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软件
蛘咧苯邮淙胍馐丁?br /> 人类在掌握文字以后,思维方式大多就是以文字为基础,我们了解一件事,阅读报纸上的文章,然后知道哪个地方发洪水、哪支球队实力更强,也以文字的方式组织思维。
没有文字,我们可能就无法思考,剩下的只是直觉。
当然,“直觉”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式,譬如我们回答“一加一等于几”这个问题,又或者根据文字的表述,得出哪支球队很强,不会像写文章一样,分析得很细致,可能一下子就做出直觉的判断,这就是类似“黑盒”的思考方式。
文字式的思维经久固化,就会封装成为一个个“黑盒”,就像“一加一等于二”这个问题一样,已经不需要有意识的思考。
人脑版OCR直接将页面内容全部转换成文字,这个过程由软件完成,凭借人脑强大的计算能力,几乎可以瞬间实现。
人在阅读文字信息的时候,对速度影响最大的,就是文字辨认这个环节,眼睛的视野很大,不止一目十行,一看就是一页,甚至可以是几页,但却不能一下子就看到每个字。
OCR可以,OCR将看字、认字的过程,全部黑盒化,只要一眼,整个页面上的内容,就全部变成文字信息,在大脑里流动。
这种信息流动非常快,一旦接受到这些信息,人脑就会启动已有的思考机制,做出反应,如果是熟悉的,就会由“黑盒”处理;如果是不熟悉的,就会由文字思维进行思考、积淀。
李天纵发现,OCR运行时,他只要扫一眼书页,上面的内容就会立刻被识别、流动,然后他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一页上面的内容。
一目十行,都不足以形容这种阅读的速度。
当然,如果是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需要思考的话,那就需要暂缓下来,花一点时间考虑。
李天纵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冯?诺伊曼的《计算机与人脑》,这本书他看过,大致浏览一遍,然后有选择地看了看重点。
这一次,他从最前面开始,往后面翻页,不停顿地一直翻到最后。
所有的内容,全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并且存储下来。
意识一动,很容易就找到看过的内容。
李天纵顿时大喜,这意味着之前他的想法,终于可以实现了,他再也不用担心时间不够,有很多东西来不及学。
李天纵又从书架上拿了一本《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开始翻阅起来。
那些关注“纵哥”的同学,发现“纵哥”在静静站了半天之后,终于出现新的动向。
他拿起一本书,飞快地“刷刷刷”翻了一遍,然后又放回书架,再拿一本书,接着从头翻到尾。
看他的样子,似乎一本书从头到尾、逐页翻了一遍,翻书的速度很快,绝对不像看书的。
问题是“纵哥”翻完一本,接着又翻下一本,他这是在干什么?
所有人都很疑惑!
王曦怡在李天纵离开以后,坐在阅览室生了会闷气,很不爽地看了会书,才拿着图书卡,来到书库,打算借两本书。
顺着书架,她很快找到想要的那几本书,正打算离开,眼角突然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连忙停下脚步,身子后仰,伸过头去一看。
晕,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怎么又看到他了?王曦怡撅了撅嘴,往后退了两步,就站在两排书架中间,靠走道的地方,不满地瞪着李天纵。
这家伙,人家都看他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王曦怡看着看着,就发现李天纵的动作有些不太对劲。
他似乎在看书,但是翻书的速度也太快了,不停地往后翻,那点时间,似乎只能用来扫一眼,连上面的图片都看不清楚。
如果说他不是在看书,那么这么逐页翻书,似乎也很没有道理。
他到底在干什么?王曦怡刚刚产生这个疑惑,只见李天纵已经将手上的书翻到最后一页,接着将书放回书架,又抽出一本,继续翻了起来。
这一次,李天纵在翻书的过程中,开始出现停顿。
他还是快速翻书,不过时而会停顿片刻,似乎在想什么问题,然后又接着翻,有时候翻几页,有时候十几页、几十页,才再次停下来,凝眉沉思。
他是在看书?王曦怡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如果是在看书,那么他翻书的速度,也太吓人了一些,或许只是快速翻页,有选择地看两眼。
王曦怡不由自主地走到李天纵身边,看到他手上的书,大十六开版本,书页上全是字,以李天纵翻书的速度,她在旁边,甚至都看不清这一页上有什么内容。
“李天纵,你在干什么?”王曦怡忍不住疑惑地开口问道。
“王曦怡?”李天纵抬头一看,有些意外:“我在看书啊!”
“看书?”王曦怡顿时满头黑线,心想你那也叫看书,这么翻书,怕是什么也看不到吧!
“这是计算机专业书籍,你现在已经都能看懂了?”王曦怡摇了摇头,她不相信李天纵这样做是在看书,倒是像在看书里面有没有夹东西。
李天纵低头继续翻书,一边回答:“差不多能看懂吧。”
李天纵现在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这种感觉让他很爽。
“你能看清楚手上这本书里的内容?”王曦怡难以置信地追问,她觉得这要是真的,那也太不可思议了,传说中的过目不忘,怕是也没有这么厉害。
没想到,看书看得入神、翻书翻得很过瘾的李天纵,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都能看清楚。”
王曦怡顿时愣在那里:这货又在瞎扯淡吧,这怎么可能?
说话的时候,李天纵已经将手上的书翻完,放回书架,顺手又抽了一本。
王曦怡看到李天纵又要翻书的样子,连忙将他刚放回去的那本书又抽了出来:“李天纵,你真的将这本书看完了?那我问你几个问题,行不行?”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脑图书馆
王曦怡并非想要为难李天纵,她不相信李天纵可以翻书一样,就将书里的内容都看过了,可是偏偏李天纵说得一本正经、煞有其事的样子,她就不得不做点什么。
要不然,心里憋得慌。
王曦怡自觉也曾经被人称为天才,在很多方面的表现,自诩还算比较优异,同时,她也认识不少优秀的人物,可是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可以翻书一样,就将一本书看完的。
就算传说中的过目不忘,也起码要看清楚内容,慢慢翻一遍。
李天纵有些惊讶地抬头看了王曦怡一眼,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表现,可能有些过了。
“呃,我就是大略看看,”李天纵解释道,他并不想表现得太特异。
王曦怡这下反倒更不愿意放过他了:“大略看看?这么说,你真的把这本书看完了?那我考考你!”
王曦怡打开书,随便翻到一页,刚要说话,又抬头看着李天纵:“记住,你不要隐瞒,反正咱们接触的时间长了,你就算瞒着,以后也总归会露出马脚的。”
“好吧,我不隐瞒!”李天纵知道王曦怡说得很有道理,不过该瞒的还是得瞒着,就连他自己也觉得,刚才看书的速度,有点太吓人了。
王曦怡点了点头,就开始提问。
李天纵刻意隐藏,对王曦怡的提问,都只回答个大概,或者不回答。
不过,正像王曦怡说的那样,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即便他藏着掖着,还是让王曦怡看出一点苗头。
女孩问了几个问题,就惊讶地张开小口:“你……你真的将这本书看过了?”
虽然李天纵有些细节都未能回答上来,不过看他的回答,似乎确实将这本书看过了,王曦怡惊讶得无以复加:太不可思议了!
“我只是看了一些要点,碰巧、绝对是碰巧的!”李天纵无奈说道。
王曦怡在身边,李天纵只好放慢看书的速度,饶是如此,他十几分钟就翻完一本书的速度,还是让王曦怡又惊讶、又郁闷。
人比人,气死人,即便是从小就被誉为天才的王曦怡,在李天纵的变态能力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风。
不过,看到李天纵如此卓绝、出众,王曦怡并没有嫉妒,反而觉得很高兴,内心感到一丝窃喜。
李天纵“慢慢”翻书,这才有时间审视之前看过的内容。
OCR在将看到的文字信息识别出来以后,这部分内容会自动保存,当需要查看的时候,还可以重新调取。
在软件的帮助下,人脑对这部分内容的记忆非常深刻,只要意识一动,就能调取相关的内容,非常方便。
不过,李天纵也发现不太好的地方。
一个就是文件少的时候还好,找起来比较方便,一旦多了,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这让他想到是不是可以安装一款搜索软件,不知道本地硬盘搜索软件,能不能编译安装,并提供这方面的功能。
还有一个就是识别之后的文字,虽然自动存放,但是存放的方式比较原始,还是简单的文字信息流,也就像电脑里最原始的TXT文本文件一样,内容有了,没有格式,不美观、不可编辑、缺少附加功能。
甚至还没有形成文本。
李天纵就想到这些信息,是不是可以进行整理编辑,形成文本文件,譬如记事本、WORD、PDF这些软件,是不是也可以编译安装。
又看了两本书,李天纵感觉王曦怡看他的目光越来越怪异,只好结束这次阅读,借了几本书,离开书库。
回到寝室,李天纵就琢磨着要安装搜索软件和文本软件。
不过今天编译安装了汉王OCR,又失败过好几次,后来又用OCR看书,对脑力的消耗也比较大,他就没有着急,将借回来的几本书看完,慢慢回顾思考,弄清楚不懂的问题,巩固今天看到的内容,然后才睡觉休息。
第二天起床以后,李天纵依然按照惯例,将梁嘉亮和孙晓勇一起叫了起来,到操场跟王曦怡、郑小茜碰头,一起进行早锻。
李天纵已经将一套锻炼身体的动作教给他们,这些动作,都是用鲁大师检测效果,挑选出来对身体锻炼效果最好的。
吃过早饭,李天纵再次一头扎进图书馆。
他并没有急着看书,而是找了个角落,拿出手机,给大脑发送软件安装程序。
这一次,李天纵选择的是硬盘搜索器和PDF电子阅读器。
硬盘搜索,他当然选择了用得最多的百度硬盘搜索和谷歌硬盘搜索,结果最先尝试的百度失败,谷歌成功。
李天纵发现,在已有的编译成功的软件当中,基本上都是同一类型软件当中,最受欢迎、评价最好的那几款之一。
如果根据这个原则选择,软件编译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于是在选择PDF电子阅读器时,李天纵就先选择了AdobeReader,结果却出人意料地编译失败。
不过选择的第二款软件“福昕阅读器”,也顺利编译、安装成功。
“福昕阅读器”也是一款PDF文档的制作、阅读工具软件,相比AdobeReader,这款软件的功能更简洁,最简单的甚至只有阅读、打印功能,需要其它功能,可以通过安装插件实现。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主程序比较精简,所需要的安装空间也很小。
这两款软件安装成功以后,李天纵马上试了试,立刻大喜过望。
两款软件,都实现了他想要的功能,“谷歌硬盘搜索”可以对大脑里的信息进行搜索,搜索速度很快,不过目前只能搜索文字信息。
“福昕阅读器”则可以将文字信息,打包成为PDF文档,打包以后,脑海里就出现一本一本的“虚拟书”,而不像原来那样,所有的信息都随意存放在大脑里。
虽然大脑也有一个非常精细的“文件系统”,可以处理海量的记忆信息,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也会放弃很多东西,而且有时候我们感觉效率也不是很高。
而“谷歌硬盘搜索”和“福昕阅读器”,在和大脑原有的“文件系统”相结合以后,立刻就显露出巨大的能量。
第一百六十七章 足球队
大脑版的谷歌硬盘搜索反应非常快,往往指令一出,马上就能得到结果,这与大脑的文件系统和运算速度关系很大。
李天纵并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他只感觉自己现在的记忆力好了。
实际上,我们说记忆力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是“记没记下来”,而是能不能“想起来”。
通常来说,我们接触每个信息,大脑都会有所反应,不管反应如何,留下的印象是否深刻,都会在大脑里留下印记。
但是有的印记深,有的印记浅,印记深的,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仍然能够想起,这就是记住了,也想起来了。
而那些印记浅的,过一段时间,我们可能就想不起来、忘掉了,但实际上,那些印记未必就真的彻底消失,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