧啧,这要是给我老钱,那多好啊。
钱宁一边幻想着自己的“性福”生活,一边跟着李月轩走到李东阳身前。
李月轩向爷爷请安后,两人分坐两旁。
钱宁此刻看到李月轩回来了,也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再坐下去恐怕反而惹人嫌,他坐了片刻,就借故先走了。只不过临走之前,他又把正德的旨意重复了一遍,似乎是专门说给那四位一脸醋意的李夫人听的。
送走了钱宁,李月轩起身拉着玉堂春、唐一仙和雪里梅走到李东阳身前,道:“爷爷,孙儿并不是有意要欺瞒您,这三位姑娘孙儿其实早早就认识了,都是孙儿的红颜知己,是陛下做主让他们跟着孙儿的”
李东阳微微一笑,似乎一点也不吃惊,只是淡然道:“爷爷知道了,轩儿大了,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爷爷不会多管的”
李月轩感激一笑,然后拉过玉堂春,向李东阳介绍道:“爷爷,这位是玉堂春姑娘”
玉堂春听着李月轩向李东阳介绍自己,心里一阵甜意,忙福了福,道:“玉堂春见过爷爷”
刚才正德的旨意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玉堂春三人赐于李月轩,为妻为妾自行决定,所以不是妻就是妾了,总有一个,玉堂春心里欢喜之余,可要给公公留个好印象。
李东阳微微颔首,含笑道:“姑娘不必多礼,轩儿能得姑娘垂青,那是他的福气”
玉堂春忙摇了摇头,道:“不,能得到李公子垂爱才是玉堂春的福气”说着玉堂春深情款款的看了一眼李月轩,李月轩报之一笑。
紧接着,雪里梅,唐一仙又在李月轩的介绍下,向李东阳请安,老人家始终面含微笑,显得十分高兴。
向李东阳介绍完,李月轩只有硬着头皮向四位娇妻介绍了,出乎他意料的是,四位妻子似乎突然间变了个人似的,对玉堂春三人表现的十分热情,让李月轩惊诧之余,不由弄不清状况了。
最后,还是钟灵秀笑嘻嘻的走到李月轩身边,轻声告诉他:“相公,月儿姐姐和嫣儿姐姐说了,既然注定要成为一家人,那就要和睦相处,姐姐们只希望相公日后莫要再带女孩回家了”
李月轩一时哑口,看来还是月儿和嫣儿懂事啊,他面带柔情的与秦月儿和赵嫣儿对视一眼,看着人家满脸嗔怪后,笑道:“秀儿,相公能娶到你们真不知上辈子积了多少福”
钟灵秀吃吃一笑,低声道:“姐姐们也常这么说”
************************
三日后,老李家又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这次没上次那么轰动,因为没有给百官发请贴,不过来参加婚礼的人却都是分量十足的。
正德笑眯眯的坐在主位上,和李东阳笑嘻嘻的闲扯着,这还是正德第一次和李东阳这么闲谈,通过一翻聊天,正德忽然觉得眼前这个老首辅其实还是满可爱的。
来观礼的还有四位朝廷大臣,分别是吏部尚书张彩,礼部尚书秦淮玉,吏部左侍郎王华和兵部右侍郎曹元。
一场婚礼,十分简单,却温馨甜蜜。拜天地时,看着玉堂春、唐一仙、雪里梅那美丽的娇颜,在场的宾客都忍不住赞叹起来。
正德看着三位美娇人那幸福的模样,心里更是蠢蠢欲动,不由期待着自己也能遇到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姑娘。
李月轩一个月内两次成婚,成了大明朝又一桩新鲜事,只是这件事却让永福永福两位公主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由于新婚燕尔,正德准了李月轩十天不用进宫,安心在家陪着娇妻,这恐怕也是额外的收获了,直把秦月儿四人高兴的眉开眼笑,终于对玉堂春、雪里梅和唐一仙报以真诚接纳的笑意。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月轩在家里过着“糜烂”的日子,整天悠哉快活的很。直到这一天,京城里传开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刘谨的妹妹要嫁人了”
七十三章 迟来的觉悟
“刘谨的妹妹要嫁人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李月轩正在度蜜月。之前他并不知道刘谨有妹妹,在消息传来之时,他着实吃了一惊。
难道大太监刘谨还有妹妹?他都那么大把年纪了,妹妹岂不是也有五十多岁了?李月轩以前可没在书上看过这些密文,此刻不免有些好奇。
大清早,李月轩穿着一件纯白蓝边的道袍,一根蓝色布带紧束腰间,一头长长的头发,披散腰间,只有额前依然如瀑布般垂落着两束拇指粗的头发,显得极是清逸俊美。
李月轩跨着稳健轻缓的步子走进了李东阳的书房,李东阳正坐在椅子上看着案上的公文,见着孙儿进来了,笑了笑,道:“轩儿,怎么到爷爷书房中来了?你不是不喜欢来这的吗?”
李月轩微微一笑,李东阳说的没说,他还真不是很想来书房里,平日他想看本书,只要一来书房,就会被那推积如山的公文,多如汪洋的书籍给弄的一阵阵头疼。
并不是书籍和公文有多难,只是那些字几乎全是用繁体书写,李月轩很多字都认不全,看了一会光问不懂的字都让他头晕了,哪还有兴趣再看下去。所以这书房,李月轩倒还真不想进来。
不过今日,他到这里来可不是为了看书的。
“爷爷,我听说刘谨的妹妹要嫁人了,有这回事吗?”李月轩搬了个凳子坐到李东阳对面,随手拿起一本公文随意翻了翻又丢到了案上。
李东阳瞧着孙儿那无趣的模样,哈哈一笑,道:“是啊,刘谨的妹妹刘红梅今日要下嫁给孙聪了”
“孙聪?”李月轩听到这名字,很快就想起了那日在楼外楼中看到的那个巴结张文冕的中年文士。此刻,不面有些吃惊。
“爷爷,孙聪这人不是翰林院翰林吗?怎么会娶刘谨的妹妹?”李月轩心里想着各种可能,按理说,孙聪那人虽然爱慕权势,可是为了权势把自己奉献给一个比自己还大的老姑娘,他真的狠的下心?
莫不是这个孙聪还有特殊嗜好?
李月轩嘴角露出一丝古怪的微笑,这时,只听李东阳笑道:“轩儿有所不知,这个孙聪娶的是刘谨最小的妹妹---刘红梅,刘谨现在一共有七个兄妹,他二十多岁进宫时,当时他的这个妹妹都还没出生呢,当时他也不知道会多一个小妹,所以现在他这个妹妹其实不过才刚到三十而已,听说长的还算标致,只是这么多年来,很多人以攀附刘谨为耻所以一直都没人上门提亲,刘红梅就一直待在家里”
说着,李东阳顿了顿,看了眼李月轩苦笑道:“这个孙聪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办法把人家老姑娘的一颗心而俘虏过去了”
李月轩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他还以为刘谨的妹妹是个老太婆呢,不过对于孙聪为何会娶刘红梅,他似乎并不吃惊,因为上次再见到孙聪时,他就发现这个人为了权势可以作出任何事来。
娶一个太监之妹应该算不得什么。
******************************
李月轩在蜜月的这段时间里,刘谨可没闲着,看到李月轩越来越得到正德的宠信,他也不得不在朝中积极的调配人手,安插自己的亲信,以图稳固自己的地位。
八月下旬,刘宇到京就任兵部左侍郎代尚书事,不过他上任第二天就被人家给弹劾了,御使杨南金说他不懂军事还爱瞎指示,经常做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举动。结果让正德对他心怀不满起来,正德尚武,这是众人皆知的,他自然也希望有位厉害的人物当掌管兵部了,若是让一个废才领着兵部,正德恐怕第一个就不答应。
刘谨此刻也知道自己在正德心中的地位已经不是不可或缺了,他看着刘宇的确也不是个当兵部尚书的料,便寻思着给他找个合适的位置,他可不想让这个本家给自己惹麻烦,经过一翻计较,刘谨干脆上奏让刘宇去执掌督察院得了,反正督察院在朝上说话,不管说对说错都没人敢说什么。
他们本来就是靠说话混饭吃的官员嘛。
而且有自己人执掌督察院还可以控制弹劾的权利,看哪个官员不舒服就可以让刘宇指派御使去弹劾就得了,这相比兵部尚书来说,倒也不错。
于是刘宇任了兵部左侍郎代尚书一天之后,又被该任督察院左都御使,做了大明朝的最高检查官。
除了刘宇之外,就是张彩了,张彩任吏部尚书之后,与焦芳仍然走的十分亲近,一见面必定以学生之礼行礼,而且一口一个阁老叫着,直让焦芳高兴的在百官面前赞叹:“百官之中,唯有张尚质是真俊杰耳”
焦芳将张彩推荐给了刘谨,刘谨自然高兴了,见着新任吏部尚书投靠自己,他还有不欢迎的?为了表现出对张彩的欢迎,刘谨在张彩倒向自己第二天后就为他向正德要了个太子少保作为见面礼,直让一心为扳倒刘宇而深入虎穴从事卧底的张彩心中好笑。
如今,刘谨把持了吏部,督察院,可谓控制了百官任免、奖罚、升降、调动事宜和弹劾百官的权利,而且有焦芳在内阁,自己在司礼监,刘谨的权势可谓到了一个新高度。
而且还有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魏彬督三千营,京城各处要地全被刘谨一党给占据了。虽然现在丘聚、谷大用七人与刘谨已经不像从前那么亲近,但他心中却仍相信这几位老兄弟在外朝面前始终会倒向自己的。
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恐怕也就只有孙聪算是个预想之外的收获了。孙聪是张文冕向刘谨推荐的,说这人颇有才学,乃是治国的良才,这话虽然是张文冕为了刘谨而故意夸大,但刘谨此刻却是求才若渴,听到张文冕这么说,哪还没有招揽之意。
于是在第二日刘谨就让张文冕带着孙聪来见自己。
孙聪今年虽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但说起外貌还真是不俗,长相英俊儒雅,长年读书的习惯外露成一股读书人特有的儒雅谦和的气质,脸上始终带着成稳而淡定的笑容,初次见面很容易给人好感。
当孙聪把自己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