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以和为贵-吱吱
幌氤远鳎筒灰顾裕峁徽於贾缓攘宋逍”J裁炊饕裁挥谐浴?br />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她这个样子,我很担心。懋生,你是不是派个人打听一下,这荣养膏里到底都是个什么东西,反正我听这名字就觉得不妥当……”
“懋生,来信已经收到了,知道你派人去打听荣养膏,我心里才稍稍的安稳了些。希望能尽快得到你的好消息。这几天,雍州的天气渐渐回暖了,我已经换上了单衫。不知道你那边气温如何?你还有多久才能到高昌?
府里的老规矩,每年这个时节都要请针班子上的人开始准备夏裳了。我就趁着这机会去了一趟槐园,给魏夫人请了个安,随便问了一下宝娘。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如果德馨院那边不方便,就从梨园这边开销也是一样的。
宝娘到是很客气,说什么也不需要,临走进,还赏了我一匹天青色绡纱,说让我做件裙子。我怕自己拒绝了宝娘会有什么想法,就高高兴兴地带了回来,心里却觉得非常不好意思。然后亲手下厨做了一道薏仁绿豆百合甜汤让端姑姑送了过去。汤品虽然简单,却是美白消斑的好东西。
端姑姑回来后。说宝娘很喜欢,我就写了菜谱让端姑姑送了过去,希望魏夫人是真的喜欢就好……”
“懋生,一直没有收到你的回信,不知道调查荣养膏的事进行的怎样了。
自从上次因为方少芹地原因我不用天天去给徐夫人请安后,方少芹反而经常到梨园来窜门,而且每次她来,贞娘都会来打个招呼,这样一来,我这里到是热闹了不少。
你恐怕还不知道吧,方少芹和贞娘两人都是江南红袖书院出来的,而且还在同一个先生门下学习过绘画。她们在一起,软语轻言的,说些往日轶事,给梨园带了活泼的气氛,也解了我的寂寞。
可有一样,让我非常的不满意。
你还记不得记,我第一次招待方少芹的时候,是存了怜悯之心,才让她在我东屋的大炕上歪了一会,谁知道,她竟然喜欢上了那种氛围,来我这里,总是寻思着要到大炕上去歪着看会书,连带着贞娘也左顾右盼的打量着我们的卧室。
不管怎么说,那毕竟我们夫妻的私人领域,虽然你不在家,可一看到枕边还有你读了一半的书,镜台上还丢着你常挂在身上的玉佩,我就能感觉到你留下来的气息。好象你不过是去了勤园,如同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到了晚饭的时候,就会回来了,而不是日夜兼程地赶往高昌,离我越来越远!
我就寻思着,想把敞厦边地那座暖阁收拾出来,挂上竹帘子,摆上一些家具,把它布置成一个专门接待女客的起居室,免得有人去窥视我们的屋间,你觉得如何……”
“懋生,收到来信,知道你已顺利抵达高昌,心里的一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既然你说我可以随意改动屋子,那我就吩嘱四平开始着手准备了,到时候可不能又说我把家时搞得乱七八糟的。
说起来,我发现你对我最常用的词就是乱七八糟,在你心中,我可真是个不守章规胡乱行事的人吗……”
第一百九十六章 鸿雁传书(中)
“懋生,前两天周夫人带了郑氏来给我请安,我听郑氏说,高昌蚊虫很多,而且毒性很大。你可要小心,千万不可大意,如果被蚊虫叮了,一定要记得看大夫。
说起来,这还是我和郑氏第一次正式的见面,她说话的口音有点怪,语气很铿锵,据周夫人说,郑氏说话是带着高昌的腔调,看来,高昌人说话不太好让人懂啊,不知道那里都有些什么土特产,到时候可别忘了带一些回来,家里的亲戚那么多,到时候一家送一点,大家也图个新鲜……”
“懋生,我收到了齐潇转来的一份谍报,是关于荣养膏的调查。谍报里说,这剂所谓的荣养膏,实际上就是民间所说的十全大补丸,只是制成了膏状,用了粉彩细瓷小罐一装,就从原来的十八两买到了三百两。
我看了,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单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窥见我们对红鸾的疏忽。
她每天就用这些珍贵的药材吊着性命,哪里还有力气走路,能够自己站着,都已是非常坚强的孩子了。
有时候,孩子有问题,我们要找一找自己的原因。
懋生,这全是我们的错……”
“懋生,你不必沮丧,孩子这样,也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
你知道为什么人类一次只能生一个孩子,而且一般的妇女生平只能生三至五个孩子?那是因为人类的生长期慢。需要父母亲付出很多的精力!
懋生,现在还不算晚,我们一点一点的来改进,总有一天,红鸾能够独立的生活。
你要相信你自己才是,红鸾,身上可流着你的血……”
“懋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红鸾身边有一个叫栀子的小姑娘,我有一次去看红鸾。随口跟她提起,说,如果红鸾继续这样不走路,以后恐怕就再也不会走路了,结果,那个小姑娘竟然就经常围着红鸾爬,我问她为什么,她说,红鸾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她这样。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引起红鸾的注意,跟着她爬,免得总是坐着不动,把手脚都给搞废了。
我开始还不以为意。
有一天,贞娘和方少芹两人在暖阁里切磋画艺,我实在是看着无聊,就趁机去看了看红鸾,想知道雷嬷嬷单独带着她,会不会哭闹。
结果我刚走到晚晴轩,就发现红鸾跟着栀子在晚晴轩的花丛里。象小狗似地撅着屁股在那里爬来爬去,头上是凌乱的花瓣,脸上是黄黄的花粉,把我看得惊呆了。那样的红鸾,真是可爱极了!
雷嬷嬷在一旁扭捏的笑,说我们把孩子看得太娇贵了。在草丛里爬一爬,不要紧的。
她的话,让我灵机一动。
懋生,我们不如把齐潇的两个小丫头邀到家里来做客吧,还有,我想把槐园小厨房的王嬷嬷调过来专门帮红鸾做菜,她的是自幼看着你长大的,手艺高技。口风又紧。一定能象对待你一样对待红鸾的……”
“懋生,我现在需要你的安慰与支持!
红鸾的事。比我预期的阻力大很多。
首先是贞娘。她不愿意配合。每次我们喂饭给红鸾吃的时候,她总是泪眼婆娑的望着红鸾。红鸾见她这个样子,就黏在她身上不下来,谁碰一下她,她就哇哇大哭,有一次,贞娘甚至求我,说荣养膏,又不是吃不起,何必为了几个银子断了红鸾的性命。
说得我目瞪口呆。
我觉得她在这件事上一点也不符合她才女的行事风格。
为此,我找贞娘好好的谈了一次。
贞娘说,吃荣养膏,是叶夫人在世的时候千方百计求来的,如今孩子已经吃习惯,要她突然间改变,孩子太痛苦了,她不忍心你的孩子遭受这样的对待。还说,能不能等你回来了,再做决定。
再就是魏夫人那里。
我去借王嬷嬷,魏夫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很直爽地就答应,可当她听说是为了红鸾的事,立刻就改了主意,还说,这样宠着孩子是不对的,红鸾如果真的不愿意吃东西,那就让她饿着好了,一天不吃,两天不吃,难道十天也不吃?
我只好唯唯诺诺地,赖在一旁不走,魏夫人这才勉强同意,但只愿意把王嬷嬷借给梨园三个月,三个月后,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还有就是红鸾。
她真不亏是你的女儿,敏感、固执都和你有得一比。
()好看的txt电子书
荣养膏的量每十天减少一点,就这样,她竟然还吃得出来,张着大大的眼睛瞪着雷嬷嬷。
雷嬷嬷说,那眼神看得让她心惊。
所以她拿调羹的手都有些颤抖。
看来,仆妇就是仆妇,真遇到让主子厌的事,还是会本能是产生惧怕的心理,难怪那些富家子弟,通常都有些颐使气指,原来就是这样惯出来的。
我却担心红鸾把这帐算到了雷嬷嬷头上,以后对雷嬷嬷产生了排斥,怕贞娘因私事不在的时候没人哄得住她。所以,现在每天早上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晚晴轩给红鸾喂荣养膏。
她到好,抿着嘴巴不吃。
我就对她说,我举着汤羹数一百下,你如果不吃。那就收走,今天都没得吃了。
第一天她哭了一整天,嗓子都哭哑了。
第二天,继续不吃,我数到一百,继续收拾走人。
贞娘跑到梨园来给我磕头,我就让她在那里跪着,还叫雷嬷嬷把红鸾抱来看着。
一大一小,就在我梨园里闹开了。如果不是方少芹来下午来看我布置的暖阁,恐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收场。
第三天地时候,我再喂红鸾,她就一边哭,一边吃,原来看我很茫然地眼神带着忿然地望着我,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原来,恨比爱的情绪更强烈。
懋生,你看,我现在都变成了可恶的后母了……”
“懋生。我现在的遭遇让你觉得很好笑吗?
你再写信来打趣我,我就撒手不管你们父女俩的事了!
你问方少芹的反应,说起来真让人丧气。
她当时一看,就站在旁边掩嘴而笑,还劝贞娘,你也真是的,孩子不懂事,和大人闹,你可是孩子的养娘,负着教导之职。怎么也和孩子一样不懂事,这让国公爷如何放心地把孩子交你!
一句话,就把贞娘的眼泪给堵在了眼睛里。红鸾看见贞娘不哭了,也渐渐不再哭泣。
自那以后,贞娘见到了方少芹,还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懋生。我觉得好奇怪哦。为什么贞娘在方少芹面前和在我面前就是两个样子。
她见到方少芹,就好象见到了师长似的,整个人都精神起来,说话做事也毕恭毕敬的;可在我面前,她就象我的姐姐似的,什么都要指点我一下。
懋生,我看上去就真的那么小,给人的感觉就真的让人那么不放心吗……”
“懋生。我今天见到了齐潇家的碧鸾和紫鸾。
你们家的人长得都好象啊。三只鸾站在一起,就象嫡亲的三姊妹。根本看不出来是堂兄妹。
而且,我觉得你们家里的人对孩子的态度都好奇怪。
带碧鸾和紫鸾来的,是她们的母亲郑氏,可郑氏在两个孩子的面前,却有一点畏手畏脚的样子,两个孩子对她也不是很亲,反而时时拉着各自养娘的手。
她们对红鸾的事可能都有所耳闻,见到红鸾,两姐妹并没有露出惊诧的表情。
我让几位嬷嬷带着三姐妹和栀子一起到晚晴轩的花圃里去玩,我和郑氏、贞娘就坐在屋檐下打叶子牌。
风轻云淡,鸟语花香,孩子们荡着秋千,踩着跷跷板,银铃般地笑声响彻在林间,人间的天堂,也不过如此。
()
这天,红鸾玩得最高兴。
两个姐姐都愿意让着她,小心翼翼地和她玩跷跷板,我把红鸾用布带缠在栀子身上,然后让栀子带着她荡了秋千。
一个下午,红鸾的小脸儿红仆仆的,晚饭的时候,吃了三调羹白米稀粥。
看来,运动,是小孩子最好的补品……”
“懋生,你别生气,昨天我不是有意不给你写信的,实在是太累了。
梨园的暖阁现在都快要成茶社了。
自从那天郑氏带了碧鸾和紫鸾来家里客后,红鸾就经常指着屋外的秋千吵闹,可如果你真的把她带去荡秋千,她又哭闹不休的,刚开始,我不明白是为什么,后来,我又邀了郑氏来家里做客,这才发现,原来,红鸾也喜欢热闹的气氛。
王嬷嬷来梨园后,七天做了一百三十四道菜,可她却只是只对其中的六道菜感兴趣,其他的,任你怎么哄,就是不吃。
不吃就不吃,我也不是要她一天之内就把所有的陋习都改变地。
所以就吩咐王嬷嬷,她愿意吃什么就给做什么菜。
尽管如此,她吃的还是很少。经常是我板着脸站在一旁,她也板着脸看着我,两人对峙片刻,她才开始吃饭。
现在我就改变的方法。
如果她按照我的要求吃饭,我就会在下午邀了碧鸾和紫鸾过来做客。
我这样只做了两次,红鸾就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开始一日三餐正常进食了,虽然每餐还只是吃两、三调羹的饭,但总比每天吃燕窝煮粥要好的多。
这样一来,郑氏就成了梨园的常客,梨园小厨房的点心开支节节攀升。
另一个常客是方少芹。
每次我们去徐夫人那里请完安,她一定会到梨园来吃早饭的,然后就会留下来盘桓一整天,有时候兴致高涨,还会给几个孩子画几笔小鸡、小鸭之类的东西,或是抚琴唱着小调,她的声音清脆婉转如黄莺,样子又活泼开朗亲切,真象个大姐姐。
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争着在她身边打转。
有一次,碧鸾弹了一曲小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