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君忆 管理三国志





踔劣幸淮蜗氤么蛄缘幕嵴也懿俦ǔ稹N颐侵溃赜鸩⒎腔ɑü樱缴仓挥姓庖蛔澄拧K杂诙攀希蛑笨梢猿频蒙锨樯钜逯亍?br />   那么,关羽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愤然离开曹操呢?当然有可能。但我并不觉得关羽做错了什么,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是很正常的事。你可以说关羽好色,但决不可以说他忘义。忘义的恰好是曹操自己,出尔反尔的是他,横刀夺爱的也是他,而曹操似乎也因此对关羽有了一种很深的负疚感。《三国演义》中说,曹操送给关羽10位美女,可能是为了对此做出补偿吧?没想到,直到关羽离开曹操,他连正眼也没瞧上这10位美女一眼。
  如果说吕布是忠诚的反面教材,那么关羽的“挂印封金”和“千里走单骑”,则堪称是忠诚的榜样。只是关羽所忠诚的,并不是曹操,而是刘备和那个神秘的杜氏。对于刘备,他表现出来的是员工的忠诚度。对于杜氏,他表现出来的是爱情的忠诚度。因为这种大义凛然的忠诚度,关羽受到人们普遍的敬仰,被尊称为“武圣人”。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99。 高薪可以收买人才,但无法收买忠诚。对于经济学而言,真正的忠诚永远都是一个神秘的课题。
  无论是对于当年的曹操,还是今天的企业家,员工忠诚度似乎都是一个难以解答的司芬克斯之谜。由于员工忠诚度的脆弱性,使得企业管理变成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险工作。稍不注意,就可能有一位关键员工背叛企业,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解答这道谜题呢?
  我听过一位著名经济学家的报告,他的意见是:在当今这个商业社会中,员工忠诚度应该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他举例说,一位职业经理人同时面对两位雇主的挑选,一位雇主给出100万元年薪,另一位雇主给出120万元年薪,那么,这位职业经理人理应效忠于后者,因为后者给出的年薪更能体现忠诚的价值。后来我们在电梯里相遇,我问他:“Z老师,如果一个人的忠诚可以像商品一样出卖和收买,那么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忠诚?”他顿时张口结舌,不能回答。
  高薪可以买到人才,但无法买到忠诚。就像董卓一样,他用金银珠宝和赤兔马收买了吕布,可是吕布的忠诚度在哪里呢?对于经济学而言,真正的忠诚永远都是一个神秘的课题。
  这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其实并不新鲜。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太公兵法》就对这个课题做过研究。《太公兵法》开篇就说:“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意思是说,一个主管所承担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忠诚而有胜任能力的员工。怎样做呢?《太公兵法》认为,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礼”,一个是“赏”。所谓“礼”,就是对人才的尊重。所谓“赏”,就是对人才的奖励。“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当你懂得尊重人才,人才就会投奔你;当你舍得奖励人才,人才就会效忠你。
  事实上,曹操也是这么做的。《三国志?关羽传》记载说:“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既然“礼之甚厚”,关羽为什么要“挂印封金”,纵马离去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曹操霸占了杜氏的缘故吗?
  从历史资料上看,曹操霸占杜氏,大约是白门楼事件的同一时间,但他赏识关羽,却已是两年以后。他之所以赏识关羽,与张辽的美言有关。关羽和张辽颇有交情,是张辽的好朋友兼恩人。在曹操“禽羽以归”的前后过程中,张辽屡次向曹操美言关羽,为的就是报答关羽的友情和恩情。也就是说,当曹操开始赏识关羽的时候,杜氏早已成了曹操的小老婆。
  爱惜人才的曹操,也许为他当年的出尔反尔和横刀夺爱而深深地后悔过。一个谋图大事的人,怎么能够为了一个女人而白白损失一员大将呢?如果往事可以推倒重来,他很可能会把杜氏当做一件礼物送给关羽,就像他送给关羽的许多礼物一样。为了表示自己的悔意,他给了关羽十倍的补偿。他以为,可以用荣华富贵来消除关羽的不满,并最终赢得他的员工忠诚度。
  然而,曹操还是失望了。关羽不是吕布,你可以收买吕布,但你无法收买关羽。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关羽就是这样一位大丈夫。《三国志?关羽传》中说,曹操厚待关羽,却发现关羽并无久留之意,就对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于是,张辽就来试探关羽,关羽回答说:“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好处。但是,刘将军(刘备)于我有旧恩,并且有桃园结义的誓言,不可背叛。”曹操听到关羽的回答,一方面无可奈何,一方面又不得不夸奖他做得对。
  当关羽绝尘而去,曹操身边的人要去追杀他。曹操感叹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00。 曹操眼中的人才,不过是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他对人才的尊重和奖励,也不过是一些笼络和利用人才的伎俩。这种渔夫的管理学理念,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员工忠诚度。
  关羽离去之后不久,一场新的战争爆发了。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八月,袁绍率领大军,与曹操对峙于官渡。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居高临下,用弓箭俯射曹营。曹操按照谋士刘晔的建议,制造了一种可以抛掷石头的霹雳车,用石头打击袁军的楼橹。袁军又挖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军营前面挖掘深沟相抵抗。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兵力疲惫,粮草短缺,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许攸。许攸原是袁绍的谋士,为人贪鄙,虽然善用权谋却不被袁绍信任。于是,许攸索性背叛袁绍,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到来,高兴得光着脚板出来迎接他。根据许攸提供的情报和计谋,曹操袭击了袁绍设在乌巢的粮仓。袁绍因此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曹操乘势出击,取得了官渡大战的辉煌胜利。
  曹操跣足迎许攸的故事,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样,至今还在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曹操不是刘备,许攸也不是诸葛亮。以许攸的贪鄙,不会无条件地向曹操提供情报和计谋。为了得到许攸的情报和计谋,曹操也很可能会承诺给他很多很多的好处。没有人知道,在许攸到来的那天晚上,他们之间究竟达成了哪些不为人知的交易。
  袁绍去世以后,曹操占领了冀州城。许攸纵马来到曹操身边,用马鞭指着城门对他说:“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阿瞒是曹操的小名,许攸这句话的意思,第一是为了唤醒他与曹操少年时代的交情,第二是为了提醒曹操——不要忘记了那天晚上承诺的好处。谁知曹操只是笑了笑,笑得许攸摸不着头脑。
  此时许攸已经陷入了非常难堪的境地。他背叛了袁绍,却没有从曹操那里得到任何好处。与此相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鄙视他的人品。他因此心怀怨愤,说起话来也显得轻狂无状。对于曹操而言,许攸已经没有多大用处,最终遭到杀害。
  《曹操传》的作者张作耀先生曾经说过,曹操重视人才的罗致和使用,也能够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但有一个殊为残忍的特点——“不用则杀之”。曹操一生,杀人无数,只有关羽在离去时得到了他的善待。
  看起来,曹操好像也是一个爱惜人才的老板。但他眼中的人才,不过是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他对人才的尊重和奖励,也不过是一些笼络和利用人才的伎俩。这种渔夫的管理学理念,怎么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员工忠诚度呢?【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01。 如果说关羽的赤兔马象征着员工忠诚度,那么的卢马的故事,则可以被看做是一篇领导力的寓言。
  当刘备全军覆没的时候,当他孤身一人投奔袁绍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他和他的兄弟们还有重逢的一天。尤其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威名远扬的关羽,竟然也不远千里来到了他的身边。因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员工忠诚度,让他和他的兄弟们组成了当时最有凝聚力的一支团队。这支团队曾经被打散过,但在古城这个地方,他们又重新团聚在一起。
  刘备带着这支失而复得的团队去投奔荆州的刘表,希望能够和刘表结成新的反曹联盟。刘表很客气地接待他们,给他们补充了一些兵力,让他们驻扎在新野县。新野县是荆州的战略防线,离许昌很近。刘表的意思,其实是让他们充当抵抗曹操的炮灰。很幸运的是,刘备竟然在新野县度过了七年的太平岁月。曹操那时候正忙于北方的战争,还腾不出手来对付他。在悠闲自在的太平生活中,刘备常常为他七年来虚度的光阴感叹,但他并非一无所获。他得到了《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另一匹名马——的卢马。的卢马的前主人,名叫张武,是一位背叛刘表的将军。刘备夺得此马,送给刘表。谋士蒯越对刘表说:“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所谓妨主,就是给主人带来灾难。刘表听了蒯越的话,赶紧把马还给了刘备。后来,刘表的妻弟蔡瑁将军追杀刘备,这匹的卢马却在危急时刻创造了飞跃檀溪的奇迹,救了刘备的性命。
  的卢马妨主的说法,似乎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的刘孝标曾经注引伯乐《相马经》说:“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至于蒯越,也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个知识分子,自称善于相马,想来也不会随意瞎说。但在刘备的马鞍之下,的卢马非但没有妨主,反而表现得如此神骏而又忠勇,可见刘备御马有道,远在伯乐和蒯越之上。
  韩非子曾经说过:“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所谓“人心调于马”,即御马之道也。当人和马之间灵犀相通,人懂得马的灵性,马也理解人的心意,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浑然一体的默契。如果说关羽的赤兔马象征着员工忠诚度,的卢马的故事,则可以被看做是一篇领导力的寓言。刘备的御马之道,其实象征着领导力的奥秘。
  当刘表把的卢马送还给刘备之后,伊籍在路上遇到刘备,说:“我听蒯越说,此马骑则妨主。你怎么还敢骑它呢?难道你就不怕它妨主吗?”刘备回答说:“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伊籍听了,很佩服刘备的见识,从此忠心耿耿地跟随刘备,后来成为建立蜀汉政权的元勋之一。那么,刘备为什么说“死生有命”呢?“死生有命”与御马之道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注意,刘备所说的“死生有命”,是有出处的。《易经?系辞》中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天文地理的幽明之数,与死生之说相合。所以,人的死亡与存在,与天文地理的变化一样,有一种神秘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命。
  《易经?系辞》又说:“乐天知命,故不忧。”如果你能够乐天知命的话,就不会忧愁。你理解死亡的意义,你知道生命的价值,所以你会懂得如何去爱。就是因为这种爱,刘备能够和他的马灵犀相通。也是因为这种爱,刘备能够和他的团队伙伴灵犀相通。在我的管理学辞典里,爱就是一种神奇的领导力。与其说关羽的员工忠诚度验证了刘备的领导力,不如说是刘备的爱决定了他的领导力和员工忠诚度。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平定了北方,率领大军南征荆州。刘表被吓得吐血,在八月初病逝,他的小儿子刘琮向曹操递交了投降书。曹操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迅速接管荆州全境。那么,寄人篱下的刘备又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厄运呢?他的团队能够成功地度过这次灭顶之灾吗?
  请听下一讲——曹操的大败局。

  第十三讲 曹操的大败局(1)

  曹操的名字,似乎总是和那种纵横四海的野心联系在一起。可是,成君忆先生却认为,野心不过是人们在迷茫中出现的一种病态。表面上的强大,填补不了他内心的迷茫和空虚。错误的管理理念,更是使得他的事业充满了莫名其妙的风险。在成君忆先生眼里,赤壁大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管理学案例。
  可是,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赤壁大战吗?赤壁大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刘表的小儿子刘琮投降之后,曹操的大军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迅速接管荆州全境。寄人篱下的刘备只好收拾行李,向南方逃亡,在长阪坡这个地方遭到曹操一支精锐骑兵部队的追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