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君忆 管理三国志





  所以,曹操的一生,看上去轰轰烈烈的很是风光,其实却充满了惊恐不安和极度的痛苦,久治不愈的抑郁症更是让他痛不欲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的企业家,也普遍患有这种抑郁症。据说,某调查机构列出了一个“职业痛苦排行榜”,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排第一位,记者排第二位。为什么记者会排在第二位呢?因为记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见证人,看到的事情多了,也挺痛苦的。
  我不认为曹操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管理者,他并不懂得真正的管理智慧。真正的智慧与虚伪奸诈的权谋之间看上去很相似,但其实并不是一回事。你可以利用权谋达到某种自私的目的,但你无法用权谋找到人生的出路。
  不要向曹操学习。你不能像曹操那样痛苦地活一辈子。对于你的人生而言,如果你不快乐,如果你不幸福,那么,无论你拥有多大的权势、多大的财富,你都是一个失败者。
  只有得到道德上的启蒙,你才可能拥有真正的管理智慧。你会明确人生的意义,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你知道自己要往那里去。从此之后,人生不再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悲剧,而是一个神秘而又美好的喜剧。你会不断地发现生活中那些美丽的元素,总有一些惊喜在你的眼前闪现。你会体验到一系列妙不可言的快乐和幸福,并且为此充满了感恩。
  我看到很多人像曹操那样,在怀疑道德的存在。那么,人世间真的有道德的存在吗?
  请听下一讲——对道德的理解。

  第九讲 对道德的理解(1)

  曹操很善于积蓄力量,很懂得运用权谋,也很有一种无毒不丈夫的残忍。这种渔夫式的管理理念,一方面让他拥有了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势,拥有了“天下三分有其二”的土地和财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他内心的极度脆弱和惊恐不安。
  成君忆先生认为,真正的管理智慧与虚伪奸诈的权谋之间看上去很相似,但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如果没有道德上的启蒙,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管理智慧。那么,道德与管理智慧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在这个惟利是图的商业社会,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道德的存在呢?
  讨厌道德说教却又酷爱兵法的人生观,使得曹操成了一个做事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者。他很善于积蓄力量,很懂得运用权谋,也很有一种无毒不丈夫的残忍。正是这种渔夫式的管理理念,使得他拥有了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势,拥有了“天下三分有其二”的土地和财富。
  可是,如此泼天的富贵有什么用呢?中国有一句老话:“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亩,日食三餐。”所谓七尺,说的是人的身高。意思是说,无论你有多少财富,你也是白天吃三餐饭,晚上睡一张床。曹操的身高就是七尺,汉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23米,七尺就是1。61米。相比于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大约1。73米)和诸葛亮“身长八尺”(大约1。84米)的个头,曹操算得是一个小矮子。一个身高1。61米的小矮子,能睡多大一张床呢?在那张辗转反侧的床榻上,他度过了多少惊恐不安的黑夜啊!
  我不希望人们像曹操那样痛苦地活一辈子。对于你的人生而言,如果你不快乐,如果你不幸福,那么,无论你拥有多大的权势、多大的财富,你都是一个失败者。所以,我不认为曹操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成功者,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者。
  如果没有道德上的启蒙,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管理智慧——这是我的管理学理念。那么,道德与管理智慧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在这个惟利是图的商业社会,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道德的存在呢?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71、迷茫的人生,动乱的社会,使得曹操始终处在一种惊恐不安的状态中。他崇尚暴力和权谋,走上了一条反道德的人生之路。
  72、像曹操这样迷茫的人,没有办法理解道德的真正意义。
  我们在这里研究管理学。管理学是什么呢?管理学就好比是那一群漫天飞舞的乌鹊。不同的人看到的乌鹊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你看那群乌鹊,它们自由自在,想到哪儿去就到哪儿去。也有人说,你看那些乌鹊,它们像一群无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飞。
  同样是一群乌鹊,为什么有的人看到自由、有的人看到却是迷茫呢?跟那些人的心态有关。你是明确的,你就能够看到自由。你是混乱的,你就只能看到迷茫。所以,人生在世,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明确自己的人生。如果你连自己的人生都不理解,你怎么可能理解管理学的真相呢?如果你连自己的人生都不理解,那么你所有的见解都无异于痴人说梦。
  曹操也看到了那群乌鹊。他在那里横槊赋诗,感叹说:“乌鹊南飞,无枝可依。”表达的就是他的迷茫。迷茫的人生,动乱的社会,使得惊恐不安的曹操不可避免地误入了歧途。他崇尚暴力和权谋,并且做了很多错误的事情,有很多错误堪称是罪恶滔天。其中最骇人听闻的,就是他犯下的一系列屠城血案。
  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曹操为了给父亲报仇,兴兵征讨徐州。历史学家黎东方说,曹操所攻之地,鸡犬无存,有五个城的男女老幼,几十万人口,都被他赶尽杀绝。那些无辜的生命,有的被曹操充作军粮,有的被曹军抛尸于泗水。泗水的河道因此也被堵塞,竟然到了“为之不流”的地步。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围攻雍丘。镇守雍丘的,是曹操昔日好朋友张邈的弟弟张超。围攻了好几个月之后,曹操终于攻破雍丘,并且下令屠城,张邈的三族也被全部枭首。张邈本人则在投奔袁术的途中被部下杀害。
  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冬天,曹操“征吕布,屠彭城”。
  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曹操“攻袁尚,屠邺城”。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曹操“用兵于乌桓,屠柳城”。
  ……
  翻开曹操的历史,像这样一系列的屠城血案简直让人惊心动魄。除此之外,他还有多次坑杀降卒的记录。例如官渡之战,他曾经下令坑杀过袁绍的七万降兵(一说八万)。有人说,如果曹操生活在今天,就会像东条英机一样,被人们以反人类罪判处极刑。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如此地丧心病狂呢?这跟他的治军理念有关。他曾经颁布过一条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这条军令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不要等我的大军包围你们才投降,否则杀无赦。第二层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这么做,为的是让天下人都惧怕我的权威。于是,这条残暴不仁的军令被顽固地执行了十九年之久,不知道有多少性命惨死在曹操的屠刀之下。
  迷茫的人生,动乱的社会,使得曹操始终处在一种惊恐不安的状态中。他崇尚暴力和权谋,为的竟然是“让天下人都惧怕我的权威”。他以为,当天下人都畏惧他的时候,他才可以安枕无忧。
  他就这样走上了一条反道德的人生之路。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73、道德,道德,有道才有德。如果没有道,德就会沦为某种形式主义的工具。
  74、真正的道德不是那些形式主义的工具,而是快乐和自由的人生之路。
  如果没有道德上的启蒙,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管理智慧。可是,在我们这个商业时代,道德似乎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话题。在许多学者眼里,企业的意义就是为了赚钱,管理学的意义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最大化意味着惟利是图,一个讲道德的人怎么能够惟利是图呢?如果你讲道德,你就只好放弃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我们需要重新理解道德的意义。我们在前面说过,智慧会远离那些充满恶念的人。为什么?因为智慧与道德同在。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管理学圣经。
  什么是道德呢?道德,道德,有道才有德。如果没有道,德就会沦为某种形式主义的工具。《道德经》里说:“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意思是说,道德高尚的人,不会在乎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品行低下的人,却总是喜欢玩弄那些形式主义的花样。《道德经》又说:“上德无为,下德为之。”意思是说,道德高尚的人,具有顺其自然的坦然心态;品行低下的人,却总是喜欢别有用心的作为。
  形式主义的道德具有两种作用:第一是用来伪装自己,第二用来控制别人。因为这样的形式主义,造成很多人对道德的反感。他们有时候觉得,所谓道德不过是一张虚伪的面具。他们有时候又觉得,所谓道德不过是扼杀人性自由的教条。这样一来,很多人就会产生误会。他们不愿意遵守道德,甚至走上反道德的人生之路。
  曹操就是这样,他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道。在他的眼里,所谓道不过是一些权谋,所谓德不过是一种工具。他曾经跟袁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我们现在有很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也是这样,把管理之道理解成了一种驾御人才、利用人才的权谋。他们要求员工们遵守职业道德,但他们自己却缺少道德上的自省。他们为员工们制订了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但他们自己却鲜少道德上的自律。人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形式主义的道德。人类的种种罪过,也来自于形式主义的道德。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要用语言文字把道德的存在和意义说清楚,确实不容易。那么,到哪里才能找到真正的道德呢?我的答案是,到你的生命中去,问问你的心灵,它会像指南针一样,为你指出道德的方向。
  指南针只有在一种状态下才能指出南方。如果它在动荡,它的指向就是惊疑不定的。只有当它平静下来,才能够很到位地指出南方的存在。人心也是如此,只有在平静中才能感知到道德的存在。
  所谓道德,它告诉我们怎样正确地做人,怎样正确地做事。当你对了,这个世界也就对了。所以,真正的道德不是虚伪的面具,恰恰相反,它告诉我们真实地面对生活。真正的道德也不会扼杀人性的自由,恰恰相反,它能帮助我们在正确的路线中,实现人性的自由。
  真正的道德只有一种,那就是:活在自己的生命里。如果你是一棵苹果树,你就应该做一棵正确的苹果树。如果你是一棵茉莉花,你就应该做一棵优秀的茉莉花。你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而不是生命之外。你活在自己的心灵里,而不是心灵之外。你做你自己,你很明确。
  孔子的学生曾参说:“吾每日三省吾身。”有人问:你为什么要那样苛责自己呢?问这种话的人显然不理解曾参。曾参之所以“每日三省吾身”,为的就是做一个正确的自己。当你对了,你的人生就对了。你是正确的,你是快乐的,你也是自由的。如果你错了,你就会不快乐、不自由。正确的人生决定了你的快乐和自由,而不是错误的人生决定你的快乐和自由。曾参做得很对,他才是我们学习的范例。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75、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人格,一种是君子,另一种是小人。
  76、在小人的价值观里,没有道德的维度,这使得他们只能走向自以为是的误区。
  道德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它告诉我们怎样正确地做人,怎样正确地做事。然而,如果你无法理解道德,你就会陷入迷茫之中。
  对道德的理解与否,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一种是正确的人生,另一种是迷茫的人生。正确的人生,会导向快乐和自由,导向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迷茫的人生,则会导向惊疑不定,导向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欺诈。这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人格,我们把第一种人格叫做君子,把第二种人格叫做小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成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人总是用自己的心态去揣度君子的思想。可是,小人怎么能够理解君子呢?他怀疑道德,他觉得道德是一个伪命题,是一种道貌岸然的伪装,一种盗名欺世的狡诈和权谋。
  道德与非道德,真实与虚伪,构成了我们评价人物的两个维度。两个维度纵横交错,划分出四种人类:真君子、真小人、伪君子、伪小人。在小人的价值观里,没有道德的维度。他们不相信世界上还有真正的道德,还有真正的君子。他们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真小人和伪君子。
  我们在前面说过的那个Y教授,曾经在北京理工大学演讲,就提出过真小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