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4-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蘅锞龋潞笥餐涸穑柿θ〗萄狄员阍僬健>律弦欢Ю的驯苊猓樾慕邮鼙匚笫だ !薄 ?br /> 8月1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给陈毅、粟裕和饶漱石的电报,认为陈毅8月6日的电报“所见甚是,完全同意”,“七月几仗虽减员较大,并未妨碍战略任务,目前整个形势是有利的”。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在鲁西南布阵(1)
扩大攻势,外线兵团挺进豫皖苏
蒋介石在鲁西南布阵
1947年8月初,南京官邸会议上,军政大员们议论纷纷:
“王敬久被刘伯承打了个落花流水。”
“王敬久在国府将领里算得上一员战将,可是一见刘伯承就傻眼了,把4个军一字摆开,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拉了45公里长,被刘伯承打成四段,所幸的是王敬久和鲁道源在一起……”
“他不如胡司令长官,胡宗南摆的是方阵,叫‘蛇蜕皮’的方法。”
“那是被彭德怀打的得了教训。”
“王仲廉真是被刘伯承打怕了,委员长要求的是进攻,王仲廉采取‘稳重防御’的政策,待各路大军到齐再向前挺进。”
“整天喊着‘寻找共军主力’作战。我们的主力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和整编第66师在羊山集被歼了。共军主力在哪儿呢,又被我们消灭了多少?”
突然,蒋介石怒气冲冲地走进来,大员们全体起立,行注目礼。国民党陆军总部徐州司令部总司令顾祝同、参谋长郭汝瑰跟在后面。顾祝同和郭汝瑰是来南京述职的,他们感到惴惴不安,因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后,连克郓城、定陶、六营集。接着,又在羊山集战斗中,全歼敌整编第66师,俘虏中将师长宋端珂。
蒋介石破口大骂王仲廉,向顾祝同下令:“王仲廉增援不力,撤职查办,押解来京。罗广文接任第4兵团司令官之职。整编32师师长唐永良临阵脱逃,立即查办!”
蒋介石拿王仲廉开刀是要平息朝野上下对鲁西南战局失利的不满,同时杀鸡给猴看。总动员令下达之后出师不利、面子上过不去。共产党发布的战报是消灭4个军部、9个半师,把一个美械装备的主力军消灭得干干净净。作为最高统帅,他无法不恼羞成怒。
蒋介石余怒未消,走向地图跟前。顾祝同、郭汝瑰赶紧跟上去。
“刘伯承在什么地方?”蒋介石转过脸来问道。
“刘伯承在郓城、巨野之间;陈毅部也窜过运河和刘伯承会合。日前鲁西南地区连天大雨,河水猛涨,妨碍我部行动……”郭汝瑰小心翼翼地回答。
“命令邱清泉以5军向郓城推进,欧震3兵团调过来。”蒋介石向这一带地区扫了一眼,继续下令:“命令王敬久渡万福河向独山集推进。张淦、罗广文两兵团直逼水堡。”
“羊山集遍山是66军尸体,没人掩埋,臭不可闻……”情报厅长侯腾伤心地说。
蒋介石瞪了侯腾一眼,继续下达命令:“7军、48军,下车后立即自商丘北开。我要在鲁西南一举击破刘伯承和陈毅主力。各部务于5日开到预定地点,完成合围部署。”
顾祝同十分小心地提醒:“鲁西南连日大雨,河水暴涨,黄河有一溃千里之势,我军行动会受到影响。”
蒋介石沉默片刻,固执己见地说:“黄河水涨更好,命令刘汝明,占领董口之后继续向前推进,确实控制黄河南岸各渡口待命。”
1947年8月4日,陕西子洲县巡检寺。
在一间破旧的房屋里,毛泽东正翻阅着一份份敌情通报。
鲁西南战役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毛泽东感到兴奋不已,一扫连日来一直行军的疲倦。现在,刘邓大军已经完成了跃进大别山的部署,这一行动关系到解放战争的进程。
怎样保证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成功?毛泽东决定华东野战军第一、第三、第四、第八、第十等纵队,暂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
一封电报很快传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电报指示:“请考虑粟裕同志带炮兵主力速去鲁西南,统一指挥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的5个纵队,积极策应刘邓作战。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于陈唐叶陶5个纵队是否能起大作用。”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
粟裕从陈毅手中接过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反复看了两遍,又来回走了几步,突然转身对陈毅说:
“陈总,我们华野今后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是在外线,是否请你和我一同西去,以加强领导。而现在西线的5个纵队,实力下降,为进一步集中兵力,达到战役上的优势,须增调第六纵队到西线。还有,留在山东的第二、第七、第九纵队之力量可以制敌,建议组成东兵团,执行内线作战任务。由谭震林、许世友两同志统一指挥。”
“好,就这么干。”陈毅立即表示同意。于是陈、粟联名将上述意见电告中央军委。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在鲁西南布阵(2)
8月6日,军委复电:“同意陈粟率野直及六纵去鲁西南,谭(震林)黎(玉)许(世友)组成东兵团”,“唯陈粟应速西去,愈快愈好”。同日另电又指出:“此次华东各部虽有几仗未打好,但完成了集中兵力、分散敌人之巨大任务。待陈粟率野直及六纵到郓(城)巨(野),我军实力更厚,领导更强,对于争取新胜利极为有利。”
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陈毅和粟裕立即组织华野指挥机关和部队展开外线出击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们研究确定的西行路线是:北渡黄河至山东惠民地区,从禹城附近越过津浦线,至阳谷、寿张地区。这一路是老解放区,是我军的后方,没有阻敌,一路行军,安全隐蔽。
8月11日,华野指挥部在泮庄渡口渡过黄河。到达惠民后,野直大部继续向聊城前进,指挥部暂留惠民,督促兵源、物资弹药迅速西运,以使西兵团尽快得到补充。
8月l6日,中央军委电询陈、粟下一步作战计划。这时,陈毅已离开华野前指前往渤海军区处理后方工作。
粟裕接到电报后,分析敌我态势,思考最佳行动方案。他知道,对于华野西兵团的行动,中央军委有过明确指示,要求华野各纵队从刘邓大军的相反方向钳制敌人。
但是,当前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蒋介石调集8个整编师(军)18个旅约14万人的兵力,企图分进合击正在鲁西南休整的刘邓大军主力,同时阴谋策划乘连日大雨破坏黄河大堤,水淹刘邓大军。刘伯承、邓小平得知这一情况,当即决定提前结束休整,于8月7日突然隐蔽南进,执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刘邓大军越过陇海路以后,受到大批敌军前堵后追,处境紧迫。
粟裕认为,为了更有力地策应刘邓大军作战,华野西兵团作战区域必须扩展到陇海路以南。这样,不仅可以适应当前拖住敌人、策应刘邓的作战需要,而且可以为将来三军配合经略中原创造条件。
8月18日,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报告中央军委和华东局:“陈毅于日前去渤未回,仅就个人意见汇报如下:依近日情况判断,敌大有随刘邓去可能。如果是,则刘邓很吃力,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多拖住一些敌人。因此,西兵团日前应在鲁西南及陇海线上行动,必要时以一部挺进路南,破袭津浦,威胁徐州,才能有效拖住敌人,并寻歼薄弱之敌。此计划如能有效实施,不仅可拖住一部分敌人不能南去,且可迫使鲁中、胶济线之敌抽一部分西来。如不是,则又会减轻我鲁中及胶济线负担,并使敌人进犯胶东腹地及烟台的可能性更减少……我们拟在泰西打开局面,并与陈士榘、唐亮会合后,以运河西岸为中心。我们还电致鲁中、鲁南、苏北、苏中、渤海、胶东等军区及饶漱石、黎玉、谭震林等同志,说明华东野战军当于9月初开始大举反攻,命令各军区应立即集中兵力袭击敌人后方机关及补给线,消灭还乡团及保安团,以便配合主力之有力反击。”
毛泽东于8月24日复电,指出:“粟裕同志巧酉电意见极为正确。西兵团作战范围规定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望转示(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及六、十两纵及炮纵坚决执行。”这样,就改变了“陈唐不可轻出陇海以南”和“陈粟六纵必须从内线”钳制敌人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陈粟与刘邓、陈谢三军共同经略中原的战略任务,完善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布局。
毛泽东在复电中特别指出:“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七月减员较多,无损大局。希望你们尽速赶至鲁西南,统一指挥西兵团各纵,配合当地地方兵团,完成中央付给我华东军的伟大任务。我相信你们必能完成此种任务。”
接到毛泽东的电报指示,粟裕反复思考,进入鲁西南以后,如何打好第一仗,夺取战争主动权。经过反复思考,他计划了两个歼敌方案。
其一,渡黄河后与陈、唐会合,开个会,休息几天,补充弹药和物资,恢复部队体力,再打一仗。这样准备充分,战后布置可以周密些。但六纵、十纵和特纵渡河,敌若发现,可能谨慎靠拢,甚至固守而不便围歼。
其二,在陈、粟率部渡河次日,由陈、唐部将敌诱至距我渡河点以南三四十公里之适当地区,集中3个纵队,包围敌整编第57师或整编第68师,另一个纵队钳制敌整编第5师;陈、粟则急率六纵、十纵赶去参战。这样可出敌不意,易于取胜,且能迅速打开鲁西南局面,及时南下支援配合刘邓大军。但战前准备仓促,来不及开会协调,万一打不好对战局不利。
这时,陈毅已自渤海军区返回华野前指。粟裕向陈毅汇报了上述两种方案。陈毅问:“你自己主张取何方案?”
“第二方案。”
陈毅考虑了一下说:“此仗关系重大,为慎重起见,宜先征求一下陈士榘、唐亮同志意见。”
粟裕立即拟电征询陈、唐意见,并电告中央军委。
8月30日,毛泽东给陈、粟发来了一份“绝密”电报,电文中说:“目前中心环节是在陇海南北积极行动,歼击及抓住5军、57师,攻占一切薄弱据点,直接援助刘、邓。……现在欧震、张淦、罗广文、张轸、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务望严令陈、唐积极歼敌,你们立即渡河,并全力贯注配合刘、邓。”
陈毅收到电报,想起毛泽东曾在上个月底发过一份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并华东,说明“陕北甚困难”,已经反映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严重处境。但从现在这个电文中他更感受到了毛泽东十分焦急的心情。于是审时度势,斩钉截铁地对粟裕说:“我们坚决执行主席命令,采取第二方案,争取早打。”
于是,陈、粟向陈、唐发电,命令他们执行第二方案,同时下达了“西字第一号命令”,规定了各部队的渡河日期与作战行动。华野机关、野直部队、六纵、十纵等于9月3日晚开始南渡黄河,4日渡完。5日在鄂城附近集结,并与第一、第三纵队会合。6日便完成了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特纵及晋冀鲁豫之十一纵在沙土集南北地区的战役布局。
第三部分:三军逐鹿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沙土集旗开得胜
沙土集位于山东省境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集镇。然而,它周围地区却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和农民起义发源地。它北面的郓城,是著名军事家孙膑的故乡,他指挥的减灶诱敌、智歼庞涓的马陵之战就发生在郓城与范县之间。它西面的菏泽,古称曹州,是震撼唐王朝统治的黄巢农民大起义发源地。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宋江,传说就出生在郓城县。
9月7日,敌57师中将师长段霖茂做梦也没想到即将被歼,他神气活现,耀武扬威,催促部队积极北犯,居然与整编第5师之间拉开了20公里的空隙。
蒋军57师整编以前是98军,是华野手下败军。1945年6月的天目山战役中,曾被粟裕指挥的苏浙军区部队全部歼灭,后来恢复重建。在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中,又被陈、粟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歼灭1个整编旅。此次在鲁西南地区作战,他神气起来,骄狂失慎,伴随邱清泉的第5军猖狂进攻,已经进至郓城西南皇姑庵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