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8-华丽血时代
永泰、永元东昏侯萧宝卷49816419明帝第二子以皇太子嗣位,淫昏嗜杀,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建康,城中禁卫军倒戈,杀萧宝卷,迎萧衍,废帝为东昏侯。
中兴和帝萧宝融50114215明帝第八子501年三月萧衍反,奉以为帝,即位于江陵。在位二年,禅让于梁,齐亡。旋被杀。
南朝梁世系
年号庙号姓名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
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高祖武皇帝萧衍502394886南兰陵人,父萧顺之乃齐高帝之祖弟即位前任雍州刺史,镇襄阳。501年起兵攻建康。城中禁卫军杀萧宝卷,迎萧衍。萧衍起兵后,拥立萧宝融为帝。502年初,融逊位于萧衍。
太清、大宝高宗简文帝萧纲54947349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同母弟531年4月昭明太子萧统死,5月,萧纲被立为皇太子。549年侯景攻破台城,梁武帝死。景拥立萧纲即帝位。551年8月,景废帝为晋安王,10月杀之。
承圣世祖元皇帝萧绎55245447武帝第七子551年8月,侯景废简文帝,立豫章王萧栋为帝。同年11月废之,自立为帝。552年湘东王萧绎发兵讨侯景,景败死,绎称帝于江陵。554年西魏发兵攻梁,11月,入江陵,元帝降,旋被杀。
绍泰、太平敬皇帝萧方智55513316元帝第九子554年11月,西魏克江陵,陈霸先、王僧辩迎梁晋安王萧方智至建康,以太宰承制,寻即帝位。557年10月逊位于陈,梁亡。
南朝陈世系
年号庙号姓名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
永定高祖武皇帝陈霸先55755357原籍颍川,永嘉时迁居于吴兴长城。出身乡吏,后以镇压农民起义之功,累官至西江都督、高要太守。侯景叛乱,霸先起兵讨之,破建康,灭侯景。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杀,霸先立萧方智为帝。557年10月,代梁而自立,改元永定,国号陈。
永定、天嘉、天康世祖文皇帝陈伞?5938845陈霸先兄道谭之长子武帝时立为临川王,总军政。武帝子陈昌被西魏执俘于长安,故以伞梦弧! ?br /> 天康、光大临海王(废帝)陈伯宗56613317文帝嫡长子以皇太子嗣位,年幼,以叔父陈顼为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568年,顼废帝为临海王,自立为帝。
太建高宗孝宣皇帝陈顼568391553始兴昭烈王陈道谭第二子,文帝陈伞?68年11月废陈伯宗为临海王,寻自立为帝。
太建、至德、祯明后主炀帝陈叔宝58230852宣帝嫡长子以皇太子嗣位,荒淫无度,兴土木,宠女色,尚浮华,隋文帝于开皇九年(589)正月,遣兵伐陈,下建康。降隋,入洛阳,封长城县公,赠大将军。擅诗词,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世系表两晋(十六国)南北朝世系表(5)
北魏世系
年号纪年庙号姓名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
登国皇始天兴天赐386396398404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386162439鲜卑族拓跋部人,父为拓跋寔,未即位死。祖昭成皇帝什翼健(代王)魏先世曾建代国,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称帝。
永兴神瑞泰常409414416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409181532道武帝长子409年十月,道武帝为其子拓跋绍所杀,嗣杀绍,乃即位。
始光神NFDB3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424428432435440451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423163045明元帝长子以皇太子嗣位,452年二月为宦官宗爱所弑。
承平452南安王拓跋余45211太武帝少子442年封吴王,后改封南安王,中常侍宗爱杀太武帝,于452年三月矫太后令立南安王,同年十月杀之。
兴安兴光太安和平452454455460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452131426太武帝嫡孙,拓跋晃长子宗爱杀南安王,殿中尚书源贺等拥立皇孙濬即位。
天安皇兴466467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465127723文成帝长子以皇太子嗣位。471年传位于太子宏,自为太上皇,后为冯太后鸩杀。
延兴承明太和471476477高祖孝文皇帝拓跋宏47152933献文帝长子以皇太子即位,年5岁,由冯太后临朝。490年冯太后死,帝亲政。493年由平城迁都于洛阳。
景明正始永平延昌500504508512世宗宣武皇帝元恪4991761733孝文帝第二子以皇太子嗣位。
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516518520525528肃宗孝明皇帝元诩51561419宣武帝第二子以皇太子嗣位,年幼冲,母胡太后临朝,帝后为胡太后鸩杀。
建义永安528528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52822324彭城王元勰第三子即位前,袭封长乐王。528年胡太后杀孝明帝。尔朱荣废钊,立攸为帝。攸后被尔朱兆所杀。
建明530长广王元晔5302拓跋焘长子太子晃之后530年9月,庄帝杀尔朱荣。10月,尔朱荣之侄尔朱兆占据晋阳立长广王元晔为帝。12月,尔朱兆入洛阳,杀孝庄帝。次年2月废元晔。
普泰531节闵帝元恭53134235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即位前袭爵广陵王。351年尔朱兆、尔朱世隆等废长广王元晔,立恭以为帝。532年4月为高欢所废,寻被鸩杀。
中兴531安定帝元朗53119220章武王元融第三子531年高欢起兵讨尔朱氏,10月元朗为帝。532年4月,废为安定郡王,11月被杀。
太昌永兴永熙532532532孝武元修53223325孝文帝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即位前封平阳王,532年4月,高欢废元朗,拥立元修为帝。534年,帝愤高欢专权而西入长安,投奔宇文泰。十月,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于邺,自是魏分东西,闰十二月,孝武帝被宇文泰所杀,北魏亡。
天平元象兴和武定534538539543孝静皇帝元善见534111728孝文帝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世子534年,北魏孝武帝愤高欢专权,奔长安。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于邺,史称东魏。高欢、高澄、高洋父子相继擅权。550年5月,高洋代魏称帝,封元善见为中山王,次年12月杀之。东魏亡。
北齐世系
年号纪年庙号姓名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
天保550显祖文宣皇帝高洋550221031渤海蓨人,汉族。神武帝高欢次子。其父高欢(被追尊为神武帝)、其兄高澄,专擅东魏朝政。550年五月,高洋代魏称帝,国号齐。
乾明560废帝济南王高殷55915217文宣帝长子以皇太子嗣位。560年被大丞相常山王高演(高洋弟)废为济南王,次年被杀。
皇建560肃宗孝昭皇帝高演56026227高欢第六子,文宣皇帝高洋之母弟560年废高殷,8月即皇帝位于晋阳。次年9月出猎,马惊坠地伤肋,不久病死。
太宁河清561562世祖武成皇帝高湛56125532高欢第九子,孝昭皇帝高演之母弟遵孝昭皇帝遗诏,于561年11月即皇帝位于晋阳。565年禅位于其子高纬,自称太上皇。
天统武平隆化565570576后主高纬565101222武成皇帝高湛之长子565年四月,以皇太子受禅即皇帝位。576年传位于太子高恒,自称太上皇。577年北周陷邺都,高纬为周师所俘,封温公。不久高氏宗族全被赐死。
承光577幼主高恒577818后主高纬长子577年正月以皇太子即皇帝位。同月被俘,十月被赐死,在位仅一个月。
北周世系
年号庙号姓名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备注
孝闵皇帝宇文觉55716116文帝宇文泰第三子556年十二月,宇文护逼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觉。557年正月,周公宇文觉称天王,代魏。
武成世宗明皇帝宇文毓55724427文帝宇文泰之庶长子557年九月,宇文护废闵帝宇文觉为略阳公,以宇文毓为天王,559年毓称皇帝。560年四月,宇文护使人置毒于糖饼而杀帝。
武成、保定、天和、建德、宣政高祖武皇帝宇文邕560181936文帝宇文泰第四子560年四月,晋国公宇文护毒死明帝,立鲁国公邕为帝。577年灭北齐,统一北方。578年六月卒。
宣政、大成宣皇帝宇文赟57820222武帝长子以皇太子嗣位。579年传位于太子,自称太上皇,次年病死。生前曾册封五位皇后。
大象、大定静皇帝宇文衍579739宣帝长子579年二月,宣帝自称天元皇帝,太子衍即位,以幼冲,以杨坚(宣帝皇后杨氏之父)辅政,进爵隋王。580年太上皇卒。581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以静帝为介国公,周亡。五月,静帝死。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世系表跋:黄昏的偶像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印象
德国作家尼采与音乐家瓦格纳相识、相交、相恶,由爱生恨,由敬生仇,著《偶像的黄昏》一书,大谈特谈“日神状态”、“酒神状态”,对于他青年时代顶礼膜拜的“大家”们极尽诋毁、揶揄之能事,并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语:“活着,就意味着长久生病!”同时,这位伟大的厌世者言之凿凿地表示:虚构一个“彼岸”世界是无意义的,是我们以一种“彼岸的、更好的”生活向生命复仇。“真正的世界”纯属道德幻象,它事实上就是虚假的世界。所以,这位疯狂的哲学家用拉丁文狂呼:“ec—ce homo!(看哪,这人!)”他还咬牙切齿、将信将疑、自言自语地反问:这些历代最智慧的人,都迟暮了?都摇摇欲坠了?都颓废了?
由此,我想,梅毅的存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一个异类,一个“当代自欺者中的聪明人”,一个商品时代不合时宜的舞文弄墨者,一个一面享受当代纸醉金迷生活又一面沉浸于历史幽暗时光中的无害的“好人”。所以,“偶像的黄昏”,这一不无笑谑意味的名称,就是我以及周围的好友送给他最恰当不过的称呼。但是,从梅毅的嘴里、笔下,我们都从来没有听说、看见任何一种“充满怀疑、充满忧伤、充满对生命厌倦的声调和态度”。
梅郎为人,自负才情,恣意山水,豪而达,放而逸,实有魏晋名士之遗风。合其意者,虽当百欺而不悟,相待如初;逆其情者,纵供万媚而嫌其俗秽,严拒千里。此种天真烂漫性情,淳朴无邪气度,使得梅郎与“世故”二字了无粘连,雅有古君子之遗风。程普尝言周瑜:“与周公瑾交游,如饮醇醪,不觉自醉!”以此语谓梅郎,可当得一“切”字。由此,梅郎周遭友朋甚多,茶来酒往,虽皆以“酒肉”为名;仍多率真反俗之辈。而仗势欺人、顺口接屁、粪里嚼渣之徒,几绝迹于梅郎门下。
明人张岱有言:“人无癖者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梅郎自是书淫橘虐,诗痴花魔,兼有寡人之疾、陆羽之嗜,体虚神疲之际,仍陶然其中而不知倦。既无俗累,又多逸情,梅郎笑谈之间,每每有剔肤见骨、妙奥高绝之语,时而排调滑稽,时而笑谑臧否,皆冲口而出,无多避讳遮掩,砭骨之余,往往令人粲然解颐。才兴高格如此,然梅郎少有矜高刻意之举,无“清高达人”之矫饰,少佞友俗朋之缠累,常令众人心神俱爽,欢笑之间,钦其识,服其量,高其才,畏其口。
风雅之闲,梅郎常宣异端于恣肆,暴道学于纵横。坐谈纵论,虽偶言经世务实之略,实无仕进进取之心;啜茶之余,恒恶刻薄伪善之行,心存隐恶扬善之意。嬉笑怒骂,梅郎挥洒自若,能使“梦者觉,躁者静,睡者醒,肠热者冷,心冰者融”,有此良朋,诚为幸事。
观梅郎文章,骨傲而不肆,意狷而不僻。正似才子酒酣耳热,高咏闲情。梅郎文笔至切,崇尚性灵,其浩繁史评,琳琅满目,亦庄亦谐,旁征博引,如对九宾盛宴,大嚼快爽之余,顿生消积排滞之效。梅郎爱写乱世,“死生之际,感叹尤深!”两晋南北朝,正是生死爱念极致之时。梅郎恰喜由此入手,托此幽幽之史,呈其磊磊之怀。古往今来,多少峨冠大肉,尽湮没于荒草斜阳;自此以后,无数美人豪杰,皆付诸滚滚东流!“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思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一日,梅郎昵友数人,毕集欢饮,品评其为人。
李鸣钟:“梅郎一可笑无用之人,宜束之高阁。”
文华:“梅郎做人太鲜明,非有保身处世之道。”
李辉:“梅郎赅涉广博,有屠龙之术,诚可惜叹者,世间已无龙可屠。”
江华:“梅郎千金之茶味道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