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懔碛刑厥庠蛟斐桑芷嬉臁!?br />
如此一来薛明仲越发迷惑了,不由问道:“那您觉得这持白的棋手水平如何?”
方圆还是做沉吟状,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两人水平都还算不错,白方略胜一筹,后面估计是白方的胜局吧?”说着望向薛明仲,直到他点头之后才继续说道:“很明显是快棋,到目前为止来看,黑棋基本功扎实,但进取心稍显不足,似乎对对手略有顾忌,下棋显得束手束脚。而白棋一方整体水平应该不错,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一个错误。”话到此处便不再说了。
薛明仲更加犹豫起来,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认定对方不是自己长久以来怀疑的“Go9”,不过也许会是“战天下”,但目前并非很熟,他也不好立刻询问,于是打定主意等赛后有机会一定要同方圆比量一下,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自己所怀疑的人。
因为讨教到此结束了,过不多久,薛明仲起身告辞。方圆脸上肃穆,可眼中还是透露出些许笑意,却不是薛明仲与张景新所能看到的了。
第三卷 孤战天下
第二十五章 强制(1)
三星棋赛历来都是有大量业余棋手参赛的,不过以韩国棋手居多,因为在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少费用的支出,没有了旅费、食宿费用的负担,他们参赛有更多的训练和学习性质,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业余棋手顺利通过预选赛。至于中国业余棋手中,除了有几次特约参赛的情况外,便再没有人参加过这个比赛了,毕竟大家还无法拿出这么昂贵的学费来学习这仅有一两局棋。而方圆在国内名声虽然不差,但至今还没有传到韩国来,因此他的对手林根清一丝也没有将这个中国业余冠军放在眼中,其他韩国棋手也认为林根清五段算得上运气比较好的了,第一轮就对上一个中国业余棋手。其实即便方圆获得了世界业余冠军对他的名声也未必有什么益处,韩国棋手骨子里的傲气那是相当出名的。
林根清五段在韩国棋坛也不是很强的棋手,甚至能否进入前四十名都很难说,不过骄傲的秉性却一如小李之流,对同组对手中,他最看重两位韩国少年,一个是李丙臣二段,另一个是赵应铉初段,这两人在韩国少年棋手中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尤其是李丙臣,目前居于新人多胜榜第五的位置上,绝对是未来的希望之星。所以林根清在得到分组名单之后便着手研究对局形势。在他看来,本组上半区将是李丙臣与赵应铉进行最后的争夺,而自己所在的下半区比较有实力的是日本老将小林九段,不出意外自己将在第三轮与之相遇。
林根清虽然傲气十足,但对于小林九段这样成名已久的前辈棋手还是没有绝对的信心地。打着小林棋谱成长起来的林根清自认如果与小林九段相遇胜算在五五左右,而一旦战胜小林九段之后,他就有把握通过第四轮的比赛。进而同李丙臣或赵应铉争夺本组的出线权。算起来还是有很大可能从下半区升上来的。
当然这都是林根清在拿到分组形式之后的分析,是一种他理想中的结果,真正情形如何至少目前没人能知道。
比赛开始的前一天,也就是各国参赛队员汇集汉城的当天。这一天不是比赛日,因此汉城的职业棋手们一般不会去棋院,多半会在各研究会或者各自地道场研究一番。林根清也不例外,他在汉城市郊的住宅就是一个小型的研究会,著名棋手木木五段、姜东林四段等喜欢环境清静的年轻棋手是这里的常客,另外还有六名初段、二段的少年棋手,另外就是两位美女棋手:李映姬和金穗敏两名二段。这两人却是为了能同木木交流和研究才加入进来的。
一般特况在非比赛日里。这里总会聚集七八名棋手的。诸如今天这个日子,由于马上开始三星棋赛地预选,所以研究会人们到得很齐。
事实上三星棋赛柞为一个奖金丰厚的世界棋战,几乎全部的韩国职业棋手都参加了比赛,尤其是像这几人一样居住于汉城一带的棋手,更是一个不落地参与进来。其中两名女棋手是同一组的,木木同一名才入段不久的少年一组,而且可能在第二轮相遇。前提是木木第一轮必须战胜对手成功进入下一轮。这结果几乎是肯定的,木木第一轮的对手是个韩国的业余6段,对木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冲击力,而那少年棋手第一轮又是轮空,因此两人相遇已经是必然。
韩国初段棋手的冲击力向来很强,即使是强大的木木也不敢掉以轻心。因此赛前的这个日子,两人自然地就避免彼此间对本小组的分析,倒是对主人林根清所在的小组大感兴趣。
林根清那一个小组共有二十六人,首轮轮空人数达到了六人之多。
“林老师的运气不错啊!“刚进门地尹大目初段对林根清说道。这个尹大目是前年入段的棋手。两年来一直没有升段成功,在这个研究会中是相对棋力稍低的棋手,在研究会的日常循环比赛中成绩居于下游,这次的分组又是碰上了中、日、韩三国高手,因此他出线的希望相当渺茫。
旁边的宋哲星初段也点头应和道:“是啊,林老师第一局的对局费算是拿到了,呵呵……”
林根清连忙谦逊地说道:“也没有这么大地把握。那个方圆也是蛮强的嘛!你看他可是中国的业余冠军,好像还是成都棋王,呵呵……蛮厉害、蛮厉害的……对了,木木是中国通,说说这个方圆棋手如何?”口中如是说着,但面部毫不在意地表情却告诉了别人他却是没有将方圆这个对手放在心上。
木木一旁稍稍皱眉,在韩国棋手中,他是最为熟悉中国情况的。但今年他没有参加中国地职业联赛,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去中国,对中国棋界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对方圆的事迹更加不清楚了。于是他摇摇头道:“这个名宇没有听说过。或许是一位准职业选手吧?”
林根清一笑摇头道:“据说他已经二十多了,应该不可能是准职业棋手的。好了。我这组没什么看头了,这个半区有小林,上半区有李丙臣和赵应铉,应该是他们的天下。哲星那组才是值得研究的,好像比较有意思啊!”
林根清这一转移话题,旁人也随之转了过去,不过木木却眉头皱得更加紧了,稍稍思考过后,木木恍然般说道:“这个方圆怕是不简单,我好像听古大力说起过,棋很强,去年曾经被让先胜过马旭阳。”
林根清有些不以为然,马旭阳虽然曾经得到过世界冠军,但最近两年的棋力大降,便是林根清自己都觉得比马旭阳强上不少了。一个被马旭阳让先的棋手,棋力再强也有限的很,当即说道:“哦?被马旭阳让先……那差不多吧……”
这时宋哲星说道:“我这组有两个中国九段,一个日本九段。再加上我们本土的九段一名,八段一名,整个是高手集中营,哪里会有意思啊?”
一旁的李映姬呵呵一笑指点着墙壁上挂着地对局形势表说道:“可是你的半区却没有那么强啊!最有名气的就算日本的河野了,不过哲星的棋力应该与他有得一拼,估计最大可能就是你与两位中国棋手中的一员决最后的名额。”
三星棋赛的对局形势满满挂了一墙,这些都是林根清弄出来的,四百多人的预选赛,也难为他了,不知耗费多少打印时间才搞定这一切地。
对阵图表上。这个研究会的人员都做了特殊标记,并且红笔标注了出线形势的预测。在整个图表上,明显能看出林根清对韩国棋手信心十足,本研究会的十一名棋手中,他预测出线人数在两到五人之间,其中木木几乎可以肯定出线了,另外的人选则在林根清、李映姬、宋哲星、权在雄二段之间。
也许是出于对棋手们进行鼓励的原则吧!林根清在每一名研究会棋手名下都写下了几句话,像什么“加油”之类的。只有他自己的名下是一片空白,这个有点意思!
众人研究完整个地对局形势之后已经接近十点钟了,这时林根清夫人托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里摆满了新鲜烤制的小点心。进门后,林夫人笑着对众位青年们说道:“到时间了,先吃些东西吧!”说完将托盘放到了屋子中央的桌子上。招呼过后缓缓退了出去。
林根清年纪同这些少年相比就要大上不少了,跟这些少年那时亦师亦友的关系,其中有几个人都是得到过林根清的指点,虽然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他的弟子。不过大家内心中倒是多半将其当作了兄长看待,这也是他这样一个并不出名的棋手能吸引来这许多青年才俊的主要原因。
少年们嘻嘻给给地围拢上来,边吃着可口的小点心边漫无边际地闲聊着。过了一会儿,林夫人再度进来,将点心盘子撤了下去。众棋手开始今天地研讨。
这种研究会平日除了进行循环对局之外,就是研究一些定式的内容,从这里已经出现了两把有力的飞刀了。木木曾经因此收益不浅,在一次重要比赛中让小李承认略吃小亏,不过那次最终的结果却不甚理想,他还是输给了对手。今天他就是将当初的那一局面再度摆了出来,供大家研究。
这里的局部得失大家已经反复研讨几遍了,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问题,只是面对小李这种力战之雄时,这个飞刀带来地益处有限。甚至因此导致后面局势复杂化的结果让木木也吃不消。此番研究是如何扩大战果,让局部更加简化一些。
对局部细节的研究是职业棋手的必修课,只有在熟悉了任何一个局部的细节之后,棋手们才能运用自如。至少在读秒的催促声中才能找到好的应对方法,尤其现在。三星棋赛变更了比赛时间,把原本三小时的比赛更改做两个小时,这样短地时间里,所比拼的不再是当场如何深入计算,而是对局部的理解能力。
这个形状大家研讨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终于算作完成了。林根清笑眯眯地对着木木说道:“现在再拿出来对付小李是未必可行了,平竟他一定也研究过的,不过用来对付其他棋手一定会大赚便宜地,明天有机会倒应该实验一番。”
木木却摇头道:“上次用过一次了,估计国内棋手多半都曾经研究过,因此除非对外国棋手,否则用处只怕不大,而且如果跟自己的棋风不符地话,最终吃亏的恐怕还是自己啊!”
木木的话正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上次同小李的交战让他更深切地体会了这一点,貌似自己占优,不过形势上却更适合了小李激战的棋风,结果一飞刀反倒捅自己软肋上去了。
不过木木的话并没有让在座众人引起什么共鸣,实际上这般少年目前还在棋风养成阶段,属于什么棋都下的类型,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什么特别强的所在,因此这个局部的飞刀是大家都喜欢的,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拿来应用一番。
一个新型的成果,一般很少有人愿意直接拿来应用到世界棋战的赛场上,因为如果事先的研究不够充分的话,很可能导致赛场上吃亏,这样就同原本的用意背道而驰了。可如今两番研究,而且曾经在国内棋战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便大不相同了,所以林根清才有刚才的一番言语。
其他棋手也抱着同样的打算,在这个局部中,若是没有经过仔细研究的棋手恐怕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计算,这样两个小时的对局时间对对方来说就更加困难了,所以这种复杂的飞刀堪称现代的这种时间越来越短的比赛中的利器。对这些东西的理解,韩国棋手是最为精通的,所以很多所谓的“飞刀”都是韩国棋手率先在棋赛中使用的,尤其是世界大赛中。
与此相通的是赵治勋的观点,他曾经认为三十秒到六十秒的时间足以让棋手在棋盘上找到应该的着手点,因此时间对棋手来说并不重要。实际上他也确是依此执行的,他的比赛往往是在前半盘就将时间用了,之后在读秒声中完成中盘搏杀和收官的重要任务,这大概就是他所说的功课做得多的原因吧!有意思的是赵治勋也是韩国裔棋手。
其实随着职业制度的发展,一般的棋大家都有了初步的研究,局部的细节很多棋手都有着大量的记忆,定式这个概念渐渐有向中盘发展的趋势。但一个人的记忆毕竟有限,不可能将纷繁复杂的围棋各种变化全部参透的,所以选择变化最复杂的局部应接、让对手无端消耗大量比赛时间就成了有用的手段,这也是勤能补拙的另外一种诠释。
因为第二天的比赛,林根清研究会没有将时间延续到下午,而是在中午十分便结束了一天的课业,大家纷纷告辞离开,养足精神准备明天进行的选拔赛。
第三卷 孤战天下
第二十五章 强制(2)
在研究会的棋手沉浸在飞刀建功的憧憬中时,比赛如期开始了。
韩国棋院是这次预选赛的比赛场地,上午九点半过后,棋手们陆续来到这里。
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