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可能





、选择、探索等。另一本是《没有不成功的家长》,书中重点介绍了坦诚交流以及救救孩子、公开跳级的秘密。这两本书主要写作者家庭教育的成功方法。    
    本书作者点评:冉然写这篇日记,较详细地记下了我父亲到阜阳作演讲的全过程。此时我们不认识。她是2004年4月初她爸打电话到十堰后才与我们家联系上的。    
    2004年4月23日 阴    
    今天要期中考试,五点半爸爸就起来了,六点钟时,爸爸叫我起来,三分钟穿好衣服吃完饭后,我们来到学校,这里有好多的学生竟然还在玩,我上厕所之后便上课了。先考语文,我看到了语文试卷,那些大都是由于简单而我没有做的题。快做完了,我就写作文,作文的名字是《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写得短,而且没有写到重点上去。我正要再写,老师要交卷子了。我这次肯定考的分很少了。    
    接着我们考数学,数学老师发卷后就走了。我一看,题目不太难,我就剩下应用题。最后两题分数就没了,因为一题没写,还有一题就一个得数没写了。但没有分数了。    
    从这一次考试看,有一些因为我不会做,这也许是因为我上课没注意听,贪玩而不肯吃苦吧!有一些题我会做却由于我的粗心大意而做错了。有些我可能会做但却没有做,因为我的做题效率太低。这些都是我需要抓紧改掉的坏毛病呀!    
    本书作者点评:妹妹真实地记下了一次期中考试的全过程,并且能做到事后总结,吸取教训。这样的孩子哪会有学不好的呢?读者朋友们,你当年做到这样了吗?你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吗?可惜我们兄弟在五六岁时没能这样去做。在上中学时我们也做得不够好,跟干妹比差远了。    
    2004年5月16日 星期天    
    为了这一天    
    为了这一天,不知付出多少难忘的汗水,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可是,人生的毅力一定要有,只有充满信心而又对自己抱有希望的人,他的人生,才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为了这一天,我整天在家中学习,或整天沉醉在书店里看一些有用的书,这就是快乐。学习,总是快乐,学到知识也是快乐,反正,快乐总是没完,没个尽头的。可是什么才是最有意义,最美好,最美丽的快乐呢?那就是学习。    
    那一天,是我13岁考上大学的第一天,我若是能考上少年班,爸爸妈妈会高兴得很,为了这一天,我会学到老的,为了争取到这一天,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必须一切从零做起,也必须争取每一天的光阴,每一次劳动果实。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从小就下定决心,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为阜阳争光,为家人,为老师们,以及对我有着期望的人争光。从零做起,永远不能骄傲,永远虚心。一定要永远地防着骄傲。    
    本书作者点评:妹妹在这篇日记中写下了奋斗目标。我们完全相信,她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或者会超过它。妹妹的父母在结婚前就为未出世的孩子定下目标,即考上本省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仅从这一点看,一个人没有目标,没有自信,没有压力,是不能成功的。看,妹妹每天都憧憬着考上中科大少年班那一刻。这就是她的理想呀!所以她每天的学习都很快乐,因为她每天都在做着那个美好的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想事成”中的那个“想”吧。妹妹与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样,与所有的天才发明家一样,脑子里装满了理想,所以她学习很快乐。亲爱的未婚者们,希望你们也像妹妹的父母那样,大家都来为祖国培养神童天才吧!让你未出世的孩子今后天天充满理想和自信吧,那么他(她)就一定能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快乐地成为天才!


第四章我(库稳飞)的日记和作文(1)

    亲爱的读者们,看完了我妹妹写的日记,下面再来看看我(库稳飞)写的日记吧。这些日记,也许能说明父亲当年敢于让我们兄弟在学习成绩极差的情况下跳级的理由。    
    1998年2月18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大年初三,奶奶特意将做饭的任务交给我,我欢欢喜喜地接受了。    
    到厨房后,我便学着奶奶的样子系好围裙,随后开始燃火做饭。    
    燃火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由于没有煤气,只好烧柴草。    
    说来也怪,平时奶奶点火,擦着火柴,将柴草一燃后,便可以烧起旺火;而这次,我却犯了难,火柴到手后,一擦就断,好不容易点燃了火,可又被风给吹灭了。于是,我只好另请高手,让哥哥帮忙燃火。    
    第一项程序完成后,我便开始炒菜,将锅烧烫后,我就加了些油和辣椒,谁知,刚一放下去,油便劈里啪啦地飞溅,溅到我的手上、身上,好一阵发烫。    
    随后,我又开始放鱼,这回倒也无事,于是我放下锅铲,欣赏起窗外的院景来。    
    嗯,怎么闻到一股糊味?我皱起了眉头。糟糕,原来是鱼被烧糊了。于是,我赶紧加水,“啪”一股白烟顿时冲上云霄,吓得我不知所措。    
    接下来,我又炒了几道小菜,但都不成功。    
    晚上,妈妈吃着烧糊的鱼,故意问:“这是谁的杰作啊?”说得我脸上通红。    
    看样子,对于城市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锻炼一下也并无大害。    
    本人点评:我的这些日记,明显比妹妹写得好,字也写得好一些。为什么我们都是刚进初中的孩子,会有此差别呢?这可能与年龄有关,因为我上初中是11岁,比妹妹大4岁啊!但是,我相信3年后,妹妹一定会超过我们兄弟,她的理想一定会实现,说不定能上美国的哈佛大学呢。    
    1998年2月19日 星期五 晴    
    “二十年后的我将是什么样的呢?”我经常这样想,“是一名教师、一个工人、一位大官,还是一个科学家或者一名军人?”    
    倘若我是一个教师,就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对性格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并将作业布置得少少的,让学生们快乐地度过学习阶段。    
    倘若我是一个工人,就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对繁难的工序进行大胆的想像,造出使工作效率提高的工具或是仪器。    
    倘若我是一个官,就要努力学习,为人民多做好事,帮助穷人翻身,争取为四化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倘若我是一个科学家,就要对人类未曾达到的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打破一项科学记录,为祖国争光。    
    倘若我是一名军人,就要不畏艰险,担负起保护祖国的重任,让人民安心,让祖国放心。    
    倘若……    
    我不在乎怎样的职业,只要对人民有益,我都愿意干。    
    假如世上没有清洁工,地球不就成了垃圾国?    
    假如世上没有工人,那么电视机又从何而来?    
    假如世上没有科学家,人类就不可能自由地在太空中遨游。    
    假如世上没有教师,那么学生就不会有丰富的知识。    
    二十年后的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还是个谜!    
    本人点评:这篇日记严格来说是一篇作文。内容是虚构的,是“作文”啊。    
    1998年2月20日 星期六 晴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意思是:一点点时间就相当于一大块金子,而一大块金子却换不来一点点时间。    
    的确,一点点时间就是一大笔财富。    
    如:一场重大的足球比赛,倘若有一分钟时间,就可以让两支比分相差不大的球队,胜负颠倒,或是打成平手。    
    又如:一个身患重病的病人,倘若提前一分钟治疗,就有可能让他(她)保住性命。    
    再如:一个汽车制造厂,一分钟就可以制造出几十辆汽车出口。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喷气式飞机每分钟可飞行18千米,消防员从出发到出事地点只需一分钟,人造卫星一分钟可以环绕地球一圈,一分钟还可以在瞬时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他由一个穷人成为一个富翁,或是由一个富翁成为一个穷人。    
    总而言之,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分钟投入学习和工作当中去。    
    对于学生,更应该如此,何况是中学生。    
    来吧,用我们的实践证明这一切,高唱一曲壮丽的凯歌,让祖国在我们的歌声中,逐渐壮大,腾飞。    
    本人点评:此日记有不少常识性错误。这是由于当时年龄偏小,知识缺乏之故也。


第四章我(库稳飞)的日记和作文(2)

    1998年2月23日 星期二 晴    
    前几天,我刚过十二岁生日。    
    那天,爸爸很早就出去为我买蛋糕,妈妈也为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在晶莹而闪亮的烛光中,才真正让我了解了父母。    
    小时候,我经常生病,由于爸爸在外当兵,妈妈便一次又一次地背我去距家二十里的城市看医生。那时,我很怕吃药,也很怕打针,妈妈便无休止地哄我,直到那很苦的药丸被咽到我的喉咙为止。    
    也不知是因为我的缘故,还是怎么着,妈妈后来经常为一些小事而发怒。待到她怒气消后,我便经常给她提意见,她也愿意接受,却总是改不了这个坏毛病,于是,我只好作罢。从此,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事。    
    上小学时,我遇到了难题就经常去问爸爸,爸爸也很乐意给我讲解,但不管怎样,他就是不说出正确答案,直到我弄明白为止。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了锻炼我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以后,爸爸就更忙了,甚至连礼拜天也要加班,从此,“遇到难题就问爸爸”的念头渐渐在我脑海中消逝。再后来,每次问问题时,爸爸却摊开双手,表示无能为力,因为他经常说自己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赶不上了。    
    如今我又长了一岁,向成熟又迈进了一步。却仍改不了“贪玩”这个毛病,也许是还不到时候吧!    
    本人点评:此日记写的内容是真实的,现在读起来蛮有意思的呢。    
    1998年3月4日 星期三 晴    
    爸爸有3个弟弟,他在家排行老大,如今在教育科工作,二爸在长沙国防科大当教授,三爸现在武穴师范当讲师,四爸在中铁十一局二处当实验员。    
    据爸爸说,他上学时,因为家庭状况不行,只上了初中,便没有再上学,所以每当他回忆上学时的情形,总要把上学的大道理给我们讲一通。    
    二爸呢?听爸爸说,是因为学习刻苦,考上了重点高中,爸爸将当兵时的月薪给了二爸,才勉强供他上了大学。    
    说起三爸,爸爸当时就是叹息三分。据说三爸考上重点高中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众人就劝三爸上中专,后来又恢复了高考制度,所以三爸白白走了个冤枉路,怎么不叫人痛心呢?    
    再说四爸,因几番没考上高中,只好当工人,后来又努力当上了实验员。    
    总而言之,爸爸四兄弟的精神是值得我骄傲和学习的!    
    本人点评:这一篇日记句句属实,是父亲天天向我们兄弟唠叨的,令我们刻骨铭心哟。    
    下面摘录一篇我在2002年4月的一次联考中的临场作文。这篇作文也曾经被印发到全年级作为范文参考。此文原文照录,未改一字。(曾在《没有不成功的孩子》一书中刊录过。)    
    题目:以“形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你 的 形 象    
    你出生在新时代,你拥有前人未有的,你担负着未来的需要,你是当代的中学生,那你又以怎样的形象展现自己呢?    
    想起父辈,也许他们那个年代都浸着泥水的颜色。他们什么都没有,也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敢于闯荡的一代,没有广告的包装,没有流行音乐的伴奏,他们的形象中没有虚夸,有的只是对现实的忍耐。也许他们的形象只是一张白纸,等着泼上五彩的颜色。    
    你是怎样的降生?你在期待中呱呱坠地,在父母的呵护中慢慢长大;正因为父辈曾经的失去才使他们对你寄予了很多希望,他们给予了他们所能创造的最好的环境,他们耗尽了他们本该创业的黄金岁月,他们付出了,为的只是你的一纸答卷,一排分数。    
    你是一名中学生,你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游戏,网上冲浪,你可带上变色眼镜,挂着耳机在街上闲逛,你可以捧着各种小说纵情拜读金庸琼瑶。你拥有许多,你能够得到更多,但是你总是有点迷茫,有时傻傻地望着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